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4.15故乡练习题
一、单选题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 在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鲁迅先生的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B. 由于巴金对剥削人、压迫人的封建制度深恶痛疾,所以才写出了《家》《春》《秋》这样的作品。
C. 当时我不以为然,但是后来发现脚踝和手臂多处被叮咬。
D. 我们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却是不能忽视的。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亲 戚(qì) 蓬隙(pénɡ) 毡帽(zhān) 祭 祀(sì)
B. 装 弶(jànɡ) 伶俐(líng) 秕谷(bǐ) 髀间(bì)
C. 伶 仃(dīnɡ) 磕头(kē) 皱纹(zhòu) 瑟索(sè)
D. 寒 噤(jīn) 深 黛(dài) 潺潺(chán) 姿睢(zì)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________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2)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________起来了。
(3)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________。
A. 悲哀 凄凉 悲凉 B. 凄凉 悲凉 悲哀
C. 悲凉 悲哀 凄凉 D. 悲凉 凄凉 悲哀
与下面文字衔接起来最连贯的句子是()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________。
A. 但父亲终于带他走了 B. 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C. 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D. 但他终于随他父亲走了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阴晦(huì) 愕然(ě) 鄙夷(bǐ) 逃窜(cuàn)
B. 黛色(dài) 罔然(wǎng) 潮汛(xùn) 模样(mó)
C. 姿睢(zì) 寒噤(jìn) 颧骨(quán) 瓦楞(léng)
D. 祭祀(sì) 嗤笑(chī) 脚踝(huái) 五行(xíng)
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 我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B. 她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C. 她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D. 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下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小说的三要素指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其中,人物塑造是小说反映社会现实的主要手法。
B. 鲁迅的《故乡》《社戏》《藤野先生》都选自小说集《呐喊》。
C.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D. 小说中的少年形象往往让我们难忘,如《驿路梨花》中的哈尼小姑娘、《社戏》中的双喜和本文中的少年闰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字的书写讲究笔画和笔顺,如“曹”字的第三画应该是横折,“医”字的第三画应该是横。
B. 汉语中有不少带有或褒或贬感彩的词语,如“伟大”“温暖”“奋不顾身”等,称为褒义词;“愚蠢”“丑陋”“见利忘义”等,称为贬义词。
C. 古代诗文中,“桑梓”代指家乡,“烽烟”代指战争,“手足”代指兄弟,“桃李”代指学生,“鸿雁”代指书信。
D. “当脱贫攻坚的号角一遍遍吹响,背上行囊再出发,向着幸福奔跑!那些藏在心底的柔软,终将支撑我们去远方!”(句中“号角”“行囊”“支撑”“远方”都是名词)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阴 诲(huì) 篷隙(pénɡ) 萧索(xiāo) 祭 祀(sì)
B. 装 弶(jànɡ) 惘然(wǎnɡ) 秕谷(bǐ) 髀间(bì)
C. 伶 仃(dīnɡ) 愕然(è) 嗤笑(cī) 瑟索(sè)
D. 寒 噤(jìn) 深 黛(dài) 潺潺(chán) 恣睢(zì)
下列句子中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_____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_____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_____而生活。
A. 辛苦恣睢 辛苦麻木 辛苦展转 B. 辛苦展转 辛苦麻木 辛苦恣睢
C. 辛苦展转 辛苦恣睢 辛苦麻木 D. 辛苦麻木 辛苦展转 辛苦恣睢
二、填空题
文学常识填空。
《故乡》作者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的 、思想家、 。著有散文集《 》,小说集《 》《彷徨》,散文诗集《 》,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 》。
三、语言表达
鲁迅在《故乡》中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请从下面两部名著的主要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人物经历来印证这一观点。
A.《西游记》唐僧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题为“家乡‘巨’变”的漫画,说说漫画反映了一个什么社会问题。
四、综合性学习
班级要举行“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活动一] 请你为这个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 作家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体验,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下面两则材料出自鲁迅的《故乡》,请在横线上写出相关人物。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________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3)[活动三] 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一本好书往往能影响人的一生。向同学们推荐一部你阅读过的小说,并结合内容谈一谈你的推荐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C项,望文生义,“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这里应该用“不以为意”。A项,使用正确,“鲜为人知”指很少有人知道。B项,使用正确,“深恶痛疾”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D项,使用正确,“微不足道”指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字音字形的辨析能力。解答这类问题,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本题A.“戚”应读作“qī”,“蓬”应改为“篷”;B.“弶”应读作“jiàng”;D.“噤”应读作“jìn”,“姿”应改为“恣”。C项全部正确,故选C。
