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 单元测试(18份打包)(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 单元测试(18份打包)(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9-14 22:51:46

文档简介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 检测卷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11.淮安)下列交通标志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小明从镜子中看到对面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 ( )
A.21:10 B.10:21 C.10:51 D.12:01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 ( )
A.80° B.20° C.80°或20° D.不能确定
4.下列图形中:①平行四边形;②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③长方形;④等腰三角形.其中是轴对,称图形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如图,在Rt△ABC中,∠ACB=90°,D,E分别为AC,AB的中点,将△ADE沿着DE折叠到△CDE位置,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
A.AD⊥BC B.ED⊥AC
C.∠ACE=∠BCE D.AE=CE
6.如图,已知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如图所示,点C也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且△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为 ( )
A.7 B.8 C.9 D.10
7.如图,等边△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P,则∠APE的度数是 ( )
A.45° B.55° C.60° D.75°
8.已知点P在线段AB的中垂线上,点Q在线段AB的中垂线外,则 ( )
A.PA+PB>QA+QB B.PA+PBC.PA+PB=QA+QB D.不能确定
9.如图,把矩形ABCD沿EF对折,若∠1=50°,则∠AEF等于 ( )
 A.115° B.130°   C.120°    D.65°
10.(2011.广州)如图1所示,将矩形纸片先沿虚线AB按箭头方向向右对折,接着将对折后的纸片沿虚线CD向下对折,然后剪下一个小三角形,再将纸片打开,则打开后的展开图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已知M、N是线段AB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两点,则MA与MB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MAN与∠MBN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1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14°,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13.在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D,若CD=4,则点D到AB的距离是______.
14.如图,梯形ABCD中,AD∥BC,AD=AB=CD,BD⊥CD,则∠C=_______.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15.有一本书折了其中一页的一角,如图:测得AD=30cm,BE=20cm,∠BEG=60°,则折痕EF的长为______.
三、解答题(16题7分,其余各题8分,共55分)
16.如图,△ABC与△A'B'C'关于直线MN对称,△A'B'C'与△A"B"C"关于直线EF对称.
 (1)画出△ABC和直线EF.
 (2)若直线MN和EF相交于点O,试探究∠BOB"与直线MN、EF所夹锐角a之间的数量关系.
17.(2010.常州)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C、AB上,BD=CE,∠DBC=∠ECB.试证明:AB=AC.
18.青岛国际帆船中心要修建一处公共服务设施,使它到三所运动员公寓A、B、C的距离相等.
  (1)若三所运动员公寓A、B、C的位置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确定这处公共服务设施(用点P表示)的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若∠BAC=66°,试求∠BPC的度数.
19.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点E是AD延长线上一点,DE=BC.判断△AC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0.如图,已知ABC中AB=AC=10,DE垂直平分AB,交AC于E.已知△BEC的周长是16,求△ABC的周长.
21.如图甲,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DC.由四个这样的等腰梯形可以拼出图乙所示的平行四边形.
  (1)求四边形ABCD四个内角的度数;
 (2)试探究四边形ABCD四条边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
(3)现有图甲中的等腰梯形若干个,利用它们你能拼出一个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吗?若能,请你画出大致的示意图.
2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是直角,AB=14 cm,AD=18 cm.BC=21 cm,点P从点A出发,沿边AD向点D以1 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出发沿边CB向点B以9cm/s的速度移动,若有一点运动到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如果P、Q同时出发,能否有四边形PQCD成等腰梯形?如果存在,求经过几秒后四边形PQCD成等腰梯形;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D  2.C  3.C  4.B  5.C  6.C  7.C  8.D  9.A 10.D
11.MA=MB ∠MAN=∠MBN
12. 66°、57°、57°或 66°、66°、48°
13. 4 14. 60° 15.20cm
16.(1)
(2)∠EOM=∠BOB"
17.略
18.(1)
(2)132°
19.△ACE是等腰三角形.说明略
20.26
21. (1) ∠A=∠B=60°,∠C=∠D=120° (2)CD=BE AB=2CD.
(3)如图所示
22.不存在.理由略
C
D
B(A)
A
B
A
B
C
D
图1八年级数学阶段性检测试卷(第一章)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共30分)
1.下面有4个汽车标志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下列图形中只有一条对称轴的是( )。
A B C D
3.小亮在镜中看到身后墙上的时钟如下, 你认为实际时间最接近8:00的是 ( )
A. B. C. D.
4.如图,在△ABC中,AB=AC,∠A=44°,CD⊥AB于D,则∠DCB等于( )
A、44° B、68° C、46° D、22°
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75 ,则它的顶角是( )
A.30 B.75 C.30 或75 D.105
6.如图,把矩形沿对折,若,
则等于(  )
A. B. C. D.
7.等腰梯形一底角为60°,它的两底长分别为8cm和20cm,则它的周长是( )
A.36cm B.44cm C.48cm D.52cm
8.△ABC中,①若AB=BC=CA,则△ABC是等边三角形;②一个底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顶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④有两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
A. 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1:3:4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 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 三边长度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D. 三边长度之比为5:12:13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0. 如图,在钝角△ABC中,点D、E分别是边AC、BC的中点,且DA=DE。有下列结论:①∠1=∠2 ②∠1=∠3 ③∠B=∠C ④∠B=∠3;其中一定正确的结论有( )个。
A.0 B.1 C.2 D.3
二、填空题(共32分)
11. 裁剪师傅将一块长方形布料ABCD沿着AE折叠,使D点落在BC边上的F点处,若∠BAF=50°,则∠DAE= °。
12. 在等腰△ABC中,若顶角A等于1500,则∠B=_______。
13.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和2cm,则它的周长是____ ____cm。
14.如图,P、Q是△ABC边BC上的两点,且BP=PQ=QC=AP=AQ,则
∠BAC= 。
15. 有一根长13.5分米的木棒, (填“能”或“不能”)完全放进长、宽、高分别为4分米、3分米、12分米的空木箱中.
16.下面是用围棋子摆成的“上”字型图案:
按照以上规律继续摆下去,通过观察,你可以发现:
(1)第五个“上”字需用______枚棋子;
(2)第n个“上”字需用______枚棋子.
17. 如图,△ABC中,∠A=75°,∠B=65°,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内,若∠1=20°,则∠2的度数为______.
18. 如图,已知中,,,直角的顶点是 中点,两边,分别交,于点,,给出以下四个结论:
①,②,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④。当在内绕顶点旋转时(点不与,重合),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序号有 .
三、解答题(共88分)
19. 如图,在ΔABC中,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点D,交AC于点E,ΔABC的周长为18厘米,ΔABE的周长为10厘米,求BD的长. (8分)
20. 如图A、B在方格纸的格点位置上。(8分)
(1)请再找一个格点C,使它们所构成的三角形为轴对称图形;(2)这样的格点C在右图中共有 个。
21. 已知:如图,在等腰梯形中,,AD=BC,点分别在 上,且.试说明:.(10分)
22. 已知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10分)
23. 如图, △ABC中, D、E分别是AC、AB上的点, BD与CE交于点O. 给出下列三个条件:①∠EBO=∠DCO;②∠BEO=∠CDO;③BE=CD.(本题12分)
(1)上述三个条件中, 哪两个条件可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所有情形);
(2) 选择第(1)题中的一种情形, 说明△ABC是等腰三角形.
24. 已知直线及其两侧两点A、B,如图.
(1)在直线上求一点P,使PA=PB;
(2)在直线上求一点Q,使平分∠AQB.
(以上两小题保留作图痕迹,标出必要的字母,不要求写作法。12分)
25. 如图,在△ABC中,∠BAC=90°,AB=AC,点D在BC上,且BD=BA,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CE=CA。(本题12分)
(1)试求∠DAE的度数。
(2)如果把第(1)题中“AB=AC”的条件去掉,其余条件不变,那么∠DAE的度数会改变吗?试说明理由。
26.(本题16分)
㈠小明在玩积木游戏时,把三个正方形积木摆成一定的形状,正视图如图①,
问题(1):若此中的三角形△DEF为直角三角形,P的面积为9,Q的面积为15
,则M的面积为_______。
问题(2):若P的面积为36cm2,Q的面积为64 cm2,同时M的面积为100 cm2,则
△DEF为_______三角形。
㈡图形变化:
Ⅰ.如图②,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向三角形外作三个半圆,你能找出这三个半圆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请说明理由。
Ⅱ.如图③,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和4,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
为直径作半圆,你能利用上面中的结论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吗
参考答案
1.D 2.C 3.D 4.D 5.C 6.A 7.D 8.D 9.B 10.D
11.20 12.15° 13.12cm 14.120° 15.不能
16.(1)22 (2) 4n+2 17.60° 18. ①②③
19.BD=4cm
20.(1)图略 (2)10个
21. 略
22.36cm2
23. (1)①③ ②③;①②③
24.略
25. (1)∠DAE=45° (2)不变
26.(1)24;直角;(2)S1+S2=S3;理由略;(3)S阴影=6
A
B
C
D
E
F
1
第一个“上”字 第二个“上”字 第三个“上”字
A
C
F
P
B
E
第18题
A
E
D
C
B
A
B
F
C
D
E
A
D
C
B八(上)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 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含阴影部分)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小亮在镜中看到身后墙上的时钟如下,则实际时间最接近8:00的是 ( )
3.下列图形:①等腰三角形;②平行四边形;③等边三角形;④等腰梯形;⑤长方形.其 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如图,AC=AD,BC=BD,则有 ( )
A.AB垂直平分CD B.CD垂直平分AB
C.AB与CD互相垂直平分 D.CD平分∠ACB
5.如图,OP平分∠AOB,PAOA,PBOB,垂足分别为A、B.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
A.PA=PB B.PO平分∠APB C.OA=OB D.AB垂直平分OP
6.在等腰△ABC中,AB=AC,一边上的中线BD 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
A.7 B.10 C.7或10 D.7或11
7.在梯形ABCD中,AD∥BC,AD=1,BC=4,∠C=70°,∠B=40°,则AB的长为 ( )
A.2 B.3 C.4 D.5
8.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BC,AC、BD相交于点O,有下列五个结论:
①△AOB≌△DOC;②∠DAC=∠DCA;③梯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④∠DAB+∠DCB=180°;⑤AC=BD.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
A.2 B.3 C.4 D.5
9.如图,已知△ABC,求作一点P,使点P到∠BAC两边的距离相等,且PA=PB.下列确定点P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P为∠BAC、∠ABC的平分线的交点
B.P为∠BAC的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P为AC、AB两边上的高的交点
D.P为AC、AB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10.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DEAB,DFAC,E、F为垂足,则下列五个结论:①∠DEF=∠DFE;②AE=AF;③AD垂直平分EF;④EF垂直平分AD;
⑤△ABD与△ACD的面积相等.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
A.4 B.3 C.2 D.1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请同学们写出两个具有轴对称性的汉字:__________.
12.(1)如图,在Rt△ABC中,∠C=90°,BD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交AC于点D,AD= 2.2 cm,AC=3.7 cm,则点D到AB边的距离是__________cm.
(2)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到锐角为50°,则∠B的度数为__________.
13.如图,在△ABC中,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E、F.
(1)若△AEF的周长为10 cm,则BC的长为__________cm.
(2)若∠EAF=100°,则∠BAC__________.
14.(1)如图①,在Rt△ABC中,若AB=AC,AD=AE,∠BAD=40°,则∠EDC=__________.
(2)如图②,∠ACB=90°,E、F为AB上的点,AE=AC,BC=BF,则∠ECF=__________.
15.(1)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和中线分别为10 cm、12 cm,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__cm2.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0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__________.
