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 北师大版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严重危害,掌握林则徐禁烟的伟大壮举及重大意义;了解鸦片战争的爆发及简单经过;熟记《南京条约》内容
2、正确区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深刻分析《南京条约》的危害和鸦片战争的影响,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学习林则徐的爱国精神,增强历史责任心和民族使命感
【重点难点】
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
难点: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1839年6月3日, 开始在 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
2、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 ,鸦片战争爆发。
3、1842年,中英签订的 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 ;割让 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如魏源编著的 ,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了“ ”的主张。
二、课堂研讨
1、有人说“道光帝撤职查办林则徐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引起了鸦片战争”,这种说法对不对?你怎样看待林则徐禁烟?怎样看待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2、结合《南京条约》内容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三、拓展延伸
想一想:1997年7月1日凌晨,香港回归。请问你知道香港是怎样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又是怎样回归祖国的吗?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 福州市某个纪念馆内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英雄人物是 ( )
A.邓世昌 B.陈化成 C.关天培 D.林则徐
2、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中,“长技”是指 ( )
A.西方的先进技术 B.西方的对外政策
C.西方的思想文化 D.西方的政治制度
3、参考右图,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四周,镶嵌着八块汉白玉的历史浮雕。你知道其中第一幅展示什么壮观的场面?( )
A.虎门销烟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渡江战役
4、《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的条款是:( )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元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凌志(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材料二: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占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有利因素,从当时双方等兵力来看,中国占有绝对的优势:清军总兵力80万,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常备军,英国陆军只有10万。英国只出动了一支拥有几十艘舰船、几百门大炮、一万多士兵的侵略军就轻而易举地打败了清王朝。
(1)材料一中“光辉的一幕”具体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反映出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占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有利因素,为什么最后的结果却是中国败了?
(3)鸦片战争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
(4)面对毒品的危害,我们青少年应当怎么做?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认识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2、了解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认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
【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理清“劫难”和“抗争”的两条线索。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____________攻占了当时清朝都城——________,并火烧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用先武力后签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 领土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侵占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
3、太平军在 的一次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 。
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大臣_________收复了_________。根据他的建议,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二、课堂研讨
鸦片战争后,侵略者并没有因《南京条约》的签订而停止侵略中国,清王朝也并没有因割地赔款而获得安宁,相反侵略者得寸进尺。请问:
1、侵略者又发动的一场战争叫什么?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沙俄也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哪些地区的多少领土?
3、中国人民面对侵略采取了哪些抗争?
4、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三、拓展延伸
大将戍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杨昌浚《恭颂左公西行甘棠》
根据诗作,请写出唐朝诗人王之涣可与之相对应的一首诗,并对两首诗作比较欣赏,试描述两位作者写作时的不同心境。根据诗作及史实,你认为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作用有哪些?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
A.勒索大量赔款 B.增加通商口岸 C.在中国自由通商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下图是2003年保利集团以3千多万港币的价格拍下的圆明园故物——猴、虎、牛三铜首。致使它们流散国外的侵略者是 ( )
( http: / / gd. / 20050920 / n240425298.shtml" \t "_top )
牛铜首 猴铜首 虎铜首
A.俄国 B.英国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3、1881年,在左宗棠率领清军的武力威慑下,清政府通过外交途径收回的地区是( )
A.瑷珲 B.尼布楚 C.库页岛 D.伊犁
4、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5、1884年,清政府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而设立的行省是( )
A.蒙古 B.新疆 C.西藏 D.甘肃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大作家雨果愤怒地谴责……联军的暴行,他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
材料二: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材料三:残垣断壁
(1)材料一中的夏宫指的是什么地方?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哪两个国家?
(2)材料二中所描述的强盗的暴行是什么事情?
(3)材料二中说“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何而言?
(4)面对材料三这段残垣断壁你最想说什么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黄海海战,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培养自己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
【重点难点】
重点:黄海大战中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英雄事迹;《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危害。
难点:《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学习过程】
一、预习设计
1、1894年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被称为 ,中国战败后,被迫签订《 》。在这次战争中,日本在 对中国居民进行野蛮的大屠杀。
2、在黄海大战中,清军致远舰管带 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殉国。 战役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1895年4月, 和日本首相 在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清政府割 、 、 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 ;允许日本 ;增辟通商口岸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 。
二、课堂研讨
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2、日本是一个小小岛国,却能击败幅员辽阔的中国,这是为什么?有什么教训?
