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选段一】当时A游玩了一遭,却出草参亭参拜了四拜,问烧香的道:“这相扑任教师在那里歇?”便有好事人说:“在迎思桥下那个大客店里便是,他教著二三百个上足徒弟。”A听了,迳来迎思桥下看时,见桥边栏杆子上坐著二三十个相扑子弟,面前遍插铺金旗牌,锦绣帐额,等身靠背。燕青闪入客店里去,看见任原坐在亭心上,直乃有揭谛仪容,金刚貌相。坦开胸脯,显存孝打虎之威;侧坐胡床,有霸王拔山之势。在那里看徒弟相扑。数内有人认得A曾劈牌来,暗暗报与任原。只见任原跳将起来,扇著膀子,口里说道:“今年那个合死的,来我手里纳命。”A低了头,急出店门,听得里面都笑。急回到自己下处,安排些酒食,与李逵同吃了一回。李逵道:“这们睡,闷死我也!”A道:“只有今日一晚,明日便见雌雄。”当时闲话,都不必说。
【选段二】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有出人英武,凌云志气,资禀聪明。仪表天然磊落,梁山上端的夸能。益州古调,唱出绕梁声,果然是艺苑专精,风月丛中第一名。听鼓板喧云,笙声嘹亮,畅叙幽情。棍棒参差,揎拳飞脚,四百军州到处惊。
1.选段一中的A是指————,他的绰号是“———”(燕青,浪子)
选段二是作者对选段一中A的出场的介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A持怎样的志度 这个A是谁,请结合出场词归纳他的形象特点。(十分喜爱赞赏;英俊潇洒,武艺高强,多才多艺)
【选段二】洪教头便问道:“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配军?”柴进道:“这位非比其他的,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师父如何轻慢?”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上头,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大官人如何忒认真?”林冲听了,并不做声。柴进说道:“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他。”洪教头怪这柴进说“休小觑他”,便跳起身来道:“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柴进大笑道:“也好,也好。林武师你心下如何?”林冲道:“小人却是不敢。”洪教头心中付量道:“那人必是不会,心中先怯了。”因此越来惹林冲使棒。柴进道:“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
当下又吃过了五七杯酒,却早月上来了,照见厅堂里面如同白日。
【选段二】翻身回来,陆虞侯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侯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
根据选段一可知林冲具有—安分守己———的性格特点,洪教头具有—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性格特点。
选段二节选自“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林冲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请将你所知的“真相”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管营派林冲看管草料场,差拨、陆虞候、富安火烧草料场,欲烧死林冲。幸好屋子被雪压塌了,林冲才得以幸存)
结合两个片段及原著内容,谈谈你对林冲被“逼上梁山”的看法。(林冲被“逼上梁山”具有典型意义,本来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当妻子被高衙内调戏后,他处处忍让,与人为善,已经达到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地步,但他的退让却屡遭高俅等人的百般陷害,最后导致家破人亡。渐渐地,林冲对官府黑暗、陷害忠良看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失望,终于拔刀而起怒杀仇敌,最终被逼得无家可归而上梁山,林冲的遭遇有力地突出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选段一】A等却回大寨,到忠义堂上鸣鼓聚众。大小头领坐下,诸多军校都到堂前。A传令:“众弟兄在此!自从王伦创立山寨以来,次后晁天王上山建业,如此兴旺。我自江州得众兄弟相救到此,推我为尊,已经数载。今日喜得朝廷招安,重见天日之面,早晚要去朝京,与国家出力,图个荫子封妻,共享太平之福。
【选段二】A自饮御酒之后,觉道肚腹疼痛,心中疑虑,想被下药在酒里。却自急令从人打听那来使时,于路馆驿却又饮酒。宋江已知中了奸计,必是贼臣们下了药酒,乃叹曰:“我自幼学儒,长而通吏,不幸失身于罪人,并不曾行半点异心之事。今日天子信听谗佞,赐我药酒,得罪何辜!
