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鲁教版必修一: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鲁教版必修一:1-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9-15 23:5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012年9月6日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1)为什么太阳总是东升西落?从今天的“锄禾日当午”到明天“日当午”要多长时间?
(2)为什么2012年暑假伦敦奥运会期间,我们得知孙阳等运动员的比赛成绩都是在深夜或是凌晨?
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出地球的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南北极、地轴,并且指出赤道和南北半球。
主题一:地球的自转
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方向、周期、速度)。
地球自转的概念
1、地球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地轴是链接南北两极通过地心的假想轴,在自传过程中,地轴不随着自转,其空间指向也保持不变,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自西向东
逆时针
顺时针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自转方向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自转周期
恒星日
太阳日
自转角度
自转时间
360°
360°59′
23时56分4秒
24时
真正周期
实用周期
意义
太阳日与恒星日
的区别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自转速度

15°/h
15°/h
15°/h
A
B
C
A′
B′
C′
一小时后,A、B、C三点分别运动到A′、B′、C′
ABC的角速度相等=15°/h
ABC的线速度不相等AA′最大、CC′最小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速度用角速度和线速度来衡量运动的快慢
0° 赤道
30°N
60°N
1670km/h
837km/h
1447km/h
除南北极点为0外其他各地都相等,约为15°/h
1、角速度:
2、线速度:
⊙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哪里的线速度?
小归纳: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点为 0, 60° N、S的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
赤道
例:地球自转角速度用W表示,线速度用V表示。
(1)南极洲长城考察站,南非开普敦,北京三地的W
(2)海口,广州,北京,哈尔滨W ,V
(3)行驶的帆船,V最大的地方是船底还是桅杆的顶端?
一样大
W一样大
V:海口﹥广州﹥北京﹥哈尔滨
桅杆的顶端
重要结论:同一纬度,高度越大,线速度越大
主题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产生昼夜交替;
产生时差;
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如果地球是透明的球体,地球上会有昼夜现象吗?
如果地球是会发光的球体有昼夜现象吗?
昼夜交替现是怎么产生的?
(一)产生昼夜交替
昼半球
夜半球
昼夜现象
昼夜交替
气温日变化不剧烈,保证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昼夜现象;
地球自转是根源
24 小时
⊙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就不会有昼夜现象,也不会有昼夜更替现象?
注意 :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
②白天太阳高度大于0 ,夜晚太阳高度小于0 。
晨线、昏线的判读
读图、绘图、思考
什么是晨昏线?
晨昏线和太阳光线有什么关系?
晨线和昏线有什么不同?
晨昏线在地表的移动方向是怎么样的?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相互垂直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
不断向西移动
例:根据给你的各种地球昼夜半球运动图判断晨昏线。
(二)产生时差
地方时和区时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时区和区时有何不同,不同时区间的区时如何换算的?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如何规定的?
国际上还有那些特别的计时方法?
地方时
2、计算方法:经度每相差15度,相差一个小时,东边早,西边晚。
1、产生原因: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刻便产生了差异 ,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时区和区时
关键词:
中时区(零时区)
本初子午线 中央经线
东西十二区 相邻两个时区
国际日期变更线
图 理论时区
地方时和区时
地方时
区时
含义
特点
计算
联系
因经度而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
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全球分为24个时区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且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时刻较早
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每往东1个时区,区时早1小时


区时的基础
来自地方时,是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地方时的计算
参照点地方时的确定(参照光照图);
计算公式;
已知某地经度,利用地方时求另一经度;
参照点地方时的确定(参照光照图):
地方时的计算(1)
(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0时经线平分夜半球;
(2)赤道上与晨线、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18时;
昏线
晨线
12时
0时(24时)
18时
6时
N
12:00
24:00
0:00
6:00
10:00
8:00
计算公式:
所求的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
(东加西减,即所求地方时的点位于已知地方时的点的东方,取“+”;反之,则取“—”) 同减异加
地方时的计算(2)
例 A地为10时26分,经度为120°E,B地经度为80°E,求B地的地方时。
B地的地方时=10时26分 (4分×40°)
= 10时26分 —2时40分
= 7时46分

已知某地经度,利用地方时求另一经度:
地方时的计算(3)
某地经度=已知经度±1 °/4分钟×两地地方时差(分钟)
例:A地为10时24分,经度为120°W,B地为11时,求B地的经度。
B地的经度=120°W 1°/4分×36分
= 111°W

