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评估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评估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2 16:17:31

文档简介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评估试卷
一、基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
1.(2021七上·滨海开学考)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凝(nínɡ)聚 倾(qūn)吐 湿(shī)润 轻捷(jié)
B.一缕(lóu) 调(tiáo)色板 要(yāo)挟 曾(cénɡ)经
C.塞(sài)外 差(chà)不多 倒(dào)过来 冷(lěnɡ)笑
D.分(fèn)量 旋转(zhuǎn) 蕴(yù)含 湛(zhàn)蓝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A.有误,“倾吐”的“倾”应读“qīng”。
B.有误,“一缕”的“董”应读“ lǚ ”。
C.正确。
D.有误,“蕴含”的“蕴”应读“yùn”\。
故答案为:C。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2021七上·滨海开学考)下面选项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千峰万仞 随心所欲 浩气长书
B.拨地而起 望而生畏 不拘一格
C.绵亘蜿蜓 返璞归真 心惊肉跳
D.自作自受 流连忘返 兴高采烈
【答案】B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注意近义词的辨析。注意近义词的意思,及词语间的区别。要学会结合语境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
ACD.正确。
B.有误。“拨地而起”应写作“拔地而起”。
故答案为:B。
【点评】做好本题要多积累近义词的意思,区分近义词的细微之处,学会准确,恰当的使用词语。
3.下列语句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B.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D.大家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答案】D
【知识点】我的老师;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前后矛盾
【解析】【分析】A项成分残缺,缺主语。“从……里”构成了介宾关系短语,不能做主语,可以去掉。B项谓宾不能搭配,顾此失彼。“开支和浪费”,可以去掉“浪费”,改为“节省开支”;或者将两个宾语分开来说,改为“……不必要的开支,杜绝浪费”。C项判断自相矛盾。“团结一致”是“搞好工作的关键”,应从原句中去掉“能否”二字。
读答案为:D
【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4.(2021七上·滨海开学考)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季羡林先生对两位母亲的敬意和爱慕从他的日记中可见一斑。
B.天津古文化街弥漫着浓浓的津味,令很多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C.下课了,很多同学津津乐道的谈论着昨晚刚刚结束的世界杯。
D.他不但学问深厚,而且平易近人,真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答案】C
【知识点】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辨析能力。平时在学习中,要对所学的成语做好积累。可以从词义、感彩和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结合语境判断运用正误。
A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使用正确;
B流连忘返: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使用正确;
C项有误,“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与后面的“谈论”重复,用词不当。
D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很有声望。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辨清词语的感彩,最后结合语境判断成语运用是否正确。
5.(2021七上·滨海开学考)下列句子,画线的内容与其他三句写法不同的一句是(  )
A.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B.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高兴得好像发了疯。
C.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答案】B
【知识点】比喻;夸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A、C、D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B.与其他三句不同。使用夸张的修辞。
故答案为:B。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6.(2021七上·滨海开学考)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  )
A.《童年》——高尔基—— 阿廖沙
B.《三国演义》—— 罗贯中—— 武松
C.《鲁滨逊漂流记》—— 丹尼尔·笛福——“星期五”
D.《水浒传》——施耐庵—— 林冲
【答案】B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包括: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B.武松不是《三国演义》里的人物;
故答案为:B。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作者与作品、事件的一一对应,不要张冠李戴。
7.(2021七上·滨海开学考)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抗战、团结、进步,这是共产党的三大方针。
B.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
C.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中学生。
D.从1918年起,鲁迅陆续发表了《狂人日记》、《药》、《祝福》等短篇小说。
【答案】D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ABC.使用正确;
D.使用有误,《狂人日记》是第一篇白话小说。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此题,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还要根据语句关系判断标点运用是否正确
