(共41张PPT)
学案五 小说的主题与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考向一 分析小说主旨
小说的主旨: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
什么是小说的主旨?
为何写
小说主旨
思想意蕴
情感意蕴
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即作者的情感态度,重在理解作者的倾向性。
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或价值,侧重文本带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重在理解小说的思想性、认识性
怎么考?
(1)(2020浙江卷)钢琴的修复在作品中有哪些寓意 试加以分析
(2) (2020江苏卷)请探究小说结尾画线句中作者的情感态度
(3)(2018江苏卷)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4)(2014.重庆卷)文中写了陈皮匠和其他古城人面对无限商机的不同态度,请予评价;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请予探讨
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评价”“探讨”“看待”“谈谈”等作答动词和“主旨”“意图”“意蕴”“情感态度”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主旨角度 分类 效果作用
指向人物
褒扬类 赞扬人物性情宽厚、乐于奉献、见义勇为、公而忘私敬业爱国等优秀品质
同情类 对人物遭遇不幸、生活艰难、处境困窘等表示同情
批评类 对人物的爱慕虚荣、追求私利、墨守成规、唯利是图等缺点进行批评揭露
指向社会 歌颂类 歌颂社会进步、国富民强、民族尊严、平等交流、互帮互助、命运与共等
反思类 反思人情冷漠、舍义逐利、固守传统、愚昧落后、迷信思想等错误观念和做法
小说常见主旨分类
抓标题
技法攻略——分析小说主旨题“五抓”
有的小说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
双关义
抓情节
技法攻略——分析小说主旨题“五抓”
小说塑造人物离不开情节,而情节常常有揭示主题的作用。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的发展的体现,抓住矛盾冲突就可挖掘小说揭示的主旨,把握故事的主要事件,确定了小说的主旨方向。
《祝福》中“祭祀”“捐门槛”等事件就表现了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揭露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
抓人物形象
技法攻略——分析小说主旨题“五抓”
在小说中,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主要人物就是“主题性人物”,他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
《祝福》里的祥林嫂——通过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揭露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
抓环境描写
技法攻略——分析小说主旨题“五抓”
①分析环境的特点。分析环境的特点可以窥见人物的性格,进而能揭示主旨内涵。
《边城》
青山绿水风景美
古朴和乐风俗美
民族古老的历史
传统民族古老的生活方式
人 性 美
自然的男女之爱(翠翠、傩送)
深厚的兄弟之爱(天宝、傩送)
纯朴的祖孙之爱(翠翠、爷爷)
古朴的邻里之爱(顺顺、爷爷)
抓环境描写
技法攻略——分析小说主旨题“五抓”
②抓背景介绍。思考文本产生的时代,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祝福》
时代
社会环境
辛亥革命后
宗法观念、封建礼教思想根深蒂固
揭露封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突出反封的主题
抓作者的思想倾向
技法攻略——分析小说主旨题“五抓”
①抓住文本里不同的人、事、物,再分别探究作者对他们或它们的情感态度。
②抓住小说中流露作者思想倾向的关键性词语或语句来把握
[小贴士]分析小说主旨的四个方向
①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探究小说的环境观
②从人与历史的角度探究小说体现的民族心理与传统文化
③从人与人的角度探究小说的人生启示
④从人与时代的角度探究小说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认识
[答题模板]
主旨(情感)+对应内容分析··· ···
(2020·江苏卷) 《 少男》
他哭了一会儿就不哭了,他心里突然升起一个庄严的念头:从今以后,我要好好读书··· ···
请探究小说结尾画线句中作者的情感态度。
他哭了一会儿就不哭了,他心里突然升起一个庄严的念头:从今以后,我要好好读书··· ···
请探究小说结尾画线句中作者的情感态度。
①对河生遭受挫折又无能为力的同情;
②对河生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赞许;
③对河生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这一价值观的认同。
考向二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常见的标题类题目有两种:
1.理解标题含义(意蕴)型
2.分析标题的作用型
无论哪一种,都要关注2个方面:
一要关注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
二要关注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等。
对于理解标题意蕴题,特别要关注表层义、深层义(象征义或比喻义等)。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的标题有何丰富含义
[教材联想]
(从标题意蕴的角度设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标题的表层义是林教头在风雪之夜投宿山神庙杀敌报仇,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所叙故事情节。“林教头”点明故事的主人公,“风雪”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山神庙”是人物活动的场所,三个名词连用,构成了一幅有人有物、有景有情的画面,创造了一种凄凉、悲壮的诗一般的意境。