三、拓展延伸
填表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内容异同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相同点 割地
赔款
开通商口岸
不同点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 ( )
A.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B.与俄国签订《北京条约》
C.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D.与法国签订《天津条约》
3、见右图,你知道在黄海战役中,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敌人军舰,最后壮烈牺牲的中国海军将领是谁吗?(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丁汝昌 D.邓世昌
4、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 )
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
5、《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在地理位置上的突出特点是( )
A.深入到中国内地 B.集中到沿海一带
C.分布在中国最富饶的地区 D.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
材料二: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签订的
(2)根据材料二,回答这又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二的条约签订以后的中国局势,下面的哪幅图片可以显示
[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与清军抗击侵略的基本史实,通过《辛丑条约》的内容正确分析其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八国联军侵华史实和《辛丑条约》的内容
难点:《辛丑条约》的影响,正确理解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
【学习过程】
一、预习设计
1、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
2、北京城曾在 战争、 战争中被攻破。
3、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__________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__________________。
4、《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向各国赔款________________,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 ;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5、通过_______________,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_________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研讨
1、《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请填表
条约名称 签订时间 签订国家 侵占领土 赔款数目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通过上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拓展延伸
苏州寒山寺的侧门外,一家店铺门前赫然立着这样一块牌子:“本店日本人莫入”旁边两行小字:“勿忘国耻、壮吾中华;反省者:热烈欢迎”。让人不禁联想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外滩公园的一块木牌,上书“Chinese and dogs not admitted”
这二者之间有没有本质区别?“日本人莫入”这块牌子所引起了极大的争论,有人认为它有民族歧视性,不该立;有人认为它仅仅表达个人的爱国情感,大快人心,你认为呢?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徐丹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重大事件 相关史实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
B.八国联军在廊坊遭到义和团和清军奋勇抵抗
C.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
D.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使中国完全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九国公约》
3、《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刘家被迫举家搬迁,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 )
A.开商埠 B.建教堂 C.办工厂 D.设使馆
4、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的消息付出,全国上下一片哗然,众人议论纷纷,忧心忡忡。下列议论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C.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中国民族工业没指望了
D.清政府的统治已经被洋人的统治完全取代了
5、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甲午中日战争 ②鸦片战争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第二次鸦片战争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了一九零一年,它(指清政府)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的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极少数的属性的地步。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入抢劫,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1)哪一事件使中国“达到了一个国家的地位非常低落的地步?”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2)这场战争对中国人民的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
(3)这段屈辱的历史对我们今天有何警示?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了解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体验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近代化起
步的艰难。
通过对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民族实业家张謇和民族科技精英詹天佑等历史人物的
了解,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派的形成(目的、时间、口号、及内容)状元实业家张謇。
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学习过程】
一、预习设计
1、从 世纪 年代到 年代,洋务派掀起一场“ ”的洋务运动。洋务派在中央以 为代表,在地方以 、 、 、 为代表。
2、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 ”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一批 工业。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以“ ”为口号,开办一些 。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 、湖北织布局等。
3、中日《 》签订后,民间出现投资办厂,兴办实业的高潮。 创办大生沙厂。
4、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1909年建成通车。设计人 。
5、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为 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 开辟了道路。
二、课堂研讨
1、洋务派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请你分别列举在这些口号指导下的具体措施。
2、如何看待张謇放弃仕途,兴办实业?为什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兴办实业是非常艰难的?
三、拓展延伸
关于洋务运动为什么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八(2)班徐丹和华芸各持己见,徐丹认为是由于洋务派没有掌握实权,没有使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华芸认为是因为洋务运动本身在内容和目的方面存在不足,你赞同哪一个同学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你还有其它的观点吗?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鲁迅先生回顾历史时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清朝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要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于是开始了(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洋务运动最主要的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先进的军事技术 D.思想文化
3、自古以来,状元最受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个状元“舍本逐末”办起了实业,此人是( )
A.张骞 B.荣宗敬 C.荣德生 D.范旭东
4、近代中国铁路的设计或修筑都由外国人控制着,20世纪初有一位杰出的工程师他,在他的主持下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了第一条铁路干线,他是( )
A.魏源 B.左宗棠 C.詹天佑 D.茅以升
5、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由此可看出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 )
A.维护封建统治 B.开展工业革命
C.发展资本主义 D.实施维新变法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总之,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乎之方。……使天下有志
之士无不明于洋务,庶练兵、制器、造船各事可期逐渐精强。”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1)、由材料一、二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什么历史事件的发生?
(2)、这次事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3)、你如何评价上述历史事件?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同时加强
阅读、分析;比较等能力的培养,体会维新人士勇于创新变革的精神。
难点:如何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1895年春,《 》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 和 , 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巨举人,联名上书 ,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 。史称“ ”。从此, 运动揭开了序幕。
2、康有为称的“中国西学第一”指 ,他著有《 》把西方
学说介绍到中国.他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3、 年6月到9月, (人物)颁布“ ”,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这次变法被称为“ ”,又因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 ”。
4、请你在“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一表中填入相应内容。
类别 主要内容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政治方面
教育方面
二、课堂研讨
1、有人说,谭嗣同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真是一个英雄。也有人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谭嗣同也太傻了。你怎样看待谭嗣同的选择?
2、你知道什么是君主立宪制吗?它在中国行得通吗?请用简明的历史事实说明。
三、延伸拓展
有人认为维新变法运动彻底失败了,仅给中国留下了一所京师大学堂;有人认为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你如何评价维新变法的影响?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公车上书”的主要发起人是( )
①严复 ②谭嗣同 ③康有为 ④梁启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2、右图所示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后改名为北京大学,该大学堂设立于:( )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北伐战争时期
3、戊戌变法期间,一个英国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不可能了解到的情况是( )
A.英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
B.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外国商人在上海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D.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有外国军队驻扎
4、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小明非常喜欢看历史小说,可他碰到了一个难题:各种小说对戊戌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说法不一。请你帮他选择一个符合史实的正确说法( )
A.1898年6月“明定国是”诏的颁布 B.公车上书
C.严复译著《天演论》的出版 D.《马关条约》的签订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有位皇帝下了一道密诏:“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劝谏,太后更生气。现在朕位几乎不保。你们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
材料二:“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的领土的。今天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了,祖宗那套法还有什么用呢?就拿总理衙门来说,祖宗的法里并没有,是最近这些年要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设立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 ──康有为
请据根据材料和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密诏的是清代哪一位皇帝?密诏中的“变法”是指什么?