8.(2021七上·滨海开学考)选出黑色字体正确的意思
(1)A.断掉;
B.尽,没有了;
C.极,最;
D.气息停止,死亡;
悲愤欲绝   
(2)滔滔不绝   
(3)A.告别;
B.请求解除自己职务;
C.解雇;
D.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
与世长辞   
(4)辞职   
(5)A.边;
B.相互之间;
C.时候
D.遭遇
弥留之际   
(6)无边无际   
【答案】(1)D
(2)A
(3)A
(4)B
(5)C
(6)A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1)悲愤欲绝:悲痛愤怒到了极点。绝: 气息停止,死亡; 故选:D。
(2)滔滔不绝: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绝:断掉;故选:A。
(3)与世长辞:指人去世(多用于敬仰的人)。辞:告别。故选:A。
(4)辞职: 请求解除自己职务 。辞:接触职务,故选:B;
(5)弥留之际:病危将死的时候。际:时候;故选:C。
(6)无边无际:形容范围极为广阔。际:边。故选:A。
故答案为:(1)D;
(2)A;
(3)A;
(4)B;
(5)C;
(6)A。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二、积累与运用(共40分)
9.(2021七上·滨海开学考)读拼音,写词语。
bō xuē kǒnɡ bù tàn suǒ zǔ náo
               
zhēn zhì kuí wu shī rùn yùn hán
               
qiǎo duó tiān gōng kuài zhì rén kǒu tiān yá hǎi jiǎo  
             
【答案】剥削;恐怖;探索;阻挠;真挚;魁梧;湿润;蕴含;巧夺天工;脍炙人口;天涯海角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故答案为:剥削;恐怖;探索;阻挠;真挚;魁梧;湿润;蕴含;巧夺天工;脍炙人口;天涯海角。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10.(2021七上·滨海开学考)补充词语。
(1)万   更新
(2)司空见   
(3)群   群力
(4)舍本逐   
(5)   耳   聋
(6)久别      
(7)标新立   
【答案】(1)象
(2)惯
(3)策
(4)末
(5)震;欲
(6)重;逢
(7)异
【知识点】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媒体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注意“震、策、异”的书写。
故答案为:象;惯;策;末;震;欲;重;逢;异。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11.(2021七上·滨海开学考)诗歌默写。
(1)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 (明)《石灰吟》
(2)    ,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 (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门前流水尚能西 ,   。 ——苏轼 (宋)《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4)今夜偏知春气暖,   。 ——刘方平 (唐)《月夜》
(5)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 (唐)《春夜洛城闻笛》
(6)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清)《己亥杂诗》
(7)随风潜入夜,    。 ——杜甫 (唐)《春夜喜雨》
(8)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唐)《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答案】(1)粉骨碎身浑不怕
(2)白日放歌须纵酒
(3)休将白发唱黄鸡
(4)虫声新透绿窗纱
(5)此夜曲中闻折柳
(6)落红不是无情物
(7)润物细无声
(8)草色遥看近却无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注意“浑、窗、须”等字的书写。
故答案为:(1)粉骨碎身浑不怕;
(2)白日放歌须纵酒;
(3)休将白发唱黄鸡;
(4)虫声新透绿窗纱;
(5)此夜曲中闻折柳;
(6)落红不是无情物;
(7)润物细无声;
(8)草色遥看近却无。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要求不能添字、少字;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三、阅读理解(共21分)
(2021七上·滨海开学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为什么
冰心
①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 ”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额抵住我的前额,温柔的,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②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其他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的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总之,她的爱,是摒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的劈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
③假使我走到幕后,将我二十年的历史和一切都变更了,再走到她面前,世界上纵没有一个人认识我,只要我仍是她的女儿,她就仍用她坚强无尽的爱来包围我,她爱我的肉体,她爱我的灵魂,她爱我前后左右,过去、将来、现在的一切!
④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海波如山一般的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空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万物毁灭而变更!
⑤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的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为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女儿,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小朋友!告诉你一句小孩子以为是极浅显,而大人们以为是极高深的话:“世界便是这样建造起来的!”