深层义
2.小说《祝福》为什么以“祝福”为题
[教材联想]
(从标题作用的角度设题)
①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这一环境密切相关。
②祝福作为一个时间标志,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联起来,形成了清晰的发展脉络,起到线索的作用。
③祥林嫂的悲剧遭遇是在祝福的欢乐气氛中展开的,鲜明的对照增加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环境
情节
主题
1.标题的含义(意蕴)
表层义:标题本义
深层义:标题在文中的指代义、比喻义或象征义
主旨义:标题传达出的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
理解标题含义,尤其是其深层义和主旨义一定要对文本仔细琢磨 ,善于抓住文中的点题词句,联系主旨来思考
2.标题的作用
以人物形象为题
①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
②暗示人物命运;
③彰显作者情感倾向
《邢玉明》《乌米》《 大卫·科波菲尔 》《东坛井的陈皮匠》
2.标题的作用
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
①点明时间、地点;
②创设故事背景;
③渲染环境氛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圣诞夜的歌声》《到梨花屯去》
2.标题的作用
以物件(物象)为题
①情节线索,贯穿全文;
②概括故事情节;
③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
④隐含比喻象征意义
《项链》《钢的琴》《鞋》《蝼蚁》《药》
2.标题的作用
以形象特征为题
①铺开情节,照应细节;②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如:《白痴》
小说的主人公就是白痴,故事就是围绕发生在白痴身上的事来铺开故事情节的。同时小说中白痴的热心奉献、行为文明、情感丰富,跟正常人的情感冷漠、爱心丧失、无视文明的现象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以“白痴”为题,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从而能够引起读者深思,深化了主题。
2.标题的作用
运用比喻、拟人、对偶、设问、引用、象征、双关等手法
①生动形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②意蕴深厚,耐人寻味;
③设疑创悬,引发读者思考
如:《药》《祝福》
[微知识]标题手法中双关和象征的区别
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
谐音双关
意义双关
利用词的同音,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
“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
内含感情的“情”
利用词的多义,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
“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吧”
夜:表面上是夜晚,实指黑暗统治
路:表面上是道路,实指革命征途
标题含义型·怎么考?
(1)(2019·江苏卷)小说刻画了两个人物,作者以“表妹”为题,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2)(2017·浙江卷)“一种美味”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
(3)(2016·全国卷I )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题干中往往有“理
解”“分析”等作答动词和“标题”
“意蕴”“寓意”
“思想感情”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标题作用型·怎么考?
(1)(2020·全国卷)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2)(2019·浙江卷)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坊里外”还是“冯歪嘴子” 为什么
题干中往往有“谈谈”“分析”等作答动词和“题目”“观点”好处”“理由”
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点出表达技巧 双关、比喻、反讽(反语)、反问、引用等
分析表层义 把标题在文中所表示的最浅层的意思分析出来
分析深层义 深层义的挖掘要联系小说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方面
标题意蕴解题“三步骤”
标题作用分析“五角度”
思考角度 具体方向
标题与情节 是否是小说的线索,组织全文;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是否暗示情节的发展
标题与人物 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是否暗示人物命运,是不是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概括
标题与环境 是否交代时间、地点、环境,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标题与主题 是否运用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寄托情感,深化主题;是否揭示主题;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标题与读者 是否给读者带来思考,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答题模板]
模板一:
标题的本义是....象征义....(表面义是....深层义是.....)
模板二:
从人物形象....从情节发展看....从主题看...从表现手法看
标题的含义
P101《留一饼》1.小说的题目“留一饼”有那些内涵?
