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温故知新
第2章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单选题
1. 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 噪声检测仪 B. 道路的隔声板
C. 放噪声耳罩 D. 摩托车消声器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B.地震、火山爆发只有超声波产生
C.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
3. 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
B.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C.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D.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优美的音乐一定不属于噪声
4. 关于声现象及声的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B.医学所用“B超”进行检查身体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二胡演奏家用手指按住琴弦不同的长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
D.中考期间在考点范围“禁止鸣笛”是为了在声音的产生时减弱噪声
5.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中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图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
C.图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传递信息
D.图中的共鸣现象不能在真空中出现
6.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集中精力时我们可以听到超声波
B.优美动听的交响乐一定不会是噪声
C.唱歌时的歌声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D.长期在地铁列车上用耳机听音乐易导致听力下降
7. 邮电局的长途电话亭大都是用玻璃制造的,隔音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
A.能较好地吸收声音 B.能够发出声音
C.不能传播声音 D.能较好地反射声音
8.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
B.“男高音”和“引吭高歌”中的“高”都是指音调高
C.从不同角度讲,同一声音可能是乐音,也可能是噪声
D.超声波体内碎石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性质
9. 2019年10月1日,小洋欣赏了建国70周年主题为《我的祖国》的专场音乐会。其中关于音乐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男高音的音调比男低音的音调低
B.小洋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
C.当长笛演奏时,是长笛内的空气振动发声
D.欣赏音乐期间,大家把手机调至静音是在阻断噪声的传播
10.如图所示,在城市的繁华路段旁常竖有噪声监测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大小可知( )
A.此时的噪声会使人失去听力 B.此时的噪声会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C.此时的噪声不会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D.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二、填空题
11.小超在学习时,窗外传来了广场舞的音乐声。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_________(填“噪声”或“乐音”);为避免干扰,他关上了玻璃窗,这是采用了_________(填“消声”“吸声”或“隔声”)的方法来减小干扰的。
12.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减小对隔壁小明学习的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层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____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_______减弱;第三种是在____减弱噪声.
13.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____引起的.老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_______减弱噪声.
14.如下图甲乙丙丁所示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物理学角度看,属于噪声的声音有_________,乐音中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_。
15.如图所示,“入班即静”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轻声”是指声音的_____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详解,这是从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16.为治理环境污染,很多城市出台了“禁止燃放烟花炮竹的决定”.燃烧烟花炮竹释放的烟尘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从防治噪声的角度,禁燃是从_______处控制噪声.
17.学校最近举行了防震安全疏散演练,地震会产生次声波,警报声之所以能传播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它的_______大,有些同学感觉警报声刺耳,用手捂住耳朵,这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8.2017年8月29日,昆明地铁3号线正式通车运营.列车车轮上新增了车轮降噪环,有效降低过弯道时轮轨摩擦发出的声响,这是在_____(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每到一站时,车厢内喇叭会提醒乘客下车,提醒的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
19.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__;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_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
20.小明正在家里学习,窗外传来吉他声,他关上窗户,这是在_____控制噪声;吉他声是由琴弦的_____产生的.
三、实验题
21.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音叉和示波器研究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关系。在该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敲击频率为512赫的音叉,第二次用同样的力敲击频率为256赫的音叉,结果听到第一次发出的声音音调较高。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_________ (选填“高”或“低”)。图 (a)、(b)为该同学观察到的示波器上波形图的疏密情况,其中______________图为第二次实验时的波形图[选填“a”或“b”]。
22.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
(1)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的大小相同,这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材料种类 聚酯棉 软木 泡沫
玻璃杯发声大小 最小 最大 较大
最强 最弱 较弱
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的是______________;
(3)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_______________。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A B D D B C B
二、填空题
11.噪声 隔声
12.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13.振动 传播过程中
14.丙 丁
15.响度 声源
16.不属于 声源
17.响度 人耳
18.声源处 振动
19.分贝 增大
20.传播过程中 振动
三、实验题
21.高 (a)
22.控制变量法 吸音性能 聚酯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