16.(1)如图①,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B=60°,AD=4,BC=7,则梯形ABCD的周长是__________.
(2)如图②,在Rt△ABC中,∠ACB=90°,∠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DE∥AC,DE交AB于点E,M为BE的中点,连接DM.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和字母的情况下,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共有__________个.
17. 如图,在Rt△ABC中,∠BAC=90°,AB=3,M为边BC上的点,连接AM.如果将△ABM沿直线AM翻折后,点B恰好落在边AC的中点处,那么点M到AC的距离是__________.
18.如图,AOB是一钢架,且∠AOB=10°,为了使钢架更加坚固,需在其内部添加一些钢管EF,FG,GH,…,添加的钢管长度都与OE相等,则最多能添加这样的钢管__________根.
三、解答题(共46分)
19.(8分)利用网格作图,
(1)请你在图①中画出线段AB关于线段CD所在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
(2)请你在图②中添加一条线段,使图中的3条线段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请画出所有 情形;
(3)请你先在图③的BC上找一点P,使点P到AB、AC的距离相等,再在射线AP上找一点Q,使QB=QC.
20.(8分)如图,在AABC中,BD、CE是高,G、F分别是BC、DE的中点,连接GF,试判断GF与DE有何特殊的位置关系 请说明理由.
21.(10分)如图,在△ABC中,AB=AC,BC=BD=ED=EA,求∠A的度数.
22.(10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AD,BC=AC,求该梯形中各内角的度数.
23.(10分)如图,在等腰△ABC中,顶角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AD=3,作△ABC的高AE交CB的延长线于点E,且AE与BC的长是方程组的解.已知,求△ABC的周长.
参考答案
一、1.B 2. D 3.C 4.A 5.D 6.D 7.B 8.C 9.B 10.B
二、11.答案不唯一,如目、田
12.(1)1.5 (2)70°或20°
13.(1)10 (2)140° 14.(1)20°(2)45° 15.(1)120 (2)80°或20°
16.(1)17 (2)3 17.2 18.8
三、19.略
20.GFDE理由:连接GE、GD.因为BD是△ABC的高,所以∠BDC=90°.因为G是BC的中点,所以DG=BC.同理,EG=BC.所以DG=EG.又因为F是DE的中点,所以在△EGD中,GFDE.
21.设∠A=x.因为AE=ED,所以∠ADE=∠A=x.又∠BED为△AED的外角,所以∠BED=∠ADE+∠A=2x.因为BD=ED,所以∠DBE=∠DEB=2x.因为∠BDC为△ABD的外角,所以∠BDC=∠EBD+∠A=3x.因为BD=BC,所以∠BDC=∠C=3x.因为AB=AC,所以∠ABC=∠C=3x.又因为△ABC的内角和为180°,所以22+3x+3x=180°.解得x=() °,即∠A=() °
22.如图,设∠1=x.因为AB=AD,所以∠1=∠2=x.因为AD∥BC,所以∠2=∠3=x.所以∠ABC=∠1+∠3=2x.因为AD∥BC,AB=DC,所以∠ABC=∠DCB=2x,AC=BD.又因为BC=AC,所以BC=BD.所以∠4=∠BCD=2x.因ABCD的内角和为180°.所以x+2x+2x=180°,解得x=36°.所以∠ABC=∠DCB=72°.因为AD∥BC,所以∠ABC+∠BAD=180°,∠DCB+∠ADC=180°,所以∠BAD=∠ADC=108°
23.由①+②得,15x=15m3.所以x=m.
①×2②得15y=15m,所以y=m.由,得xy=m,即
·(m)m=m.因为m≠0,所以,解得m=5.此时由于AB=BC>AE,所以BC=5,AE=4.8.又因为AB=BC,BD平分∠ABC,所以AD=DC=3,即AC=6.所以△ABC的周长为6+5 x 2=16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Ⅱ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序 一 二 三 总 分 结分人 核分人
得 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由数字组成的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2.下列花色图案中,有两条对称轴的是 ( )
3.若一个三角形成轴对称图形,且有一个内角为60°,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上述三种情形都有可能
4.用一块等边三角形的硬纸片(如图)做一个底面为等边三角形且高相等的无盖纸盒(边
缝忽略不计),在△ABC的每个顶点处各需剪掉一个四边形,其中在四边形AMDN中,∠MDN等于 ( )
A 100° B.110° C.120° D.130°
5.如图,D是△ABC中BC边上一点,AB=AC=BD,则∠1和∠2的关系是 ( )
A.∠1=2∠2 B.∠1+∠2=90°
C.180°-∠1=3∠2 D.180°+∠2=3∠1
6.将一张菱形纸片,按图(1)、(2)的方式沿虚线依次对折后.再沿图(3)中的虚线裁剪得
到图(4),最后将图(4)中的纸片打开铺平,所得图案应该是 ( )
7.下列右侧四幅图中,平行移动到位置M后能与N成轴对称的是 ( )
A.图1 B.图2 C.图3 D.图4
8.在等边△ABC所在平面内找出一点,使它与三角形的任意两个顶点所组成的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共有 ( )
A.1个 B.4个 C.7个 D.10个
9.如图,在△ABC中,BD、CD平分∠ABC、∠ACB,过点D作平
行于BC的直线,交AB、AC于E、F两点,当∠A的位置及大
小变化时,线段EF和BE+CF的大小关系是 ( )
A.EF>BE+CF B.EF=BE+CF C.EF10.把26个英文字母按规律分成5组,现在还有5个字母D、M、Q、X、Z,请你按原规律补上,其顺序依次为 ( )
①F、R、J 、L、G、;②H、I、O、;③N、S、;④B、C、K、E、;⑤V、A、T、Y、W、U、.
A.Q,X,Z,M,D B.D,M,Q,Z,X
C.Z,X,M,D,Q D.Q,X,Z,D,M
二、填空题(第16、19题每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24分)
11.一个汽车车牌在水中的倒影为,则该车的牌照号码是_________.
12.下列10个汉字:林,上,下,目,王,田,天,王,显,吕,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__________;有四条对称轴的是___________.
13.如图,已知点C是∠AOB平分线上一点,P、P′两点分别在边OA、
OB上.如果要得到OP=OP′,需要添加以下条件中的某一个,请你
写出所有可能条件的序号____________.
①∠OCP=∠OCP′;②∠OPC=∠OP′C;③PC=P′C;④PP′⊥OC.
14.仔细观察下列图案,并按规律在横线上画出合适的图形.
15.在△ABC中,∠C=90°,∠A的平分线AD分BC为3 cm和5 cm,则点D到AB的距离是__________.
16.设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于点C,P是MN上不同于点C的一点,则
△P AB是__________三角形,PC是这个三角形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7.已知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和是100°,则它的顶角是_________.
18.如图,四边形ABCD沿直线对折后互相重合.若AD∥BC,则有下
列结论:①AB∥CD;②AB=CD;③AB⊥BC;④AO=OC,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19.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MN是折痕,沿着图中的虚线AE剪
这个图形.
(1)若∠NAE=70°,则∠AEM=_________,∠EMN=__________,
∠MNA=___________;
(2)若AN=5,ME=3,MN=8,则四边形MEAN的面积的2倍是__________.
20.如图,在△ABC中,BD、CE分别是边AC、AB上的高,点G、F分别是BC、DE的中点,则FG与DE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第21题6分,第22、25题每题7分,第23、24题每题8分,第26题10分,共46分)
21.你能根据图(1)中的操作步骤,能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剪出图(2)中图案吗 请简述其图案形成的过程.
22.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折叠后,图中有没有轴对称图形 有没有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
23.如图,已知直线及其两侧的点A、B.
(1)在直线上求一点P,使PA=PB;
(2)在直线上求一点Q,使平分∠AQB.
24.如图,已知线段m,n.
(1)用尺规作出一个等腰三角形,使它的底等于m,腰等于n(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不证明);
(2)用至少4个所作的三角形,拼成一个轴对称的多边形(画出示意图即可).
25.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DE⊥BC于点E,AE=BE,BF⊥AE于点F.请你判断线段BF与图中哪条线段相等 先写出你的猜想,再说明你的理由.
(1)猜想:BF=_________.
(2)理由:
26.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24 cm,AB=8 cm,BC=26 cm.动点M从点A开始沿AD边向点D以1 cm/s的速度运动,动点N从点C开始沿CB边向点B以3 cm/s的速度运动.M、N两点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MNCD是等腰梯形
参考答案
1.A 2.D 3.C 4.C 5.C 6.A 7.C 8.C 9.B 10.D
1l.W5236499 12.林、上、下 田 13.①②④ 14. 15.3 cm或5 cm
16.等腰 底边中线 底边高线 顶角平分线
17.80°或20° 18.①②④
19.(1)1l0° 90° 90° (2)64 20.FG垂直平分DE
21.按(1)中提示的方法,连续折叠三次,再用剪刀剪去一个左下方的一个小角即可.
22.轴对称图形有:矩形ABCD,四边形C′BCD,五边形AEC′DB,△BED.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有:△ABE与△C′DE.△ABD与△C′DB,△C′DB与△CDB…
23.(1)连结AB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于点P,则点P就是所求作的点.
(2)作点A关于直线的对称点A′,连结A′B交直线于点Q,则点Q就是所求作的点.
24.
25.(1)DE
(2)∵AB=CD,AD//BC,
∴ ∠ABC=∠C.
又EA=EB,
∴ ∠ABC=∠EAB.
∴ ∠EAB=∠C.
又∠BFA=∠DEC=90°,
∴ △ABF≌△CDE.
∴ BF=DE.
26.当t=7时,四边形MNCD是等腰梯形.
过点M、D作MF⊥CB于点F,DE⊥BC于点E.
易知NF=CE=2,
又CN=3AM=3t,
∴ NF=AM-BN=t(26-3t)=4t-26.
∴ 4t-26=2.∴ t=7.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 综合提优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70°,则它的顶角为_______.
2.若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的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为_________.
3.若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为40°,则另两个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
4.在如图的格点三角形ABC中,相等的边是________.
5.如图,正方形ABCD,△EAD为等边三角形,则∠EBC=________.
6.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80°,则∠B=_________.
7.如图,在Rt△ABC中,∠ACB=90°,AB=8 cm,BC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则CD=_______.
8.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50°,它的一条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为________.
9.在△ABC中,∠ABC=90°,∠A=56°,CD=CB,则∠ABD=________.
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2 cm,一边长是8 cm,则其他两边的长分别是_______.
11.已知△ABC的三边a,b,c满足(a-b)2+(b-c) 2=0,则△ABC为_______三角形.
12.在下列四个图形中:①角;②等边三角形;③线段;④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________.
13.在△ABC中,AB=AC,∠A=3∠B,则∠A=________°,∠B=______°.
14.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点E在AD上,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有______ 对.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
15.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 )
A.正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梯形
16.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10 cm,另一边长是6 cm,则它的周长是 ( )
A.26 cm B.22 cm C.16 cm D.22 cm或26 cm
17.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
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是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
②两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是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
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8.下面四个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A.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
B.有一个内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
C.有一个内角是45°的直角三角形
D.有一个内角是30°,一个内角是120°的三角形
19.如图,在△ABC中,AC=DC=DB,∠ACD=100°,则∠B等于 ( )
A.50° B.40° C.25° D.20°
20.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P点,则∠APE的度数为( )
A.45° B.55° C.60° D.75°
21.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8,一腰上的中线分此三角形的周长成两部分,其差为2,则腰长为 ( )
A.6 B.5 C.6或10 D.3或5
三、解答题(第22~25题每题6分,第26~27题每题9分,共42分)
22.如图,AD平分∠BAC,AE=DE,试说明:ED∥AC.
