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08 15:4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实验室制取CO2气体,下列方法中最适宜的是
A.加热使碳酸分解 B.常温下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碳在空气中燃烧 D.高温煅烧石灰石
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约占21%
B.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
C.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3.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林提出: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实验 D.解释与结论
4.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沙尘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用剩的药品倒入废液缸
B.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都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
6.下列危化品标识中,贴在运输汽油的油罐车车身上的是
A. B.C.D.
7.下列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
A.河水中可以养活其它生物——河水中含有氧元素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能燃烧,不能燃烧——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
D.在加压的情况下装入容积为的钢瓶中——氧分子变小
8.2021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每一位同学都应具有环保意识,成为建 设“美丽家园”的行动者, 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课间集体出操, 随手关闭电灯
B.禁放烟花爆竹
C.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D.废酸液直接排入下水道
9.截至2021年6月14日20时,江西抚州和鹰潭两市的空气质量排名全国前十,并且江西全省11设区市的空气质量都是优级。下列做法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A.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B.推广燃煤发电
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 D.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
10.用石灰浆抹墙,逐渐变硬的原因是
A.石灰浆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碳酸钙
B.石灰浆与水作用生成碳酸钙
C.石灰浆日久水分蒸干变硬
D.石灰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11.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没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注射器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C.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该装置的左半部分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1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氮气用于填充食品包装袋,是利用其物理性质
D.生活中常用蒸馏的方法软化硬水
13.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倒入澄清石灰水 C.闻气体的气味 D.插入燃着的木条
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向一定量碳酸钙中滴加稀盐酸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A.A B.B C.C D.D
15.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箭头左侧物质通过反应生成箭头右侧物质)不可能实现的是
A.H2O2→H2 B.O2→CO2 C.CO2→O2 D.H2O→H2CO3
二、填空题
16.从你学过的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______;
(2)可用作制冷剂的物质是______;
(3)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
(4)汽水中含有一种酸为______;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
(6)能鉴别二氧化碳的化合物______。
17.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和空气都能支持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用___________可以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18.2019年全国两会首次将氢能源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氢气被认为是最清净的燃料原因是____。我省推行使用乙醇汽油,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煤粉比煤块燃烧的更剧烈、更充分是因为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9.如图是A、B、C、D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无色液体,C的固体俗名为干冰,D是一种白色固体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试回答:
(1)物质A是______,物质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2)写出A→B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3)写出D→A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
(4)除了上述的转化,小航提出______、______也可以转化。
20.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状固体,E是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D为红色单质,A B C D E F六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写出F的名称_______;
(2)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C→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A→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物质D的用途是_______。
四、实验题
21.通过化学实验可以认识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②_____________。
(2)①魏莱打算用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较快地制取并收集一瓶相对纯净的氧气,应选用上述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G是多功能瓶,若用于收集氧气应从__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气体,如何检验该瓶中氧气已经收集满______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A,该装置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对比装置甲和乙,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
22.某化学小组探究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性质实验。如图是有关实验的部分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
(2)甲同学用A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乙同学用B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用B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_______。
(3)甲同学利用装置D进行性质实验时,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将红色液体充分加热未能重新变为紫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为使上述红色液体加热后能重新变为紫色,在气体通入装置D之前可接入上图装置______(填字母序号);在该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乙同学将CO2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经过思考讨论后,设计了如图G装置,使该反应有了明显现象,则该装置G中的现象为_______。
(5)利用上述装置,丙同学认为还可以制取初中化学中一种常见气体,则该反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
五、计算题
23.某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 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 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请计算:
(1)m的值为___________g。
(2)12 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克?
(3)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4.通过计算回答。
(1)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见的氮肥,请通过计算回答:
①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②硝酸铵中氮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2)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贝壳15 g,加入150 g 7.3%的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59.72 g。(假设贝壳中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有人认为,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按如下方案计算:根据“150 g 7.3%的盐酸”,得出参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然后根据反应原理求得碳酸钙的质量,最后求出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①以上方案是否正确?______。
②计算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B 4.C 5.A 6.C 7.B 8.D 9.C 10.D 11.B 12.A 13.D 14.D 15.A
16.(1)CO(2)CO2(3)O2(4)H2CO3(5)H2O(6)Ca(OH)2
17.(1)都含有氧分子(2)燃着的小木条
18.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煤粉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
19.(1) 水 提供呼吸
(2)水氢气+氧气
(3)
(4) C→B D→C、B→A、C→A(任填两个即可得分)
20.(1)碳酸钙
(2)
(3)
(4)
(5)作导线
21.(1)长颈漏斗
(2) BC a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b端,若木条燃烧,则瓶中装满氧气
(3) 试管口需要放一团适量的棉花
(4)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2.(1)长颈漏斗
(2) 2HCl+CaCO3=CaCl2+H2O+CO2↑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3) 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F NaHCO3+HCl=NaCl+H2O+CO2↑
(4)小气球逐渐膨胀起来
(5)2H2O22H2O+O2↑(合理即可)
23.(1)3.3
(2)设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为x
x=10g
答:12 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
(3)完全反应后最终溶液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3.3%。
24.(1) 80 7:1:12
(2) 不正确 解:生成CO2的质量为15 g+150 g﹣159.72 g=5.28 g,设样品中纯净CaCO3的质量为x,则
x=12 g
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