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身高的变化
教学目标
结合身高变化的统计表,会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读懂统计图表中所蕴含的信息。
经历对两组身高数据的整理和描述过程,分析两组数据的不同特征,体会分组整理数据的作用,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结合身高变化的统计表,会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读懂统计图表中所蕴含的信息。
四、教学难点
结合身高变化的统计表,会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读懂统计图表中所蕴含的信息。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从中读出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讲授新课
探究一:下表是一至六年级淘气身高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记录表。
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图。
生探究后交流方法和结果。
交流后小结:
探究二:根据上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淘气的身高在( )年级时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水平差距最大,在( )年级时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水平差距最小。
淘气的身高在哪个阶段长得最快?与全市男生的平均身高的增长情况一致吗?
淘气的身高在全市男生中所处的位置有变化吗?
生探究后交流。
(1)淘气的身高在( 一、四 )年级时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水平差距最大,在(三 )年级时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水平差距最小。
(2)淘气的身高五年级到六年级长得最快,与全市男生的平均身高的增长情况一致。
(3)淘气的身高在全市男生中所处的位置有变化,一、二年级时淘气的身高比全市男生平均身高要低一些,三年级时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一样,四至六年级时比全市男生平均身高要高一些。
探究三:根据统计,全市九年级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64厘米,请你估计三年后淘气九年级时的身高。
生探究后交流。
三年后淘气九年级时的身高比全市男生平均身高高一点,大约是165厘米。
知识运用:
1、笑笑想比较甲。乙两班各10名同学的升高情况,看看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比较?
生观察探究后,交流想法和结果。
①可以比较最高的身高。
②比较平均身高。
③可以把数据分段看一看。
下面是两个班各10名同学的身高,按照你的方法比一比。(单位:厘米)
甲班:132,155,134,147,164,159,143,154,153,155;
乙班:148,152,147,149,148,149,143,153,152,154。
生观察探究后,交流想法和结果。
身高段/厘米 130-134 135-139 140-144 145-149 150-154 155-159 160-164
甲班人数 2 0 1 1 2 3 1
乙班人数 0 0 1 5 4 0 0
归纳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究,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师生交流后小结:
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更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复式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每组数据的增加变化情况,而且更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从统计表和统计图中可以得到很多的数学信息。
随堂检测
1、我的身高变化。
(1)调查自己一至六年级的身高和所在地区男生(女生)的平均身高,填一填。
(2)根据上表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将自己的身高与本地区男生(女生)的平均身高比一比,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李老师教两个班的数学课,下面是把记录的某次测试两个班数学成绩情况。(单位:分)
李老师所教两个班中哪个班的数学成绩好一些?你是如何比较的?
按分段整理数据,并制成条形统计图。
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如果90分以上(含90分)算优秀,那么两个班的优秀率分别是多少?
估计两个班的平均分哪个班会高一些?说说你的依据是什么。
再说说你认为哪个班的数学成绩好些,并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
身高的变化
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更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复式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每组数据的增加变化情况,而且更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从统计表和统计图中可以得到很多的数学信息。
作业布置
1、调查自己一至六年级的体重和所在地区男生(女生)的平均体重。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谈谈自己的发现。
2、预习课本第66、67页。
3、讨论:谈谈如何用各种统计表和统计图来记录数据。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