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8 09:1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西省2021-2022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第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复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写在题后括号内)
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埃及奴隶制国家大多兴起于尼罗河上 B.尼罗河闻名世界主要是因为古代埃及
C.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的大河文明
2.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若干个小国家。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自然条件是文明诞生的唯一条件 B.早期文明往往出现在自然条件更优越的地方
C.早期文明产生的时间都是相同的 D.大河流域中上游不存在适合人们生存的条件
3.“从公元前3100年得以统一到公元前525年被外族征服,这个文明古国经历了三个帝国的统治,而这三个帝国相间隔的时间也都相当短暂。因此,在长达2500年的时间里,这个古国的文明还算是稳定而保守的。”这个“文明古国”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罗马帝国
4.古埃及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开始涨水。他们据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据此可知,古埃及人之所以在历法方面有所建树( )
A.源于太阳和天狼星的运转规律 B.源于尼罗河定期泛滥的特点
C.源于古埃及人生产生活的需要 D.源于古埃及人偶然间的观察
5.古埃及人需要掌握尼罗河泛滥的具体日期,他们编制了太阳历;在尼罗河的河水退去后,古埃及人发现原来的土地的界线被河水冲掉了,因此,每年都要重新丈量和测数土地,于是,他们掌握了各种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事实较适合用来说明( )
A.古埃及人创造了最科学的历法 B.数学是尼罗河流域最重要的成就
C.古代科学文化非常适用于生活 D.古埃及科学和文化孕育于尼罗河
6.胡夫金字塔北侧离地面13米高处有一个用4块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这个三角形用得很巧妙,因为如果不用三角形而用四边形,那么,一百多米高的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压力将会把这个出入口压塌。而用三角形,就使那巨大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开了。材料适合用来说明( )
A.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C.金字塔象征了古埃及法老的权力和地位 D.金字塔是法老奴役奴隶的见证
7.金字塔修建的髙大雄伟,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实质上反映了古埃及( )
A.王权逐渐衰落 B.民主意识增强
C.社会经济动荡 D.外族入侵频繁
8.“约公元前3500年,这里出现了城镇,神庙,宫殿和文字,成为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约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4世纪中后期,亚历山大曾经征服了这个地方;公元8世纪,阿拉伯帝国扩张,在这个地方建都。”“这里”是(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恒河流域
9.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汉谟拉比将政治、军事、外交、司法和宗教等权力揽在自己手中,由他直接任命中央和地方官吏。他在大行政区设总督,在较大的城市中任命被称为沙卡那库的官员,小城市则任命被称为拉比亚努姆的官员治理。据此可知,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统治时期是一个( )
A.军事帝国 B.地跨欧亚非的帝国 C.共和国 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10.在约公元前3500年时起,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开掘沟渠,建成复杂的灌溉网,他们改进的生产技术,在这个干旱少雨的荒原上,建立起一个个农业公社,成功的完成子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到文明的过渡,从而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创建了第一代文明。这表明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
A.为外来文明 B.兴起于农耕 C.演进很艰辛 D.领先于世界
约公元前3500年起,在两河流域下游建立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发明了“楔形文字”; 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 发明了60进位法。
