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光现象练习(4)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列与光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桌椅,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B.树叶缝隙下的地面上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虚像
C.游泳池注水后看起来变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
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
C.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少
3.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
A.水面不发生反射 B.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C.水面发生漫反射 D.地面发生漫反射
4.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
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 D.光屏用来验证像的虚实
5.下列对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红外线来杀菌
C.人向平面镜逐渐走近的过程中,人在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D.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雨后的夜晚,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亮的为水坑
B.人们叉鱼时,要对准看到的鱼的上方,这是折射的缘故
C.月亮在水中成的是等大的实像
D.太阳灶是利用凸面镜使光会聚的
7.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
A.紫光LED B.黄光LED C.蓝光LED D.橙光LED
8.如图所示,笔在水中发生了“折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9.下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所成的现象是( )
A.我们能看到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
B.日食和月食
C.通过湖面看到岸上树的倒影
D.沙漠中出现海市蜃楼
10.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的原理相同的是( )
A.露珠下放大的叶脉 B.凸面镜扩大观察视野
C.茶杯在镜中的倒影 D.手影游戏
11.如图所示,在“探究一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板应选厚玻璃板
B.平面镜成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C.平面镜成像过程中,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选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12.小丽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纸板ABCD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实验过程中,她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线绕入射点O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观察到反射光线也随之转动;②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线呈现。关于以上操作的实验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 )
A.①操作中观察到反射光线顺时针转动
B.①操作中观察到反射角越来越大
C.②操作中纸板上无反射光线的原因是反射光线与AO、ON在同一平面
D.②操作中纸板上无反射光线的原因是没有发生反射
13.以下现象,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手影 B.不发光的玻璃幕墙晃眼
C.树在水中的倒影 D.倒入水后,杯底看上去升高了
14.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倒影 B.雨后彩虹
C.树荫下的光斑 D.汽车后视镜
二、填空题
15.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________、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叫做________。
16.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是__________度;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为15 ,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_。
17.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m/s。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 收到回波信号,则海底某处的深度是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450 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
18.小芳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5 m处,小芳的身高为1.65 m,小芳的像高为______m;若小芳向镜移动3 m后,小芳与镜中的像距离为______m,此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 m处,这时她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9.如图所示,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用针扎一个面积约为0.5mm2的三角形小孔,让白炽灯泡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在白纸上可看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状的光斑。向下移动小孔,像的大小将变________。
20.如图,费县梁邱朱大哥在苹果树下铺一层银色地膜,以便提高苹果的红色度。苹果树下铺地膜是为了___________太阳光,苹果___________红色光,看起来是红色(选填“反射”、“吸收”或“折射”);如图,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我们看到的白屏是___________色的。
21.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光路中,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2.如图所示,将一枚硬币放在空碗底部,然后后退到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碗和硬币的位置不变,缓缓向碗里倒水,随着水面升高,又看到了“硬币”。其实看到的硬币是变浅的______(实像/虚像)。硬币上有A、B两点,先看到硬币上的______点,先后看到这两点时折射角变化情况是______。
23.小明利用图中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E和F连接起来的,可绕ON折转。
(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ENF________放置;
(2)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 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小明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否合理?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
24.在多个光学实验中都用到了光屏,为了从不同方向都能观察到光屏上显示的像或光线,光屏的表面应选用比较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材料。如图所示,光屏上显示出红色的光线,说明光屏______(选填“吸收”或“反射”)红色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D
4.D
5.C
6.A
7.C
8.D
9.B
10.A
11.D
12.C
13.D
14.C
15.红 紫外线
16.0 30°
17.3×108 2900 真空不能传声
18.1.65 4 不变 仍能
19.灯丝 小
20.反射 反射 蓝
21.50° 左
22.虚像 A 不变
23.竖直 不合理 应将纸板F沿法线方向翻折,再次观察纸板F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
24.粗糙 反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