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绕杆运球说课课件(共11张PPT+同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篮球绕杆运球说课课件(共11张PPT+同步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11-07 22:04:03

文档简介

岭脚镇初级中学2021年秋学期集体备课教案
任课教师 黄业清 课时 授课日期 节次 科目 体育
班 别 课 题 体育中考项目——篮球绕杆运球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篮球运球的考试规则,熟悉掌握运球技术;
2、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协调素质、快速反应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动自信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手控制球的能力。
教学难点 上下肢运球跑动的协调能力。
教 学 过 程
一、开始部分(3min)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汇报人数、常规检查;2、宣布课的内容与目标;3、强调课堂安全纪律与要求; 4、领用器材,安排见习生。二、准备部分(15min)1.慢跑一圈田径场,2.热身操——篮球球性练习①指间传球②脖子环绕③腰间环绕④胯下环绕3. 小游戏:头顶向后传球,胯下向前传球三、基本部分(24min) 1、低手快速运球(左手、右手)教学活动:①组织学生体操队形持球站立;②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③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④练习完右手,再练习左手。2、单手运球(左手、右手)教学活动:①学生体操队形持球站立;②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③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④练习完右手,再练习左手。3、体前交叉运球教学活动:①学生体操队形持球站立;②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③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4、绕篮球场边线运球(换手)教学活动:①学生以纵队持球站立; ②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③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5、行进间直线运球教学活动:①学生以纵队持球站立;②教师示范,学生以排练习;③教师组织学生练习,巡视指导;④要求:每排练习完原地等待,进行往返练习。6、行进间绕杆换手运球(单杆)教学活动:①学生以纵队持球站立;②教师示范,学生小组练习;③教师组织学生练习,巡视指导;④要求:每人练习完回到原排尾,进行往返练习。7、篮球绕杆运球(双杆)教学活动:①学生以纵队持球站立;②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小组练习;③教师组织学生练习,巡视指导;④要求:每人练习完回到原排尾,进行往返练习。8、学生比赛篮球绕杆运球教学活动:①学生以纵队持球站立;②教师激励学生踊跃参加比赛,请出比赛学生;③教师鼓励比赛学生,激励更多学生比赛;④教学对比赛学生进行点评。四、结束部分(3min)1、集合做放松全身动作2、集合整队、汇报人数3、课堂回顾,小结4、布置课外作业5、师生再见6、收回器材五、板书 1、绕单杆 2、绕双杆
所需器材 田径场、篮球场、标志杆,三背(背风沙、背阳光、背干扰)
课堂预计效果
课后反思(共11张PPT)
篮球绕杆运球
苍梧县岭脚镇初级中学
黄业清
说课程序
一、指导思想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
五、教学重难点
六、教法与学法
七、教学过程
八、安全措施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程理念“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初中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次课的教材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传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突出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懂得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交流,学会小组合作、学会和师生共同评价,做到练中玩、玩中学,在尝试与实践中掌握知识技能并加强体能练习,凸显身体锻炼与思维活动有机结合的课程特点。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灵活采用各种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倡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享受成功所带来的愉悦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及社会适应的健康发展,为终身体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四,九年级全一册。本课主要内容为《篮球》绕杆运球,是学好篮球的一项必备技能之一,对发展学生的速度、协调、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初中阶段中考体育考试项目之一,在初中体育课程中占重要地位。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基本技术中的运球。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对于初中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此教学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运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快速,就比较困难。在中考体育考试中,运球绕杆有着重要的位置,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的是学生的行进间运球,能基本完成绕杆的动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四、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篮球绕杆运球动作方法和中考绕杆运球的考核标准;