标题的作用
P103《古玉》2.小说以“古玉”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P104《藏》1.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藏”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P105《秋唱》2.小说题目“秋唱”能否改为“秋收”为什么?
标题的含义
P101《留一饼》1.小说的题目“留一饼”有那些内涵?
①"留一饼”是老牛多年的独特行为习惯孕育形成的饼铺招牌:每天都把最后一个饼留给自己,直至生命结束。
②“留一饼"体现了老牛的性格特点:固执、倔强。
③"留一饼” 蕴含着老牛的生意原则:不论贫富贵贱,饼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
④"留一饼"蕴含着老牛的做人准则:坚守本心,不卑不亢。
标题的作用
P103《古玉》2.小说以“古玉”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①作为线索,串联全文:小说以古玉为线索,通过叙述受玉一鉴玉一还玉的故事,逐步展开情节。
②一语双关,耐人寻味:既指那块春秋时的古玉佩,又象征着舒启正“温其如玉”的君子之风。
③展现形象,揭示主题:小说在对古玉故事的叙述中逐步展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凸显其美好品质,从而揭示小说主题。
标题的作用
P104《藏》1.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藏”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①“藏”是特定历史时期百姓生存及斗争的一一种方式,文章写百姓躲藏在豆棵下、丈夫及陌生人掩藏在菜园里、百姓掩护浅花、女人们在人群中极力隐藏自己、浅花躲藏起来生孩子等情节,都与“藏”相关。
②文章最后浅花给孩子取名“藏”,呼应标题,表达人们为了未来的光明继续潜藏斗争的决心,也表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战斗力,深化了主题。
标题的作用
P105《秋唱》2.小说题目“秋唱”能否改为“秋收”为什么?
2.不能。①凸显人物形象。表现了四爷对土地和劳作的热爱。对农村文明衰落的失落和惆怅,体现了其执着的个性。
②悲怆的秋唱,寄托情感的苍凉,更能凸显主题,引发读者对农村现状的关注和思考。
③四爷从隐忍到爆发,情绪逐层蓄积,最终以化用李绅《悯农》诗句嘶吼出来,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⑤秋唱中将悯农的传统主题在今天抑扬顿挫地吟唱出来,深化了主题。
⑥“秋唱”比“秋收”更有一种诗意的韵味和美感,使小说更有含蓄、深沉的情味
《汉字的战争》
本文文浅旨远,意蕴丰富,请赏析之。(6 分)
①反战题旨,本文故意淡化战争合理性或是正义性,只是渲染了战争的伤痕累累、血流成河的场景,因而作者反战主旨一目了然;
②合作精神,“丘”和“兵”两个残破的汉字合作而成了新的“山岳”,取长补短方能双赢;
③意志作用,从兵失去双腿爬出战场到重建家园均可见顽强的意志力对于走出困厄、重新站立的人生意义。
(每点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
【2016·全国1】《锄》
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解题示范】
第一步:点出标题所用的表达技巧
从全文看,这个标题有其象征义,运用了象征手法。
第二步:分析标题的表层义。
“锄”的表层义有两个:是一种农具,是一种劳作行为。
第三步:分析标题的深层义。
“锄”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喻示劳动者和土地的亲密关系;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
【2016·全国1】《锄》
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锄作为一种农具,是一种劳作动作行为。
②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的不舍,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
③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
(答出3点得6分)
【2016·全国1】《锄》
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
②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
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
④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答出3点得6分)
(2019浙江卷)阅读《红对勾》63页,《呼兰河传》
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为什么?(6分)
选“磨房里外”。
理由: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空间。②小说通过“磨房里外”来架构故事情节。③富有意蕴:磨房外的后园是个童话般的美好世界,磨房内则是艰难的现实世界,但“我”与冯歪嘴子能够友好相处。
选“冯歪嘴子”
理由:①他是本文的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②本文通过冯歪嘴子这一形象牵出小说其他人物,串联故事情节。③关涉小说主旨:寄托了对善良又寂寞的底层劳动者的亲近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