(2)材料一中“皇太后”是指何人呢?她反对变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中的内容表达了康有为的什么观点?代表了哪个阶层的思想?
(4)“祖宗之法”变了以后,康有为的遭遇如何?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
2、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精况,评价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
难点: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并通过史实总结出来。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兴中会:时间: 年,地点: 。口号:
〈2〉中国同盟会:时间: 年,地点: 。性质:
。革命纲领是“ 、
、 、 .”孙中山把它阐发为“ ”、“ ”、“ ”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
2、武昌起义:时间: 、地点: 、主力: 。
3、中华民国的处理: 年 月 日,地点: , 就任临时大总统。颁布《 》。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课堂研讨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怎样来限制临时大总统权力 它与封建君主专制有什么不同
2、鲁迅笔下有许多文章都是以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为写作背景,你能说出几篇呢
三、延伸拓展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有着辉煌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国,进入了一个艰难求索的时
期,中华民族一面英勇反抗,一面反复思考“中国向何处去”请完成:
( http: / / image. / 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B%EF%D6%D0%C9%BD&in=15885&cl=2&cm=1&sc=0&lm=-1&pn=11&rn=1" \t "_blank )1、右图的人物是谁?他在1911年领导了哪次重大运动?
2、他领导的这次运动与康有为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性质各是什么?
3、这两场运动都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从当时的国情来看,他们探索失败说明了什么?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2010年5月23日上午,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发生在1910年②推翻了清王朝③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④建立了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D.都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4.有一位老人说他是民国五年生,你知道民国五年具体是指公元( )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5.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中不包括(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二、非选择题
6.阅读材料:
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热点一: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中国国民党访问团2008年5月27日在南京中山陵,举行谒陵仪式。吴伯雄在拜谒后说,南京把中山陵维护得这么好,让我们很感动。这
就是正视历史的最好的证明。吴伯雄题词“天下为公,人民最大”。
热点二:2008年 6月12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一行抵达北京香山碧云寺拜谒孙中山衣冠冢。
请回答:
(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从当时的基本国情分析,辛亥革命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说明了什么
(2)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一般有三种观点: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或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②它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3)结合材料回答,作为中学生,我们从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知道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和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从 年起, 、 、 、 等,高举“ ”和“ ”两面大旗,以《 》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2、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前期: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后期:大力宣传 ,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
3、性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 运动。
4、新文化运动作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 和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二、课堂研讨
1、阅读本节前的小字内容,说说新文化运动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2、代表人物:
陈独秀:创办《 》,掀起新文化运动,明确提出“ ”的口号。
胡适:发表《 》,提出文学改良“八不主义”,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鲁迅:1918年,发表《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从陈独秀、胡适等人身上体会出了哪些精神?
三、延伸拓展
阅读下列材料:
1、搜集、整理资料:将同学们搜集整理的资料整理归类:(将字母填上)
(1)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______(2)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______
(3)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______(4)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______
2、得出结论:根据以上资料分析,你能从中得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新文化运动的率先倡导者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3、鲁迅作品《孔乙己》中描写人们取笑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这时社会上已兴起了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运动,最早提出这一口号的是( )
A.鲁迅 B.胡适 C.陈独秀 D.李大钊
4、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5、下列对新文化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二、非选择题
6、阅读材料:
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
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摘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
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以此为口号,陈独秀等
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2)陈独秀等人掀起的这场运动在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结合材料二说说这场运动有
哪些局限性?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掌握京师大学堂创办时间、地位、及意义
理解、掌握科举制度创立和废除对历史进步的重要性掌握
《申报》的创办,商务印书馆的兴办的时间、地点、地位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端和早期的大众传播媒体产生的基本史实,了解它们对于近代社
会生活的影响。
难点:如何让学生比较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
义,学习先驱们的开拓创业精神。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1898年, 颁布诏书设立 。这是中国近代 的最高学府,也是 。对中国近代 产生了深远影响。
2、1904年,清政府颁布《 》,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此后,各地逐步建立起各级新式学堂。
3、科举制在 创立, 进一步完善,在 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
4、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 ,创办的时间是 ,在 创刊。
5、 年商务印书馆于上海创办。编印的书籍有 、 、
、 等。
二、课堂研讨
1、你能说出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大学?你们知道京师大学堂以及后来的北京大学有哪些知名的学者、教师和培养出著名的学生吗?
在时代潮流影响下,迫于社会的压力,清政府进行了哪些教育改革?
3、你知道近代报纸是怎样在中国出现的吗?你喜欢的报纸有哪些?
三、延伸拓展
1、为什么说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废除都是历史的进步?
2、收集封建社会学堂、清末明初新式学堂设置的课程,和我们学校设置的课程相对比,说说你对清末明初新学堂的看法。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题词:“发扬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更大贡献”,下列说法中和北京大学历史相符合的有( )
①初名京师大学堂 ②是维新变法运动的成果之一③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④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A①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我国现行教育分为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阶段,这是一种法定学制,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能随意增删。这种以教育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的做法开端于( )
A.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B.新文化运动时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建议
C.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
D.京师大学堂作为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构作出的规定
3、图二为“科举考生看榜图”,这样的场景最终消失于(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末
4、看报纸已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主要休闲活动,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在哪个城市最早出现的( )
A.广州 B.北京 C.海南 D.上海
5、我们经常使用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它的出版社是中国近代出现最早、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
A.三联书店 B.商务印书馆 C.外文出版社 D.教育出版社
二、非选择题
6、材料阅读:
“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必求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样,不述荒唐之误,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其欺。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请回答:
(1)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的创刊词,这份报纸的名称是什么?