12.第①小节中的细节描写,分别表现出我“幼小的”的   和母亲的   。(用词语概括)
13.如何理解母亲的爱是“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 ”
14.第④段中一段写景文字,可用哪个短语概括?写景的用意何在
15.第⑤段划线部分说明了母亲有何特点    、   (选出两项)
A.温馨 B.无私 C.博大 D.深沉
16.删去最后一段,对全文有没有影响 为什么
【答案】12.天真幼稚;温柔慈爱(答案为两字词语也可:天真或幼稚;温柔或慈爱)
13.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
14.万象纷乱;烘托母爱的永恒(伟大、深沉……)
15.B;C
16.有影响|最后一段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歌颂和赞美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自然环境描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子加以概括即可。
(2)本题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
(3)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也叫环境描写,常有渲染某种气氛,表现人物的某种心情,为下文的某个情节做铺垫的作用。
(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人物关键事件以及他人的评价综合考量,注意文章主旨对人物形象的限制性作用。
(5)本题考查对段落在文中作用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描写手法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解答时,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是结合文段位置把握与文章行文的关系,二是从描写方法等角度分析文段内容。
12.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结合文章内容“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尤其是“何人”“做何事”不能省略。要注意题干的具体要求与概括的顺序,做到有的放矢、先后有序”可以概括出:幼小的我天真幼稚;结合“ 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额抵住我的前额,温柔的,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可以概括出:母亲温柔慈爱。
13.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结合文章内容“ 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的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 ”可以概括作答。
14.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结合“ 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海波如山一般的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空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万象纷乱。”结合内容即可概括出:万象纷乱。这一段用世间的万象纷乱来烘托无爱的无私和永恒。
1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把握。结合“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的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为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女儿,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可知母亲无私的特点。
16.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段落在文章开头的作用一般是:统领全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营造氛围;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就本文而言具体是为下文做铺垫,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首先表态,有影响,从结构上,最后一段总结全文;从内容上,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和歌颂。
1 / 1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评估试卷
一、基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
1.(2021七上·滨海开学考)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凝(nínɡ)聚 倾(qūn)吐 湿(shī)润 轻捷(jié)
B.一缕(lóu) 调(tiáo)色板 要(yāo)挟 曾(cénɡ)经
C.塞(sài)外 差(chà)不多 倒(dào)过来 冷(lěnɡ)笑
D.分(fèn)量 旋转(zhuǎn) 蕴(yù)含 湛(zhàn)蓝
2.(2021七上·滨海开学考)下面选项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千峰万仞 随心所欲 浩气长书
B.拨地而起 望而生畏 不拘一格
C.绵亘蜿蜓 返璞归真 心惊肉跳
D.自作自受 流连忘返 兴高采烈
3.下列语句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B.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D.大家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4.(2021七上·滨海开学考)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季羡林先生对两位母亲的敬意和爱慕从他的日记中可见一斑。
B.天津古文化街弥漫着浓浓的津味,令很多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C.下课了,很多同学津津乐道的谈论着昨晚刚刚结束的世界杯。
D.他不但学问深厚,而且平易近人,真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5.(2021七上·滨海开学考)下列句子,画线的内容与其他三句写法不同的一句是(  )
A.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B.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高兴得好像发了疯。
C.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6.(2021七上·滨海开学考)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  )
A.《童年》——高尔基—— 阿廖沙
B.《三国演义》—— 罗贯中—— 武松
C.《鲁滨逊漂流记》—— 丹尼尔·笛福——“星期五”
D.《水浒传》——施耐庵—— 林冲
7.(2021七上·滨海开学考)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抗战、团结、进步,这是共产党的三大方针。
B.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
C.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中学生。
