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秋天来了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秋天的特征与变化,欣赏和感受秋天的景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用绘画或者撕纸拼贴的方法表现秋天的景与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与环保意识,将美丽的秋天留在心中。
2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这是一个多彩的季节,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是一个最令人神往的季节——秋天。“万美之中秋为最”。秋天是多彩的,阳光下,红色的枫叶、金色的落叶、绿色的松树……各色树叶一片片、一树树招人喜爱。秋天是最美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黄橙橙、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殷实、成熟、美丽。带着低年级的孩子们观察、亲近、体验、表现、感受、创造美好的自然现象,把生活体验表达在美术作品中。
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教材中有国外艺术家的油画作品《秋》和中国艺术家的丙烯画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给予了学生视觉上的美感。还有更多同龄人的范作向学生展示了创作表现方法的多样性,增强了学生的创作信心。这些图片让学生多角度感知秋天,展示了秋天多姿多彩的美丽。教材中提示的撕纸拼贴对学生来说也是个全新的表现方法,新鲜而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
学生情况
一年级学生活泼可爱、思维独特、个性鲜明。秋天来了,小朋友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学生的表现可以是多元的、个性的,如秋游、秋景、秋收、秋叶……
教学方式、手段
秋天的来临和季节的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秋天的景色非常美好,孩子们十分感兴趣。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电教媒材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如诗、如画、如歌、如梦的秋之意境,让学生在观察、提问、体验、欣赏、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中感知秋天丰富的色彩,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观,让学生从自然、生活等角度感受秋天不仅是美丽的季节,更是“收获的季节”,可以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教师准备
1. 秋天的相关图片和文字等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 绘画或撕纸拼贴画的工具材料;
3. 范画。
学生准备
各种彩笔或各色废旧纸张、剪刀、胶水等。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秋之美,用绘画或者撕纸拼贴的方法表现秋日的特点。
教学难点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学会综合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形式语言,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理解。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观察、感受导入
让学生互相观察最近都穿什么衣服,对比夏天,讲讲自己的切身感受,是不是天气发生了变化天气变冷了。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久,自我意识比较强烈,所以让他们从自身的感受出发,从身体对温度的感知、衣服的增加来了解体现季节的变化。
引出季节的变化秋天来了(板书)。
4.1.2感受秋天
1. 教师提问
⑴秋天来了除了衣服穿得多些以外,大自然有怎样的变化
(学生发言有落叶,树叶变黄了、变红了,瓜果成熟了)
⑵ 你觉得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红色枫叶;黄色小草;绿色松树……多彩的)
设计意图教师根据自身特长,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生活经验等实际情况,选择性地采用相关课件,开展秋天的知识探究活动。目的是调动全班同学的热情,积极参与,有感而发,为后期艺术创作丰富素材内容。
2. 图片欣赏
秋天的美景,感受秋天的多样性色彩
秋天的花,菊花、向日葵……
秋天的果实,苹果、石榴、柿子、小麦……
设计意图形象生动的让学生感受秋天,了解秋天的特征,为画一幅秋天提供素材。
4.1.3欣赏作品
1. 课件出示大师画作赏析。(课件菜单“秋天的画”中有相关作品图文)
《秋》 油画 汤姆森 加拿大
《在希望的田野上》 丙烯画 朱 莉 中 国
(提问看到画面你有什么感受用了哪些颜色画家是如何表现秋日主题的)
2. 小画家学生作品,说说这些画面表现了秋天什么样的独特之处用了什么样的技法
3. 提示撕纸贴画的方法巧妙利用废旧纸张的软硬、厚薄和色彩,撕出满纸秋色。
设计意图在大师和学生作品的赏析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对作品的想法和感受,并认识掌握不同的表现技法,为创作秋天作品提供技术指导。撕纸贴画的方法很适合一年级的美术教学,学生操作起来方法简单而安全,作品效果质朴而有趣。
4.1.4教学活动
活动1【练习】学生创作
1. 创作建议画一画秋天的容貌,也可以用撕纸拼贴的方法表现秋天。
2.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用色彩来表现。
活动2【作业】作业点评
1.评价建议
作品能表现出秋天的特点;
真切地表达了自己独特的心情和感受;
学生作画时热情洋溢,用色大胆;
构图或材料上有创意,与众不同。
2.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设计意图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丰富学生的审美认知。
活动3【作业】教学拓展
大自然给予了我们很多,外面要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课后的时间可以和爸爸妈妈走出去多看看大自然,用废旧的材料拼画出五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