3.【答案】B
【解析】“凄凉”,寂寞冷落(多形容环境或景物)。“悲凉”,悲哀凄凉。“悲哀”,伤心。
4.【答案】C
【解析】A.有歧义。B.不够简练。D.与“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语意不符。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字形的能力。A项,愕è。B项,罔—惘,模mú。C项,姿—恣。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对比喻修辞手法的判断,不能仅仅看是否有“好像”“仿佛”之类的词语,还要注意分析句子的“本体”和“喻体”。A、B两项中的句子都没有本体和喻体,虽然有“似乎”“仿佛”两个词,但只是表示人物的判断或感觉,不是比喻词。D项所用的修辞手法是借代。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B项,《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而不是小说集《呐喊》。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法和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D项,“支撑”是动词。
9.【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字音字形的辨析能力。解答这类问题,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解答】
A项中“诲”应写为“晦”。
B项中“弶”应读作“jiàng”。
C项中“嗤”应读作“chī”。
D项注音字形完全正确。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做这题首先要辨析词的异同。辨析这几组词语可从词的意义入手,包括词义的范围,用什么词语去进行修饰限制;其次,从应用上辨析,包括搭配习惯、词性、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等。辨析这些词语一定要结合相关语境进行辨析。
【解答】
辛苦展转:指如同作者一样为了生活到处奔波;辛苦麻木:指如同闰土一样没有任何理想的,对压迫不做任何反抗的态度;辛苦恣睢:指如同压迫者一般暴戾放纵的行为。因此,闰土没有生活目标,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神灵上,是辛苦麻木地生活;“我”不停第漂泊,是辛苦辗转的生活;杨二嫂之类人是放纵地生活,因此是辛苦恣睢。
故选B。
11.【答案】鲁迅 文学家 革命家 朝花夕拾 呐喊 野草 狂人日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做这类题目时,学生必须对所考查的作品内容及作家十分了解。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解答文学常识类试题,关键在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本题《故乡》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2.【答案】【示例】A 唐僧一心向佛,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历尽千辛万苦,始终初心不改,终于取回真经。可见有了希望之后能坚持不懈地去奋斗,希望才能变成现实;空有希望但不去奋斗,希望便只是空想。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名著人物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要理解《故乡》中的这句话所蕴含的深意,熟悉名著内容,了解题干中所给人物及其相关情节,进而概括人物经历,印证“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一观点。注意将人物经历和对《故乡》中原句的理解结合起来表述。
13.【答案】反映了当前开发商盲目开发、占用国家土地资源,从而导致农民失去土地的社会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题常见的题型有描述(或说明)图画的内容,写出图画的寓意,发表读画的感想等。解答时,要认真观察图案以及文字,分别诠释图案、文字的内涵。介绍图案部分时,应抓住图案的构成要素及寓意进行介绍;介绍文字时,应抓住文字内容和形式上的独特之处进行介绍;写图案寓意则是透过图画的内容来解释图画表现的主旨。观察两幅图画,可以看出漫画反映了当前开发商盲目开发、占用国家土地资源,从而导致农民失去土地的社会问题。
14.【答案】 (1)(示例)各位同学,大家好!提起小说,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引领着我们去了解丰富的大千世界,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灵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一片天地吧。
(2)杨二嫂 闰土
(3)(示例)我推荐《西游记》。从作品中我读出了唐僧师徒四人披荆斩棘、不畏艰险,一心求取真经、普度众生的信仰。阅读时。可以采用跳读和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如作品中某些打斗场面的描写、写环境气氛的诗词、降妖伏魔的相似情节可以跳读,体现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险、一心求取真经的情节需要精读。如“三调芭蕉扇”这一情节,可圈画出一借芭蕉痢之后沙僧、猪八戒、唐僧之间的对话进行精读,从对话中体会他们坚定不移的取经决心,从而感受他们为了信仰勇于追求,为实现理想而敢于斗争、永不放弃的精神。
【解析】(1)本题考查开场白的拟写。解答这道题要紧扣“走进小说天地”这一主题,可简介小说的特点以及读小说的作用等,并注意修辞的运用,以让开场白富有文采。还要注意语言要有现场感、情感要真挚等。
(2)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的了解。第一句,根据人物语言特点可知,是杨二嫂。第二句,根据相关原文“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以及人物外貌特点可知,是闰土。
(3)本题是对文学名著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了解和识记,作家作品等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