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测试题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测试题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07 17:4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2g氢气与16g氧气反应生成18g水
B.16g氢气与2g氧气反应生成18g水
C.12g氢气与6g氧气后应生成18g水
D.9g氢气与9g氧气反应生成18g水
2.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该物质是由和组成的 D.该物质一定不含氧元素
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 1 42 10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20 6 31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 g
4.为了使人们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每期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
A.S B.SO2 C.SO3 D.CO
5.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石蜡熔化前后,其质量不变
B.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C.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木材的质量减小
D.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丝的质量增大
6.工业法生产硝酸的一个中间反应,用微观粒子模型表示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没有变化
B.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变化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3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7.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可以发生反应:SO2+NO2=SO3+X,其中X的化学式是
A.N2 B.NO C.N2O D.N2O3
8.将9.8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在试管中加热,氯酸钾完全分解后,试管中固体的质量为6.92g,则生成氯化钾(KCl)多少g?
A.4.04 B.6.92 C.4.47 D.2.88
9.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该物质在潮湿的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 Na2S2O3 + X + S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S2O4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保存 B.X中不含氧元素
C.Na2S2O3中S的化合价为+2 D.题干中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10.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燃料,因其中含有硫化氢气体,在燃烧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氧化硫而产生污染。如图为天然气在酸性环境中脱硫的过程,发生的总反应2H2S+O22S↓+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脱硫时发生反应H2S+Fe2(SO4)3═2FeSO4+H2SO4+S↓
B.理论上在整个过程中,无须补充硫酸铁
C.氧化时发生了化合反应
D.脱硫时硫化氢中的硫元素化合价升高了
1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x的值是7
1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1
反应后质量/g 0 12 15 待测
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反应后Q的质量为12g
B.反应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1:1
C.反应后生成15gZ
D.该反应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13.3.6g某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4.4g,水3.6g则某物质的组成是
A.一定有C、H元素,可能有氧元素 B.只含C、H元素
C.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14.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消耗氧气9.6g,生成二氧化碳8.8g和5.4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中
A.一定含有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不含氧元素 D.只含有碳、氢元素
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刻度纸所示(例如:d的质量为2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再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并通过刻度的移动来表示,且记录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刻度线Ⅰ向右移动9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为14g B.a、b变化的质量比一定为9:17
C.该反应可能为化合反应 D.a、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9:8
二、填空题
16.将25g氯酸钾和1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残余固体质量为16.4g,则产生氧气____g。
17.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消毒剂,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消毒原理为2NaClO+CO2+X=Na2CO3+2HClO,生成的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作用。
(1)写出X的化学式_____。
(2)根据消毒原理可知,在贮存84消毒液时应注意什么?______
18.某同学按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______质量守恒定律(填“符合”或“不符合”),理由是______。
19.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便于记忆。现有一密闭容器,容器中盛有碳与氧气的混合物,加热至充分反应。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与反应后容器中物质组成的关系可用数轴表示出来:当碳与氧气的质量比小于3:8时,则A处所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为______,B所表示的数值为______。
20.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三个铝离子:_____ ,硫酸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②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_____。
(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化学方程式用下列微观示意图表示: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微观 示意图
①请写出丙物质的化学式_____,
②下列属于丁物质的微观示意图的是_____。
A. B. C. D.
③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填甲、乙、丙、丁)。
三、推断题
21.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且甲、乙、丙、丁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丁、戊为黑色固体。甲和丁混合生成乙和丙,且丁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发生改变;戊能在丙中燃烧生成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推断:
(1)写出物质丙、丁、戊的化学式:丙_____丁_____戊_____;
(2)甲与丁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2.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均由碳、氢、氧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其中C能供给呼吸;D是一种气体肥料;E由三种元素组成,可作燃料。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B→C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2)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E→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3.实验室常利用下图部分装置制取氧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备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为了获得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24.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填在下列横线上: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________(填字母)进行组装。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在两个反应中它起___________作用。请你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4)装置B与C相比,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___________。
(5)有一名同学欲用G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___________通入。
(6)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制取并收集乙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_。
(7)实验室制气体的特点就是要纯,上述制的气体不纯原因可能有: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5.取8g黄铜(锌铜合金)与154.7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质量为162.5g。求:
(1)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6.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110克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t/s t0 t1 t2 t3 t4 t5 t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110 100 92 86 80 77 7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参考答案
1.A 2.B 3.B 4.B 5.A 6.B 7.B 8.C 9.B 10.C 11.A 12.D 13.C 14.A 15.B
16.9.6
17.(1)H2O
(2)密封保存
18.符合 生成的CO2气体逸出,导致天平不平衡
19.CO2和O2 3:4
20.(1) 3Al3+
(2) B AC
(3) CO B 甲丙
21.O2 MnO2 C 2H2O22H2O+O2↑
22.H2O 分解反应 2H2O22H2O+O2↑ C2H5OH+3O22CO2+3H2O
23.(1)试管
(2)
(3)C
24.(1) 长颈漏斗 集气瓶
(2) 装置A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 装置E向上排空气收集气体,导管应该伸入集气瓶低部
(3) AF或AE或AG MnO2 催化
(4)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5)b
(6)BF或CF
(7) 装置气密性不好,漏气 收集气体时,收集到了装置中排出的空气
25.(1)解:产生氢气的质量为:154.7g+8g-162.5g=0.2g,
(2)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
所以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1)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2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26.(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10g-77g=33g
(2)解:设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为x
故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答: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