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对峙》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文分三目:靖康之变、岳飞抗金和宋金和议,其中岳飞抗金在课文中占了大量篇幅。课标的要求是“知道宋与金的并立”,根据新课改的理念,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我把“岳飞抗金”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一节课的教学,另外两目在此过程中适当补充,有机融合。因为新课标的前言指出:在21世纪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历史教育不容回避的问题。
二、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搜集与岳飞相关的故事,培养学生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通过讲述岳飞的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史实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岳飞及其抗金斗争。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学习法,比较岳飞、秦桧在历史上的不同作为,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应看他的作为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
2.通过现代国内外爱国精神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爱国主义在今天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岳飞抗金,让学生感受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
2.正确认识民族之间的战争,树立平等的民族观。使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的重要意义以及在今天应如何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分析
我将本课的重点确立为:岳飞抗金 。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和融合的重要阶段,而本节内容则是这一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本节的重点在于金政权建立后,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灭掉辽和北宋,然后直接参与中原地区的角逐。在这个过程中,以岳飞为首的主战派,针对金军的疯狂进攻和劫掠,进行了顽强地抗击,维护了遭到金军蹂躏的北方人民的最广大利益。但抗金力量的壮大也使宋高宗和秦桧一伙惶恐不安,他们千方百计地予以限制和破坏,并不惜杀掉抗金的中流砥柱——岳飞,以致使抗金大业功败垂成。最终宋金双方以和议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对抗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难点分析
正确认识民族之间的战争和客观公正地评价岳飞抗金,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中国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均发生过密切联系,这种联系是民族友好和民族融合的基石。但毋庸讳言,由于利益歧异,以及统治者之间的利害冲突,民族之间也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战争,本节所学的宋金战争即属此例。对于民族之间的战争,尽管没有“侵略”,“反侵略”之分,但是有正义和非正义、进步与反动之分的。对于有利于国家统一、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就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之,就是非正义的、反动的。岳飞抗金阻挡了金军的进攻,遏制了金军的掠夺,有效地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因此岳飞受到广大人民的尊敬,特别是他的精忠报国的思想应当充分肯定。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七年级学生争强好胜,对知识充满好奇与渴望,又不愿被动接受;对岳飞比较熟悉,学习兴趣高,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岳飞相关的历史故事、诗词,课堂上采用“三和立体化”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三和立体化”是我校政史地组创立的国家级重点课题,在本节课中主要运用情境创设、问题讨论、讲故事、音乐诗词欣赏、编唱历史歌谣等方法,深化学生对岳飞精忠报国精神的感悟。
具体分为三个步骤:激情——启思——导行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 激情导入,猜谜竞赛
(二)启思探究,合作交流