D.从1918年起,鲁迅陆续发表了《狂人日记》、《药》、《祝福》等短篇小说。
8.(2021七上·滨海开学考)选出黑色字体正确的意思
(1)A.断掉;
B.尽,没有了;
C.极,最;
D.气息停止,死亡;
悲愤欲绝   
(2)滔滔不绝   
(3)A.告别;
B.请求解除自己职务;
C.解雇;
D.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
与世长辞   
(4)辞职   
(5)A.边;
B.相互之间;
C.时候
D.遭遇
弥留之际   
(6)无边无际   
二、积累与运用(共40分)
9.(2021七上·滨海开学考)读拼音,写词语。
bō xuē kǒnɡ bù tàn suǒ zǔ náo
               
zhēn zhì kuí wu shī rùn yùn hán
               
qiǎo duó tiān gōng kuài zhì rén kǒu tiān yá hǎi jiǎo  
             
10.(2021七上·滨海开学考)补充词语。
(1)万   更新
(2)司空见   
(3)群   群力
(4)舍本逐   
(5)   耳   聋
(6)久别      
(7)标新立   
11.(2021七上·滨海开学考)诗歌默写。
(1)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 (明)《石灰吟》
(2)    ,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 (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门前流水尚能西 ,   。 ——苏轼 (宋)《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4)今夜偏知春气暖,   。 ——刘方平 (唐)《月夜》
(5)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 (唐)《春夜洛城闻笛》
(6)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清)《己亥杂诗》
(7)随风潜入夜,    。 ——杜甫 (唐)《春夜喜雨》
(8)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唐)《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三、阅读理解(共21分)
(2021七上·滨海开学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为什么
冰心
①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 ”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额抵住我的前额,温柔的,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②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其他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的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总之,她的爱,是摒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的劈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
③假使我走到幕后,将我二十年的历史和一切都变更了,再走到她面前,世界上纵没有一个人认识我,只要我仍是她的女儿,她就仍用她坚强无尽的爱来包围我,她爱我的肉体,她爱我的灵魂,她爱我前后左右,过去、将来、现在的一切!
④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海波如山一般的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空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万物毁灭而变更!
⑤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的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为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女儿,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小朋友!告诉你一句小孩子以为是极浅显,而大人们以为是极高深的话:“世界便是这样建造起来的!”
12.第①小节中的细节描写,分别表现出我“幼小的”的   和母亲的   。(用词语概括)
13.如何理解母亲的爱是“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 ”
14.第④段中一段写景文字,可用哪个短语概括?写景的用意何在
15.第⑤段划线部分说明了母亲有何特点    、   (选出两项)
A.温馨 B.无私 C.博大 D.深沉
16.删去最后一段,对全文有没有影响 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A.有误,“倾吐”的“倾”应读“qīng”。
B.有误,“一缕”的“董”应读“ lǚ ”。
C.正确。
D.有误,“蕴含”的“蕴”应读“yùn”\。
故答案为:C。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答案】B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注意近义词的辨析。注意近义词的意思,及词语间的区别。要学会结合语境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
ACD.正确。
B.有误。“拨地而起”应写作“拔地而起”。
故答案为:B。
【点评】做好本题要多积累近义词的意思,区分近义词的细微之处,学会准确,恰当的使用词语。
3.【答案】D
【知识点】我的老师;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前后矛盾
【解析】【分析】A项成分残缺,缺主语。“从……里”构成了介宾关系短语,不能做主语,可以去掉。B项谓宾不能搭配,顾此失彼。“开支和浪费”,可以去掉“浪费”,改为“节省开支”;或者将两个宾语分开来说,改为“……不必要的开支,杜绝浪费”。C项判断自相矛盾。“团结一致”是“搞好工作的关键”,应从原句中去掉“能否”二字。
读答案为:D
【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4.【答案】C
【知识点】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辨析能力。平时在学习中,要对所学的成语做好积累。可以从词义、感彩和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结合语境判断运用正误。
A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使用正确;
B流连忘返: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使用正确;
C项有误,“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与后面的“谈论”重复,用词不当。
D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很有声望。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辨清词语的感彩,最后结合语境判断成语运用是否正确。
5.【答案】B
【知识点】比喻;夸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A、C、D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B.与其他三句不同。使用夸张的修辞。
