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二鲁科版必修三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高二鲁科版必修三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9-15 19:5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以南水北调为例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及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2、掌握南水北调工程三种方案的路线及优缺点。
3、分析南水北调的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表读图锻炼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分组搜集资料、分析问题和活动探究,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自我节水意识,提高保护水资源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我国的大规模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关心国家大事。
课程标准: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看新闻,知大事
新华网河南频道10月8日讯
“十一”黄金周期间,当不少人陶醉于国庆节的悠闲长假时,我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5万多人、近2万台机械设备昼夜奋战在建设一线。南水北调这项新世纪伟大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此类案例的学习与探究方法:
1、为什么要调配?(原因分析)
2、能不能调?怎么调? (可行性方案分析)
3、调配后的影响?(影响分析)
数量上:
空间分布上:
时间分布上:
结合以下图表和所学知识,总结我国水资源数量特征和分布特征
原因分析
自 主 探 究
人口(占全国%) 耕地(占全国%) 水资源总量(占全国%) 人均水量
北方 43.5% 58.2% 14.7% 938立方米
南方 54.4% 36.6% 81.0% 4180立方米
我国南方和北方水土资源对比表
数量上:
“总量多,人均少”
空间分布上: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时间分布上: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结合所示图表和所学知识,总结我国水资源数量特征和分布特征
自 主 探 究
人口(占全国%) 耕地(占全国%) 水资源总量(占全国%) 人均水量
北方 43.5% 58.2% 14.7% 938立方米
南方 54.4% 36.6% 81.0% 4180立方米
我国南方和北方水土资源对比表
严重缺水区
缺水区
供需基本平衡或有余区
华北地区缺水最严重
我国水资源供需状况
试从供需关系分析我 国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完成学案的互动探究第3题
自然原因:
河流径流量小;
降水少且季节变化大;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
人口稠密,人均径流量少;
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
如果你不亲身走进我们的沂蒙山区,你也许永远不会相信那里的人们用一根粗粗的绳子把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滑到深深的井底,为的只是一瓢一瓢舀上半桶略带泥沙的饮用水。
针对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你有何良策
(1)修建水库(时间分布不均)
(2)跨流域调水(空间分布不均)
(3)海水淡化(水量少)
(4)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浪费污染严重)
(5)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浪费污染)
(6)保护生态环境(水量少)
(7)加强法制管理,提高节水意识(浪费污染)
早在1952年,毛主席视察黄河的时候就提出来南水北调的战略构想,他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毛主席只说从南方调水,并没有指明从哪里调。如果你是决策者,会选择南方哪个流域作为水源地?为什么?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
3、贯东西: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2、流量稳:长江年径流稳定,且季节分配也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
1、水量大:长江的流域面积广,流程长,径流量大
实施方案
方 案 东 线 中 线 西 线
调出区
调入区
可调水量
源地水质
南水北调三线方案对比表
方 案 东 线 中 线 西 线
调出区
调入区
可调水量
源地水质
开凿穿过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引水入黄河上游
较 小
最 好
从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和三峡库区引水
沿太行山东麓北上,至北京、天津
较 大
较 好
江苏扬州的江都抽水站抽水
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至天津及山东半岛


从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调水
南水北调三线方案对比表
南水北调三线工程地形剖面图
东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






方案 东线方案 中线方案 西线方案
优点
缺点
南水北调三线方案优缺点对比表
南水北调三线工程地形剖面图
东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






方案 东线方案 中线方案 西线方案
优点
缺点
利用京杭大运河输水航道,工程量较小
自流供水,水质好
黄河以南地区需要抽水北送,运营费高,水质较差
需挖掘渠道的工程量很大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需穿越巴颜喀拉山,工程量巨大
自流供水,
水质好
南水北调三线方案优缺点对比表
不 利 影 响
影响评价
——以东线为例
调 出 区
调 入 区
有 利 影 响
沿线地区
南水北调工程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活动探究
改善投资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促进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美化环境,改善居民卫生条件
缓解漏斗面积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沉降
有利影响
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安定
社会
效益
经济
效益
生态
效益
生态环境效益:
1、可以避免一些地区长期开采饮用不洁水、苦咸水、高氟水而引发的水源性疾病,遏止氟骨病与甲状腺病的蔓延,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2、减少对地下水的超采,进行人工回灌补充地下水,缓解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和漏斗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减少地面沉陷对建筑物的危害。
不 利 影 响
3、对调入区水质的影响
可能调入污水
1、对调出区长江的影响
影响长江航运
影响下游水质
2、对沿线地区的影响
影响水生生物
土壤盐碱化
血吸虫
钉螺
血吸虫病是与水密切相关的疫源性疾病。国内外一些事例表明,水资源开发可引发血吸虫病传播扩散加剧。因此,人们对血吸虫会不会随水北上危害人体健康表示关心。
血吸虫的寄生体钉螺多在湖北、湖南等地的浅水中生存,在大水库能存留下来的很少。再者,北方气候较南方偏冷,钉螺来到北方后很难生存。
但是,我们仍要加强对钉螺的监测预警,防患于未然。
不利影响是局部的,应该预先采取科学的防范、补偿和综合治理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尽量减少其造成的不利影响。
1、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为什么调配)
2、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怎么调配)
3、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调配后的影响)
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学到什么方法?有什么疑问?
达 标 训 练
完成市编学案63页
当堂达标1—5题
1、北方什么季节缺水?长江什么季节最适合调水?
北方冬春季节缺水,尤其是春季春旱严重。长江夏秋季(6—10月)水量丰富,最适宜调水。
2、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长江应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在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解决水资源因时间分配不均的矛盾。
能 力 提 高
拓展延伸
搜集相关资料分析南水北调可能会对山东地区有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