23.如图,在△ABC中,AB=AC,BD、CE是高,试说明:四边形BCDE是等腰梯形.
24.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AB上任意一点,连结CD.
(1)在BD左侧,以BD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BDE(尺规作图,保留痕迹).
(2)连结AE,求证:AE=CD.
25.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E在AB上,且AE=AC,EF∥BC交AC于点F.
求证:EC平分∠DEF.
26.如图,已知∠AOB=a外有一点P,画点P关于直线OA的对称点P′,再作点P′关于直线OB的对称点P″.
(1)试猜想∠POP″与a的大小关系,并说出你的理由.
(2)当P为∠AOB 内一点或∠AOB边上一点时,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27.如图(1),点D、E、F分别是等边三角形ABC的三边的中点,这时△ABC被分割成4个全等的三角形.通过观察、思考,你能把图(2)中的等边三角形分割成面积相等的4部分,且其中3部分的图形都是等腰梯形吗 请尝试.
参考答案
1.40° 2.20° 3.70°和70°或者40°和100° 4.BA=BC
5.75° 6.50°或80°或20° 7.4 cm 8.25°或40° 9.17°
10.8 cm、6 cm或7 cm、7 cm 11.等边 12.④ 13.108 36 14.3
15.A 16.D 17.C 18.B 19.D 20.C 21.C
22.∵AD平分∠BAC,∴∠1=∠2.∵AE=DE.∴∠1=∠3.∴∠2=∠3.∴ED∥AC.
23.先说明△ACE≌△ABD(AAS),得AD=AE,于是BD=CE,因为. ∴DE∥BC.BE、CD不平行,因此四边形BCDE是梯形.∴梯形BCDE是等腰梯形.
24.(1)作图:分别以B、D为圆心,B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E.
(2) ∵△ABC为等边三角形,∴ ∠ABC=60°,AB=BC. 又△BED是等边三角形,
∴∠ABE=60°,BE=BD.
在△ABE和△CBD中,AB=CB,∠ABE=∠CBD,BE=BD,
∴ △ABE≌△CBD(SAS).
∴AE=CD.
25.提示:先证:△ADE≌△ADC,则DE=DC,所以∠DEC=∠DCE,又EF∥BC,所以
∠DCE=∠FEC,则∠FEC=∠DEC.
26.(1) ∠POP″=2a.
(2)结论仍成立.
27.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 单元测评卷(B)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11.内江)下列几何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
扇形 等腰梯形 菱形 直角三角形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2010.益阳)如图,已知△ABC,求作一点P,使点P到∠CAB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且PA=PB.下列确定点P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P为∠CAB、∠CBA两角平分线的交点
B.P为∠CAB的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P为AC、AB两边上的高的交点
D.P为AC、AB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3.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D是底边BC上的高,DE⊥AB于E,DF⊥AC于F,图中除AB=AC外,相等的线段共有 (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4.如图,在△ABC中,∠ACB=100°,AC=AE,BC=BD,则∠DCE的度数为 ( )
A.20°     B.25°      C.30°       D.40°
5.(2010.大理)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C交BD于点O.要使它成为等腰梯形,需要添加的条件是 ( )
A.AC=BD    B.OA=OC    C.AC⊥BD    D.AD=BC
6.如图,在△ABC中,∠ABC=45°,AC=4,H是高AD和BE的交点,则线段BH的长为 ( )
A.3       B.4       C.5      D.6
7.若等腰梯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5、11,则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为 ( )
A.22      B.22或30     C.24或30   D.22或24或30
8.(2010.汕头)如图,把等腰直角△ABC沿BD折叠,使点A落在边BC上的点E处。
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 )
A.AB=BE B.AD=DC  C.AD=DE  D.∠EDC=∠ECD
第8题 第9题
9.如图,过边长为1的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P,作PE⊥AC于E,Q为BC延长线上一点,当PA=CQ时,连PQ交AC边于D,则DE的长为 ( )
A.   B.   C.   D.不能确定
10.右边的图案是由下面五种基本图形中的两种拼接而成,这两种基本图形是 ( )
A.①⑤ B.②④ C.③⑤ D.②⑤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8分)
11.在上学的路上,小刚从电动车的观后镜里看到一辆汽车,车前面牌照上的字在平面镜中的像是IXAT,则这辆车牌照上的字实际是______.
12.(2010.绍兴)做如下操作: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AD平分么BAC,交BC于点D.将△ABD作关于直线AD的轴对称变换,所得的像与△ACD重合,对于下列结论:①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②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其中由上述操作可以得出的是_______.(填序号)
第12题 第13题
13.如图,在△ABC中,AB =AC,AD是BC边上的中线,E、F是AD的三等分点.若△ABC的面积为12 cm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cm2.
14.如图,过边长为1的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P,作PE⊥AC于E,Q为BC延长线上一点,当PA=CQ时,连接PQ交AC边于D,则DE的长为______.
第14题 第15题 第17题
15.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等边△ABC和等边△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接PQ.以下五个结论:①AD=BE;②PQ∥AE;③AP=BQ;④DE=DP;⑤∠AOB=60°,其中恒成立的有_______.(填序号)
16.已知等腰梯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若梯形的高为8 cm,则这个梯形的面积为_______cm2.
17.如图,在梯形纸片ABCD中,已知AB∥CD,AD=BC,AB=6,CD=3.将该梯形纸片沿对角线AC折叠,点D恰与AB边上的点E重合,则∠B=_______.
三、解答题(共42分)
18.(6分)如图,在方格纸中给出了一个图案的一半,其中的虚线是这个图案的对称轴.
  (1)在方格纸中画出该图案的另一半;
(2)补充完整后的图案(不含方格纸)共有______条对称轴.
19.(6分)如图,延长△ABC的各边,使得BF=AC,AE=CD=AB,顺次连接点D、E、F,得到△DEF为等边三角形.试说明:
  (1)△AEF ≌△CDE;
(2)△ABC为等边三角形.
20.(6分)如图,在△ABC中,M、N分别是BC与EF的中点,CF⊥AB,BE⊥AC.试说明MN⊥EF.
21.(6分)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BD⊥AC,CE⊥AB,垂足分别为点D、E,连接DE.试说明四边形BCDE是等腰梯形.
22.(8分)如图,在△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且AB=6 cm,求△DEB的周长.
23.(10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90°,AB=14 cm,AD=18 cm,BC=21cm,点P从点A开始沿AD边向点D以1 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边向点B以2 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设移动时间为t,则当t为何值时,梯形PQCD是等腰梯形?
参考答案
一、1.B 2.B 3.D 4.D 5.A 6.B 7.C 8.B 9.B 10.D
二、11.TAXI 12.②③ 13.6 14. 15.①②③⑤ 16.64 17.60°
三、
18.(1)略 (2)5
19.略
20.略
21.略
22.△DEB的周长为6 cm
23.当t为8s时,梯形PQCD是等腰梯形八年级数学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 单元检测
班级_____ ___ 姓名___ _____
一、选择题
1、图中的图形中是常见的安全标记,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2、下列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A、梯形 B、直角三角形 C、角 D、平行四边形
3、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只有两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两个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图形一定全等
B.对称图形的对称点一定在对称轴的两侧
C.两个轴对称的图形对应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它们的对称轴
D.平面上两个全等的图形不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
5、如图所示的两位数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下列各数中,成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
7、4个下列右侧四幅图中,平行移动到位置M后能与N成轴对称的是(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8、下列几何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个.
9、如图的方格纸中,左边图形到右边图形的变换是(  )
A.向右平移7格
B.以AB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再以AB为对称轴作轴对称
C.绕AB的中点旋转1800,再以AB为对称轴作轴对称
D.以AB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再向右平移7格
二、填空题
1、在一些缩写符号SOS, CCTV, BBC, WWW, TNT中,成轴对称图形的是 .
2、线段的对称轴有__________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连结 的线段被 垂直平分.
4、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___ ___、对应角__ __.
5、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点E,
交AB于点D,△ACE的周长为11cm, AB=4cm,
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___cm.
三、解答题
1.如图所示,画出△ABC关于直线MN的轴对称图形.
2、如上图,在△ABC中,DE是边B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B、BC交于点D、E,如果△ACD的周长为17cm,△ABC的周长是25cm,根据这些条件,你可以求出哪些线段的长?
3、作图题:(不要求写作法)如下左图,在10×10的方格纸中,有一个格点四边形ABCD(即四边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在给出的方格纸中,画出四边形ABCD关于直线对称的四边形A2B2C2D2.
4、如上中图,点A、B、C都在方格纸得格点上,请你再找一个格点D,使A、B、C、D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5、如上右图,在的正方形格纸中,有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请你找出格纸中所有与成轴对称且也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共有 个.
6、如下左1图,Rt△ABC中,∠ACB=90°,∠A=5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则
7、如上左2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A与∠1+∠2之间的数量关系保持不变,请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8、如上左3图,把矩形ABCD沿EF对折,若∠1=50°,则∠AEF等于 °
9、如上右1图,ABC的内部有一点P,且D、E、F是P分别以AB、BC、AC为对称轴的对称点。若ABC的内角A=70,B=60,C=50,则ADB+BEC+CFA=
10、如上右1图,梯形ABCD中,AD∥BC,DC⊥BC,将梯形沿对角线BD折叠,点A恰好落在DC边上的点A 处,若∠A BC=20°, 则∠A BD的度数为
11、如图,若□ABCD与□EBCF关于BC所在直线对称,∠ABE=,则∠F= 度。
12、如图,把△ABC沿AB、AC翻折180°得到△ABE、△ACD,
若∠1:∠2:∠3=28:5:3,则∠α的度数为
13、小宇同学在一次手工制作活动中,先把一张矩形纸片按图1的方式进行折叠,使折痕的左侧部分比右侧部分短1cm;展开后按图2的方式再折叠一次,使第二次折痕的左侧部分比右侧部分长1cm,再展开后,在纸上形成的两条折痕之间的距离是
14、将一张长为70cm的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称轴EF折叠成如图的形状,若折叠后,AB与CD间的距离为60cm,则原纸片的宽AB是_______cm。
15、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1 cm,D、E分别是AB、AC上的点,将△ADE沿直线DE折叠,点A落在点 处,且点在△ABC外部,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 cm.
16、如图,△ABC和△关于直线MN对称,△和△关于直线EF对称.
(1)画出直线EF;
(2)直线MN与EF相交于点0,试探究∠BO与直线MN、EF所夹锐角的数量关系.
17、(1)观察与发现
小明将三角形纸片沿过点A的直线折叠,使得AC落在AB边上,折痕为AD,展开纸片(如图①);再次折叠该三角形纸片,使点A和点D重合,折痕为EF,展平纸片后得到(如图②).小明认为是等腰三角形,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2)实践与运用
将矩形纸片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BE(如图③);再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D落在BE上的点处,折痕为EG(如图④);再展平纸片(如图⑤).求图⑤中的大小.
A
B
P
C
D
E
F
A
C
D
B
图①
A
C
D
B
图②
F
E八年级数学期中复习练习(第一章)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2.下列图形中只有一条对称轴的是( ).
3.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4.如图,在△中,等于( ).
A.44° B.68° C.46° D.22°
5.如图,在△中,,的度数为( ).
A.20° B.25° C.30° D.40°
6.如图,如果直线是多边形的对称轴,其中°,°,那么
的度数等于( ).
A.40° B.50° C.60° D.70°
7.小明在镜中看到身后墙上的时钟,实际时间最接近8时的是下图中的( ).
