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课件(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课件(4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8 12:2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专题内涵解说
人性,是一个抽象而又具体的话题。生活的每一天,每一个瞬间,都在展示着人性的复杂与丰富,美丽与丑陋。几乎所有文学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着人性这个永恒的主题。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性内涵,对提高我们认识生活的能力,对净化我们的灵魂,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都是十分重要的。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
雨果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之一。
雨果一生坎坷而丰富,19世纪40年代的十年间,主要从事政治活动。1851年雨果因鼓动民众起义,开始了 19年的流亡生活,1870年结束回到法国,他始终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积极投入保卫共和国的斗争。1885年雨果逝世于巴黎。
作者简介
雨果(l802~1885)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序言”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1830年他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第一个浪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它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长篇小说。
弃儿伽西莫多,在一个偶然的场合被副主教克洛德 孚罗洛收养为义子,长大后有让他当上了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他虽然十分丑陋而且有多种残疾,心灵却异常高尚纯洁。 长年流浪街头的波希米亚姑娘爱斯梅拉达,能歌善舞,天真貌美而心地淳厚。青年贫诗人尔比埃尔.甘果瓦偶然同她相遇,并在一个更偶然的场合成了她名义上的丈夫。 很有名望的副主教本来一向专心于“圣职”,忽然有一天欣赏到波希米亚姑娘的歌舞,于是千方百计要把她据为己有,对她进行了种种威胁甚至陷害,同时还为此不惜玩弄卑鄙手段,去欺骗利用他的义子伽西莫多和学生甘果瓦。眼看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占有爱斯梅拉达的罪恶企图,最后竟亲手把那可爱的少女送上了绞刑架。
  另一方面,伽西莫多私下也爱慕着波希米亚姑娘。她遭到陷害,被伽西莫多巧计救出,在圣母院一间密室里避难,敲钟人用十分纯朴和真诚的感情去安慰她,保护她。当她再次处于危急中时,敲钟人为了援助她,表现出非凡的英勇和机智。而当他无意中发现自己的“义父”和“恩人”远望着高挂在绞刑架上的波希米亚姑娘而发出恶魔般的狞笑时,伽西莫多立即对那个伪善者下了最后的判决,亲手把克洛德从高耸入云的钟塔上推下,使他摔得粉身碎骨。
字音字形
鞭笞 镂刻 菲薄 耷拉 紧扎
脊背 蜷缩 抽搐 牛虻 黝黑
诅咒 虫豸 恫吓 迸出 跛脚
神甫 怜悯 丑陋
chī lòu fěi dā zā
jǐ quán chù méng yǒu
zǔzhòu zhì dòng bèng bǒ
检查预习:
问1:“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伽西莫多在格雷沃广场受刑,受尽了周围人的侮辱诅咒之后,受到他伤害的爱斯梅拉达却给他水喝,伽西莫多流下了生平第一滴眼泪。
问2:伽西莫多为什么要受刑?
受了其养父、神甫克洛德 孚罗洛的唆使,拦路劫持爱斯梅拉达
问3:伽西莫多受刑前、受刑中,受刑后的态度如何?
任人摆布,丝毫也不反抗
痛苦、懊丧
愤怒和憎恨、希望、希望的破灭、流出了平生的第一滴眼泪
问4、伽西莫多的情绪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问5、伽西莫多受刑前后,周围人的表现如何
普通群众:笑、喊、嘲笑、诅咒、叫骂、投石子
 问6:作者用如此之多的语句描写观众的哄笑、咒骂、愤恨,你能看出围观群众怎样的心理?
把别人的受罪当作娱乐、嘲笑怒骂别人的痛苦并落井下石的变态心理。
 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中国的看客:
  鲁迅的作品(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药》)
  几年外出打工,哪知刚回到家乡重庆,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就被全被骗光,老家大足的刘姓打工仔气急不过,精神恍惚之下爬上雨棚要自杀,并挥刀自残,其间竟有围观者大喊:"再来一刀"。发生在菜园坝火车站的这一幕令人深思。
看客大喊“一、二、三———跳嘛!”
轻生现场竟有人兜售望远镜,这让“见识”过许多场面的记者们全都大跌眼镜。据报道中介绍,曾经有一女子多次来到香江饭店和乐都饭店欲跳楼轻生。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居然有一妇女抓住“商机”干脆在现场做起了生意——兜售望远镜。
“你看见我抢劫妇女都不管,真是窝囊废,你还算个男人?”歹徒抢了一女子的手机后,又将该女子打得满脸是血,这时,一男子路过此地,看到这些却没有制止,没想到,歹徒气焰更嚣张,竟转过头大声挖苦 该男子。
看客
成因:愚昧、麻木、无聊,道德感低下,从众心理的诱使
表现:咀嚼别人的痛苦当作快乐,强权下找更为弱小的个体发泄愤懑,胆怯懦弱,惟恐引火上身。
看了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鲁迅笔下的人物众多,除了阿Q,祥林嫂,润土和孔乙己等能反映当时中国人民普遍形象以外,还有不少配角着实也让人深思许久。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那些看客。 “于是他背后的人们有须竭力伸长了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这是鲁迅描写看客形象的众多作品中最有代表性,最为含蓄的一篇。所谓看客,重点字自然在于一个“看”字。这些人在鲁迅的世界中没有样貌,不管男女老少,只有一个动作,那就是“看”。这可能就是爱看热闹的中国人的最突出的形象吧。
  上个世纪初,鲁迅就曾经对于这些冷漠的看客给予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并为塑造国人的灵魂进行了矢志不渝的奋斗。但直到现在,先生所深恶痛绝的看客仍然不时地暴露出他们的丑陋身影。所不同的是,这些看客们消失了鲁迅那个时代的木然和呆滞,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踊跃的,激动的,甚至是兴奋的表情。
问7:回到课文,围观的人民说明了什么社会问题? (用课文的话来作答)
问8:“中世纪”是不是就是一片漆黑的世界,人与人之间非常的冷漠?
阳光女孩--美丽的爱斯梅拉达
问9:为什么要用阳光女孩来形容爱斯梅拉达,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问10:看客一般都是一些不相干的人,那自己最亲近的人呢?伽西莫多最感激、最崇敬的人对他的态度如何?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的养父,他最感激、最崇敬的人神甫克洛德 孚罗洛。推卸责任,漠不关心、虚伪狠毒
问8:这说明什么问题?
问9:“中世纪”是不是就是一片漆黑的世界,人与人之间非常的冷漠?
阳光女孩--美丽的爱斯梅拉达
问10:为什么要用阳光女孩来形容爱斯梅拉达,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问11:这时周围人也像你一样被感动了吗?
,“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
问12:如果说周围人被感动了,那与前文表现的“看客”是否矛盾
  “人之初,性本善”,“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爱斯梅拉达的举动,唤醒了人们人性中的良知,斯梅拉达给仇人喂水,民众为之欢呼,正是对人性之美的呼唤。
人有两只耳朵,一只耳朵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耳朵听到魔鬼的声音。
维克多·雨果
齐读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
  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
  
