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 11 课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孔子生平
思想主张
文化成就
教育成就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孔子生平
如果我们要为孔子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孔子呢?
想一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
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中国思想文化
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
文化名人之一。
思想主张:
“仁”的学说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你知道吗?
孔子[仁]的学说
人
二
“仁”就是指个人的人格和人际关系。
它强调人际关系的根本是要彼此尊
重对方的人格,要求人们互相敬爱,
谦让和睦相处。
孔子[仁]的学说
知识联系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
知识联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
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 尊重他人,求同存异。 适度忍让,体谅别人 与同学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
学以致用:根据所学知识,再结合初一《思想政治》第四单元第二
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容,谈谈你应该怎样
处理刚刚开始的初中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课间短剧
孔子讲学
演员表
王鹏………………孔子
李坤………………弟子甲
胡鹏………………弟子已
文化成就
你知道孔子在文化领域有哪些贡献吗?
文化成就
整理和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诗经》
根据鲁国史书,编写了《春秋》
孔子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成为《论语》一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什么贡献?哪些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指导意义?
教育成就
兴办私学,广收门徒
总结了一套较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教育方法)
要经常温习(学习方法)
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
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学习方法)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什么是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我用铁犁和牛把春秋的土地翻耕,在战国的土地上播种,收获的是百家争鸣的果实。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的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牛耕和铁器的推广
社会变革
商鞅变法
各诸侯国变法
奴隶制瓦解
封建制度确立
思想文化空前发展
百家争鸣
奴隶社会
土地国有
土地私有
商鞅变法
新房子应该怎么建?
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百家”主要指哪些学派?各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看书填表
学派 人物 思想主张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孟子
荀子
墨子
庄子
韩非
孙膑
“仁政”,“民贵君轻”;反对兼并战争
“制天命而用之” 人能够战胜自然
“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痛恨社会不合理现象;乐天安命
主张改革;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强调战前准备;论述以少胜多的作战方法
孟子
墨子
庄子
韩非子
孙膑
儒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课间短剧
李坤饰
胡鹏饰
王鹏饰
钟雅妮饰
冯辉饰
老子
张震宇饰
道家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春秋 人们应相互爱护,反对暴政,提倡“仁”
孟子 战国 “仁政”;“民贵君轻”;反对兼并战争
荀子 战国 “制天命而用之”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道家 老子 春秋 事物包含对立的两方面;“无为而治”
庄子 战国 痛恨社会不合理现象;乐天安命
法家 韩非 战国 主张改革;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兵家 孙武 春秋 “避实击虚”;“知己知彼”
孙膑 战国 强调战前准备;论述以少胜多的作战方法
知识巩固
自己动手
能力拓展
知识巩固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C
2、提出“民贵君轻”观点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B
3、下列观点不属于韩非子的是( )
A.反对不义战争
B.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C.权力应集中在君主手中
D.以法治国
A
能力拓展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法、道三家的思想主张有什么不同 根据你对三种思想的看法,就学生拉帮结派现象如何遏制问题给学校政教处写一份建议书。
同学们可分别用品德教育(儒家)、纪律约束(法家)、
自我觉悟(道家)等观点。也可融合使用。
首先,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必要的,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必须拟定涟滨学校的校规,并让学生们严格遵守。赏罚分明,尤其是违反校规者,应重重地罚,狠狠地罚,才能让大家一齐重视校规,遵守校规。
当然,只懂得利用法纪是不行的。我们不能学秦始皇的残暴,更应重在人心。所以给学生们灌输良好的思想教育也是必要的。利用课余时间给同学们讲讲这方面的座谈会,教育大家。用这种仁慈的方法,也挺见效的啊!
哎呀,如果碰上了只犯一点儿小错的同学,既犯不上处分,但也不能置之不理,那就找他谈一次心,让他多学习学习周围的同学们。自我发觉错误、自我改正。这样,既不伤害同学自尊心,也有利校风建设。
法家思想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自己动手
如果你是一国之君或者是76班
班主任,你认为应该以哪一家或哪几
家的思想主张来治理国家或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