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01知识梳理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长征开始: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
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
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冋李德等人
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陷入极其危险
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
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2.转移路线:江西瑞金一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一渡过
湘江一进军贵州一强渡乌江一攻克遵义
3.遵义会议
召开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
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
内容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
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
挥权
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
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
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意义
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
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过雪山草地
4.经过: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一渡
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一强渡
大渡河一飞夺泸定桥一翻雪山一过草地
进入甘肃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5.胜利会师: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到
达了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
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到
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
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6.长征的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
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
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02基础题组
知识点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A)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开辟新的根据地
C.欲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D.要实现北上抗日
3.红军长征是中国近代以来一次伟大的壮举,历经艰
难险阻终于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如果以
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D)
战略转移重大转折转危为安
934年
935年
1936年
A.井冈山会师
B.第五次反“围剿”
C.会宁会师
D.遵义会议
4.红军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是在(B)
A.占领遵义城后
B.渡过金沙江后
C.到达陕北之后
D.翻越雪山之后(共16张PPT)
01知识梳理
南昌起义
1.背景: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
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2.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
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
装起义,占领南昌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3.八七会议: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
议,即“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
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
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4.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
行起义。起义军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
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
进军
5.建立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在
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6.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
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
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
7.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
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
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三、工农武装割据
8.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
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
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
的局面。
9.古田会议: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
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思想
建党
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10.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
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
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02基础题组
知识点一南昌起义
右图所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
旗。其中,“五角星”象征党对军
队的绝对领导,“八一”二字是为
了纪念(C)
A.中共成立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2.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
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
两个事件分别是(A)
A.五四运动、南昌起义B.南昌起义、中共一大
C.中共一大、秋收起义D.秋收起义、五四运动
3.(2018·沈阳改编)1927年,一声枪响掀开了中国
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大幕,开启了创建人民军队
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一条依靠自己的力
量来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与上述材
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北伐战争
D.广州起义(共15张PPT)
01知识梳理
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
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
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
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2.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大会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
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3.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
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
、北伐胜利进军
4.开始: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
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
阀的统治,统一全国。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
人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5.战况:湖南
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
战场。叶挺率领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浴
血奋战,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北伐军又在
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
6.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
全国
7.工农革命运动: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
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北伐军经过的农村,爆发
了疾风骤雨般的农民运动,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
建立
8.国民革命失败: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
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蒋介石、汪精
卫等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
后背叛革命。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9.全国统一:南京政府建立之后继续北伐。1928
年底,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
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
全国
02基础题组
知识点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
线的会议是(C)
A.中共一大
B.国民党一大
C.中共三大
D.瓦窑堡会议
2.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D)
A.共产国际促成国共两党的商谈
B.中共三大的召开
C.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D.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3.右图是国民革命时期创办的一所军校,其办学目的
是(D)
A.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工
农武装斗争
校學官軍軍陸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
击日本侵略者
C.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军队(共24张PPT)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共产党的组织和推动下,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第一次工人运
动的高潮。1923年2月,京汉铁路大罢工更是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
推向了顶峰,但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为此中
国共产党(D)
A.放弃领导工人运动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开始领导农民运动
D.开始寻求革命同盟者
2.“总而言之……全国人民入则有老弱待哺之忧,出则无立业谋生之地,行则
逢掳身丧命之变,居则罹举家冻馁之祸。灾害深于水火,困苦甚于倒悬,凡
此皆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卖国军阀之窃权之所致也。”材料反映的是(C)
A.二次革命的背景
B.护国战争的结果
C.北伐战争的原因
D.北伐战争的经过
3.报刊、图片、历史文献等都是历史的见证。如下图所示的这些图文资料共同
见证的历史是(B)
删
校學官军軍陵兰
《国民党一大宣言》
黃埔军校
北伐战争形势图
A.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B.国共合作,打倒军阀
C.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D.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4.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
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A)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C.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5.“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的历史歌曲唱出一个时代的革
命目标。这场革命蓬勃兴起的主要原因是(C)
A.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B.工人武装起义的成功
C.国共合作的顺利开展
D.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
6.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B)
A.北洋军阀的腐朽涣散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北伐将士的英勇作战
D.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7.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
“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由此判断该题所指的历史事件是(B)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湘南起义
8.右图是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时群众游行队伍中的江西省彩车。与彩车上
字样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B)
A.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B.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9.“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是在我党的哪一次会议上确立下来的
(C)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共22张PPT)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图书《绝密档案: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掀起了热潮,使得人们再次关注第
次国共合作。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
标志是(B)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中共三大的召开
D.国民党二大的召开
2.黄埔军校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创立的著名军校,为国共双方培养了大
量军事人才。它的校址位于(B)
A.上海
校學官軍軍陞
B.广州
C.南京
D.北京
3.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北伐
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
A.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B.巩固和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C.抗击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4.北伐战争期间,一首“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
欢唱”的国民革命歌曲广为传唱。歌曲中的“军阀”指(B)
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2019年10月1日国庆70周年大阅兵,由全军荣誉功勋部队代表组成的
100面战旗方阵通过天安门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其中就有以叶挺将
军命名的“叶挺部队”。历史上,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就曾因作战勇敢,屡破强
敌被誉为“铁军”,这是在(B)
A.辛亥革命中
B.北伐战争期间
C.抗日战争中
D.解放战争期间
6.国民大革命时期,某一城市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
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顺利进入该城市,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
上光辉的一页。该城市是(C)
A.南京
B.北京
上海
D.广州
7.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事件是(D)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奉系军阀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8.1949年6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主要标志。“八一”两字纪念的是(C)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9.某历史老师为了方便记忆,编写了一首歌谣:“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
动,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口口□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
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下列选项适合填在方框处的是(B)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D.遵义会议
10.“田里豆子开红花,红军来到笑哈哈,土豪劣绅都打倒,山林土地回老家。”
这是歌颂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歌谣,该根据地是(D)
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B.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1.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中国第
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其重大意义是(A)
A.开辟了正确的中国革命道路B.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C.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