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08 10:1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2 氧气
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
人和动植物呼吸
医疗急救
宇宙航行
登山潜水
(2)支持燃烧
气焊
炼钢
气割
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氧气是____色_____味的____体。
2、溶解性:氧气___溶于水,在室温,1L水中只能溶解30mlO2。
3、三态变化:
氧气 液态氧气 固态氧气
101kPa, -183℃
101kPa, -218℃
(无色)
(淡蓝色)
(淡蓝色)
4、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
(ρO2 =1.429g/L, ρ空气 =1.293g/L)
5、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____。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_____的气体,可以与金属、非金属等多种物质发生反应,同时放出热量。氧气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具有____。氧气还能支持燃烧,具有____性。
导读
1、氧气具有助燃性
2、氧气与硫发生反应
3、氧气与碳发生反应
4、氧气与铁丝发生反应
5、氧气与镁条发生反应
实验探究一: 氧气支持燃烧(实验2-2)
【思考】如何检验氧气?
实验操作: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瓶内装的是___;
实验结论:在氧气中,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实验探究二:氧气与硫的反应(实验2-3)
物质 颜色 实验现象
空气中燃烧 氧气中燃烧
S 淡黄色固体
化学反应 方程式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放出热量,生成无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2 SO2
点燃
【思考】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入少量水?
预先加入水,用于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实验探究二:氧气与木炭的反应
物质 颜色 实验现象
在空气中燃烧 在氧气中燃烧
木炭 黑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
发出红光
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 CO2
点燃
盛有木炭的燃烧匙应由上而下缓慢伸入瓶中,确保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
注意
实验探究三:氧气与铁丝的反应(实验2-4 )
阅读P34实验操作,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2、火柴起什么作用?
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为什么集气瓶底要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4、为什么待火柴快燃尽时,才将铁丝伸入氧气中?
5、实验现象是什么?
1、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有利于铁丝持续燃烧
2、提供铁丝燃烧所需的温度,引燃铁丝
3、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4、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降低氧气含量使实验失败
物质 颜色 状态 现象
在空气中燃烧 在氧气中燃烧
铁 银白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
不能燃烧
只处于红热状态
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放出大量的热;
3.生成黑色固体
3Fe+2O2 Fe3O4
点燃
思考
如果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但并没有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这是什么原因呢?
铁生锈,没有用砂纸进行打磨
实验探究四:氧气与镁条的反应(实验2-5 )
【实验现象】 1、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大量的热 3、生成白色固体
2Mg+O2===2MgO
点燃
【思考】
1、为什么在瓶底放一些水或铺一层细沙?
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2、点燃镁条前,为什么要打磨?
去掉表面的氧化镁;
注意:镁不仅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还能和氮气二氧化碳反应。
知识总结
1、通过以上三个实验,你发现物质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有什么区别?
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2、通过以上实验现象的描述,应该注意什么?
①不能把实验结论当做实验现象,不能出现具体的物质名称
②不能脱离实际,符合客观事实
③不能片面描述
④一一对应
【思考】能否用木炭、硫、铁丝、镁代替红磷做实验?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实验编号 反应前的物质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2-1 P、O2 P2O5 4P+5O2==2P2O5(白烟)
实验2-3 S、O2 SO2
实验2-4 Fe、O2 Fe3O4
点燃
S+O2 SO2
点燃
3Fe+2O2 Fe3O4
点燃
【思考】上述几个变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上述反应的共同特征
(3) 反应物均为两种物质
(2) 反应物中都有氧气
(4) 生成物都只有一种物质。
(1) 都需要点燃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1、化合反应:
(多→1)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2、氧化反应:
3、缓慢氧化:
物质与氧发生反应,但进行的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的反应
例如: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醋的酿造、酒的酿造、橡胶的老化、农家肥的腐熟
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但是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吗?
C+O2 CO2
点燃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石蜡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二氧化碳 + 水
碳 酸
氧化反应并不一定都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不一定都是氧化反应
知识总结
红热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温度很高;
燃硫入氧燃烧变旺,火焰明亮蓝紫漂亮,生成气体气味够呛;
红磷燃烧现象难忘,浓厚白烟冷切粉状;
铁丝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固态黑色。
课堂总结
总结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氧气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色、态、味、溶解性、密度
1、 2、
——现象和结论
1.(辽宁省营口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中考链接
中考链接
2.(湖北省咸宁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人类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依次是:O2、N2、CO2
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作燃料
D.在氧气里点燃细铁丝可发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021/11/7
1. 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两者的关系是( )
A.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与氧气化合的反应属于一种氧化反应
D.化合反应指氧气与另一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2.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C. 硫在氧气中燃烧 D.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2021/11/7
3.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4.科学实验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其中,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很重要。以下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021/11/7
5.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 )
使用过量的红磷
B. 把红磷改为蜡烛
C. 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
D. 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
E. 事先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
F. 燃烧匙内加足量红磷
G. 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H. 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021/11/7
6.如图,等体积的A、B两集气瓶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当完全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你将看到的现象( )
A瓶中有水流入
B. A、B瓶中均无水流入
C. A、B瓶中均有水流入
D. B瓶中有水流入
2021/11/7
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下图所示两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②点燃酒精灯加入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
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
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
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优点:①自始至终是密闭的,避免红磷点燃后塞橡胶塞的过程中P2O5逸散,污染空气。②实验数据更准确。
⑤说明:实验时应交替推动注射器活塞,原因?最后推进一个注射器中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