(2)请你根据材料说说这份报纸的特色及意义。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2、学习掌握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面貌是怎样变化的?
3、通过思考“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
难点: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照相术最早诞生于 世纪 年代末 ,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世纪 年代。
2、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的时间和地点是 、 , 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 。
3、1912年3月,颁布剪辫令的是 。
4、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清朝“老爷”“大人”之类的官场称呼,主要是因为它不符合民主共和制度下 的要求。
5、现代中式旗袍的渊源是 。
6、清末民初,在中国一些大城市里,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是 。
7、在国际上,被视为最具有中国气派的民族服装是 。
二、课堂研讨
1、中山装是谁创制的?你能说说它的特点吗?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什么蕴意?
2、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三、延伸拓展
中国加入WTO以来与世界的科技、文化、经济交流更频繁,引进了许多新技术,提高了综合国力丰富了人民生活。在清末民初时,中国也开始逐渐融入世界文明的发展中,接受西方先进的技术,照相技术的引进便是一例,请你说说照相术的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产生了如《卧虎藏龙》《英雄》等获国际大奖的优秀影片,揭开中国电影事业序幕的是( )
A.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 B.1905年拍摄了京剧艺术记录片《定军山》
C.20世纪初有声电影的的出现 D.阮玲玉等优秀演员的走红
2、在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有一段描述了钱老太爷的大儿子剪去辫子引起全家震动的情节,后来政府规定全国男子限期剪去辫子,颁布这一剪辩令的是( )
A.慈禧太后 B.宣统皇帝 C.袁世凯 D.孙中山
3、“先生”是社会交往中最常用的称谓,中华民国时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还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一变革体现了( )
A.中国开始与国际流行接轨 B.中华民国政府想标新立异以示与清政府的区别
C.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D.称呼更简洁了
4、右图中服装的款式最早出现于( )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戊戌变法期间 D.辛亥革命后
5、20世纪初,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有( )
①坐轮船、火车 ②使用洗衣机
③照相、看电影 ④男子剪辫子、女子可以不缠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6、材料阅读
材料一:“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还数十年前,人皆结发也,至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民风也。且垂辫既污衣,而篱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
既缘国弱,天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二:“我们剪辫的最后目的,应该大家联合起来等到全体的中国人都可以剪辫子时才把辫剪掉。若是一个一个地把发辫剪下,是不相宜的。这种愚昧的风俗,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必须等全体的中国人决心把它剪掉,或者至少要有一个大多数,使全世界都知道才行。并且这种发辫不过是中国所受许多侮辱中一种,我们应该立刻地把许多侮辱
去掉。” ──《孙中山年谱长册》(上册)
请回答:
(1)请概括材料一康有为主张“断发”的理由。(分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2)孙中山为什么主张“剪辫”?
(3)试分析康有为与孙中山主张的相同点。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难点: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并将它们融入到内心世界。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1919年的巴黎和会规定把德国在山东侵占的一切权益转给 。
2、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提出的口号包括 、 、 、 等。
3、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一致要求惩办的亲日派卖国贼是
4、在五四运动期间,运动的中心在6月5日以后发生了转移,运动的重心由 转移到 ,斗争的主力由 转向 。
5、青年节是为了纪念 历史事件
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是
7、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 ,要想参观中共一大的遗址,我们应该去 ,中共一大确立的党的目标是 。
8、尽管他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却因新文化运动的功绩和影响而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任中央局书记,他就是 。
9、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庆典应该是在公元 。
二、课堂研讨
1、五四风雷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五四运动的意义有什么意义?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与经过?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三、延伸拓展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那么,你知道巴黎和会是怎么回事吗?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哪些正义的要求,结果又怎样?从这件事情上你得到什么启示?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取消“二十一条”
C.“还我青岛” 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2、“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与这首《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团歌联系最密切的是下列 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 )
A B C D
3、“国内专电:免曹(汝霖)令已下。”此电文反映了哪一运动取得的初步成果:( )
A.戊戌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4、红色旅游是当今旅游的热点。潍坊市某校夏令营计划暑期组织一次红色旅游。他们选择了上海。你认为他们主要是为了了解( )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红军长征 D.中共七大
5、《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其中属于沪浙(上海、浙江)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 )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B.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
二、非选择题
6、请你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此图是什么会议的遗址?这次会议是在什么时候召开的?
(2)你能举出有哪些人参加这次会议?
(3)这次会议在什么地方举行,后又迁移到什么地方进行?
(4)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识记黄埔军校创建的时间、地点、代表人物,了解它的特点和贡献。
2、识读北伐战争形势图、知道北伐战争基本史实。
3、通过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的基本史实,初步学会分析
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本质。
【重点难点】
重点: 黄埔军校的创建;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难点: 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本质。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 年5月,中国国民党在 创办 ,简称黄埔军校。 任校长, 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 奠定了基础。
2、 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目的:推翻 的统治,统一全国。
开始:1926年 月,北伐军10万人出师北伐, 任总司令。
主要对象: 、 、 三个军阀。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北伐名将:第四军 领导的独立团,奋勇冲锋。
北伐的胜利进军: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推进到 。
结果:因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而失败。
3、 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政权性质:南京国民政府代表 的利益。
二、课堂研讨
1、你能归纳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吗?