选文中A是_宋江__,绰号叫做_及时雨__,江湖上为什么给他起了这个绰号?因为他这个他仗义疏财,但凡是有人来相求,宋江都是慷慨解囊,喝酒吃肉,要钱给钱,从不含糊。
文中说“自江州得众兄弟相救到此”。A因何到了江州?在浔阳楼犯了何事又是如何被救的?因私放晁盖和杀阎婆惜,投奔花荣,策划杀刘高,奋战收秦明,领军打清风寨而获罪发配江州;在浔阳楼上题下反诗,后来梁山英雄劫法场救下了他。
结合整本书和甲乙两段文字,分析A坚持招安的原因,并对他的坚持招安谈谈你的看法。宋江强调“与国家出力,图个荫子封妻”“我自幼学儒……并不曾行半点异心之事”,可以看出他的忠君思想根深蒂固;其次他不愿与那些本是土匪、浪荡之人为伍。
对于宋江坚持招安,我可以理解。因为宋朝的社会观念,有根深蒂固的忠义思想,更何况宋江曾为官吏,所以他即便是死也要有忠义之名,流芳千古。
【选段一】说时迟,那时快;A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A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A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 ,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A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A尽力气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选段二】那B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掀再剪: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那B一时间杀了母子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
选段一中的A是《水浒传》中的哪个人物?选文出自《水浒传》中的哪个故事?选段二中的B是哪个人物?出自哪个故事?(武松,武松景阳冈打虎;李逵;李逵沂岭杀四虎)
2.上述两段中的A和B,一个打虎,一个杀虎,请问他们的动机各是什么?武松打虎是保护自己的性命;李逵杀虎是为母亲报仇。
3《水浒传》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梁山好汉的形象。施耐庵在写这些粗豪、狭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比如鲁智深和李逵,林冲和武松等。请选择一组人物,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其共性和个性。示例:我选择鲁智深和李逵。共性:鲁智深与李逵都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解救金氏父女,为民除害;李逵劫法场,救了在浔阳楼上写反诗的宋江。个性:鲁智深有勇有谋,粗中有细。如鲁智深听说林冲被发配沧州后放心不下,一路护送林冲;李逵头脑简单、鲁莽直爽,如在江州因夺鱼与张顺厮打,被张顺骗到水里,淹得两眼发白。
选段一
要出去厮杀。”众僧都笑将起来,道:“师父错听了,不是战鼓响,乃是钱塘江潮信响。”A见说,吃了一惊,问道:“师父,怎地唤做潮信响 ”寺里众僧推开窗。指着那潮头叫A看,说道:“这潮信日夜两番来,并不违时刻。今朝是八月十五日,合当三更子时潮来。因不失信,为之潮信。”A看了,从此心中忽然大悟,拍掌笑道:”俺师父智真长老,曾嘱付与酒家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俺在万松林里厮杀,活捉了个夏侯成;‘遇腊而执’,俺生擒方腊。今日正应了:‘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圆寂。
选段二
B听了,跳起身来,叉开五指,望店主人脸上只一掌,把那店主人打个踉跄,直撞过那边去。那对席的大汉见了大怒。看那店主人时,打的半边脸都肿了,半日挣扎不起。那大汉跳起身来,指定B道:“你这个鸟头陀好不依本分,却怎地便动手动脚的!却不道是出家人勿起嗔心!”B道:“我自打他,干你甚事!”那大汉怒道:“我好意劝你,你这鸟头陀敢把言语伤我!”B听得大怒,便把桌子推开,走出来喝道:“你那厮说谁 ”
【小题1】选段中A是____鲁智深____,B是__武松______。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一的故事情节:__鲁智深浙江坐化 ______
【小题2】请结合B这一人物的相关情节和人生经历,分析整部书的主题。武松的哥哥武大郎被潘金莲等毒杀,武松搜集证据到阳谷县县厅告状,知县不予立案。武松被逼无奈,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为兄报仇。武松帮施恩抢夺快活林,醉打蒋门神,蒋门神怀恨在心,想杀了武松,所以勾结张都监陷害武松,并想在刺配途中杀死武松,武松得知真相后大怒,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这些都体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小题3】金圣叹对鲁智深评价很高,称他是“上上人物”“人中绝顶”。你认同吗?请联系整本书,结合具体事例说明。
【小题3】我认同。因为鲁智深侠肝义胆、嫉恶如仇、粗中有细、豁达明理,但也有粗鲁莽撞,不受拘束的一面。
侠肝义胆、嫉恶如仇:救金氏父女拳打镇关西;为救刘太公女儿大闹桃花村教训周通;火烧瓦罐寺杀了霸占寺院的一道一僧;大闹野猪林救了林冲并千里护送;只身救史进身陷大牢。
粗中有细:三拳打死镇关西谎称其诈死逃跑;安排金氏父女离开并等了两个时辰,确定其安全逃离再去找郑屠算账;为救林冲,一路追随,野猪林救下林冲性命并千里护送。
豁达明理:攻打东平府被张清一石子打得头破血流,后张清被擒归降,本想痛打张清,在宋江的说和下,不计前嫌;大闹桃花村时嫌弃李忠小气,后来呼延灼征剿桃花山,李忠、周通不敌向二龙山的鲁智深等求救,鲁智深虽看不惯李忠的吝啬,但仍与杨志、武松一同引兵援救桃花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