例:我国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 ,经度约为东经 73°;我国的最东端在黑龙江的东部,经度约为东经 135°。
请计算一下我国的最西端与最东端的地方时,相差几小时几分钟?
相差的时间=4分×(135-73)分钟
=4分×62分钟
=248分钟
=4小时08分钟
区时的换算(重点)
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求中央经线?
已知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时差;
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
区时的换算(1)
经度÷15 ,
若余数小于7.5 →商数为时区数;
若余数大于7.5 →商数+1为时区数。
例:计算116 E的所在时区数。
116°÷15得7余11°,故116 E的时区数为7+1,为东8区。
求中央经线?
时区数×15
区时的换算(2、3)
已知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时差;
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同减异加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为“东加西减”,时区差为“同减异加”)
注(1)计算结果三种情况:﹥24,﹤0,0至24之间;
(2)在移动情况下(乘飞机或海轮)计算时间和日期时,按公式计算后,再加上行程时间;
(3)要注意大小月、平闰年2月等情况。
例:一架飞机由我国上海(东8区)于10月1日5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8区),需飞行10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
A.10月1日11时 B.10月2日07时
C.9月31日23时 D.9月30日23时
上海与旧金山时差为:
飞机起飞时旧金山时间为:
飞机到达时时间为:
8+8=16小时
10月1日5时-16= 9月30日13时
9月30日13时+10=9月30日23时
D
国际日期变更线
1、日界线两侧日期的变换
2、为何日界线与180°经线没有完全重合?
【思考】孪生姐妹中妹妹比姐姐大一天的现象能否发生?
西12区→东12区:日期增加一天
东12区→西12区:日期减去一天
特别的计时方法
美国的东部时间、中部时间、山岳时间和太平洋时间
中国采用“北京时间”,即东8区的区时(120 E的地方时)
[注意] 北京的地方时是东经116°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6分钟。
赤道
(三)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1、地转偏向力; 2、规律:
口诀:北右南左赤道无,纬度越高,运速越快越显著
3、地转偏向力原理的应用
【思考】
(1)观察长江入海口的沉积沙洲的变化?
(2)为什么长江南岸的港口比北岸多?
(1)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
(2)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化;
(3)洋流的偏向与环流的形成;
(4)河流泥沙沉积与冲刷。
B
B
观察 每年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台风频发,每当其形成、移动、登陆前后电视台的气象预报都能及时准确地进行预报,并显示台风卫星云图(如右图),提醒人们及时做好防灾减灾的工作。
思考 台风气流呈什么方向旋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
通过地球运动的方向来辨认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自然日界线(24时)的东部(顺地球自转方向)是今天,西部(逆地球自转方向)是昨天;人为日界线(180o)正相反,东部(逆地球自转方向)是昨天,西部(顺地球自转方向)是今天。
 
当180°<12点时,今天范围小,昨天范围大; 当180°= 12点时,今天与昨天的范围相同(理论上); 当180°>12点时,今天范围大,昨天范围小; 当180°为24时,即与自然日界线重合时,理论上(实际不存在)今天与昨天的范围相同。
一.了解日界线的由来
  日界线——顾名思义是划分日期的界线,日界线的两侧必然是两个日期(如今天与昨天)。而日界线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个是自然日界线,即由于地方时的推移,由第一天自然进入到第二天。想想每当春节,我们都是在除夕12点钟一过时放炮,庆祝新年的到来。这说明新的一天(年)来到了,即24时是划分日期的自然日界线。
  但当只有这一个自然日界线时,世界的日期就要紊乱。为什么呢?请看下面的实验:
  若两个小人从6月5日的12点经线位置分别按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做相反方向的绕地球自转运动。按照一过24点钟的经线就要变更日期的规律,两个小人在从不同方向过24时经线再回到原地时,顺时针运动的小人就会由原来的6月5日变成6月4日;逆时针运动的小人就会由原来的6月5日变成6月6日。即当他们再回到原地点时,日期要相差两天。因此,必须再重新设置一个新的日期界线来弥补日期的差异。
  设哪条经线为日期变更线呢?其设置的原则应是:1. 经度尽量整齐,以便于人们记忆、使用;2. 尽量不穿过国家和地区,以避免把一个国家或地区分成两个日期;于是确定了180o的人为日界线。
二.掌握180o日界线的特点与使用
  1.形状有三处弯曲
  180o日界线虽然位于太平洋中部,但仍穿过三个国家和地区。这使其有三处曲折:①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日界线向东弯曲;②美国的阿留申群岛,日界线向西弯曲;③南太平洋的一些群岛国家,日界线要向东部地区曲折。
2.180°日界线两侧的地理事物不同 当面对180o经线时要注意:①东部是西12区、西部是东12区;②日界线以西是一天的开始,以东是一天的终了;③东、西12区因是同一时区,故两区的时刻数相同,但位于日界线两侧,故日期相差一天。
  3.与自然日界线相反的日期变化
  按照上述只有自然日界线而日期紊乱的情况,人为日界线对日期的划分一定要与自然日界线相反。即顺时间向前更替,日期反而要减一天;逆时间向后倒退,日期却要加一天。所以当面对180o日界线:当从西向东(从东12区到西12区及以东)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当从东向西(从西12区到东12区及以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三.认识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的差异
  1.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有不同规律
  自然日界线的时刻数(背对太阳的位置)固定,永远是24时(第二天0时),而所处的经度数不断变化;人为日界线的经度数固定,永远是180o,但随着地球的自转运动,所在的时刻数不断变化。
  2.辨认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
通过地球运动的方向来辨认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自然日界线(24时)的东部(顺地球自转方向)是今天,西部(逆地球自转方向)是昨天;人为日界线(180o)正相反,东部(逆地球自转方向)是昨天,西部(顺地球自转方向)是今天。
  四.掌握地球上今天与昨天划分范围的规律
  地球上随时都存在今天与昨天两个日期,而两个日期的范围如何?它与日界线之间有何规律呢?
  这主要看180°人为日界线的位置,即所处的时间。如图所示:
当180°<12点时,今天范围小,昨天范围大; 当180°= 12点时,今天与昨天的范围相同(理论上); 当180°>12点时,今天范围大,昨天范围小; 当180°为24时,即与自然日界线重合时,理论上(实际不存在)今天与昨天的范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