11.取得如上所示文明成就的是古代两河流域的( )
A.苏美尔人 B.阿卡德人 C.阿摩利人 D.亚述人
12.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其中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是( )
A.通过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 B.修建了呈角锥体状的法老陵墓
C.制定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D.确立了贵贱分明的四等级制度
13.《汉谟拉比法典》中有一句说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表明法典表面上强调:法律旨在维护( )
A.社会的公平正义 B.贵族的根本利益 C.国王的专制统治 D.奴隶的合法地位
14.《汉谟拉比法典》很多条文是用来处理自由民内部关系的,处理的原则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正是依靠这部法典,汉谟拉比时代的巴比伦社会,成为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中统治最严密的国家。这里叙述了《汉谟拉比法典》的( )
A.适用范围和作用 B.原始性和作用 C.特点和实质 D.进步性和作用
15.大约距今四千多年之前,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方圆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崛起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这就是曾经被印度学专家们称之为印度文明“第一道曙光”,或者称为“印度文明之母”。这里所说的文明( )
A.是雅利安人创造的 B.被称为哈拉巴文明
C.是佛教文化的代表 D.属孔雀王朝的遗存
16.“每个人的社会地位都由其家庭出身来决定,每个人都根据其出身,从事世世代代规定了的职业,不能任意改变”。“门当户对是婚姻的基础”,“实际生活中,瓦尔那地位较高的男子娶了瓦尔那地位较低的女子,被视为允许,但严格禁止地位较低的男子娶地位较高的女子为妻”。以上这种情况曾经出现在(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代雅典
17.“以婆罗门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由于该体系中的不平等与近代西方兴起的民主制度与人权思想大相径庭,因此常被批评为反现代化的落后制度。”材料中的制度是( )
A.君主制 B.奴隶制 C.世袭制 D.种姓制
18.面对诸侯争霸、社会矛盾尖锐的现实,孔子提出为国以礼、为政以德、为政在人的思想主张。与孔子同时代的另一位先哲则生活在一个等级森严、争权夺利、弱肉强食的混乱社会,他主张人心向善、慈悲为怀、以法超渡、以身布施,实质则是诱导世人放弃追求、逃脱现实,以缓和矛盾。这位“先哲”生活在( )
A.古代希腊 B.古代罗马 C.古代埃及 D.古代印度
19.佛教产生后,得到国王和贵族的接受和支持,其重要原因是( )
A.佛教尊重种性制度 B.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C.佛教主张积善修行 D.佛教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20.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其路线是( )
A.印度——缅甸——越南——中国 B.印度——中亚——新疆——中原
C.印度——朝鲜——日本——中国 D.印度——西亚——中亚——新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8分,第22题10分,第23题9分,第24题13分,共40分。)
2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就创造了象形文字,这种文字一直沿用到公元4世纪。此后逐渐被人遗亡了近一千五百年。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时,发现了用象形文字、世俗文字和希腊语三种文字相对照刻写了同一内容的《罗塞达石碑》,1822年,法国学者商波良破译了这块石碑,部分象形文字才被识读。
(1)中国的汉字虽然几经演变,但总体上是一脉相承,现在即便是一般的读书人,都能识读部分古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没有延续下来,说明了什么?(2分)
(2)你认为法国学者商波良是怎样通过这块石碑识读象形文字的?(3分)
(3)你认为象形文字的识读有何意义?(3分)
22.(10分)阅读《汉谟拉比法典》的部分条款,回答问题。
序言 当马都克命我统治万民并使国家艾得福祉之时,使我公道与正义流传国境,并为人民造福。
第2条 倘自由民控告另一自由民犯巫蛊之罪而不能证实,则被控诉者应自己跳到河里(跳到河里去洗清自己),倘若他为河所占有(被河水淹死),则控告者可以占领他的房屋;倘若河为其洗白而他安然无恙(没被河水淹死),则控告他的人应处死,被控告的人取得控告人的房屋。
第18条 如果这个奴隶拒不说出主人的名字,发现者必须把他带到宫殿,并做进一步的调查,而且这个奴隶将被遣返给他的主人。
第19条 窝藏他人奴隶并且被抓获者将被处以死刑。
第196条 挖去别人眼睛的人也要被挖出眼睛。
第197条 打断别人骨头的人也要被打断骨头。
第200条 打掉同等地位者牙齿的人将会被敲掉牙齿。
