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2. 走月亮 (教案+当堂达标训练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2. 走月亮 (教案+当堂达标训练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8 09:5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2.走月亮 课时 2课时
备课人 单位
导学案 一、探求基础知识: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读音,理解词语的意思。3.用红色笔在课文中画出比喻句,用蓝色笔画出排比句。二、感知课文内容1.把自己在读课文中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也可列几个自己想理解的问题。2.把描写月亮的句子抄下来。3..小组为单位,合作查阅资料,查找有关月亮的诗句。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本课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通过朗读,调动所有感官,发挥想象,感受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背诵课文。3.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感悟文中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4.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结合语言文字发挥想象感受月光下的动人场景和美好意境。2.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 学 过 程 修 改 建 议
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看到月亮,谁能吟几句有关月亮的诗词?(出示月亮图片)2.除了刚才同学们吟诵的这些古诗,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了一首动听的歌曲《月亮船》,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认真地听,细细地品,让月夜的温馨、月光下妈妈浓浓的爱走近你我的心田。(播放《月亮船》)。吟过古诗,赏完歌曲,我们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样平静,伴着妈妈的笑眼弯弯,我们感觉好幸福!让我们在这种心境下跟随作者一起到月光下散步,一起走月亮!(板书课题:走月亮)读课题。【轻松的话题导入既回忆了相关知识,又调动了学习兴趣,产生了情感共鸣。】师:“走月亮”是什么意思?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二、预习检查1.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全班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纠正字音。注意指导“载”的读音,在这里是“运载(zài)”3.运用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等(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4.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月亮”的古诗词,说给同学听。5.默读课文想一想:我和阿妈走月亮时 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三、自读自悟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培养孩子总结概括,锻炼他们的自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四、品读课文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全班交流,指导朗读。1.学生可能谈到秋天月夜的美好。
  第二自然段:秋天“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
  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让学生根据文本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第四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月光下的溪水清澈美丽,“我”和阿妈欣赏到清澈美丽的溪水,闻到了溪水中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看到倒映在溪水里的月亮,看到了鹅卵石间的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和倒映在小水塘里的数不清的月亮。秋风轻拂,无数个小水塘中的无数个小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荡。第六、七自然段: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耳闻秋虫唱歌和夜鸟拍打翅膀的声音,嗅到了野花的香气和果园里成熟了的果子的香气,目睹了沿途的美景和空中美丽的月亮及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就像到了仙境一样。【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表达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提高学生感悟文本的能力和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1)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
  (2)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
  (3)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4)引导学生想象第七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2.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第三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第四自然段: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
  第七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引导学生回想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时的情景,感受妈妈身上的温暖气息,并个性化的朗读。)第七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景色,并个性化的朗读。)3.也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即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进行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玩时的体验,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表达出来。】五、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谈感受
  1.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2.你有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随机点拨: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板 书 设 计
2 走月亮       (“我”和阿妈) 看到:山 树 草 花 星星闪烁 美好景色
        浓浓亲情
               听到:秋虫唱 鸟拍翅膀 ……
               想到:洗衣裳 做小船 看水塘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课文。 3.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写作小练笔感受真情,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重点难点 1. 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2. 背诵课文。
教 学 过 程 修 改 建 议
一、谈话导入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二、整体回顾
  1.《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伴随着音乐,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2.让我们尝试着背诵全文。
  三、拓展名篇佳作《月迹》月迹(节选)贾平凹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 “月亮在这儿!”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起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 )你愿意,它( )有了哩。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月亮是个好。”妹妹说。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选自《童心》)独立思考,回答问题:1.为什么说月亮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2.文章最后一句很美,请你写一个同样精彩的句子。四、牛刀小试—小练笔
  说到亲情,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小路上,妈妈伸展双臂迎接蹒跚学步的幼儿;风雨中,爸爸手持雨伞呵护着放学归来的孩子;月夜下,奶奶教小孙孙数天上的星星……
  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
  这伴随生命每一刻的亲情,你感受到了吗?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写在随堂练上。学生练习写作小组欣赏分享推荐优秀展示佳作展评共赏
【通过小练笔,实现读写结合,让学生在表达中进一步感悟文本,感悟生活,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课堂达标训练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zhào mǎn wèi ( )亮 ( )意 气( )yùn zài wēn nuǎn bào( )( ) ( )( ) 怀(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 的月亮 ( ) 的夜晚 ( ) 的月亮 ( ) 的夜晚 ( ) 的月亮 ( ) 的夜晚三、选词填空。明亮 柔和1.月儿是那样( ),月光是那样( )。铺满 洒满2.阿妈喜欢领着我,在( )月光的小路上漫步。运载 搬运3.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我用树叶作小船,( )许多新鲜的花瓣。四、文海拾英。(摘抄积累佳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