2、通过国民革命的兴起、发展和失败三个环节的探究,请就“国民革命是胜利还是失败?”展开辩论。
三、拓展延伸
黄埔军校大门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孙中山逝世后改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分组讨论并交流展示下列问题: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材料你能说出黄埔军校有何特色吗?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学校的创办者是( )
A.李大钊 B.毛泽东 C.孙中山 D.蔡元培
2、历史图片浓缩了丰富的史实,下列对右图的解读,错误的是
A.国共合作的产物
B.蒋介石担任校长
C.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D.1949年底迁到台湾,1975年在大陆招生
3、“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诞生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在一位同学撰写的关于北伐战争的历史小论文中有一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来:( )
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黄河流域。在此过程中,叶挺率领的独立团作战英勇、战功赫赫。
A.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C.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黄河流域 D. 叶挺率领的独立团
5、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 )
A.民族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民革命歌由黄埔军官学校军官所作,1926年7月1日发布。其旋律与著名童谣《两只老虎》相同。具体歌词:“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材料二: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卖国投降,直到1949年才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推翻,结束了它在中国大陆22年的反动统治。
请回答:
(1)黄埔学校于何时何地建立的?
(2)国民革命歌中体现国民革命是什么性质?
(3)依据材料二说出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是什么?
(4)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与结束分别是哪年?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简述南昌起义的经过,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知道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了解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和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难点:理解中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___________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发动__________,以武装斗争反抗了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在黑暗中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___________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的,为此我国设立了“八一”建军节来纪念。
3、___________,毛泽东在湖南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___________。10月,毛泽东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二、课堂研讨
1、为什么以“八一”作为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2、井冈山,这个原本默默无闻、地处湘赣边界的偏僻山区,却因为毛泽东的一个决策而一举成名,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圣地。你知道在这儿曾经发生过怎样重大的事件,它对中国革命具有怎样的深远影响?
三、拓展延伸
1、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红军歌谣
这首歌谣反映了红军战士什么情绪?
2、在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个第一,你能结合本课内容,试着举出三个例子吗?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我们的军队诞生在白色恐怖血雨腥风之中,又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斗洗礼,今天他们又奋战在汶川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我们的人民军队诞生于( )
A.武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八一”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2、首先举起右图所示的军旗,是在(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八七会议 D.井冈山会师
3、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的“星星之火”是指( )
A.陕甘根据地 B.井冈山根据地
C.左右江根据地 D.中央根据地
4、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 )
A.中共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
B.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C.中共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中共完成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5、方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就是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请你指出他爷爷当年参加的是( )
A.新四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6、“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萧湘直进”毛泽东诗词中描写的这支军队( )
A.是起义的主力军 B.参加了北伐战争,北誉为“铁军”
C.重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D.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二、非选择题
7、请看下面的歌谣,回答问题: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湖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会,创建四军建奇功。”
请回答:上述材料反映了近代史上的哪些事件?各有什么意义?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能够通过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排除万
难、不断前进的坚强意志。
了解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共从幼
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重点难点】
重点:遵义会议的意义;长征精神。
难点:通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红军不怕远征难 1、长征的开始 原因
时间
地点
2、遵义会议(伟大转折)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3、长征的胜利 胜利会师(时间、地点、主力)
意义
二、课堂研讨
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2、识读“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数一数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省份?渡过了哪几条大江大河?
三、拓展延伸
“地址都成了遗址,笑容都成了遗容;长征是他们的苦难,苦难是他们的光荣。”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剩下了3万。但这是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当中国公民具备这种长征精神时,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会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那么我们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长征精神?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在某次烟标收藏博览会上,我们看到一组烟标专题展品,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北伐战争时期 B.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右图是中共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据此回答2-4题。
2、下列的会议中,属于在这一“征途”中召开的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3、图中小楼里曾召开的会议,从事实上被确立了谁为新的党中央领导核心( )
A.周恩来 B.朱德 C.邓小平 D.毛泽东
4、下列哪一词语能形象的概括这次会议的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
A.开天辟地 B.焕然一新 C.生死攸关 D.光明前途
某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体会长征意义,感受“长征精神”。据此完成5-7题。
5、根据所学知识,“重走长征路”的正确路线是( )
A.瑞金-遵义-吴起镇-泸定桥 B.瑞金-泸定桥-遵义-吴起镇
C.瑞金-遵义-泸定桥-吴起镇 D.瑞金-吴起镇-泸定桥-遵义
6、下列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的总结中,正确的是( )
A.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2010年4月9日报道: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大型电视行动今天正式启动。行动以重走长征路为主线,通过记者和志愿队员的亲历,回顾历史,体验和感受长征的艰辛和豪迈,展示长征沿途的新变化。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请回答:
(1)红军为什么被迫开始长征?从哪一年开始?
(2)在长征途中中共召开一次什么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3)“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标志是什么?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史实,认识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2、知道聂耳及《义勇军进行曲》在民族危亡的特定历史环境中起到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
难点:体会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内在关系。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地点:
1、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政策:
结果:
影响: 开始了。
2、九一八事变后,人民音乐家 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
二、课堂研讨
1、为什么沈阳市决定在每年的“9月18号”鸣响警报三分钟?历史上的这一天发生过什么事件?
2、“九一八事变”是一次什么性质的事件?
3、“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在做什么?这是谁的命令?
4、听了《义勇军进行曲》后,你有什么感想?
