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

文档属性

名称 鸟的天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0-04 10: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了解了有关课文的哪些内容呢?
老师相机介绍课文内容及作者
巴金:著名作家,代表作《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2.揭题,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学生齐写,齐读)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
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边读边划记课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
想一想:鸟的天堂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作者到鸟的天堂来了几次,他的感受相同吗?
(感受:最后一句,齐读)
三、学习生字生词:
1.指名读生词,老师纠正并指导多音字。
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船桨、支、株
2.学写生字
谁能说说写这些词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茫 规 隙 耀 寂
3.齐读两遍,记住字形
4.理解字意:
考一考:谁能说出这些生词的意思?(规律 树梢)
四、再读课文,把握层次
1.指名读课文(每个学生读一自然段)
边听边思考:作者两次来到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
“鸟的天堂”为什么的确是鸟的天堂?
2.依据作者两次来到鸟的天堂,把课文划分成两个段落。
第一段(1——9) 第二段(10——14)
3.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感受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 大榕树 茂盛 美丽
第二次 鸟 热闹(最后一句话)
小结:作者两次来到鸟的天堂,既为我们描绘了大榕树的静态之美,又为我们描绘了鸟的天堂的动态之美,两种美展示在我们的面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5-9段:
(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图)。
看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郁郁葱葱……)
(2)默读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
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用_______线划出来。
(3)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描写“大”的语句:①“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②“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③“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④“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⑤“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描写“美”的语句:①“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②“有许多根垂到地上……卧在水面上。”③“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
(4)图文对照“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理解重点句:
出示投影片1: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这两句话写出了这株大榕树的真面目。树木的特点是“枝上又生根”。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之a后就成了树干,这就是这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
(5)指导朗读,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的能力。
(6)小结:这一段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
二、学习第10-13段:
(1)指名读第10-13段
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这一段主要写了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2)再读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再读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的?标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①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形、鸟色及鸟的姿态。用这样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来写,读起来节奏强,非常上口。
②作者用了拟人句“树上就变得热闹了。”“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写出了鸟儿们在“天堂”里活泼、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3)感情朗读,体会这几段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小结:
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这是对事物变化活动的描述,是动态描写。
三、学习第14段:
(1)自由读第14段。
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
(由“回头看”、“我感到一点儿留恋”、“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到留恋。)
(3)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
(要读出留恋、赞美之情。)
四、总结扩展:
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及被称作“鸟的天堂”是名不虚传的。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或热爱鸟类,保护环境等某一方面来谈。如:学了这篇课文,我懂了观察事物不但要注意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位置等,而且还要注意事物在不同的时间里静态、动态的变化。)
五、讨论思考:
学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四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作者引用的别人的话,指天马河上的那棵大榕树,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是对大榕树的一种夸张的形容;而课文题目和最后一句话中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被人们誉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所以在作者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
板书:
鸟的天堂
第1次 几只鸟儿
第1次 眼睛应接不暇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