8.将一正方形纸片按图中(1)、(2)的方式依次对折后,再沿(3)中的虚线裁剪,最后将(4)中的纸片打开铺平,所得图案应该是下面图案中的( ).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9.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看见某车车牌的后5位号码是,则该车的后5位号码实际
是 .
10.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6,则周长是 .
1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2°,则顶角为 .
12.如图,在等腰△中,°,边的垂直平分线交边于点,则 .
13.如图所示,在梯形中,∥,将梯形对折,使点D、C分别落在AB上的点’、’处,折痕为.若3cm,5cm,则’+’ cm.
14.墙上钉了一根木条,小明想检验这根木条是否平行,他拿来一个如图所示的测平仪,在这个测平仪中,,边的中点处挂了一个重锤.小明将边与木条重合,观察到此时重锤通过点A,那么这根木条是水平的,这是因为 .
15.如图,在等腰梯形中,∥,、相交于点,有如下五个
结论:①△≌△;②;③梯形是轴对称图形;④△
≌△;⑤.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有 .
16.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画直线平行于射线(如图),让同学们在直线和射
线上各找一点和,使得以、、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最多能画 个.
三、解答题(第17~19题每题8分,第20,21题每题14分,共52分)
17.如图,是等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延长线上的一点,且,,垂足为.与相等吗 为什么
18.如图,在等腰梯形中,∥.,于点
于点,请你判断线段与图中的哪条线段相等,先写出你的猜想,再说明理由.
19.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上取两点D、E,使AD=AC,BE=BC,当的
度数变化时,试讨论DCE如何变化 说明你的根据.
20.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点M为BC的中点,则:
(1)点M到两腰AB、CD的距离相等吗 请说出你的理由.
(2)若连结AM、DM,那么△AMD是等腰三角形吗 为什么
(3)又若N为AD的中点,那么MNAD一定成立.你能说明为什么吗
21.在梯形ABCD中,B=90°,AB14cm,AD=18cm,BC=21cm,点P从点A开始沿
边AD向点D以1 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开始沿边CB向点B以2 cm/s
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Q分别从两点同时出发,多少秒后,梯形PBQD是等腰梯形
参考答案
1.A 2.C 3.C 4.D 5.D 6.C 7.B 8.B 9.BA629 10.15 11.72°或36°
12.15° 13.2
14.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15. ①③⑤ 16.3
17.BF与EF相等 18.BF=DE. 19. 不随的变化而变化.
20. (1)点M到两腰AB、CD的距离相等.
(2)△AMD是等腰三角形.
(3)若点N为AD的中点,点M为BC的中点,则直线MN是等腰梯形ABCD的对称轴.故MNAD一定成立.
21.作PEBC,DFBC,垂足分别为E、F,BE=AP=t,QF=CF-CQ=(21-18)-2t=3-2t,
当BE=QF时,即t=3-2t,t=1s时,梯形PBQD是等腰梯形.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 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四个图案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 )
2.下列命题:①两个全等三角形拼在一起是一个轴对称图形;③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中线;③等边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就是这边的垂直平分线;④一条线段可以看作是以它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其中错误的有 ( )
A.1个 B. 2个 C.3个 D.4个
3.下列各图中,成轴对称图形的有 ( )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丽条边长为6 cm和3cm。则它的周长为 ( )
A.9 cm B. 12 cm C.15 cm D.12 cm或15 cm
5.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700,则它的底角是 ( )
A. 700 B. 550 C.600 D.700或550
6.可以不用刻度尺上的刻度画出对称轴的是 ( )
7. ∠AOB的平分线上一点P到OA的距离为5.Q是OB上任一点,则 ( )
A.PQ>5 B.PQ≥5 C.PQ<5 D.PQ≤5
8.如图, △ABC中,AB=AC,∠A=360,AB的中垂线DE交AC于D。交AB于E.下述结论:①BD平分∠ABC;③AD=BD=BC;③△BDC的周长等于AB+BC;④D是AC中点.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 B. ①③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 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中线,且CD=4crn.则AB长为 ( )
A.4 cm B. 6cm C.8 cm D. 10cm
10.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 AD∥BC,AB=AD=DC,∠B=600,AE∥DC,梯形ABCD的周长等于20 cm,则AE等于 ( )
A.3 cm B. 4 cm C.5 cm D. 6 cm
11.如图,已知梯形ABCD,AD∥BC, AB=CD,E是AD的中点,则BE与CE的大小关系是 ( )
A.BE>CE B.BE12.如图昕示.在△ABC中,∠BAC=1300,若EM和FN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垂足分别力E、F.则∠MAN的夏数为 ( )
A、500 B. 600 C.700 D.80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3.在“线段、角、一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这五个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_________个,其中对称轴最多的是_________.
14.下列英文字母:S、E、T、Q、U、R、A、N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_________.
15.如图.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C,M为l上任意一点.任意写出一个你能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已知在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为5.点B对应的数为2.若点A与点B关于数轴上的点C时称,则C点对应的数是_________.
17.如图,AB=AC, ∠A=1000,AB∥CD,则∠BCD=_________.
18.如图.△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BDC是等腰三角形。且∠BDC=1200.以D为顶点作一个600的角。使其两边分别交AB于点M,交AC于点N.连接MN,则△AMN的周长为_________.
19.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6, AD=5, BC=8,且AB∥DE, 则△DEC的周长是_________。
20.如图,梯形ABCD中.若DC∥AB,AD=BC, ∠A=600,BDAD,那么∠DBC=_________,∠C=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0分)
21.(本小题6分)如图,有A、B、C三个村庄,现要修建一所希望小学,使三个村庄到学校的距离相等,学校的地址应选在什么地方 请你在图中画出学校的位置并说明理由(保留作图痕迹).
22.(本小题8分)(1)生活中因为有美丽的图案,才显得丰富多彩,以下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三个图标(图①、②、③),请在图④、图⑤中画出两个是轴对称图形的新图案;
(2)把图中实线部分补成以虚线l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你会得到一个美丽的蝴蝶图案.
23.(本小题6分)△A8C中, AB=AC=5,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AC于E、D.
(1)若△BCD的周长为8,求BC的长;
(2)若BC=4,求△BCD的周长.
24.(本小题8分)如图,墙上钉了一根木条,小明想检验这根木条是否水平,他拿来一个测平仪,在这个测平仪中.AB=AC,BC边的中点D处挂了一个重锤,小明将BC边与木条重合,观察此时重锤是否过A点。如果过A点,那么这根木条就是水平的,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25.(本小题8分)如图,在△ABC中,AB=AC,AD=DE=EB,BD=BC,试求∠A的度数.
26.(本小题8分)如图所示,在△ABC中,∠BAC=900,ADBC于D,∠ACB的平分线交AD于E,交AB于F,FGBC于G,请猜测AE与FG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7.(本小题8分)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B∥DC,AD=DC=CB,CEAD, 交AD的延长线于E,CFAB,垂足为F
(1)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已知的相等线段除外);
(2)选择(1)中你所写的一组相等线段,说明它们相等的理出.
28.(本小题8分)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900, AD∥BC,AB=BC,E是AB的中点,CEBD。
(1)说明:BE=AD;
(2)说明:AC是线段ED的垂直平分线;
(3)△DBC是等腰三角形吗 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1.C 2.A 3.B 4.C 5.B 6.A 7.B
8.B 9.C 10.B 11.C 12.D
二、13. 4 等边三角形 14.E、T、U、A 15.答案不唯一
16.3.5 17.400 18.6 19.15
20.300 1200
三、21.设A、B、C为顶点构建三角形,作任意两边的中垂线,交于点P,P点即为所求.
22.略
23.(1)因为DE垂直平分DE,所以DA=DB.所以AC=AD+DC=BD+CD=5.所以BC=3.
(2)ABCD的周长为5+4=9.
24.当重锤过A点时,AD为△ABC边BC上的中线,又AB=AC,即△ABC是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可知,AD也是BC边上的高,即ADBC,故这根木条是水平的.
25.设∠A=x,则∠AED=x,∠EDB=∠EBD=x,∠C=∠BDC=1.5x,∠ABC=∠C=1.5x,在△ABC中,∠A+∠ABC+∠ACB=4x=1800,所以∠A=x=450.
26.因为CF平分∠ACB,FAAC,FGBC,所以FG=FA.因为∠AFC+∠ACF=900,∠DEC+∠ECD=900,且∠ACF=∠ECD,所以∠AFC=∠DEC.因为∠AEF=∠DEC,所以∠AFC=∠AEF.所以AE=FA.所以AE=FG.
27.略
28.(1)因为∠ABC=900,BDEC,所以∠1与∠3互余,∠2与∠3互余.所以∠1=∠2.因为∠ABC=∠DAB=900,AB=AC,所以△BAD△CBE. 所以AD=BE
(2)因为E是AB中点,所以EB=EA.由AD=BE得:AE=AD,因为AD∥BC,所以∠7=∠ACB=450.因为∠6=450,所∠6=∠7.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C是线段ED的垂直平分线.
(3)由(2)得:CD=CE;由(1)得:CE=BD,所以CD=BD.所以△DBC是等腰三角形.八年级数学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B卷)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08年北京车展上,我国自主品牌的轿车不论在设计上还是在性能上,都引起了外国
许多专家的赞叹,下面是我国自主品牌的轿车的车标,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该图案对称轴的条数是 ( )
A.4条 B.3条 C.2条 D.1条
3.已知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C与D是MN上任意两点,则∠CAD与∠CBD之间的关系是 ( )
A.∠CAD=∠CBD B.∠CAD>∠CBD
C.∠CAD<∠CBD D.不能确定
4.如果一个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且有一个角是60o,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有30o锐角的直角三角形
5.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 ( )
A.等腰梯形 B.直角梯形
C.一般梯形 D.等腰梯形或直角梯形
6.如图,在△ABC中,∠ACB=90o,∠ABC=60o,BD平分∠ABC,P点是BD的中点,若AD=6,则CP的长为 ( )
A.1 B.3 C.6 D.8
7.若△ABC的边长分别为a、b、c,且满足n2+b2+c2=ab+ac+bc,则△ABC的形状是 (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8.如图,在等边△ABC中,BD、CE是两条中线,则∠1的度数为 ( )
A.90o B.30o C.120o D.150o
9.A,B是平面内的两个定点,在平面内找一点C,使△ABC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样的C点可找 ( )
A.2个 B.4个 C.6个 D.8个
10.如图,D、E是等边△ABC的边BC上的三等分点,O为△ABC内一点,且△ODE为等边三角形,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设点A、B关于直线MN对称,则_________垂直平分_________.
12.在△ABC中,AB=AC,若∠A=50o,则∠B=__________.
13.如图,点Q在∠AOB的角平分线上,QA⊥OA,QB⊥DB,A、B分别为垂足,则与AQ相等的线段是_______________.
1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8 cm,其中一边为8 cm,则另两边的长分别为________.
15.如图,在△ABC中,∠ACB=130o,AC、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于点M、N,则∠MCN=________.
16.如图,OP平分∠AOB,PB⊥OB,OA=8 cm,PB=3 cm,则△POA的面积等于______.
17.给出一个梯形ABCD,AD//BC,下面四个论断:①∠A=∠D;②AB=CD;③∠B=∠C;④AC=BD.其中能判断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8.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BC=AC,∠ACD=30o,则∠D=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6分)
19.(6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内有∠AOB,请你利用网格画出∠AOB的平分线,并说明理由.
20.(8分)把△ABC绕点A旋转至△AB' C'的位置,B' C'与BC交于点P,试说明AP平分∠BPC'.