三、拓展延伸
1、何谓国耻?
2、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有何内在关系?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右图是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迹的史实。“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
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大反攻阶段
2、“九一八事变” 爆发后蒋介石采取的方针是( )
A.抵抗 B.不表态
C.片面抗战 D.不抵抗
3、我们把每年9月18日定为国耻日,是因为( )
①日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②我们要不忘历史③不要忘记我们的历史责任
④我们不要忘记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蒋介石在发给张学良的密电中说“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这份电报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有关(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5、《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 )
A.聂耳 B.光未然 C.冼星海 D.田汉
二、非选择题
6、看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右图为《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发表在1946年的《东北画报》上,请结合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任务。
(l)“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指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
(2)推算该漫画创作于哪一年?
(3)请用史实证实画中蒋介石对此事的态度?
(4)此事件的结果如何?对中华民族意味着什么?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了解西安事变发生和解决的过程,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难点:对比蒋介石对日政策的变化,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日军侵略华北, 严重。
背景 2、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3、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主张,要求蒋介石
而蒋介石不接受二人建议,到西安督促张、杨二人进攻红军。
时间:
人物 、
经过:扣押蒋介石,实行 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
日。
西安事变
( ) 1、中共出发点: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
中共主张 争取一切力量抵抗 。
2、中共代表:
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 ,西安事变得到 。
影响: 基本结束, 初步形成。
二、课堂研讨
1、为什么张学良和杨虎城要发动“兵谏”?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三、拓展延伸
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杨虎城扣压了蒋介石。关于如何处理蒋介石,当时面临着上、中、下三种解决方法:上策是“放”,中策是“不杀不放”,下策是“杀”。
请你结合当时中国的形势,对上述三种解决方法的利弊进行一下分析。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西安事变又叫( )
A.九一八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C.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的推动 D.国民党内部各派别之间矛盾的加剧
3、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出发点是( )
A.改善两党关系 B.粉碎亲日派的企图
C.实现全民族的抗日 D.寻找发展红军的机会
4、歌曲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往往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旋律。以下歌曲不属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的是( )
A.《翻身农奴把歌唱》 B.《义勇军进行曲》
C.《志愿军进行曲》 D.《学习雷锋好榜样》
5、西安事变之所以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 )
A.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张学良、杨虎城的和平意愿
C.中共方面作出的巨大的努力 D.蒋介石先生作出了重大让步
二、非选择题
6、阅读材料:
材料一: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到:“不论我们对这一时间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材料二:1936年12月28日,毛泽东在《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中说:“共产党在这场军事政变中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而作了种种努力,全系由民族生存的观点出发。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
请回答:
(l)材料一中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由谁发动的?
(2)“这场军事政变”发动者的政变动机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请你分析一下: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这场军事政变?
(4)“这场军事政变”的实际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能够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理解中国全民族抗战是从此开始的。
2、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3、知道国共两党团结抗战,共赴国难是如何形成的。
【重点难点】
重点:七七事变的影响;南京大屠杀日寇暴行。
难点:全面、客观的评价国民党在抗战初期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时间:
地点:
影响:1、标志着
七七事变 2、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卢沟桥事变) 正式建立,工农红军改编为 、 ,
奔赴抗日前线。
时间:
地点:
2、南京大屠杀 屠杀对象及人数: 、
认识:
二、课堂研讨
1、说说七七事变和九一八事变相比,它们发生时的时局有什么变化?
2、日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说:“因为是在战争期间,即使发生某种屠杀,也并非‘大屠杀’一类的行动。”你认为这种说法站得住脚吗?
三、拓展延伸
2001年底发生这样一件事,著名演员赵薇身着日本军旗图案的服装出现在公众面前,引起很大反响。同样在韩国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有人认为这是爱国守法的反面教材,有人认为这是对历史的无知,也有人无所谓,认为大惊小怪。
请结合本课相关史实从你的角度对这类事情作出评价。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大刀进行曲》是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歌曲中的“鬼子们”指的是什么人?( )
A.英国侵略者 B.日本侵略者 C.法国侵略者 D.泛指一切侵略者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后,工农红军被改编为( )
A.中国人民解放军 B.中国人民支援军 C.工农革命军 D.八路军和新四军
4、一位日本青年手举“向南京市民谢罪”的标语牌参加抗议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的活动(见右图)。其“谢罪”针对的是日本侵略者( )
A.签订的《马关条约》 B.发动的九一八事变
C.发动的七七事变 D.进行的南京大屠杀
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1)九一八事变 (2)七七事变 (3)西安事变
A.(1)(3)(2) B.(2)(1)(3)
C.(3)(2)(1) D.(2)(3)(1)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如下消息: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中国人的比赛,看谁先杀满100个。后来他俩见面时,向井杀了106人,野田杀了105人。但难以确定是谁先杀满100人,于是决定继续进行比赛,看谁先杀满150人。
材料二:日军两将校杀人比赛图
(1)近代以来,日本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日本侵华
战争中的什么历史事件?日军在当地共杀害了多少中国人?