让宽容与善良在我们的人性中熠熠生辉
美与丑的看台
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说:“丑存在美的旁边,畸形接近着优美,‘丑恶滑稽’藏在‘典雅高尚’的里面,恶与善相共,阴影与光明相共。”他正是以这种审美的对照原则来进行艺术实践的。
根据以上的探讨,你能归纳出哪些对照?
伽西莫多的美与丑、伽西莫多与爱斯梅拉达、伽西莫多与副主教克洛德、爱斯梅拉达与群众、群众前后表现的对比。
1、外表丑陋与
2、外貌丑陋无比与
3、善良朴实与
4、善良有同情心与
5、嘲笑、辱骂与
内心善良懂得感恩
漂亮迷人
自私阴险
麻木无知、糊涂变态
肯定、赞赏
总结:
快速浏览课文,抓住关键信息,分别找出小说三要素中的环境,人物和情节,并分别概括出选文的典型环境,主要人物和情节的发展脉络
典型环境:
伽西莫多(核心人物)
看客(围观群众)
爱斯梅拉达
克洛德
2、地点——
主要人物:
1、时代——
中世纪的蒙昧时代
格雷沃广场上的刑台
一滴眼泪     一滴水
悔恨之泪

善良之心
伽西莫多
爱斯梅拉达
刑台
愚昧无知
自私狠毒
围观者
副主教

鲜明的对比
突出的主题

发现与创新
看客形象被很多中外作家描写过, 你还能从鲁迅或其他作家的作品中找到类似的看客形象吗?
温故而知新
且看《祝福》里这段描写:祥林嫂的阿毛不幸被狼吃了,她到处向人倾诉自己的痛苦;人们如何反应?“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这类情感和行为方式表面上麻木、混沌,实际上 是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忍的。(钱理群语)
仔细阅读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喂水喝这一场景所在的段落。
(注意两人的动作、表情,揣摩伽西莫多丰富的内心世界)
文本研习
这时,人们看见他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请分析这滴眼泪的丰富含义,写下你感悟到的“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
思考与感悟
补充材料
伽西莫多只要一伸手,就把他从深渊中拖上来,可是他连看都不看他一眼。他凝望着河滩,凝望着绞刑架,凝望着埃及少女。聋子双肘撑在栏杆上,就在副主教刚才站过的地方,目不转睛地死盯着此刻他在世界上唯一的目标,纹丝不动,无声无息,就像遭雷打电劈似的。他那只独眼在此之前还只流过一滴眼泪,这时却默默地泪流如河。(选自《巴黎圣母院》第十一卷)
4、 伽西莫多从不会流泪到流过一滴眼泪,到此刻“泪流成河”。你认为伽西莫多的内心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归纳与总结
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说:“丑存在美的旁边,畸形接近着优美,‘丑恶滑稽’藏在‘典雅高尚’的里面,恶与善相共,阴影与光明相共。”他正是以这种审美的对照原则来进行艺术实践的。
根据以上的探讨,你能归纳出哪些对照?
一滴眼泪 一滴水
悔恨之泪

善良之心
伽西莫多
爱斯梅拉达
刑台
残忍无知
虚伪狠毒
围观者
副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