2、80%学生能掌握绕杆运球,在跑动中稳定控制好球,使学生自身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得到提高;
3、学生练习积极性高,同学间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培养学生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行进间换手变向、运球节奏。
难点:手腕、手指对球的调控能力。
六、教法与学法
1.教法学法上采用启发引导、自主合作、交流评价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满足学生求知、求乐、求成功的欲望,达到愉悦身心、发展能的目的。
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3. 在主教材的教学中,分配任务、分组学练等组织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团体合作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4. 在运球绕杆的接力游戏中,让学生能够在熟练的基础上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七、教学过程
八、安全措施
1.课前,教师强调上课时的安全和规则意识。
2.设置与主教材密切相关的热身练习,预防运动损伤。
3.加强巡回指导,避免学生因不明教师指令含义而出现队伍调动凌乱现象。
4.如出现问题,及时调整,有序组织。
谢谢大家,
再见!《篮球绕杆运球》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新课程理念“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初中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次课的教材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传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突出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懂得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交流,学会小组合作、学会和师生共同评价,做到练中玩、玩中学,在尝试与实践中掌握知识技能并加强体能练习,凸显身体锻炼与思维活动有机结合的课程特点。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灵活采用各种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倡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享受成功所带来的愉悦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及社会适应的健康发展,为终身体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四,九年级全一册。本课主要内容为《篮球》绕杆运球,是学好篮球的一项必备技能之一,对发展学生的速度、协调、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初中阶段中考体育考试项目之一,在初中体育课程中占重要地位。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基本技术中的运球。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对于初中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此教学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运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快速,就比较困难。在中考体育考试中,运球绕杆有着重要的位置,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的是学生的行进间运球,能基本完成绕杆的动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四、【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篮球绕杆运球动作方法和中考绕杆运球的考核标准;
2、80%学生能掌握绕杆运球,在跑动中稳定控制好球,使学生自身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得到提高;
3、学生练习积极性高,同学间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培养学生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行进间换手变向、运球节奏。
难点:手腕、手指对球的调控能力。
六、【教法与学法】
1.教法学法上采用启发引导、自主合作、交流评价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满足学生求知、求乐、求成功的欲望,达到愉悦身心、发展能的目的。
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3. 在主教材的教学中,分配任务、分组学练等组织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团体合作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4. 在运球绕杆的接力游戏中,让学生能够在熟练的基础上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七、【教学过程设计】
准备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课 热 行 行 表 课
堂 身 低 单 体 绕 行 进 进 演 放 堂
常 活 手 手 前 篮 进 间 间 篮 松 小
规 动 快 运 交 边 间 绕 绕 球 操 结
速 球 叉 线 直 单 双 绕
运 运 运 线 杆 杆 杆
球 球 球 运 运 运 运
慢 球 球 球 球 球
跑 快 性
田 递 练
径 员 习

八、【安全措施】
1.课前,教师强调上课时的安全和规则意识。
2.设置与主教材密切相关的热身练习,预防运动损伤。
