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8 11:11:2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2021学年浦江一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六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古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6分)
1. ,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2. ,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九曲黄河万里沙, 。《天浪淘沙(其一)》
4. ,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
5.旧时茅店社林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 ,花木成畦手自栽。(《书湖阴先生壁》)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9题(7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7.本诗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名),这首诗的体裁是 (3分)
8.“翻墨”的意思是 (2分)
9.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句“翻”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片乌云快速翻滚蔓延的动态。
B.第二句“乱”字形象地写出了急雨打入船中的状态。
C.第三句“卷”字生动地写出风力度之大,将大雨吹得无影无踪。
D.全诗描写了春日西湖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0-12题(6分)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0.用“/”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一句一处。(2分)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1.诗的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作用是
1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不怕”与“等闲”两个词,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英雄气概。主义精神
B.颈联扣住“万水”来写,“暖”和“寒”字巧妙地交代了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时令。
C.尾联用“更喜”“尽开颜”表现了红军胜利在望的喜悦心情。
D.这首诗借“五岭”“乌蒙”“金沙水”“大渡桥“岷山”等物象,强化了自然环境的艰险,营造了辽阔苍茫的意境,衬托出诗人豪迈的气概。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8分)
司马光论学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忆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标题有改动)
【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死后被封为“温国公”,故称司马温公 ②俟:等到。③讽诵:背诵。④志:记,记住。
1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患记忆不若人( ) (2)及长(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15.文中最能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用原文的话回答)(1分)
16.文中司马光是个 的人。(2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7-20题。(12分)
竹节人
①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mi全班,以至全校。
②有一段时期,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
③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成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④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⑤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⑥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⑦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⑧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⑨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⑩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那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来观摩。谁知弄巧成拙,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其实,那竹节人的动作压根儿不由扯线人做主,那不过是在竹节间的线一紧一松间的胡乱耸动而已,可看上去,却挺像是那么回事。
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
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而作鸟兽散。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我也凑过来,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20、
17.根据拼音写汉字:
风mi (1分)
18.第四节划线句运用了人物的 描写,作用是
(4分)
19.阅读⑧---段,概括斗竹节人的有趣情景。(3分)
(1)
(2)斗士的线被卡住,显出呆头呆脑的傻样,挺着肚子净挨揍。
(3)
(4)有同学想技高一筹,发明橡皮脑袋和纸盔甲,却弄巧成拙不敌对手,对方大呼胜利。
(5)
20.根据两段文字的语言特点,请任选两个角度,分析他们的表达作用。(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21-24题。(13分)
英雄
①匆匆赶到医院时,母亲已经神智不清,只是看医生和护士忙着给她输氧、输液。
