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任课老师:
教材分析:
篮球部分是小学水平二的主要教材内容之一,本次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着重学习胸前传接球的基本动作与游戏的练习,再掌握基本动作下提高传接球的准确性,并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和挑战自我的信心,获得成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并乐于向同伴展示运动动作。他们比较活泼、思维反应敏捷,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因此在本次课的后半部分设计了一个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技术技能的游戏。而在课堂当中多运用语言鼓励学生集体活动的观念,使学生能在集体活动中与他们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身心特点制定以下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篮球活动和双手传球游戏及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要点,并使85%以上的同学掌握双手胸前传球技术。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合作、竞争和互相帮助。
四:教学程序:
热身部分
让学生已游戏的形式开始并做徒手操;使学生进入上课状态并进行热身。
学习提高部分
1通过辅助练习让学生熟悉球性,掌握球的手中的感觉。
2采用练习法、讲解法、示范法让学生进行练习。
3通过游戏“看谁传的准”让学生感受游戏的魅力。
整理恢复部分
1做放松操让学生尽快从兴奋状态恢复安静状态,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2教师小结。
五:教学效果预计
1预计80%以上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本课所学的内容和技术动作。
2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上最高心率为140次每分钟左右,平均心率110次每分钟左右,练习密度为45%左右。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易犯错误:
1传球时手腕翻转不够。
2传球时食指、中指拨球不够。
3手型不对。
纠正方法:
1传球时拇指下压。
2一人扶住球一人做传球动作。
3反复练习持球动作。
七:场地器材的布置回收
小篮球17个、标志桶12个
教学反思
通过我上了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这节体育课。总体的感觉还是有收获的。因为对一些问题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来说,本节课达到了课前的预想效果,学生个性普遍比较活跃。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在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
首先在学习新知识阶段,我能重视教学的层次、序列。本课以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学习为线索,以传接球接力游戏的“尝试――点拨――再练习”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思路清晰,层层递进。
1、先让学生看示范,了解手型、传接球动作:1 两脚的站位;2.用力腿为何前后移动;3.手臂为何要伸出去接球。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实践,在实践中去体会,去解决问题。
2、我边示范边讲解,并对配合教师示范的学生进行指导和表扬,让其形成骨干。
3、让学生尝试性练习,我巡回指导,对出现的错误动作纠正并进行对传,师生互动,表扬鼓励好的学生。同时让学生思考开始提出的问题。
4、集中,让学生示范,表扬,鼓励,学生能够解答问题了,比如,为何手臂要伸出去接球。学生回答:如果手臂不伸出去,球来了,手还没反应过来,球已到胸口。充分说明学生认真去思考了,认真去参与练习了。学生积极性很高,气氛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期间,教师穿插于各组之间,进行互动,进行鼓励。充分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维,实现了在乐中学,在乐中练的目标。
在整堂课中,我始终和学生一起互动,学生也把老师当成了朋友,和老师学,和老师比。大部分的学生都掌握了技能,达成了课堂目标。当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我会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努力,更好的教学方法,投入到以后的课堂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