(2)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还在中国犯下哪些侵略罪行?试举两例说明。
(3)材料: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然而近年来日本国内一些人极力否认大屠杀的真实性,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侵略战争的罪行翻案,如否认南京大屠杀,篡改历史教科书等。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几次参拜供奉有“二战”战争罪犯的靖国神社,引起了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强烈抗议。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有怎样的认识?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通过血战台儿庄的史实,体会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2、通过百团大战的史实,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3、了解中国社会各阶层在抗日战争中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史实,
体会各阶层在抗日战争中威武不屈、不怕牺牲的精神。
4、知道冼星海、徐悲鸿、侯德榜的主要成就。
【重点难点】
重点: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
难点:如何通过具体史实,体会中国各阶层人民是怎样“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反击日本侵略者的。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时间;
1、血战台儿庄 2、领导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3、意义:
1、时间:
2、主力部队
2、百团大战 3、地点:
4、领导人:
5、评价:
3、化学家侯德榜及成就: (时间),我国著名化学家 ,制出纯
碱,并撰写 一书,公布制碱奥秘。为表彰他的贡献,这种制碱法被命名
为 。
4、讴歌光明、鞭笞黑暗艺术家
类别 姓名 代表作
艺术家 美术大师 《愚公移山》
人民音乐家 聂耳 《 》
《黄河大合唱》
二、课堂研讨
你能感受到用砖石垒砌的长城与用血肉之躯筑成的长城之间的区别吗?请谈谈本节课使你感动的人或事。
三、拓展延伸
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的儿女们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振兴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各个领域付出了自己辛勤的努力。他们中既有冲锋在前的军人,也有手执画笔的画家,钻研科技的科学家,正是这些人的努力,我们的中华民族最终才避免覆亡的命运。
从这一事件中你有怎样的感想?对我国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你又有何启示?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反映的是中国军队歼敌1万多人,取得抗战开始后重大胜利的一次战役,战役的指挥者是( )
A.林彪 B.李宗仁 C.张学良 D.傅作义
2、在央视“非常6+1”知识竞答中,一选手对屏幕提示(如右)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难以决断。若给你打求助电话,你应该选择(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
3、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 )
① 沉重的打击了日寇 ②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③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④ 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20世纪初,世界上最畅销的纯碱是“红三角”牌纯碱。为中国的制碱工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张謇 B. 詹天佑 C.侯德榜 D.邓稼先
5、“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首发出中华民族抗日的怒吼,震撼一代中国人心扉的《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 )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面歌谣,回答问题:
“局部抗战九一八,全面爆发卢沟桥。恐怖南京大屠杀,国共合作共赴难。爱国将士勇激战,重大胜利台儿庄。深入敌后打游击,日军闻风胆皆丧。百团大战显神功,中共七大道路通。八年抗战成正果,血肉之躯筑长城。”
请问:上述歌谣涉及了哪些重要历史事件?(注意:不得完全照抄原句)谈谈你对上面歌谣的看法。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分析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2、了解并认识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的胜利。
难点: 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中共七大: (时间),中国共产党在 (地点)召开第七次全国
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
的领导下,打败 ,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 的中国。
意义(地位):为争取 的胜利和实现 准备了条件。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日本陷入困境。
原因 2、中国的局部反攻和大反攻。
3、美国向日本的 投掷两颗原子弹。
4、苏联对日宣战,进攻 日军。
标志: , 宣布无条件投降。
2、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意义 2、
。
3、台湾光复: 年 月 日,中国政府代表在台北接受侵台日军投降。至此,被
日本强行割占 年的宝岛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二、课堂研讨
1、中共七大制定了怎样的政治路线?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抗战能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举国欢庆,在一次欢庆晚会上,有一则谜语引起大家的关注,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打一历史人物)谜底有下面的五个。屈原,意指日本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苏武,意指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蒋干,意指蒋介石领导国民政府进行抗日。毛遂,意指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进行抗日。共工,一神话人物,理解为共同努力的结果。你认为哪一个谜底符合谜面。理由是什么?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的指导思想是( )
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马列主义 D.邓小平理论
2、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 D.十一届三中全会
3、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 )
A. 中华民国成立 B.五四爱国运动
C.抗日战争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出现右图的场面是因为( )
A.百团大战振奋了人心 B.台儿庄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
C.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D.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共两党的合作 B.全民族的共同抗战
C.国际社会的援助 D.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对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1)以上材料是谁在所作的什么报告中阐述的内容
(2)这个报告是哪次会议通过的 此次会议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召开的
(3)此次大会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4)这次大会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知道重庆谈判,通过学习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政治较量的有关史实,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培养依据历史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重庆谈判。
难点: 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期间复杂的政治斗争。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美蒋阴谋发动内战。
2、蒋介石为了 ,也为了
背景 ,假意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
3、中共和毛泽东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 石 的阴谋。
重庆谈判 时间:
人物: 中共: 、 、 等
国民党:
结果: 国共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
二、课堂研讨
1、既然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政策已经确立,为什么还要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2、中共中央已经洞悉了蒋介石的阴谋,毛泽东为什么还要亲赴重庆谈判?
3、为什么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订了坚决避免内战的《双十协定》,后来内战仍然爆发?
三、拓展延伸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 ( file: / / / 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第22课%20全面内战的爆发课件\\沁园春·雪.swf" \t "_parent )雪》毛泽东
这是重庆谈判期间,各界传诵的不朽历史名篇──《沁园春·雪》。你能从这首诗中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题是( )
A.爱国、救亡 B.民主、和平 C.自强、求富 D.和平、发展
2、抗战胜利后,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两大政党是( )
①国民党 ②民盟 ③共产党 ④民进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毛泽东在1945年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毛泽东谈论的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 B.中共七大召开 C.日本投降 D.国共北平和平谈判
4、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力量强大 B.广大人民反对内战
C.发动内战的准备不足 D.美国主张扶蒋反共
5、自2009年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以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络绎不绝。为了吸引大陆观光客,中国国民党党史馆设计制作了右图——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公仔。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取得的成果是( )
A.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签署了《双十协定》 D.建立了新中国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谈判,“共同商讨国家大计”。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1)上述材料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2)陶希圣所说的“利用谈判拖一拖”说明了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谈判的真实目的是什
么?“更有文章好做”指的是什么意思?
