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九年级物理11.1电荷 摩擦起电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九年级物理11.1电荷 摩擦起电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8 20:4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科版五四制九年级物理11.1电荷 摩擦起电习题
一、单选题
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 铁棒 B. 石墨棒 C. 玻璃杯 D. 盐水
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的是
A. 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上
B. 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
C. 寒冷的冬天,潮湿的手摸铁栏杆时,手被“粘”住了
D. 两个铅杆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一个带电体与另一物体互相吸引,那么它们一定带异种电荷
B. 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易吸附灰尘属于摩擦起电现象
C. 摩擦起电说明电子和正电荷同时按相反的方向转移
D. 摩擦起电现象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出电荷
在金属,橡胶,盐水,陶瓷,大地,塑料这些物体中
A. 它们都是导体 B. 它们都是绝缘体
C. 只有金属和盐水是导体 D. 橡胶、陶瓷和塑料是绝缘体
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金属箔张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箔带负电
B. 若用该橡胶棒靠近某轻质小球时互相吸引,说明该小球带正电
C. 验电器金属箔因带异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D. 若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则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增大
用带电体去靠近轻小纸屑,纸屑会飞向带电体,有的纸屑接触后又很快弹开。其原因是
A. 纸屑飞向带电体是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接触后又很快弹开是因为二者带上了同种电荷
B. 纸屑飞向带电体是因为二者一定带了同种电荷,接触后很快弹开是因为二者带上了异种电荷
C. 纸屑飞向带电体是因为二者一定带了异种电荷,接触后很快弹开是因为二者带上了同种电荷
D. 纸屑飞向带电体是因为二者一定带了同种电荷,接触后很快弹开也是因为二者带上了同种电荷
如图所示,轻质小球甲、乙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 甲带电,乙不带电
B. 甲不带电,乙带电
C. 甲、乙都带电,并带有异种电荷
D. 甲、乙都带电,并带有同种电荷
如图所示,女孩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时头发立起并散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头发一定带正电荷
B. 头发一定带负电荷
C. 头发一定带同种电荷
D. 头发一定带异种电荷
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
B. 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
C. 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
D. 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可以用
A. 验电器 B. 看它是否能吸引轻小物体
C. 和已知带电体相斥 D. 以上三种方法任意一种均可
二、填空题
小明用塑料尺在干燥的头发上摩擦了几下,将塑料尺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发现塑料尺与橡胶棒相互排斥,由此判断塑料尺带______电,在毛皮摩擦橡胶棒的过程中,毛皮______选填“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 电荷,它与带负电荷的通草球靠近时,要相互______ .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它们是______电荷和______电荷。当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因为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上了______电荷,这说明其中______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
三、实验探究题
如图甲那样连好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发现小灯泡不发光。这是因为玻璃珠内几乎没有______,给玻璃珠加热,如图乙所示,当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灯泡发光,说明此时的玻璃珠成为______,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你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制作二极管的材料属于______材料填“导体”,“绝缘体”,“半导体”,二极管具有______性。
利用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也可以完成一些物理实验:
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如图所示,用手向下捋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______选填“蓬松”或“紧密”。是因为塑料细丝彼此之间带上的是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塑料绳下段蓬松的原因是因为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铁棒、石墨棒、盐水是导体.
玻璃杯是绝缘体.
故选C.
根据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进行判断.
常见的导体:人体、大地、金属、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橡胶、塑料、玻璃、陶瓷、油、空气等.
本题考查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对于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可以联系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来记忆,不要死记硬背.如塑料,橡胶,陶瓷等常用来制作用电器的外壳,以防止触电,它们都是绝缘体;而电线芯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酸碱盐的水溶液都是导体.
2.【答案】
【解析】解:
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是摩擦起电现象;
A、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上,这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是摩擦起电现象,故B符合题意;
C、寒冷的冬天,潮湿的手摸铁栏杆时,手被“粘”住了,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故C不符合题意;
D、两个铅杆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带异种的电荷,摩擦带电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此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现象及分子作用力的存在,一个“粘”字,包含不同的物理规律,要注意区分。
3.【答案】
【解析】解:、如果一个带电体与另一物体互相吸引,那么它们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这个物体不带电,故A错误;
B、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易吸附灰尘属于摩擦起电现象,故B正确;
C、摩擦起电是电子的转移,故C错误;
D、电荷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故D错误。
故选:。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因为电子是带负电的,所以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主要考查了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4.【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进行判断:
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石墨等.
