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四年级上册3.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课件22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四年级上册3.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课件22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08 08:2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 第3课
本课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理解弹力的概念,并能将知识准确迁移至生活。
科学探究
——安装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并做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对比实验。
科学态度
——激发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培养收集数据进行科学解释的证据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对不同小车具有不同类型的动力加深理解,了解更多在生活中应用的技术。
本课学习材料
车轴上安装有车轴套且能够钩住橡皮筋的实验用玩具小车1辆(自制或外购);
橡皮筋3根以上;
测量距离的皮尺或绳子;
充足的室内实验场地(前后左右都需预留空间,以防小车跑偏);
《知识与能力训练》。
你玩过橡皮筋吗?
拉一拉会有什么感觉?
聚焦
在实验时可以暂停视频的播放
聚焦
我们能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吗?
提示: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
提示:将垫圈的重力转化为绳子向前的拉力拉动车架从而使车轮滚动。
提示:利用气体的反冲力推动车架从而使车轮滚动。
探索
组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
材料:带有车轴套的小车、橡皮筋
把橡皮筋圈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轴上。
转动车轮,让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松开手,车轮就会转动。
观看视频,学习如何安装橡皮筋。
橡皮筋向后绕
思考:我们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因为反冲力的作用,气球喷气的方向是与小车运动的方向相反的,那么用橡皮筋作动力驱动小车,该怎样才能保证小车一定是向前运动的呢?
气球的喷气方向
小车的运动方向
橡皮筋向前绕
橡皮筋向后绕
在实验时可以暂停视频的播放
探索
研究小车运动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的关系
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有什么关系?
先推测一下,然后设计实验检验我们的推测。
实验主题:研究小车运动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的关系
我的猜测:橡皮筋缠绕圈数越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
观看视频,学习如何规范进行实验。
研究小车运动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的关系
注意观察:
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产生的力大小一样吗?
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一样吗?
特别提示:
缠绕的圈数可以为1、3、5圈,也可以为2、4、6圈,以自己的小车能稳定前行为标准,相同圈数各实验3次,求平均值。
每次实验都要从相同的起点开始,用软尺测量出距离,并及时在活动手册上记录。
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的记录表 (训练册)
在实验时可以暂停视频的播放
研讨
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哪里?
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橡皮筋的弹力。
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弹力的例子?
在研讨时可以暂停视频的播放
研讨
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
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产生的弹力大,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长,小车行驶得远;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少,产生的弹力小,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短,小车行驶得近。
注意观察:
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产生的力大小一样吗?
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一样吗?
答:不一样,缠绕多圈要比缠绕一圈的力大。
答:不一样,缠绕多圈要比缠绕一圈的时间要长。
在研讨时可以暂停视频的播放
拓展
量化实验:
在橡皮筋下挂钩码并逐渐增加钩码,以表格形式找出橡皮筋长度变化与弹力变化的规律。
感性体验:
用力拉橡皮筋再慢慢松手,实际感受弹力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消失的,同时感受拉的长度与弹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橡皮筋原长(a)
橡皮筋变形后总长度(b)
橡皮筋拉伸长度(c=b-a) 0
钩码数 0 1 2 3 4
家里没有钩码,用别的大小、规格一样的物体代替也可以哦!
随堂练习
1.安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用的小车轮子与轴是固定在一起的,轴转动就带动轮子一起转动。
B.橡皮筋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缠绕在车轴上。
C.要使小车向前运动,橡皮筋应该向前缠绕。
D.如果橡皮筋在车轴上打滑,可以在车轴上加一个车轴套。
C
在答题时可以暂停视频的播放
随堂练习
2.关于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相同的小车,相同的橡皮筋在相同的场地测量。
B.只能改变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C.橡皮筋缠绕方向要一致。
D.成倍的增加橡皮筋缠绕圈数,小车运动的距离也是成倍的增加。
D
在答题时可以暂停视频的播放
随堂练习
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形状改变后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弹力。
B.弹力与物体受到的外力方向相同。
C.在弹性范围内,物体的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D.当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弹力便消失。
B
在答题时可以暂停视频的播放
随堂练习
4.生活中弹力有很多应用,下列物体一定具有弹力的是( )。
A.射箭运动员拉开的弓
B.盒子里的橡皮筋
C.文具盒里的票夹
D.放在桌子上的拉力器
A
在答题时可以暂停视频的播放
请提前准备好下一节课《4.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材料。
完成《知能训练册》中的第50-51页练习题。
作业及下节课的准备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自我评价
知识掌握 理解弹力是什么并能够在生活中应用。
实践活动 能规范操作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对比实验。
课堂表现 全程认真、专注上课。
课堂评价
大家可以在课本上将自我评价的☆☆数画上去哦!
在评价时可以暂停视频的播放
下课
The class is over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