(三)导之以行,拓展延伸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情导入,猜谜竞赛 一、欣赏音乐:《精忠报国》二、谜语竞猜:泰山腾空 (打一宋代人名) (岳飞) 闪闪发光的国家 (打一古代政权名) (金国)绝非男人 (打一古代少数民族) (女真) 欣赏音乐引起学生心灵上的震撼和共鸣。谜语竞猜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启思探究,合作交 流 一、岳飞简介1)出示岳飞像及简介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著名抗金将领,相州汤阴(今属河南汤阴县)人。2)学生讲岳飞青少年的故事(如岳母刺字)多媒体展示岳母刺字和岳母祠。二、岳飞抗金1、岳飞治军阅读课本:岳飞是如何治理岳家军的?提示: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信:凡有赏赐都分给士兵 义: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 仁: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 2、郾城大战多媒体展示:郾城大战地图学生讲解郾城大战过程,明确时间、交战双方、结果。课堂思考:岳家军在郾城大战中获胜的原因有那些?提示 : (1)岳家军抗击金军的掠夺和屠杀,是正义战争;(2)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3)岳飞出色的指挥;(4)其他抗金将领和军队的支援和配合;3、阅读材料材料一:正当岳飞抗金取得重大胜利时,朝廷却下令班师,岳飞痛心疾首,泪流满面,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材料二: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尘飞扬。[《精忠报国》歌词]思考:通过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觉得当时岳飞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有什么感受?4、课堂讨论:假如你是岳飞,面对朝廷班师回朝的命令,你会怎么做?岳飞又是怎么做的?提示 : 岳飞班师回朝体现了他的忠君思想。教师指出在古代忠君和爱国是一致的,我们不能以今人的标准去苛求古人,但爱国主义的实质古今中外是不变的。5、评价岳飞抗金⑴、金国是由什么人建立起来的?⑵、女真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⑶、金攻灭北宋是正义的吗?⑷、应该怎样看待岳飞抗金?三、岳飞遇害问题一:宋高宗和秦桧为什么要杀害岳飞,破坏抗金的大好形势?问题二:后人是如何对待岳飞与秦桧的呢?(岳飞:多媒体展示岳飞父子坟、对联、岳王庙、岳王庙岳飞坐像秦桧:多媒体展示秦桧等人跪像、讲述油条的来历。) 通过后人对岳飞和秦桧的不同态度,谈谈你的感受。问题三:岳飞遇害后,宋金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这种局面是怎样形成的?由同桌分别扮演宋和金进行谈判议和,达成和议后将其内容公布,在地图上划定疆界。 通讲故事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形成对岳飞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和概括能力。通过课堂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同时认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通过语言和歌词分析,揭示岳飞悲痛的心情。感受岳飞精忠报国的思想。通过讨论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适当补充第一目的内容,突出女真族的历史地位,让学生树立平等的民族观,正确认识古代民族之间的战争和客观公正地评价岳飞抗金,突破难点。运用比较学习法,比较岳飞、秦桧在历史上的不同作为,使学生认识评价历史人物应看他的作为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讲解油条的来历,使历史接近生活,增加历史的趣味性。模拟历史情境组织教学,使学生亲身感受历史,体验“对峙”的形成。且适当补充了第三目的内容。
导之以行,拓展延伸 一、欣赏诗词出示《满江红》词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后思考问题:这首词使你感受到岳飞的一种什么精神?提示:反映了岳飞收复山河的雄心壮志和精忠报国的精神。 二、阅读材料材料一:中国:青岛双星集团在假山上塑岳飞像来激励员工。多媒体展示:青岛双星集团工业园区岳飞塑像材料二:新加坡: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号召国民学习岳飞“精忠报国”精神。多媒体展示: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就职图片 通过阅读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受。提示:双星集团是以振兴民族工业做为自己精忠报国的体现;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号召国民发扬精忠报国精神,以确保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强势劲头。三、课堂讨论: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发扬岳飞这种精忠报国精神?四、编唱历史歌谣总结课文古老民族有女真, 1 1 1 5建立金。皇帝完颜阿骨打, “靖康之变”灭北宋。南宋名将叫岳飞, 抗金之中扬军威,
郾城之战收失地, 精忠报国闪光辉。 最恨奸臣是秦桧, 陷害忠良千秋罪。被人做成炸油条, 世世代代坟前跪。结束语:刚才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爱国不一定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都是爱国的体现。对于同学们而言,努力学习就是爱国的体现。结束音乐:播放歌曲《满江红》 通过欣赏诗词,将历史教学与文学欣赏相结合,进行学科渗透。通过现代国内外弘扬岳飞精神的两个材料,使学生认识到精忠报国精神在今天依然备受推崇。用身边的人和事来说明:精忠报国精神在不同的工作岗位有不同的体现。组织学生编唱历史歌谣总结课文,巩固基础知识,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努力学习也是精忠报国的一个体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并鼓励他们发愤图强。在歌曲声中达到情感的升。
五、评价分析
本节课我是采用“三和立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三和教育注重学生、老师、和课堂三方面的有机和谐,让学生掌握好知识与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探究质疑、鼓励学生合作创新、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学习历史的成功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