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习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2.已知反应X2+XY3═3Z,则Z中X与Y原子个数比是( )
A.1:1 B.1:2 C.3:1 D.3:4
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B.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4.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够正确反应对应关系的是( )
A.等质量的木炭分别在足量的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
B.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镁在氧气中燃烧
5.在3Cu+8HNO3═3Cu(NO3)2+2X+4H2O反应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NO
B.Cu(NO3)2中铜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6:7:24
C.HNO3中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3
D.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6.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H2↑+O2↑表示的意义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B.每2个水分子通电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C.每2摩尔水通电生成2摩尔氢气和1摩尔氧气
D.每2克水通电生成2克氢气和1克氧气
7.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是3CO+Fe2O32Fe+3CO2,从该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B.反应中四种物质的粒子比为3:1:2:3
C.该反应读作:一氧化碳加氧化铁等于铁加二氧化碳
D.反应中CO、Fe2O3、Fe、CO2四种物质的质量比是28:160:56:44
8.化学方程式可以反映( )
①质量守恒定律
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③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④反应物和生成物间分子的个数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C+O2CO2的读法正确的是( )
A.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碳加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
C.1g碳与1g氧气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
D.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10.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加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CH4、O2、CO2、H2O四种物质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2:1:2
二.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乙的目的是研究品红分子在水中的运动速率与 的关系。
(3)丙是电解水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
(4)丁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天平仍保持平衡,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
12.通过半学期的化学学习,我们一起利用学过的知识完成以下实验的探究吧!
(1)【实验一】
①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用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2Na2S4+O2+2H2O═8S↓+4NaOH(氢氧化钠),小资料:四硫化钠(Na2S4)与氧气、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固体硫(S)和易溶于水的氢氧化钠。
(实验过程)
①取足量的四硫化钠固体加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的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1所示)。
②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2所示),拔下橡胶塞,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至液面度不再改变时,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理论上h1:h2= 。
(2)【实验二】资料①: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NH3),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会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两者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固体;
资料②: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如图所示,烧瓶A中盛有浓盐酸,烧瓶B中盛有浓氨水,在长玻璃管外壁上用记号笔做了d、e、f三个标记,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氯化铵的化学式为 。
②实验开始时打开开关a、b,一会儿后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白烟,此现象能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③你认为玻璃管中白烟最浓厚的地方是 (选填“d”“e”或“f”)。
(3)【实验三】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如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①燃烧前: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2g,则图中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 g。
②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
③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 (写一条原因即可)。
13.我们常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常见物质的组成,如图:
(1)实验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见蔗糖在锅里加热时间过长会变成黑色,那么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某同学用C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和支撑装置略去)来测定蔗糖的组成。
小资料:Ⅰ.铜丝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
Ⅱ.蔗糖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步骤:先用酒精灯在玻璃管铜丝处加热,同时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充分反应后,再将酒精灯移至蔗糖处进行加热,观察到玻璃管中蔗糖处生成黑色的固体,内壁有水珠出现。
实验结论:蔗糖中一定含有 元素(写元素符号)。
实验分析:上述实验过程中,先对铜丝进行加热,并同时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的作用是 。
实验原理:与 (填A或B)实验相同。
参考答案
1A; 2.A; 3.C; 4.B;5.C; 6.D; 7.B; 8.D; 9.D; 0.C;
11.2KMnO4K2MnO4+MnO2+O2↑;温度;2H2O2H2↑+O2↑;氧气;4P+5O22P2O5;反应前后原子种类、质量和个数都不变;
12.4P+5O22P2O5;化合反应;100:79;NH4Cl;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2.2;产生白烟,放热;没有冷却至室温,气球膨胀导致浮力增大;
13.2H2O2H2↑+O2↑;分解反应;C、H、O;除尽玻璃管中的氧气;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