常见的绝缘体包括:橡胶、陶瓷、塑料、玻璃等.
导体和绝缘体不能死记硬背,根据生活中用哪些材料来导电,用哪些材料来绝缘,记忆效果好,并且记忆长久。
【解答】
金属和大地是常见的导体,盐水是盐的溶液,所以盐水是导体.
陶瓷、塑料和橡胶是常见的绝缘体.
故选D。
5.【答案】
【解析】
【分析】
要掌握带电体的性质、自然界的两种电荷的规定及相互作用,会利用验电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解答】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即有多余的电子,所以当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时,橡胶棒上的部分电子会转移到验电器上,金属箔因带同种电荷而张开,所以金属箔带负电。故A正确,C错误;
B.带负电的该橡胶棒靠近某轻质小球时互相吸引,该小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B错误;
D.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若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正负电荷相互中和,所以金属箔张开的角度会变小。故D错误。
故选A。
6.【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带电体的性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知道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对解决此类题目很关键。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
纸屑会飞向带电体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有的纸屑接触带电体后又很快“弹开”,是因为这些纸屑带上了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很快“弹开”;
故BCD不正确,A正确。
故选A。
7.【答案】
【解析】解:根据图示可知,甲乙两小球相互排斥,因此甲、乙都带电,并带有同种电荷。
故选:。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本题考查了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物体带电情况,注意两个物体想到吸引时,两个物体可带异种电荷,或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8.【答案】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知道并理解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在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
当人在触摸静电球时,人的身体就会带上电荷,使得人的头发带上同种电荷但不能确定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使得人的头发会飘起来,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答案】
【解析】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由题图可知,甲、丙两球相互排斥,故甲、丙两球应该带同种电荷,因为甲球带正电,所以丙球一定带正电;又甲、乙两球相互吸引,则乙球可能带负电,又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乙球也可能不带电。
10.【答案】
【解析】解:、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可以用验电器,故A可以;
B、通过观察它是否能吸引轻小物体也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故B可以;
C、据同种电荷相斥可判断该物体是否带电,故C也可以;
D、中说上面三种方法任意一种均可,故该选项最全面。
故选:。
实验室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知道验电器的作用、电荷间作用规律和带电体的基本性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1.【答案】负 失去电子
【解析】解: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塑料尺与橡胶棒相互排斥,则塑料尺带负电。在毛皮摩擦橡胶棒的过程中,毛皮带正电,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
故答案为:负;失去电子。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得到电子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少了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
12.【答案】正;吸引
【解析】解: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的通草小球,可能是通草球带负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也可能通草球不带电体,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
所以会出现吸引现象.
故答案为:正,吸引.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排斥的两个物体带有同种电荷,吸引的物体可能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
掌握正电荷和负电荷的规定.
掌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掌握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
13.【答案】正 负 失去 正 丝绸
【解析】解: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它们是正电荷和负电荷。
当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因为失去电子而带上了正电荷,这说明其中丝绸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
故答案为:正;负;失去;正;丝绸。
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不同的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摩擦过程中有得失电子的现象,如果是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相同,摩擦时不会有得失电子现象,不会发生摩擦起电。
14.【答案】自由电荷 导体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导体 半导体 单向导电性
【解析】解:甲图中,电路中灯泡不发光,说明电路不通,无电流,进而说明玻璃珠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
这是因为玻璃珠内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当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灯泡发光,说明此时电路是通路,说明红炽状态的玻璃珠是导体;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导体;
二极管由半导体材料制成,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故答案为:自由电荷;导体;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导体;
半导体;单向导电性。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绝缘体几乎没有自由电荷;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以变成导体。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叫半导体,半导体是制作二极管、三极管的材料,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本题实验能够验证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解题时要抓住实验中的现象,并通过现象去分析与导电有关的问题。
15.【答案】蓬松 同种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解析】解:用手向下捋几下后,干燥的手捋塑料细丝时,出现摩擦起电现象;使塑料细丝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塑料绳会向四周散开,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蓬松。
故答案为:蓬松;同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摩擦起电现象普遍存在,手和塑料是不同材料,用干燥的手捋塑料细丝时,两者之间相互摩擦,出现电子的得失;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现象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属于基础知识。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