3.加强巡回指导,避免学生因不明教师指令含义而出现队伍调动凌乱现象。
4.如出现问题,及时调整,有序组织。
岭脚镇初级中学2021年秋学期集体备课教案
任课教师 黄业清 课时 授课 日期 节次 科目 体育
班别 课 题 篮球绕杆运球
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篮球绕杆运球动作方法和中考绕杆运球的考核标准;
2、80%学生能掌握绕杆运球,在跑动中稳定控制好球,使学生自身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得到提高;
3、学生练习积极性高,同学间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培养学生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行进间换手变向、运球节奏。
教学难点 手腕、手指对球的调控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练标准 组织形式 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开始部分 (3min) 准备部分 (15min) 基本部分 (24min) 结束部分 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汇报人数、常规检查; 2、宣布课的内容与目标; 3、强调课堂安全纪律与要求; 4、领用器材,安排见习生。 1.慢跑一圈 田径场, 2.热身操—— 篮球球性练习 ①指间传球 ②脖子环绕 ③腰间环绕 ④胯下环绕 3. 小游戏: 快递员 1、低手快速运球(左手、右手) 单手运球(左手、右手) 3、体前交叉运球 4、绕篮球场边线运球 5、行进间直线运球 6、行进间绕单杆运球 7、行进间绕双杆运球(来回) 8、学生表演篮球绕杆运球 1、集合做放松全身动作 2、集合整队、汇报人数 3、课堂回顾,小结 4、布置课外作业 5、师生再见 6、收回器材 1、静、齐、快。 2、精神状态良好。 3、认真听讲,明确课堂要求。 4、提高安全意识。 1.1.教师下口令:第一排绕田径场跑一圈,第二、三、四排跟上; 1.2.跑步过程中一个跟一个匀速跑,不得中途打闹。 2.1.教师播放音乐,学生拿篮球; 2.2.组织学生成体操队形 2.3.跟随教师口令练习 3.1.组织学生成集合队形 3.2.讲解游戏规则:以纵队为单位,第一个同学持球从头顶向后快速传球给下一位同学,直至排尾,排尾同学再从胯下向前快速传球,直至排头,先到达为胜,输排的同学10个深蹲; 3.3.男生与男生比,女生与女生比,不得作弊。 1.1组织学生体操队形持球站立; 1.2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1.3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 1.4练习完右手,再练习左手。 2.1学生体操队形持球站立; 2.2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2.3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 2.4练习完右手,再练习左手。 3.1学生体操队形持球站立; 3.2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3.3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 4.1学生纵队持球站立; 4.2教师示范,学生以排练习; 4.3教师组织学生练习,巡视指导; 4.4要求:每排练习完原地等待,进行往返练习。 5.1学生以纵队持球站立; 5.2教师示范,学生以排练习; 5.3教师组织学生练习,巡视指导; 5.4要求:每排练习完原地等待,进行往返练习。 6.1学生以纵队持球站立; 6.2教师示范,学生小组练习; 6.3教师组织学生练习,巡视指导; 6.4要求:每人练习完回到原排尾,进行往返练习。 7.1学生以纵队持球站立; 7.2教师示范讲解,学生小组练习; 7.3教师组织学生练习,巡视指导; 7.4要求:每人练习完回到原排尾,进行往返练习。 8.1学生以纵队持球站立; 8.2教师激励学生踊跃积极表演,请出表演学生; 8.3教师鼓励表演学生,激励更多学生表演; 8.4教学对表演学生进行点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体操队形跟随教师一起做放松活动 ♂♂♂♂♂♂♂ ♂♂♂♂♂♂♂ ♀♀♀♀♀♀♀ ♀♀♀♀♀♀♀ ⊙ 1.集合做到快、静、齐。 2.保持距离前后左右成直线。 ⊙ 有序匀速慢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体操队形,持球站立 ♂♂♂♂♂♂♂ ♂♂♂♂♂♂♂ ⊙ ♀♀♀♀♀♀♀ ♀♀♀♀♀♀♀ 1.面向教师成纵队, 2.每排排头持球, 3.保持队形,保持安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体操队形,听口令练习, 1、2、3活动都是使用体操队形 ⊙ 1.有序绕边线运球 2.运球两圈 ♂♂♂♂♂♂♂ ♂♂♂♂♂♂♂ ♀♀♀♀♀♀♀ ♀♀♀♀♀♀♀ ⊙ 1.学生以纵队面向标志杆持球站立; 2.听教师哨声练习; 3.5、6、7、8活动都是使用纵队队形。 ♂♂♂♂♂♂♂ ♂♂♂♂♂♂♂ ♀♀♀♀♀♀♀ ♀♀♀♀♀♀♀ ⊙ 1.积极配合老师进行充分的恢复身心活动。 2.同学们公评、民主的进行互评与自我检评。 3.认真听取老师的客观评价。 4.见习生整理并收回器械。 5.记下课后练习内容。
所需器材 田径场、篮球场、标志杆,三背(背风沙、背阳光、背干扰)
课堂预计效果
课后反思 1、增加学生接触球的时间 2、变向运球的手型以及运球的高度 3、寻求针对个别生的练习方法
篮球绕杆运球的总结和反思
篮球运球绕杆教学的时候,以为这个动作没什么,却没想到这个动作对学生特别是对女生有如此大的难度。难度之一:女生对篮球运球的不热爱,之二:女生天生对篮球的感觉不好,之三:女生对运球速度感差,之四:对动作的理解与表现脱节,之五:惰性等。
针对以上情况,我在这几年的教学中也学习和摸索出一些方法来解决她们的这些问题。在初一学生刚接触篮球的时候,不急于运球绕杆,先做一些篮球的丢球游戏,运球游戏,定点投篮比赛和游戏,在游戏中规定运球的次数不能少于多少来增加她们的爱好和强迫她们必须好好练习运球,如果不好好练习运球,在比赛或者游戏中就会输掉。我用这样的方法来莱西运球,增加球感。在速度练习中,我主要采取短距离的运球比赛,在运球变向,让学生学会搂球推手,我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利用跑到的宽度,学生从右边的跑道线推球,把球推到左边的跑道线,熟悉后,两人一组,斜向推球练习,让他们知道在绕杆运球时手和球的方向。这些都是前期工作,真正运球绕杆时,我会在地上画上球落地的点数和强调运球的节奏及路线,反复进行练习。
反思:1、增加学生接触球的时间
2、变向运球的手型以及运球的高度
3、寻求针对个别生的练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