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1.时间:____________。
2.指挥者:__________。
3.地点:__________。
4.结果:______________。
5.影响: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坚定了__________________。
1.时间:__________,日军进攻武汉。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
2.意义
(1)日本企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__________。
1.时间: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
2.意义:中国军队获得会战胜利,这次会战的胜利,在____________________。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政府________________。
2.1944年初,日军发动________________。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一、选择题
1.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是( )
A.武汉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淞沪会战 D.长沙会战
时间:1938年6月-10月 兵力:日本40多万,中国约100万 著名战役:江西万家岭战役 意义: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2.右图为某同学学习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抗战时,对一次著名会战所做的笔记。这次会战应该是(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3.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 )
A.1937年7月平津沦陷 B.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C.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D.1938年底广州、武汉沦陷
4.有人说台儿庄战役是最能体现“血肉筑长城”的战役,主要原因是( )
A.它是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战役
B.它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这次胜利是用生命为代价换取的
D.它反映了中国军民强烈的爱国热情
5.“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蒋介石这一电文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 )
A.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 B.全民族团结抗战
C.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 D.华侨华人支援抗战
6.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军队取得长沙大捷,英国《泰晤士报》称:际此远东阴云密布中,惟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耀夺目。以下有关对长沙会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成为扭转远东战局的关键 B.抗日战争由此进入防御阶段
C.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D.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计划
7.国民党豫湘桂战役大溃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美军援助 B.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D.日本改变侵华方针
二、非选择题
8.(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宗仁在回忆录中说:“台儿庄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京(南京)沪沦陷后,笼罩着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垣残壁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简述台儿庄战役的战果。(4分)
(2)请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台儿庄战役的历史影响。(4分)
9.(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九战区召开了第二次长沙会战失败的总结会,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提出了如下战术构想:在敌深入湘北内地的两侧及正面,部署重兵;当敌前进到浏阳河一带兵力已经分散时,正面进行反攻和追击;在东部山区及西部湘江沿岸的部队则进行侧击、包围。这一战术就是所谓“天炉战术”。
材料二:湖南之大捷,其重要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之胜利。——1942年1月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社论
(1)阅读材料一,概括“天炉战术”的具体内容。(2分)
(2)材料二中的“湖南之大捷”具体指什么?分析取得这次大捷的原因。(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国际舆论为何赞赏此次大捷。(4分)
参考答案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材解读】
一、1.1938年3月
2.李宗仁
3.台儿庄
4.歼敌一万余人
5.最大的一场胜仗 中国军民的精神 抗战意志和信念
二、1.1938年6月
2.(1)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2)相持阶段
三、2.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1.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2.豫湘桂战役
【当堂巩固】
一、选择题
1.B 2.C 3.D 4.C 5.B 6.C 7.C
二、非选择题
8.(1)中国军队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2)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9.(1)逐次抵抗、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四面合围、聚而歼之的战略战术。
(2)大捷: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2分) 原因:中国军队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中国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敌等。(2分)
(3)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