故答案为:B。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6.【答案】B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包括: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B.武松不是《三国演义》里的人物;
故答案为:B。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作者与作品、事件的一一对应,不要张冠李戴。
7.【答案】D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ABC.使用正确;
D.使用有误,《狂人日记》是第一篇白话小说。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此题,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还要根据语句关系判断标点运用是否正确
8.【答案】(1)D
(2)A
(3)A
(4)B
(5)C
(6)A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1)悲愤欲绝:悲痛愤怒到了极点。绝: 气息停止,死亡; 故选:D。
(2)滔滔不绝: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绝:断掉;故选:A。
(3)与世长辞:指人去世(多用于敬仰的人)。辞:告别。故选:A。
(4)辞职: 请求解除自己职务 。辞:接触职务,故选:B;
(5)弥留之际:病危将死的时候。际:时候;故选:C。
(6)无边无际:形容范围极为广阔。际:边。故选:A。
故答案为:(1)D;
(2)A;
(3)A;
(4)B;
(5)C;
(6)A。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9.【答案】剥削;恐怖;探索;阻挠;真挚;魁梧;湿润;蕴含;巧夺天工;脍炙人口;天涯海角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故答案为:剥削;恐怖;探索;阻挠;真挚;魁梧;湿润;蕴含;巧夺天工;脍炙人口;天涯海角。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10.【答案】(1)象
(2)惯
(3)策
(4)末
(5)震;欲
(6)重;逢
(7)异
【知识点】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媒体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注意“震、策、异”的书写。
故答案为:象;惯;策;末;震;欲;重;逢;异。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11.【答案】(1)粉骨碎身浑不怕
(2)白日放歌须纵酒
(3)休将白发唱黄鸡
(4)虫声新透绿窗纱
(5)此夜曲中闻折柳
(6)落红不是无情物
(7)润物细无声
(8)草色遥看近却无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注意“浑、窗、须”等字的书写。
故答案为:(1)粉骨碎身浑不怕;
(2)白日放歌须纵酒;
(3)休将白发唱黄鸡;
(4)虫声新透绿窗纱;
(5)此夜曲中闻折柳;
(6)落红不是无情物;
(7)润物细无声;
(8)草色遥看近却无。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要求不能添字、少字;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答案】12.天真幼稚;温柔慈爱(答案为两字词语也可:天真或幼稚;温柔或慈爱)
13.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
14.万象纷乱;烘托母爱的永恒(伟大、深沉……)
15.B;C
16.有影响|最后一段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歌颂和赞美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自然环境描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子加以概括即可。
(2)本题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
(3)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也叫环境描写,常有渲染某种气氛,表现人物的某种心情,为下文的某个情节做铺垫的作用。
(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人物关键事件以及他人的评价综合考量,注意文章主旨对人物形象的限制性作用。
(5)本题考查对段落在文中作用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描写手法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解答时,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是结合文段位置把握与文章行文的关系,二是从描写方法等角度分析文段内容。
12.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结合文章内容“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尤其是“何人”“做何事”不能省略。要注意题干的具体要求与概括的顺序,做到有的放矢、先后有序”可以概括出:幼小的我天真幼稚;结合“ 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额抵住我的前额,温柔的,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可以概括出:母亲温柔慈爱。
13.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结合文章内容“ 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的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 ”可以概括作答。
14.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结合“ 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海波如山一般的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空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万象纷乱。”结合内容即可概括出:万象纷乱。这一段用世间的万象纷乱来烘托无爱的无私和永恒。
1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把握。结合“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的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为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女儿,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可知母亲无私的特点。
16.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段落在文章开头的作用一般是:统领全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营造氛围;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就本文而言具体是为下文做铺垫,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首先表态,有影响,从结构上,最后一段总结全文;从内容上,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和歌颂。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