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三节民族练习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三节民族练习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08 10:2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三节民族练习题
一、单选题
下面有关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 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一腾冲一线为界,东少西多
C. 各民族分布具有“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D. 各少数民族人口多少不一,回族人口最多
中国饮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下图是四个餐饮品牌的商标设计。读图完成下列题。
图中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所属省区搭配正确的是( )
A. ①——甘 B. ②——琼 C. ③——川 D. ④——贵
图中④是蒙自云南过桥米线商标。米线又称“米粉”,一百多年前,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蒙自地区,逐渐加工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这反映出我国( )
A. 北方地区以稻米为主食的历史源远流长
B. 地方美食也是自然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
C. 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中的文化融合
D. 保护古老技艺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以“摔跤”这项体育运动闻名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 内蒙古自治区 B. 黑龙江省 C. 西藏自治区 D. 青海省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与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B. 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人口东少西多
C.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D. 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特点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如图示意某少数民族剪纸,读图完成小题。
剪纸中青年身后的传统民居是( )
A. 窑洞 B. 蒙古包 C. 冰屋 D. 竹楼
剪纸中体现的是该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是( )
A. 那达慕节 B. 丰收节 C. 雪顿节 D. 开斋节
199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邮电部发行了一套《民族大团结》的邮票。读“《民族大团结》四枚邮票图”(如图),完成下列题目。
汉族及每一个少数民族在《民族大团结》中都有一枚相对应的邮票。这套邮票一共有(  )
A. 23枚 B. 34枚 C. 55枚 D. 56枚
图示四枚邮票中,与内蒙古自治区聚居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相对应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我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分别是(  )
A. 汉族、云南 B. 满族、新疆 C. 壮族、云南 D. 回族、新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图中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
A. ①-新-蒙古族-手鼓 B. ②-滇-傣族-孔雀舞
C. ③-内蒙古-维吾尔族-摔跤 D. ④-吉-回族-跳板
二、填空题
我国有______个民族,其分布特点是“大散居、______,交错杂居”。
我国共有______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西北和东北地区。
三、判断题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A. 正确 B. 错误
判断题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部。()
A. 正确 B. 错误
四、连线题
连线题:
(1)将下列民族名称与主要分布省区用直线连起来
A朝鲜族 1台湾省
B傣族 2吉林省
C黎族 3云南省
D高山族 4海南省
(2)将下列民族名称与其传统节日用直线连起来
a,蒙古族 ①丰收节
b,傣族 ②那达慕节
c,回族 ③泼水节
d,高山族 ④开斋节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和民族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掌握我国的人口和民族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故A符合题意。
B.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B错误。
C.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故C错误。
D.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汉族人数最多,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故D错误。
故选A。
2.【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解析】
1.【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省区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熟练掌握我国不同省区的特征。
【解答】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所属省区为甘肃,简称甘,A对;②所属省区为福建省,简称闽,B错;③所属省区为重庆,简称渝,C错;④所属省区为云南,简称云,D错误。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解答】
根据材料可知,过桥米线是一百多年前,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蒙自地区,逐渐加工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这反映出我国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中的文化融合,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传统活动,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掌握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传统活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地,每年的七八月,蒙古族聚居的地方纷纷举行传统的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是娱乐、游戏的意思,来源于摔跤、射箭和赛马三个体育运动项目。
故选A。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人口和民族的概况,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我国人口和民族的概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我国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我国人口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人口东多西少,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特点,D对,ABC错。
故选D。
6.【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解析】
1.【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是解题关键。
【解答】
根据题干信息看出,图示的传统民居是蒙古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民族传统节日,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我国民族传统节日是解题关键。
【解答】
根据题干信息看出,图示民族是蒙古族,蒙古族传统节日是那达慕大会,雪顿节是藏族的传统节日,开斋节是回族等的节日,丰收节是汉族等的节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解析】1.
读题干可知,汉族及每一个少数民族在《民族大团结》中都有一枚相对应的邮票。我国有56个民族,因此,这套邮票一共有56枚。故选: D。
2.
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的聚居地。故选: A。
10.【答案】C
【解析】我国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是壮族;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故C正确。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图①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新疆维吾尔族的手鼓舞;图②是云南省(云或滇)傣族的孔雀舞;图③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内蒙古族的摔跤;图④是吉林省(吉)朝鲜族的跳板。故B正确。
故选:B。
12.【答案】56 小聚居
【解析】解: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仅占8%,称为少数民族。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故答案为:56;小聚居。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这样的民族分布格局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考查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13.【答案】55 西南
【解析】解:我国共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其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
故答案为:55;西南。
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民族特点,属于基础题,熟记即可。
14.【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对民族地区分布和分布特点的记忆。掌握民族分布特点是解题关键。
【解答】
虽然我国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但是,没有哪一个省区是的人口是由单一民族构成的,在某个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有其他民族的分布。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故选A。
15.【答案】F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解题关键。
【解答】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故错误。
故选F
16.【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和传统节日,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是解题关键。
(1)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
(2)蒙古族的那达慕节;傣族的泼水节;回族的开斋节;高山族的丰收节。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