②氧气罩罩着她的脸,她艰难地呼吸着,但神情却安详、镇定,没有疼痛袭身时,那种难以忍受的表情。相形之下,医生和护士的表情却显得特别严峻。
③我站在病房的一个角落,有点手足无cuo
④我突然想起来四十年前,还在读初中的我,跟母亲去一所镇医院就诊。
⑤当时我风湿热发作,几个大关节红肿疼痛,举步维艰。医院没有电梯,母亲背着我,从底楼的门诊室一直背到四楼的病房。我下巴搁在母亲的肩头,侧着脸似乎看到了母亲的鼻尖,有一滴汗珠,随着摇晃的身子,摇摇欲坠。我很想腾出一只手,把母亲鼻尖上的汗轻轻抹去,但一时间害羞起来,终于没有伸出手去。到了病房,值班医生把我安顿在床上,他是我家的邻居跟我们都熟悉,他大概也看到了母亲脸上的汗,就笑着说:“别冒汗了,你儿子住院是可以享受一半医保的,不会花太多的钱。”母亲笑了起来——当时我家的经济条件确实拮据。我真不知道,母亲的冒汗,是因为背我太累,还是在为医药费担心。但当她随着医生的玩笑话笑起来时,我却笑不出来。
⑥其实,母亲一直比我更乐观、更勇敢,也更有力量。
⑦五十年前反修防修,我父亲因为被冤枉成“特务”正在隔离审查,所以家人经常成为游行者骚扰的对象。我家是临街的老房子,那天有游行队伍从我家经过时,我母亲正用一只大脸盆在门外边给我和姐姐依次洗头。走在队伍前面两位领大家喊口号的人,看见了我们,突然换了口号内容,把反修防修变成了喊打倒我父亲的名字。游行队伍很长,连绵的口号汹涌而来,我和姐姐听到了先是一愣,接着就是大哭起来。母亲当即把我俩推进门里,然后端着那一大盆水,冲到队伍前面,把一长串队伍硬是拦了下来。我和我姐躲在门里,看涌上来的人把母亲围起来,母亲被人群湮没了,彼此说什么根本听不清,只觉得街上吵成一锅粥。最后不知怎么一回事,游行队伍就此散掉,母亲毫发无损回到家里嘴里还嘀咕着:“他们怎么可以自说自话喊口号,喊什么口号都由上级规定的,还以为我不知道呢,我踩正了道理,还怕他们不成?”一边嘀咕,一边微微显出得胜回头的样子。
⑧我眼睁睁地看着母亲独自一人,当街把那么一长串游行队伍拦下来,对我母亲佩服得不得了,简直把她当成了电影里的英雄。
⑨现在,我依然相信母亲,相信母亲是一位英雄,能够镇定地面对死亡,能够独自一人,把死神的阴影,挡在我们的家门之外。
21.根据拼音写汉字:手足无cuo (1分)
22.全文回忆了关于母亲的两件事,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6分)
时间 起因 经过 结果
四十年前 我风湿热发作 (1) 在医生善意的玩笑后,母亲笑了。
五十年前 (2) 我们因母亲一个人拦下了游行队伍,据理力争。
23.联系全文,概括母亲的形象,并简要分析。(4分)
2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所起的作用,理解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为母亲镇定地拦下一长串游行队伍的英雄事迹而自豪。
B.点明母亲在“我”心中是英雄,呼应题目,升华主旨。
C.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敬佩之情。
D.表达“我”对母亲这次也能战胜病魔的坚定的信心。
三、综合运用(5分)
25.世界名著《童年》是苏联作家 创作的 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的主人公叫 (3分)
26.小说中很多人都给了“我”力量和支持,比如 的外祖母,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 等。(2分)
四、写作(43分,其中书写分3分)
27.作文
人在成长过程中,要感谢的人很多,如: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邻居等,请以“我想说声谢谢你”为题,用具体的事例来写楚你为什么感谢他(她),做到内容具体,情感真实。
要求:
(1)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共6页第6页
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六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野旷天低树
2、稻花里说丰年
3、浪淘风簸自天涯
4、南朝四百八十寺
5、路转溪桥忽见
6、茅檐长扫净苔
7、宋 苏轼 七言绝句
8、比喻像打翻的墨水一样。
9、D
10、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1、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军战士对面临的困难的蔑视,赞扬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2、B(颈联扣住“万水”来写,“暖”和“寒”两周感觉形成对比,既巧妙地交代了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时令,又写出了主观的心理感受。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13(1)比得上 (2) 等到
14、读书时用的力气多,收获就多,他读过的书,才能终生不忘。
15、“书不可不成诵”
16、勤奋好学,知识渊博,有超强记忆能力的人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17、靡
18、动作
19、(1)两个竹节人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疾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3)挖空心思给竹节人做神奇的兵器,取威风的名号。
(5)下课后,我们在教室里玩竹节人,热闹极了。
20、节奏明快急切,营造出一种紧张激烈的战斗氛围。
21、措
22.(1)母亲背着我从底楼到四楼,满头大汗;
(2)父亲正隔离审查;
(3)毫发无损回来后,母亲略显得胜归来的样子
分析:本题考查文中事件的概括。解答此题按题目中给出的时间词找到相应的事件,分清事件的三个部分,分别用简洁的语句加以概括即可文中记叙的两件事分别为:四十年前,我风湿发作,母亲背着我从底楼到四楼,满头大汪在医生的善意玩笑下,她也笑了;五十年前,父亲正隔离审查,母亲一个人拦下了游行队伍,据理,最后毫发无损得胜归来
23.(1)爱护孩子的母亲。具体表现:我生病了,母亲背着我从底楼门诊室到四楼病房。(与游行队伍吵架前,母亲先把两个孩子推进门去)
(2)坚守原则的母亲。具体表现:因为游行队伍自说自话喊打到父亲的口号,母亲和他们争辩,拦下了游行队伍。
分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文章除了表现母亲的乐观勇敢外,还表现母亲爱护孩子,比如:我生病了,母亲背着我从底楼门诊室到四楼病房。还表现出母亲对原则的坚守,如:游行队伍自说自话喊打到父亲的口号,母亲和他们争辩,拦下了游行队伍。
24.A
分析:本题考查文章末段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可以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对四个选项进行比对分析,作出正确的选择。结尾段是对全文的总洁,表达了“我”对乐观、勇敢、有力量的母亲的敬佩之情,并对母亲能战胜病魔充满信心,并非是对五十年前往事的总结,故A有误。
25、高尔基 自传 阿廖沙
26、慈祥善良 格里戈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