第220条 如果用手术刀医治肿瘤的医生将奴隶的眼睛挖出,必须赔偿奴隶价格的一半。
第247条 租借公牛却挖出其眼睛者将赔付牛价的一半。
结语 (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改,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
(1)据材料,说说《汉谟拉比法典》有哪些特点?(6分)
(2)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及价值。(4分)
23.(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公牛和1头母牛。
(1)从以上法律条文中,你能看出古印度社会的什么特点?(4分)
材料二 婆罗门从事教育、司法等好的职业,而贱民则从事清扫、抬尸等不净的职业。倘若高级种姓从事低级种姓的职业,则可能降低或丧失其原有的种姓身份。而低级种姓则是绝对不允许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倘若从事了则是被认为是对神灵的冒犯,将要受到最严厉的惩罚。每个人的职业生来就已经决定,一代传一代不论适合与否都只能被迫去做。这种职业的分工一直伴随着印度历史的发展。即使到了现代印度,一个人的职业仍然与其种姓地位息息相关。现今,有一些十分有才能的低级种姓人才进入到管理层或国家公务系统中,但权利的把持和决策依旧是高级种姓。
(2)据材料二,说说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3分)
(3)据材料二,你认为种姓的观念对现代印度社会造成怎样的消极影响?(2分)
24.(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字起源示意图
(1)据材料一,说说现代西方字母文字是怎么发展过来的。(2分)
(2)据材料一,说说古埃及象形文字对后来的哪几类文字体系产生了影响?(3分)
材料二 其确立的一些原则,特别是有关债权、契约、侵权行为、家庭以及刑法等方面的一些原则:如关于盗窃他人财产必须受惩罚,损毁他人财产要进行赔偿的法律原则以及诬告和伪证反坐的刑罚原则,法官枉法重处的原则等,均对后世立法具有重大影响。它不仅被后起的古代西亚国家如赫梯、亚述、新巴比伦等国家继续适用,而且还通过希伯来法对西方法律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中世纪天主教教会法中的某些立法思想和原则便渊源于该法典。
材料三 久而久之,它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深入人心,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形态,因而能历数千年而不倒。即使是今天,许多人仍然有意无意地以血缘和出身论人,以肤色和种族取人。
(3)材料二中的“其”、材料三中的“它”各指什么?(4分)
(4)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你对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有何认识?(4分)
上册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1.C 2.B 3.A 4.C 5.D 6.B 7.A 8.B 9.D 10.B 11.A 12.C 13.A 14.B 15.B 16.B 17.D
18.D 19.B 20.B
21.答案:(1)说明古埃及文明是中断的文明。(2分)
(2)他先解读出了希腊语和世俗文字,发现石碑的三种文字记的是同一内容,然后将象形文字与其他两种文字比照识读,再参照其他地方发现的一些象形文字,总结其规律,即可识读部分象形文字。(3分)
(3)识读象形文字,实际上就拿到了一把打开古埃及历史大门的钥匙,有助于我们揭开古埃及历史的神秘面纱。(3分)
22.答案:(1)《法典》维护了国王的权威;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有证据方能治罪;同态复仇和认可神明判决,说明《法典》带有原始特征;奴隶和牛马一样属于奴隶主的财产等。(回答3个特点即可得6分)
(2)地位:迄今发现的现存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分)
价值:为后人研究古巴比伦社会提供了重要史料,对后世法典的制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分)
23.答案:(1)各社会成员等级差别明显,从高到低依次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2分)社会地位不同,受法律保护的程度也不一样。(2分)
(2)等级森严、种姓世袭、职业世袭。(3分)
(3)职业受种姓决定,势必造成一些人对职业的倦怠,抑制人的才智与创造力等。言之成理即可。(2分)
24.答案:(1)腓尼基人根据古埃及象形文字和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创造了腓尼基字母文字,而现代西方字母文字是由腓尼基字母文字发展过来。(2分)
(2)儒家文化体系的文字;游牧民族文字和西方字母文字。(3分)
(3)《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的种姓制度。(4分)
(4)古代各文明区域的劳动人民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贡献;现代文明能在古代文明中找到其根源;古代文明有其优秀的部分,有的也产生了消极影响等。(言之有理即可,每一点认识得2分,共4分。)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