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11.2.1.1三角形的内角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11.2.1.1三角形的内角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08 15:0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角形的内角》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内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内容解析:本节课是在研究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学生在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该定理进行推理论证.它是进一步研究三角形及其他图形的重要基础,更是研究多边形问题转化的关键点.此外,在它的证明中第一引入了辅助线,而辅助线又是解决几何问题的一种工具.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其应用.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实践活动的过程,得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能应用平行线性质推出这一定理.
2.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目标解析
1.要求每个学生任意画出几个三角形,利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计算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有一个感性认识.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三个内角撕下拼凑在一起组成一个平角,引出辅助线作法,利用平行线性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2.在熟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后,利用其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对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个结论通过拼图感性认识较容易得到,但是怎样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则需要利用教具“每个学生一张三角形纸片”,通过把三角形三个内角撕下拼凑成一个平角引出辅助线作法,从而利用平行线性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的教学难点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和辅助线作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天,三角形蓝和三角形红见面了.蓝炫耀的说:“我的个子比你大,所以我的内角和比你大!”红不服气的说:“那可不好说噢,你自己量量看!” 蓝用量角器量了量自己和红的三个内角,就不再说话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设计意图】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了情境激趣的对话引入课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探索新知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
(二)引入新课,证明定理
问题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你是怎样得知的?
师生活动:每个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三角形纸片”,将它的两个内角撕下,把三个内角拼合在一起看看,你能得到它们的和为180°吗?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得到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直观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对拼图过程的引导与分析,为下面添加辅助线进行证明作好铺垫.
(三)合作探究,形成知识
1.拼角过程的实质其实就是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集中到某一个点,构成一个平角.
2.对照你拼好了的图,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有什么办法可以将这两个角进行转移?
3.谈谈你的思路,能给出证明吗?
【设计意图】因为八年级学生的思维中直觉思维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先观察拼图可以使学生由拼图受启发,从实物图形抽象出几何图形,自然引出辅助线的作法,顺利突破难点.在这个环节中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一题多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四)初步应用,巩固知识
1.在△ABC中,∠A=55°,∠C=43 °,则∠B= .
2.如图所示:∠A+∠B+ ∠C+∠D+∠E+ ∠F= .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师生一起解答.
(五)例题解析,灵活应用
例1 如图,在△ABC 中,∠BAC =40°,∠B= 75°,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求∠ADB 的度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已有新知.通过例1渗透了方程的思想,并能在多个三角形内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
例2 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B岛在A岛的北偏东80 °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40 °方向.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多少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新的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六)综合运用,深化提高
1.在△ABC中,∠A :∠B:∠C=1:2:3,则△ABC的形状是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2个锐角
B.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2个钝角
C.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1个直角
D.三角形的内角都大于60°
3.如图∠1+∠ 2+ ∠ 3+∠4=___________ .
4.如图AD//BC,CE⊥AB,垂足为E,∠A= 125°,则∠BCE 的度数是_________.
【设计意图】这4道习题既含盖了方程的思想又渗透了整体思想,还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了反证法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一环节采取“渔技”大比拼的小组竞争方式,让学生在竞争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七)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我们是怎样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
(八)布置作业
作业:课本习题11.2第1、2、3、4、7题.
五、目标检测
1.△ABC中,∠ABC和∠ACB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若∠A=70°,求∠BOC的度数.
2.把上题中∠A=70°这个条件去掉,试探索∠BOC和∠A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作业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这样的梯度设计体现了分层训练的思想,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