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核心素养
第十三章 第2节 内能
一、单选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水沸腾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教室内洒水感觉凉爽是利用了水蒸发吸热
2. 关于热和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3. 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
C.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
D.给自行车胎打气,气筒内气体温度升高
4. 关于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B.温度为0℃的物体的内能为零
C.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D.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增加
5. 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阳光晒热棉被 B.锯木头时锯条变热
C.用热水袋取暖 D.冷气使房间温度降低
6. 在家煮饺子时,有关煮饺子过程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速冻饺子没有内能
B.饺子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实现的
C.饺子在煮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D.饺子煮熟关火后不再沸腾是因为水分子停止运动
7. 如图所示,甲图中活塞迅速下压后棉花燃烧,乙图中点火后盒盖飞出。“活塞压缩空气”和“使盒盖飞出”的两个过程中,对比能量转化情况、改变筒内气体内能的方式和筒内气体内能的变化三个方面,它们( )
A.有一个方面相同,两个方面不同 B.三个方面都相同
C.有两个方面相同,一个方面不同 D.三个方面都不相同
8. 以下描述中的“发热”现象,其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锯木头锯条发热 B.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
C.阳光下路面发热 D.搓手时手掌发热
9.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个物体,50℃比30℃时所含的热量多 B.物体温度为0℃时内能为零
C.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10.下列现象中,物休的内能减小的是( )
A.冰块化成水 B.被举高的杠铃
C.被加热的冷水 D.被冰镇的饮料
二、填空题
11.仔细观察图中甲、乙、丙三杯水,其中_______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小华小心地在乙杯和丙杯中滴入两滴墨水,他看到________杯中的墨水扩散较快,这个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
12.在生活中我们要勤洗手,用洗手液洗手时会闻到一股香味,这是_______ ; 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在 56℃的环境中30 分钟就可以被灭活,所以我们对于日常生活中使用毛巾、餐具等要进行高温消毒,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13.如图一只瓶子,内装一些铁屑。我们既可以通过振荡,也可以通过加热,使铁屑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来看,前者是通过_______方法,后者是通过_______方法来增大铁屑的内能。如果你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仅凭铁屑温度的改变,能否确定采用了什么方法改变了铁屑的内能 _____(选填“能”或“不能”),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是通过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____ 的机械能转化为_____的内能。
15.如图所示,小宇做了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来弄清楚热量、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请补充图中①______,②______(②处选填一定或不一定)两处空白。
16.如图,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有少量乙醚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因为空气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______(填“ 大”或“小”),所以容易被压缩。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使筒内气体内能增加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________。
17.如图所示,在用塞子密封的瓶子内装有少量的水,用打气筒往瓶内打气,瓶塞跳起来之前,瓶内空气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______,形成的原因是瓶内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18.流星穿过大气层时温度会急剧升高,内能增大,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19.如图所示,B是一个被销钉锁住的活塞,气缸A密封有少量空气,气缸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C是一支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K拔出后,观察到活塞向左移动,此时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咸宁有竹,海若星星。如图所示,小红和几个同学散步在星星竹海,到处能闻到翠竹的清香,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_____;沿途看到排排翠竹向后移动,是以_____(选填“自己”或“大地”)为参照物;春天里,挖上棵春笋,能做一顿美味,炒笋的过程是通过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笋的内能增加。
三、实验题
2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装置中纸板的作用是______,实验中观察到如图乙中a、b所示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__(选填“a”或“b”);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表明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_,说明此时气压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 个标准大气压;
(3)在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加热,烧杯中水的内能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如图所示,大口玻璃瓶内装有一些水,水上方有水蒸气,塞紧瓶塞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
(1)瓶内装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
(2)当瓶塞跳起来的同时,瓶口出现______,这是因为瓶内气体推动瓶塞做功时,气体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温度______,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水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 第2节内能(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D B B A C D D
二、填空题
11.丙 丙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2.扩散现象 热传递
13.做功 热传递 不能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4.活塞 空气
15.热传递 不一定
16.小
做功 剧烈
17.增加 白雾 液化
18.做功
19.变大
20.做无规则运动 自己 热传递
三、实验题
21.减少热量损失 a 96℃ 小于 变小
22.使水面上方有水蒸气 白雾 减小 降低 液化
PAGE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