21.(8分)如图,已知AB=AC,BD=DC,AD的延长线交BC于点E.
(1)试说明BE=EC;
(2)试说明AD⊥BC.
22.(8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AB=CD,BD⊥CD,求∠C的度数.
23.(8分)如图,在等边△ABC的三边上分别取点D、E、F,使AD=BE=CF.
(1)试说明△DEF是等边三角形;
(2)连接AE、BF、CD,两两相交于点P、Q、R,则△PQR为何种三角形 试说明理由.
24.(8分)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点P为BC边上一点,PE⊥AB于点E,PF⊥DC于点F,BG⊥CD于点G,试说明PE+PF=BG.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D 6.B 7.D 8.C 9.C 10.D
11.直线MN 线段AB
12.65o
13.BQ
14.5 cm,5 cm或8 cm,2 cm
15.80o
16.12 cm2
17.①②③④
18.110o
19.略
20.作AG⊥BC于点G,AH⊥B'C'于点H,因为△ABC≌△AB'C',所以AG=AH,所以点A在∠BPC'平分线上,即AP平分∠BPC'.
21.略
22.60o
23.(1)略 (2)△PQR是等边三角形理由略
24.延长BA和CD交于点N,连接PN,因为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所以△BCN是等腰三角形,所以BN=CN.因为.S△NBP=NB·PE,S△CPN=CN·PF,S△BCN=CN·BG,且S△NBP + S△CPN= S△BCN所以NB·PE+CN·PF=CN·BG,所以PE+PF=BG.八年级数学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C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 分钟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交通标志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2.如图,将一正方形纸片按下列顺序折叠,然后将最后折叠的纸片沿虚线剪去上方的小三角形.则将纸片展开后得到的图形是 ( )
3.下列说法:①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角的平分线;②等腰三角形至少有1条对称轴,至多有3条对称轴;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一定是全等三角形;④两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对称点一定在直线的两旁,其中正确的有 (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4.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5.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 ( )
A.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6.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D是底边BC上的高,DE⊥AB于点E,DF⊥AC于点F,除AB=AC外,图中相等的线段有 (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7.如图,在△ABC中,∠ACB=100°,AC=AE,BC=BD,则∠DCE的度数为 ( )
A.20° B.25° C.30° D.40°
8.下列命题:①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②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③两组对角互补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④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经过两底中点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 )
A.0 B.1 C.2 D.3
9.如图,在△ABC中,∠ABC=45°,AC=4,H是高AD和BE的交点,则线段BH的长度为 ( )
A.3 B.4 C.5 D.6
10.若等腰梯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5、11,则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为 ( )
A.22 B.22或30 C.24或30 D.22或24或30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在上学的路上,小刚从电瓶车的后视镜里看到一辆汽车,车顶字牌上的字在平面镜中的像是IXAT,则这辆车车顶字牌上的字实际是___________.
12.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为70°,则它的顶角度数为_________.
13.如图,在△ABC中,AC=9 cm,BC=7 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边AC于点E,则△BCE的周长为_________cm.
14.如图,在等边△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F,则∠AFE=__________.
15.如图,在△ABC中,BC=8 cm,BP、CP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且PD∥AB,PE∥AC,则△PDE的周长是___________cm.
16.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E、F是AD的三等分点,若△ABC的面积为12 cm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cm2.
17.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度数之比为1:2,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为
_____________.
18.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点C不与点A、E重合),在AE的同侧分别作等边△ABC和等边△CDE,AD与BE相交于点O,AD与BC相交于点P,BE与CD相交于点Q,连接PQ.下列五个结论:①AD=BE;②PQ∥AE;③AP=BQ;④DE=DP;⑤∠AOB=60°,其中恒成立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19.已知等腰梯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若梯形的高为8 cm,则这个梯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cm2.
20.如图,在梯形纸片ABCD中,AB∥CD,AD=BC,AB=6,CD=3.将该梯形纸片沿对角线AC折叠,点D恰与AB边上的点E重合,则∠B=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0分)
21.(4分)如图是方格纸上画出的一个零件示意图的一半,请你以点M、N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画出另一半,并指出三对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
22.(4分)如图,EFGH为矩形台球桌面,现有一个白球A和一个彩球B,应怎样击打白球A,才能使白球A碰撞台边HG反弹后击中彩球B
23.(5分)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BC上,且BD=AD,DC=AC.将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全都写出来,并求∠B的度数.
24.(5分)如图,BO平分∠CBA,CO平分∠ACB,且MN∥BC,若AB=12,△AMN的周长为29,求AC的长.
25.(6分)如图,延长△ABC的各边,使得BF=AC,AE=CD=AB.顺次连接点D、E、F,得到的△DEF为等边三角形.
(1)试说明△AEF≌△CDE.
(2)△ABC是等边三角形吗 为什么
26.(6分)如图,在△ABC中,CF⊥AB,BE⊥AC,M、N分别是BC、EF的中点,试说明MN⊥EF.
27.(6分)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BD⊥AC,CE⊥AB,垂足分别为D、E,连接DE.说明四边形BCDE是等腰梯形.
28.(7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AD=CD,BD=BC,求∠ABC的度数.
29.(8分)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D=BC,CE⊥AB于点E,AE=DE,
AF⊥DE于点F,请你判断线段AF与图中的哪条线段相等,先写出你的猜想,再说明理由.
30.(9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90°,AB=14 cm,AD=18cm,BC=21 cm,点P从点A出发沿AD边向点D以1 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出发沿CB向点B以2 cm/s的速度移动,若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设移动时间为t s,则t为何值时,梯形PQCD是等腰梯形
参考答案
一、1.C 2.C 3.C 4.C 5.D 6.D 7.D 8.D 9.B 10.C
二、11.TAXI 12.70°或40° 13.16 14.60° 15.8 16.6 17.36°或90° 18.①②③⑤ 19.64 20.60°
三、21.如图所示.对应点有:点A与点A′,点B与点B′,点C与点C′;对应线段有:AB与A′B′,BC与B′C′,AD与A′D′;对应角有:∠A与∠A′,∠B与∠B′,∠C与∠C′
22.如图,点O即为击打白球A,使白球A碰撞台边HG,反弹后能击中彩球B的位置
23.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ABD、△ABC、△ADC.设∠B=x,则∠BAD=∠C=x,∠ADC=∠CAD=2x,且∠C+∠ADC+∠CAD=180°,即x+2x+2x=180°.解得x=36°.所以∠B的度数为36°
24.17
25.(1)因为BF=AC,AB=AE,所以FA=EC.因为△DEF为等边三角形,所以EF=DE.又因为AE=CD,所以△AEF≌△CDE (2)是等边三角形
26.连接MF、ME.因为CF⊥AB,BE⊥AC,所以△FBC、△EBC都是直角三角形,且BC都是斜边.又因为M是BC的中点,所以MF=BC,ME=BC.所以MF=ME.因为N是EF的中点,所以MN⊥EF
27.在等腰△ABC中,AB=AC,所以∠ABC=∠ACB.因为BD⊥AC,CE⊥AB,所以∠BEC=∠CDB=90°.又BC=CB,所以△BEC≌△CDB.所以BE=CD.所以AE=AD。所以∠AED=∠ADE=(180°-∠A).又因为∠ABC=∠ACB=(180°-∠A),所以∠AED=∠ABC.所以ED∥BC.又BE、CD不平行,所以四边形BCED是等腰梯形
28.因为AB=AD,所以∠ABD=∠ADB.因为AD∥BC,所以∠CBD=∠ADB.所以∠CBD=∠ABD.因为在梯形ABCD中,AD∥BC,AB=CD,所以∠BCD=∠ABC=2∠CBD.因为BD=BC,所以∠BDC=∠BCD.设∠CBD=x,则∠BDC=∠BCD=2x.在△BCD中,∠CBD+∠CDB+∠BCD=180°,即x+2x+2x=180°,得x=36°.所以∠ABC=72° 29.AF=CE
30.分别过点D、P作DH⊥BC、PI⊥BC,垂足分别为H、i,所以HC=BC-BH=BC-AD=
3 cm,AP=BI.当∠PQC=∠C时,梯形PQCD是等腰梯形.此时△PQI≌△DCH,且QI=HC.又QI=BI-BQ=AP-BQ=t-(21-2t)=3t-21,所以3t-21=3.解得t=8.即t为8时,梯形PQCD是等腰梯形八(上) 数学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 (Ⅰ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其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羊”字象征吉祥和美好,下图的图案与羊有关,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
2.平面上有A、B两个点,以线段AB为一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能作 ( )
A.3个 B.4个 C.6个 D.无数个
3.如图,已知∠AOB=40°,OM平分∠AOB,MA⊥OA,MB⊥OB,垂足
分别为A、B两点,则∠MAB等于 ( )
A.50° B.40°
C.30° D.20°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 ( )
A.80° B.20° C.80°或20° D.不能确定
5.直角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位于三角形的 ( )
A.形内 B.形外 C.斜边的中点 D.不能确定
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3,一边等于6,那么它的周长等于 ( )
A.12 B.12或15 C.15 D.15或18
7.如图,在△ABC中,AB=AC,∠A=36°,两条角平分线BD、CE相交于点F,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共有 ( )
A.6个 B.7个 C.8个 D.9个
8.如图,把一个正方形三次对折后沿虚线剪下,则所得图形大致是 ( )
9.如图,DE是△ABC中边AC的垂直平分线,若BC=18 cm,AB=10 cm,则△ABD的周长为 ( )
A.16 cm B.28 cm
C.26 cm D.18 cm
10.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有 ( )
①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能重合;
②两个能重合的图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③一个轴对称图形不一定只有一条对称轴;
④两个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一定在对称轴的两侧.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细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
11.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和中线长分别是5 cm,6 cm,则它的面积是________.
1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AC=BC,E是BA、CD延长线上的交点,∠E=40°,则∠ACD=___________.
13.如图,OE是∠AOB的平分线,BD⊥OA于点D,AC⊥BO于点C,则关于直线OE对称的三角形共有_________对.
14.如图,在∠MON的两边上顺次取点.使DE=CD=BC=AB=OA,若∠MON=22°,则∠NDE=__________.
15.如图,AB=AC=4 cm,DB=DC,若∠ABC为60度,则BE为__________.
16.在△ABC中,AB=BC,其周长为20 cm,若AB=8 cm,则AC=__________.
17.△ABC和△DEF关于直线对称,若△ABC的周长为12 cm,△DEF的面积为8 cm2,则△DEF的周长为__________,△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
18.如图,以正方形ABCD的一边CD为边向形外作等边三角形CDE,则∠AEB=_______.
19.数的计算中有一些有趣的对称,形式如:12×231=132×21.仿照上面的形式填空,并判断等式是否成立:(1)12×462=_________×_________( ),(2)18×891=________×__________( ).
20.如图,点D、E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将△ABC沿线段DE折叠,使点A落在点F处,若∠B=50°,则∠BDF=_________.
三、耐心解一解(第21题6分,第25题10分,其余每题8分,共40分)
21.如图,求作点P,使点P同时满足:①PA=PB;②到直线m,n的距离相等.(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22.如图,已知△ABC.
(1)画出△A1B1C1,使△A1B1C1和△ABC关于直线MN成轴对称.
(2)画出△A2B2C2,使△A2B2C2和△ABC关于直线PQ成轴对称.
(3)△A1B1C1与△A2B2C2成轴对称吗 若成,请在图上画出对称轴;若不成,说明理
由.
23.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C,点E是BC边的中点.
试说明:AE=DE.