(3)对蒋介石的邀请,中共做出了什么决定 为什么要作出这一决定
(4)国共双方经过谈判,有什么结果?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了解蒋介石加快内战步伐、积极备战的事实、全面内战的爆发以及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的基本史实;能分析全面内战爆发的原因、性质,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重点难点】
重点:全面内战的爆发。
难点: 全面内战爆发的原因、性质。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蒋介石加快内战步伐:蒋介石一方面同中国共产党谈判,一方面加紧准备内战。1945年8月29日他密令国民党当局大量印发 ;同时,他在 的帮助下,将大批军队运往 ;他还对要求和平的民主人士进行镇压,指使暴徒围攻殴打请愿团团长 。
2、全面内战的烽火: 年 月,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向 发
起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人民解放军采取“ ”的作战原则,在半年多的时间内,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 。
二、课堂研讨
1、蒋介石加快内战步伐、积极备战的事实有哪些?
2、全面内战爆发的原因、性质什么?
3、人民解放军是如何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的?
三、拓展延伸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说过,在日本投降后,“美国在中国碰到了三种可能的选择:⑴它可以一干二净的撤退;⑵它可以大规模的军事干涉,帮助国民党毁灭共产党;⑶它可以帮助国民党把他们的权力在中国最大可能的地区里面建立起来……”
——转引自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美国政府实际上选择了三种可能中的哪一种?为什么不选择另外两种?为了实现这一选择,美国政府采取了哪些行动?美国政府的目的有没有达到?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美帝国主义积极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措施有( )
①向日军下令,只能向国民政府和盟军缴械投降②派飞机、军舰运送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③直接出兵侵占上海、青岛等大中城市④替国民党军队抢占战略要地和重要交通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蒋介石加快内战步伐,对要求和平的民主人士进行镇压。1946年6月他指使暴徒打伤了请愿团团长、著名民主人士( )
A.冼星海 B.候德榜 C.马叙伦 D.徐悲鸿
3、抗日战争胜利后,美蒋发动的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进攻( )
A.中原解放区 B.陕甘宁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上党地区
4、内战爆发后共产党采取的作战方针是 ( )
A.攻坚战 B.地雷战 C.麻雀战 D.运动战
5、解放战争时期是指( )
A.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 B.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
C.1946年8月至1950年1月 D.1946年8月至1949年9月
二、非选择题
6、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 130万
武器装备 接受日本100万日军的装备,美国提供大量的武器 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人口、地区 3亿多、大城市 1亿多、小城镇乡村
请问:
(1)请根据上表所提供的信息,试着将蒋介石发动内战的优势归纳一下,具体有哪些?
(2)在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在短短的三年内就能由弱变强,打败国民党,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3)你认为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
2、知道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的史实。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难点: 通过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感受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用兵如神”的智慧。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攻 。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率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对
的重点进攻。
2、孟良崮战役: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的沂蒙山区, 等率华东野战军发动孟良崮战役,全歼了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 。
二、课堂研讨
1、中共中央为什么要主动撤离延安与转战陕北?
2、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有何意义?
3、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七十四师的覆灭标志着什么?
三、拓展延伸
“蒋介石去拿延安,等于一个人花了一大部分财产去买一条钻石项链,它光辉灿烂,但一无用处。”
——美国记者贝尔登《中国震撼着世界》
你同意这位美国记者的话吗?你如何看待中共撤离延安这件事?
这次撤离同1935年红军撤出瑞金有何区别?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被粉碎以后,将重点进攻的矛头指向( )
① 大别山解放区 ② 陕甘宁解放区 ③山东解放区 ④ 晋冀鲁豫解放区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参考右图,你知道抗日战争期间及抗战胜利后,
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 )
A.延安 B.西安
C.重庆 D.北平
3、1947年3月面对国民党军队25万军队进攻陕北,
中共中央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A.将敌人抵挡在国门之外 B.层层设防,坚决抵抗
C.主动撤离延安,诱敌深入 D.拼死坚守陕北,打阵地战
4、在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中,解放军歼敌2万多人,主要在以下哪些地区 ①青化砭②羊马河③蟠龙镇④沙家店(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③ D.①③④
5、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全歼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74师的战役是( )
A.青化砭战役 B.羊马河战役 C.蟠龙镇战役 D.孟良崮战役
二、非选择题
6、阅读材料
材料一 :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急于寻找解放军主力决战。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将敌人拖得精疲力竭,然后,集中兵力围歼敌人。青化砭一仗就全歼敌人近三千人。
材料二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陈 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延安是党中央所在地,是如何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的?
(2)材料一中领导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的指挥官是谁?他领导的是哪支军队?
(3)材料二中这首诗描绘了哪一战争场景?
(4)材料二中这首诗描绘的战争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知道1947年6月,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由此揭开了我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的史实。
【重点难点】
重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难点: 对战争如何能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这一问题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时间: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2、概况: 、 率领 解放军主力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中原地区,开辟了 ,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 和湖北重镇 。
3、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