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强化巩固(3)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强化巩固(3)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9 08:2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强化巩固(3)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旗杆的影子逐渐变短
B.放大镜观察昆虫
C.水中的蓝天白云
D.激光准直引导掘进方向
2.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光的反射现象中,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规律,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B.在用三棱镜做对太阳光的色散实验时,出射光中靠近底边的色光是红光
C.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虽然不相同,但色光混合的规律与颜料混合的规律是相同的
D.我们使用防晒伞,是为了防止红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
C.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少
4.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钻石 C.太阳 D.玻璃
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桥在水中的倒影 B.白光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C.月偏食 D.放大镜把字放大
6.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小孔成像 B.水中的云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
7.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目镜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B.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C.要使投影仪成更大的像,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影片
D.无人机航拍时,它离地面的距离一定大于镜头透镜的二倍焦距
8.使用光学仪器时常常需要调节,下列哪项措施是不正确的(  )
A.用放大镜看地图时,为了放得大些,应将放大镜与地图之间的距离调大些
B.照相机对着某人照相时,底板上恰好呈现清晰的全身像,如果要拍出清晰的半身像,要将照相机向他适当移近一些距离
C.摄影记者先给大会主席台拍了一个特写镜头,为了拍摄主席台全景,他后退了好几步,然后将照相机暗箱长度调短一些
D.如果幻灯机银幕上呈现的清晰画面太小,那么,应将幻灯机往前移动一定距离,同时将幻灯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调短一些
9.小丽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纸板ABCD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实验过程中,她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线绕入射点O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观察到反射光线也随之转动;②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线呈现。关于以上操作的实验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  )
A.①操作中观察到反射光线顺时针转动
B.①操作中观察到反射角越来越大
C.②操作中纸板上无反射光线的原因是反射光线与AO、ON在同一平面
D.②操作中纸板上无反射光线的原因是没有发生反射
10.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图示位置时烛焰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成像原理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
B.取走光屏,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从凸透镜右侧适当位置可看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凸透镜不动,只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处,光屏向左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
D.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光屏左移到适当位置也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
11.如图所示,在“探究一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板应选厚玻璃板
B.平面镜成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C.平面镜成像过程中,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选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12.如图所示,小林同学晚上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又远离路灯的过程中,他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一直在变长 D.一直在变短
1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日晷上呈现指针的影子 B.马路拐角处的镜子扩大了视野范围
C.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 D.雨后天空中出现漂亮的彩虹
14.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ν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15.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手的影子 B.景物在水中的倒影
C.筷子在水中弯折 D.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二、填空题
16.投影仪:镜头是____透镜;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__;成像原理: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______二倍焦距,______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_____的实像;
17.2017年金砖会晤期间,厦门惊现双彩虹(如图所示),横跨天际高挂在鼓浪屿和鹭江的上空。彩虹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由此可知太阳光是____________(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18.教学楼走廊里挂着一块平面镜,某同学走近镜子时,他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同学间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对方,表明了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上课时,有时有的同学看黑板会感觉“晃眼”,这是因为黑板这时发生了_________反射。
19.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________、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叫做________。
20.一束光与地面夹60°的角度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当光垂直射向该镜上时,反射角是______°。
21.小刚同学晨练,沿公园湖岸跑步,看的平静的水中,有垂柳的“倒影”,则“倒影”相对于 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 ______是运动的,“倒影”的形成是属于光的 ______现象。
22.有时,教室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______;为 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一条建议:______。图中AO是一条与平面镜成60 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____)
23.小白河是我市著名旅游景点,.每年春天都会有迁徙的天鹅途径小白河湿地公园。当某只天鹅距水面120m时,这只天鹅的倒影与它的距离为________m,该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24.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再放一些水。把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当杯子移到某一个位置时,可以看到一大一小“两枚硬币”。其中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的一枚,是通过水面折射形成的像;另一枚,是通过侧壁折射形成的像,它实际上就是凸透镜的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成像。这两枚硬币其实都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2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___,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____,像和物的连线和镜面____,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___;)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C
4.C
5.C
6.A
7.B
8.D
9.C
10.B
11.D
12.B
13.B
14.D
15.A
16.凸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小于 大于 放大
17.色散 复色光
18.不变 可逆的 镜面
19.红 紫外线
20.60 0
21.湖岸 小刚 反射
22.发生镜面反射 用不易反光的材料做黑板等
23.240 反射
24.较小 放大镜 虚
25.虚像 相等 垂直 相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