24.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BC边上,且BD=AD,DC=AC.将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全都写出来.并求∠B的度数.
25.如图,已知Rt△ABC中,∠C=90°,沿过点B的直线BE折叠这个三角形,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D处.要使点D恰为AB的中点,则在图中还要添加什么条件 (直接填写答案)
(1)写出两条边满足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两个角满足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除边、角以外的其他满足的条件: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D 4.C 5.C 6.C 7.C 8.C 9.B 10.B
11.30 cm2 12.30° 13.4 14.110° 15.2
16.4 17.12 cm 8 cm2 18.15° 19.264 21 √ 198 81 √ 20.80°
21.略 22.(1)略 (2)略 (3)不成,理由略
23.∵ 四边形ABCD为梯形,∠B=∠C,
∴ 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同一底上底角相等的梯形为等腰梯形)
∴ AB=DC.
∵ 点E为BC中点,
∴ BE=CE.
在△ABE与△DCE中,
∴ △ABE≌△DCE(SAS).
∴ AE=D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4.△ABC、△DAB、△CAD均为等腰三角形,∠B=36°.
设∠B=x°,
∵ AB=AC,
∴ ∠C=∠B=x.
又DB=DA,
∴∠DAB=∠B=x.
∴∠CDA=2x.
又CM=CD,
∴∠CAD=∠CDA=2x.
在△CAD中,∠C+∠CDA+∠CAD=180°,
∴ x+2x+2x=180°.
∴x=36.
25.(1)①AB=2BC或②BE=AE等;
(2)①∠A=30°或②∠A=∠DBE等;
(3)△BEC≌△AED等.八年级数学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A卷)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羊”字象征着美好和吉祥,下图中的图案都是与“羊”字有关,其中轴对称图形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个全等三角形成轴对称
B.两个三角形关于某直线对称,不一定全等
C.线段AB的对称轴垂直平分AB
D.直线MN垂直平分线段AB,则直线MN是线段AB的对称轴
3.如图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 ( )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4.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
A.正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梯形 D.等腰三角形
5.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PD⊥DA于点D,PD=2,则P点到OB的距离是( )
A.1 B.2 C.3 D.4
第3题 第5题 第6题
6.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7.如图,已知等边△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P,则∠APE的度数为( )
A.45o B.55o C.60o D.75o
8.如图,在△ABC中,∠ABC=∠ACB,BO平分∠ABC,CO平分∠ACB,EF∥BC,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9.如图,在△ABC中, AB⊥AC,AD⊥BC,点D是BC的中点,DE⊥AB,DF⊥AC,连接EF,则图中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 )
A.8个 B.10个 C.12个 D.13个
10.下列三角形纸片中能沿直线剪一刀得到等腰梯形的是 ( )
A.一个角为50o,一个角为90o的三角形纸片
B.一个角为40o,一个角为120o的三角形纸片
C.一个角为36o,一个角为72o的三角形纸片
D.一个角为50o,一个角为70o的三角形纸片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观察下列各组图形,其中成轴对称的图形是_________.(填写序号)
12.线段的对称轴除了它自身外,还有一条是_______;角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_.
13.已知△ABC中,AD⊥BC于点D,且BD=CD,若AB=3,则AC=_________.
14.已知△ABC中,∠C=90o,AC=BC,则∠A=______,∠B=________.
1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50o,它的底角为_________.
16.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D是底边BC上的高,若AB=5cm,BD=3cm,则△ABC
的周长是_________.
17.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A=120o,BD平分∠ABC,则
∠BDC=_______.
18.给出下列图形:①线段;②射线;③直线;④圆;⑤等腰直角三角形;⑥等边三角形;
⑦等腰梯形.其中只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__________.(填序号)
三、解答题(共46分)
19.(6分)下列各图分别是对称图形的一部分,其中虚线是对称轴,试画出它们完整的
图形.
20.(8分)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B=∠C,AD是底边BC上的高,DE∥AB交AC于点E.试找出图中除△ABC外的等腰三角形,并说明你的理由.
21.(8分)已知,P为∠AOB内一点,PO=24 cm,∠AOB=30o,试在OA、OB上分别找出两点C、D,使△PCD周长最小,并求这个最小周长.
22.(8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B=DC,AC=BD,AD≠BC,试说明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
23.(8分)如图,在△ABC中,CD与C,分别是△ABC的内角、外角平分线,DF//BC交AC于点E.试说明(1) △DCF为直角三角形;(2)DE=EF.
24.(8分)如图,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AB=CD,AD//BC,E是梯形外一点,且EA=ED.
试说明EB=EC.
参考答案
1.B 2.D 3.C4.A 5.B 6.C 7.C 8.D 9.D 10.C
11.②
12.它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13.3
14.45o 45o
15.20o或70o
16.16 cm
17.90o
18.②⑤⑦
19.略
20.△CDE.△ADE 提示:因为DE∥AB,所以∠EDC=∠B,又因为∠B=∠C,所以∠EDC=∠C,所以DE=CE,即△CDE是等腰三角形.因为AD⊥BC,所以∠ADC=90o,所以∠DAC+∠C=90o,∠ADE+∠EDC=90o,所以∠DAC=∠ADE,所以AE=DE,即△ADE是等腰三角形.
21.分别作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连接P1P2分别交OA、OB于点C,D,则△CDP即符合条件.连接OP1、OP2,因为P1、P关于OA对称,所以OP1=OP,∠P1OA=∠POA,同理OP2=OP,∠POB=∠P2OB,所以DP1=OP2,∠Pl OP2=2∠AOP+2∠BOP=2∠AOB=60o,所以△P1 OP2是等边三角形,所以P1P2=OPl=OP=24 cm,即∠PCD的周长为24 cm.
22.因为AB=CD,BC=CB,AC=DB,所以△ABC≌△DCB.所以∠ABC=∠DCB,同理可证∠BAD=∠CDA.因为∠ABC+∠BAD=180o.所以AO//BC.因为AD≠BC,AB=DC,所以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23.(1)因为CD、CF分别是△ABC的内角、外角平分线,所以∠BCD=∠ECD=∠ACB,∠ECF=∠GCF=∠ECG,所以∠DCF=∠DCE+∠ECF=(∠ACB+∠ECC)=90o,所以∠DCF是直角三角形.
(2)因为OF//BC,所以∠EDC=∠DCB=∠ECD,所以DE=CE,同理EF=CE 所以DE=EF.
24.提示:可证△ABE≌△DCE.八(上)数学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 (E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四个汽车标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2.将一正方形纸片按图①、②所示的方式依次对折后,再沿图③中的虚线裁剪,最后将图④中的纸片打开铺平,所得的图案应该是 ( )
3.如图,在△ABC中,AB若AC=8 cm,△ABE的周长为15 cm,则AB的长为 ( )
A.6 cm B.7 cm C.8 cm D.9 cm
4.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的中线,且CD=4 cm,则AB的长为 ( )
A.4 cm B.6 cm C.8 cm D.10 cm
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7 cm,其中一边长为5 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A.6 cm或5 cm B.7 cm或5 cm C.5 cm D.7 cm
6.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7.若等腰梯形的两底之差等于一腰的长,则腰与下底的夹角度数是 ( )
A.60° B.30° C.45° D.15°
8.如图,平面上有九个点,以这些点为顶点,能组成等腰梯形的个数是 ( )
A.0 B.2
C.4 D.6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6分)
9.仔细观察下列图案,并按规律在横线上画出合适的图案.
10.在等腰△ABC中,∠A=80°,则∠B=__________.
11.若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是底边的一半,则它的顶角度数为________.
12.若等腰梯形的两底之和是10,两底之差为4,一底角为45°,则其面积为_________.
13.如图,在等边△ABC中,AD与BE相交于点P,∠DPE=120°,AB=8,BD=2,则AE=___________.
14.如图是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等腰梯形铺成的图案,则这个图案中等胺梯形底角(锐
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
15.如图,在△ABC中,AB=AC=32cm,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D、E两点.(1)若∠C=700,则∠BEC= ;(2)若BC=21cm,则△BCE的周长是 cm.
16.如图,∠MAN是一钢架,且∠MAN=150,为使钢架更加坚固,需在其内部加一些钢管CD、DE、EF……添加的钢管长度都与AC相等,则最多能添加这样的钢管 根.
三、解答题(共60分)
17.(6分)如图,在△ABC中,AB=AC,∠C=2∠A,BD平分∠ABC.请找出图中其他的等腰三角形,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说明理由.
18.(6分)如图,已知∠AOB和C、D两点,求作一点P,使PC=PD,且点P到△AOB两
边的距离相等(保留作图痕迹).
19.(8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M是CD的中点,∠MBA=∠MAB.试说明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20.(8分)小明发现:若将4棵树栽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如图①所示,则恰好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你还能找到其他两种栽树的方法,也使其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请分别在图②、③中表示出来.如果栽5棵,又如何呢 请在图④中表示出来.
21.(10分)马明和王群在解这样一道题:“如图,在△ABC中,∠ACB=90°,点D、E在边AB上,AD=AC,BE=BC.求∠DCE的度数.”他们经过商量后,结论不一致,马明说:“∠DCE的值与∠B有关,只有告诉∠B的度数才能求出∠DCE的度数.”王群说:“∠DCE的度数是一个定值,与∠B的度数无关.”他们谁说的正确 请说明理由.
22.(10分)如图①,矩形纸片ABCD的边长分别为a、b(a折痕为PQ(点P在BC上),使顶点C落在四边形APCD内的一点C′处,PC′的延长线交直线AD于点M,再将纸片的另一部分翻折,使点A落在PM上的一点A′处,且A′M所在直线与PM所在直线重合(如图③),折痕为MN.猜想两折痕PQ、MN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3.(12分)如图①,△ABC中,AB=AC,∠B、∠C的平分线交于O点,过O点作EF∥BC交AB、AC于E、F.
(1)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 且EF与BE、CF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如图②,若AB≠AC,其他条件不变,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 如果有,分别指出它们.在第(1)问中EF与BE、CF间的关系还存在吗
(3)如图③,若△ABC中∠B的平分线BO与三角形外角平分线CO交于O,过O点作OE∥BC交AB于E,交AC于F.这时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 EF与BE、CF关系又如何
参考答案
一、1.C 2.B 3.B 4.C 5.B 6.C 7.A 8.C
二、9. 10.50°或80°或20° 11.90° 12.10 13.6 14.60°
15.(1)80° (2)53cm 16.5
三、17.△ABD、△BCD理由略
18.略
19.∵AB∥CD,∴∠MBA=∠CMB,∠MAB=∠DMA,∵∠MBA=∠MAB,∴MB=MA,∠CMB=∠DMA.∵M是CD的中点,∴CM=DM.∴△CMB≌△DMA.∴BC=AD.∴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
20.略
21.王群正确
22.PQ∥MN ∵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又∵M在AD上,∴AM∥BC.∴∠AMP=∠MPC.由翻折得∠MPQ=∠CPQ=∠MPC,∠NMP=∠AMN=∠AMP.∴∠MPQ=∠NMP.∴PQ∥MN
23.(1)5个 EF=BE+CF (2)有△EBO、△FOC 存在 (3)有,EF=BE-CF第1章 轴对称图形 单元测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图形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 )
2.观察图中的汽车商标,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为(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n度,则腰上高与底边的夹角度数为( )
A.n B.n C.90°-n D.180°-n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C.两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则这两个图形一定分别位于对称轴的两侧
D.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全等三角形关于公共边的所在的直线对称
5.如图1,已知AB=AC=BD,那么( )
A.∠1=∠2 B.2∠1+∠2=180° C.∠1+3∠2=180° D.3∠1-∠2=180°
图1 图2 图3
6.图2是人字形屋架的设计图,由AB,AC,BC,AD四根钢条焊接而成,其中A,B,C,D 均为焊接点,且AB=AC,D为BC的中点,现在焊接所需的四根钢条已截好,且已标出BC的中点D,如果焊接工身边只有可检验直角的角尺,那么为了准确快速地焊接,他首先应取的两根钢条及焊接的点是( )
A.AB和BC,焊接点B B.AB和AC,焊接点A
C.AD和BC,焊接点D D.AB和AD,焊接点A
7.如图3,光线L照射到平面镜Ⅰ上,然后在平面镜Ⅰ,Ⅱ之间来回反射,已知∠α=55°,∠θ=75°,则β为( )
A.60° B.55° C.60° D.65°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8.如图4所示,DE是AB边的垂直平分线,△ACD周长为8cm,则AC+BC=______cm.
图4 图5 图6
9.点P(-3,5)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点P(3,-2)关于直线x=2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
10.在△ABC中,AB=AC,∠A=50°,BD为∠ABC的平分线,则∠BDC=______.
11.把一根2米长的细绳对折3次后,再用剪子从中间剪开,这时细绳共被剪成______段.
12.如图5,在△ACB=∠9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E,交AC于D,∠DBC=30°,BD=4.8cm,则D到AB的距离为_____cm.
13.酒店的平面镜前停放着一辆汽车,车顶字牌上的字在平面镜中的像是IXAT,则字牌上的字实际是_______.
14.如图6,△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C,AD,AB于点E,F,G,那么,点F到△ABC的边_______的距离相等;点F到△ABC的顶点______的距离相等.
三、解答题(共58分)
15.(8分)(1)如图,找出下列各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画出来.
(2)如图,作出下列图形关于直线L的对称的图形.
16.(10分)如图,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AC,BC为边,在Rt△ABC外两个等边三角形△ACE和△BCF,连接BE,AF.
求证:BE=AF.
17.(10分)如图,在△ABC中,CE⊥AB于E,在△ABC外作∠CAD=∠CAB,过C作CF⊥AD,交AD的延长线于F,且∠FDC=∠B,求证:BE=DF.
18.(10分)已知: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点P和Q分别从A和C两点同时出发,做匀速运动,且它们的速度相同.点P沿射线AB运动,点Q沿边BC的延长线运动,设PQ与直线AC相交于点D,作PE⊥AC于E,当P和Q运动时,线段DE的长是否改变?证明你的结论.
19.(10分)某供电部门准备在输电主干线上连结一个分支线路,分支点为M,同时向所落成的A,B两个居民小区送电.
(1)如果居民小区A,B在主干线L的两旁,如图测12-13①,那么分支点M在什么地方时总线路最短?
(2)如果居民小区A,B在主干线L的同旁,如图测12-13②,那么分支点M在什么地方时总线路最短?
20.(10分)如图,△ABC中,D,E分别是AC,AB上的点,BD与CE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EBO=∠DCO;②∠BEO=∠CDO;③BE=CD;④OB=OC.
(1)上述四个条件中,哪两个条件可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所有情况)?
(2)选择第(1)小题中的一种情况,证明△ABC是等腰三角形.
参考答案
1.D
2.C (点拨:只有第三个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
3.A (点拨:作顶角平分线易得到结论)
4.A (点拨:关于直线对称的图形一定全等)
5.D (点拨:∠B=∠C=∠1-∠2,在△ABD中,∠B+∠1+∠1=180°,
即∠1-∠2+∠1+∠1=180°)
6.C (点拨: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
7.D (点拨:作出法线)
8.8 (点拨:DE垂直平分AB,则AD=DB,△ACD周长等于AC+BC)
9.(3,5) (1,-2)
10.82.5°
(点拨:∠ABC=65°,∠ABD=32.5°,则∠BDC=∠A+∠ABD=50°+32.5°=82.5°)
11.9 (点拨:画图演示)
12.2.4 (点拨:易得DE=DC=BD)
13.TAXI 14.AC,BC A,C
15.图略 (点拨:(1)中必须画出所有的对称轴)
16.证明:∵△BCF和△ACE是等边三角形,
∴BC=CF,AC=CE,∠BCF=∠ACE=60°,
∴∠BCF+∠ACB=∠ACE+∠ACB,即
∠ACF=∠ECB.∴△BCE≌△FCA,∴BE=AF.
17.证明:∵∠CAD=∠CAB,CF⊥AD,CE⊥AB,
∴CF=CE.在△CDF和△CBE中,
∴△CDF≌△CBE,∴DF=BE.
18.解:线段DE的长不改变,证明如下:
过点P作PF∥BC交AC于F.
∵△ABC为等边三角形,∴∠A=∠ACB=60°.
∵PF∥BC,∴∠PFE=∠ACB=60°,∠PFD=∠DCQ,
∴∠A=∠PFE.
∴PA=PF,∵PE⊥AD,∴AE=EF.
∵PA=CQ,∴PF=CQ.
在△PDF和△QDC中,
∴△PDF≌△QDC(AAS),∴DF=DC.
∴DE=EF+DF=AC=1.
即线段DE的长总为1.
19.(1)连结AB,AB与L的交点就是所求分支点M,分支点开在此处,总线路最短.
(2)作B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2,连结AB2交直线L于点M,此处即为所求分支点.
20.(1)①和③,①和④,②和③,②和④四种情况,都可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2)证明满足①和③的情形.
先证△BOE≌△COD,得OB=OC,可证∠DBC=∠OCB,∠ABC=∠ACB,即得到AB=AC,所以△ABC为等腰三角形.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 单元测评卷(A)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7分)
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2.下列说法:①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角的平分线;②等腰三角形至少有1条对称轴,至多有3条对称轴: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一定是全等三角形;④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对称点一定在直线的两旁,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
A.4       B.3        C.2       D.1
3.如图,六边形ABCDEF是轴对称图形,CF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若∠AFC+∠BCF=150°,则∠AFE+∠BCD的度数是 ( )
A.150°     B.300°    C.210°     D.330°
4.如图是一块三角形的草坪,现要在草坪上建一座凉亭供大家休息,要使凉亭到草坪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则凉亭的位置应选在 ( )
A.△ABC三条中线的交点 B.△ABC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ABC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5.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则这个三角形是 ( )
A.等腰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6.把一个图形先沿着一条直线进行轴对称变换,再沿着与这条直线平行的方向平移,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滑动对称变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地存在这种图形变换(如图①).结合轴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的有关性质,你认为在滑动对称变换过程中,两个对应三角形(如图②)的对应点所具有的性质是 ( )
A.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B.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平分
C.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D.对应点连线互相平行
7.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
两个格点,若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
则点C的个数是 ( )
A.6 B.7 C.8 D.9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8分)
8.(2010.日照)如图,有以下四个汽车标志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图案是______.(填序号)
9.星期天小华去书店买书时,从镜子内看到背后墙上普通时钟的时针与分针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钟表示的时间是_______(按12小时制填写)
10.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0°,则它的顶角度数为_______.
11.如图,在△ABC中,AC=9 cm,BC=7 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AC于点E,则△BCE的周长是_______cm.
12.如图,在等边△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F,则∠AFE=______.
13.如图,在△ABC中,BC=8 cm,BP、CP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且PD∥AB,PE∥AC,则△PDE的周长是_______cm.
14.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DB⊥AD,AD=DC=BC=2 cm,那么AB的长是______.
三、解答题(共44分)
15.(6分)如图,四边形EFGH为长方形的台球桌面,现有一白球A和一彩球B,在图中的GH边上找一点O,当击打白球A时,使白球A碰撞台边GH上的O点,反弹后能击中彩球B.
16.(6分)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BC上,且BD=AD,DC=AC.将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全都写出来,并求∠B的度数.
17.(7分)如图,BO平分∠CBA,CO平分∠ACB,MN过点O,且MN∥BC,若AB=12,△AMN的周长为29,求AC的长.
18.(7分)(2010.德州)如图,点E、F在BC上,BE=CF,∠A=∠D,∠B=∠C,AF与DE交于点O.
  (1) AB与DC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2)试判断△O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19.(8分)如图,AC平分∠BAD,CE⊥AB于E,CF⊥AD于F,且BC=DC. BE与DF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20.(10分)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CE⊥AB于E,AE=DE,AF⊥DE于F.请你判断线段AF与图中的哪条线段相等,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1.D 2.C 3.B 4.C 5.A 6.B 7.C
二、8.①③ 9.1:30 10.70°或40° 11.16 12.60° 13.8 14.4 cm
三、15.如图,当击打白球A时,使白球A碰撞台边GH上的O点,反弹后能击中彩球B
16.∠B的度数为36° 17.AC的长为17 18.(1) AB=DC (2)△OEF为等腰三角形
19.BE=DF 20.AF=CE八(上)数学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 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2.如图,在Rt△ABC中,∠ACB=90°,D、E分别为AC、AB的中点,连结DE、CE.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
A.ED∥BC B.ED⊥AC
C.∠ACE=∠BCE D.AE=CE
3.如图,已知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点C也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且△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为 ( )
A.7 B.8 C.9 D.10
4.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CD,对角线AC、BD交于点O,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 (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5.如图,在等边△ABC中,AC=9,点O在AC上,且AO=3,点P是AB上一动点,连结OP,将线段OP绕点O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OD.要使点D恰好落在BC上,则AP的长是 ( )
A.4 B.5 C.6 D.8
6.如图,在下列三角形中,若AB=AC,则能被一条直线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的是( )
A.(1)(2)(3) B.(1)(2)(4) C.(2)(3)(4) D.(1)(3)(4)
7.如图所示的矩形纸片,先沿虚线按箭头方向向右对折,接着将对折后的纸片沿虚线
剪下一个小圆和一个小三角形,将纸片打开后是下列图中的 ( )
8.下列语句:①如果两个图形全等,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②等腰梯形的两底角相等;③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等于48°,则其顶角为42°;④内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⑤在等腰△ABC中,若∠B=70°,则∠C=70°;⑥如果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的对称线段所在直线相交,那么这个交点一定在对称轴上.其中正确的有 (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9.我国传统的木结构房屋,窗子常用各种图案装饰,如图是一种常见的图案,这个图案有__________条对称轴.
10.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14°,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应该为_________.
11.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10,另一边长为5,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
12.如图所示是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等腰梯形密铺成的图案,则这个图案中的等腰梯形的底角(指锐角)是_______.
13.如图,D是△ABC中BC边上一点,AB=AC=BD,则∠1与∠2之间的等量关系为______.
14.如图,镜子中号码的实际号码是________.
15.如图,在△ABC中,AB=AC=32 cm,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D、E两点.
(1)若∠C=70°,则∠BEC=_______;
(2)若BC=21 cm,则△BCE的周长是_________cm.
16.在Rt△ABC中,斜边上的中线长为5 cm,则斜边长为_______.
17.如图,∠MAN是一钢架,且∠MAN=15°,为使钢架更加坚固,需在其内部加一些钢管CD、DE、EF……添加的钢管长度都与AC相等,则最多能添加这样的钢管______根.
18.如图,三角形纸片ABC中,∠A=75°,∠B=65°,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内,若∠1=20°,则∠2的度数为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题,共46分)
19.(6分)用若干根火柴棒可以摆出一些优美的图案.下图所示是用火柴棒摆出的一个图案,此图案表示的含义可以是天平(或公正).请你用5根或5根以上的火柴棒摆成一个有意义的轴对称图案,并说明你画出的图案的含义.
图案:
含义:天平
你的作品: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6分)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一点,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添加一个条件,使DE=DF,并说明理由.
解:需添加条件是________.
理由是
21.(6分)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点E是AD延长线上一点,DE=BC.
试判断△AC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2.(6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AD=∠BCD=90°,O为BD的中点,∠OAC和
OCA相等吗 请说明理由.
23.(12分)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公路AB由A向B行驶,M、N分别是位于公路AB两侧的村庄.
(1)设汽车行驶到公路彻上点P的位置时,距离村庄M最近,行驶到点Q的位置时,距离村庄N最近,请在公路AB上分别作出P、Q的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当汽车从A出发向B行驶时,在公路AB的哪一段上距离M、N两村都越来越近
在哪一段上距离村庄N越来越迎,而距离村庄M越来越远 在哪一段上距离M、N
两村都越来越远 (分别用文字表述你的结论)
(3)在公路AB上是否存在这样一点H,汽车行驶到该点时,与村庄M、N的距离之和最短 如果存在,请在图中AB上作出此点;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4.(10分)如图,在等边△ABC中,BD是高,延长BC到点E,使CE=CD,AB=6 cm.
(1)小刚同学说:BD=DE,他说得对吗 请你说明道理.
(2)小红同学说:把“BD是高”改为其他条件,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并能求出BE长.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呢 然后求出BE长.
参考答案
1.A 2.C 3.D 4.C 5.B 6.D 7.C 8.C 9.2 10.66°,66°,48°或66°,57°,57 11.25 12.60° 13.∠1+2∠2=180° 14.3265
15.80° 53 cm 16.10 cm 17.4 18.60°
19.
含义:家和万事兴 20.BD=CD 21.△ACE是等腰三角形,∵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C=BD,又∵AD∥BC,∴∠BCD=△CDE,∵CD=CD.∴△BCD≌△EDC,即BD=CE,∴AC=CE,即△ACE为等腰三角形. 22.相等 ∵∠BAD=∠BCD=90°,O为BD中点,∴OA=BD,OC=BD,∴OA=OC,∴∠OAC=∠OCA. 23.(1)略 (2)AP PQ
BQ (3)
24.(1)对,∵△ABC为等边三角形,∴AB=BC,∠ACB=∠ABC=60°,∵BD⊥AC,∴∠DBC=∠ABC=30°,∵DC=CE,∴∠E=∠CDE,∴∠E=∠ACB=30°,∴∠E=∠DBC,即BD=DE. (2)D为AC中点.∵△ABC为等边三角形,∴AB=BC=6,∠ACB=
∠ABC=60°,∵D为AC中点,∴BD平分∠ABC,DC=AC=3.BD⊥AC,∴∠DBC=∠ABC=30°,∵DC=CE=3,∴∠E=∠CDE,∴∠E=∠ACB=30°,∴∠E=∠DBC,∴BD=CE,∴BE=BC+CE=6+3=9.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 单元测试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其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羊”字象征吉祥和美好,下图的图案与羊有关,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
2.平面上有A、B两个点,以线段AB为一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能作 ( )
A.3个 B.4个 C.6个 D.无数个
3.如图,已知∠AOB=40°,OM平分∠AOB,MA⊥OA,MB⊥OB,垂足
分别为A、B两点,则∠MAB等于 ( )
A.50° B.40°
C.30° D.20°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 ( )
A.80° B.20° C.80°或20° D.不能确定
5.直角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位于三角形的 ( )
A.三角形内 B.三角形外 C.斜边的中点 D.不能确定
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3,一边等于6,那么它的周长等于 ( )
A.12 B.12或15 C.15 D.15或18
7.如图,在△ABC中,AB=AC,∠A=36°,两条角平分线BD、CE相交于点F,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共有 ( )
A.6个 B.7个 C.8个 D.9个
8.如图,把一个正方形三次对折后沿虚线剪下,则所得图形大致是 ( )
9.如图,DE是△ABC中边AC的垂直平分线,若BC=18 cm,AB=10 cm,则△ABD的周长为 ( )
A.16 cm B.28 cm
C.26 cm D.18 cm
10.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有 ( )
①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能重合;
②两个能重合的图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③一个轴对称图形不一定只有一条对称轴;
④两个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一定在对称轴的两侧.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细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
11.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和中线长分别是5 cm,6 cm,则它的面积是________.
1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AC=BC,E是BA、CD延长线上的交点,∠E=40°,则∠ACD=___________.
13.如图,OE是∠AOB的平分线,BD⊥OA于点D,AC⊥BO于点C,则关于直线OE对称的三角形共有_________对.
14.如图,在∠MON的两边上顺次取点.使DE=CD=BC=AB=OA,若∠MON=22°,则∠NDE=__________.
15.如图,AB=AC=4 cm,DB=DC,若∠ABC为60度,则BE为__________.
16.在△ABC中,AB=BC,其周长为20 cm,若AB=8 cm,则AC=__________.
17.△ABC和△DEF关于直线对称,若△ABC的周长为12 cm,△DEF的面积为8 cm2,则△DEF的周长为__________,△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
18.如图,以正方形ABCD的一边CD为边向形外作等边三角形CDE,则∠AEB=_______.
19.数的计算中有一些有趣的对称,形式如:12×231=132×21.仿照上面的形式填空,并判断等式是否成立:(1)12×462=_________×_________( ),(2)18×891=________×__________( ).
20.如图,点D、E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将△ABC沿线段DE折叠,使点A落在点F处,若∠B=50°,则∠BDF=_________.
三、耐心解一解(第21题6分,第25题10分,其余每题8分,共40分)
21.如图,求作点P,使点P同时满足:①PA=PB;②到直线m,n的距离相等.(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22、在△ABC中,∠C=90°,DE垂直平分斜边AB,分别交AB,BC于D,E.若∠CAE=∠B+30°,求∠AEB.(5分)
23.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C,点E是BC边的中点.
试说明:AE=DE.
24.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BC边上,且BD=AD,DC=AC.将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全都写出来.并求∠B的度数.
25.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AB=14cm,AD=18cm,BC=21cm,点P从点A出发,沿边AD向点D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出发沿边CB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若有一点运动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
如果P、Q同时出发,能否有四边形PQCD成等腰梯形?如果存在,求经过几秒后;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B 2.C 3.D 4.C 5.C 6.C 7.C 8.C 9.B 10.B
11.30 cm2 12.30° 13.4 14.110° 15.2 16.4
17.12 cm 8 cm2 18.30° 19.264 21 √; 198 81 √ 20.80°
21.略 22.140°
23.∵ 四边形ABCD为梯形,∠B=∠C,
∴ 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同一底上底角相等的梯形为等腰梯形)
∴ AB=DC.
∵ 点E为BC中点,
∴ BE=CE.
在△ABE与△DCE中,
∴ △ABE≌△DCE(SAS).
∴ AE=D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4.△ABC、△DAB、△CAD均为等腰三角形,∠B=36°.
设∠B=x°,
∵ AB=AC,
∴ ∠C=∠B=x.
又DB=DA,
∴∠DAB=∠B=x.
∴∠CDA=2x.
又CM=CD,
∴∠CAD=∠CDA=2x.
在△CAD中,∠C+∠CDA+∠CAD=180°,
∴ x+2x+2x=180°.
∴x=36.
25.能,经过8秒.
(第22题)
E
B
D
C
A八(上)数学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 (D卷)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2.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南非举行,足球场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它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条数为 ( )
A.1 B.2 C.3 D.4
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就是底边的垂直平分线
B.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高
C.一条线段可看作是以它的垂直平分线为轴的轴对称图形
D.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就是顶角平分线
4.已知:等腰△ABC的周长为18 cm,BC=8 cm,若△A′B′C′≌△ABC,则△A′B′C′中一定有一条边等于 ( )
A.7 cm B.2 cm或7 cm C.5 cm D.2 cm或5 cm
5.桌面上有A、B两球,若要将B球射向桌面任意一边,使一次反弹后击中A球,则如图所示8个点中,可以瞄准的点有( )个
A.1 B.2 C.4 D.6
6.如图,D是△ABC中BC边上一点,AB=AC=BD,则∠1和∠2的关系是 ( )
A.∠1=2∠2 B.∠l+∠2=90°
C.180°-∠1=3∠2 D.180°+∠2=3∠1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D.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8.下面四个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
9.在一些缩写符号SOS,CCTV,BBC,WWW,TNT中,成轴对称图形的是_________.
10.下列图形中:①线段;②正方形;③圆;④等腰梯形;⑤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______________个.
11.若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A=100°,则∠C=__________.
12.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50°,则其他两个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能重合;
②两个能重合的图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③一个轴对称图形不一定只有一条对称轴;
④两个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一定在对称轴的两侧.
14.如图,△ABC中,∠C=9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且∠BAD:∠CAD=4:l,则∠B=________________
15.如图,在三角测平架中,AB=AC.在BC的中点D处挂一重锤,让它自然下垂.如果调整架身,使重锤线正好经过点A,那么就能确认BC处于水平位置.这是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在△ABC中,AB= AC,BD和CD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EF过D点.且EF∥BC,若BE=5,CF=3,则 EF=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2分)
17.(本题6分)如图,DA、CB是平面镜前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通过画图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并将光路图补充完整.
18.(本题8分)(1)如图,分别作出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连接P1P2,分别交OA、OB于点M、;N
(2)若P1P2=5 cm,则△PMN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
19.(本题6分)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BC,交AB、AC于D、E试说明△ADE是等边三角形.
20.(本题6分)已知:在△4BC中,AB=AC,BD、CE是两条角平分线,并且BD、CE相交于点D. 试说明:OB=OC.
21.(本题6分)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AC边上的高,延长BC到E使CE=CD.试判断DB与DE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2.(本题10分)如图,在△ABC中,∠A=90°,AB=AC,O是BC的中点,如果在AB和AC上分别有一个动点M、N在移动,且在移动时保持AN=BM,请你判断△OM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3.(本题10分)(1)如图①,P是∠AOB平分线上一点,试过点P画一条直线,交角的两边于点C、D,使△OCD是等腰三角形,且CD是底边;(2)若点P不在角平分线上,如图②,如何过点P画直线与角的两边相交组成等腰三角形
(3)问题(2)中能画出几个满足条件的等腰三角形
参考答案
1.A 2.B 3.C 4.D 5.B 6.D 7.D 8.C
9.BBC WWW 10.4
11.80° 12.50°、80°或65°、65°
13.2 14.40°
15.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它底边上的高 16.8
17. 18.(1)
(2) 5 cm因为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为P1、P2,所以PM=P1M,PN=P2N,所以△PMN的周长=PM+PN+NM =PlM+P2N+NM=PlP2=5 cm.
19.∵△ABC是等边三角形(已知),∴∠A =∠B=∠C(等边三角形各角相等).
∵DE∥BC(已知),∴∠ADE=∠B,∠AED=∠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ADE=∠AED.∴△ADE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0.∵AB=AC(已知),∴∠ABC=∠ACB(等边对等角).∵∠ABD=∠DBC.∠ACE=∠ECB.
∴∠OBC=∠OCB.∴OB=OC(等角对等边).
21.关系:DE=DB. ∵CD=CE,∴∠E=∠EDC,又∵∠ACB=60°,所以∠E=30°,又∵∠DBC=30°,∴∠E=∠DBC,∴DB=DE.
22.△O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连接OA,可以得到△OAN≌△OBM;所以OM=ON,∠AON=∠BOM,因为∠BOM+∠AOM=90°,所以∠AON+∠AOM=90°,即∠NOM=90°,所以△O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3.(1) (2) (3)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