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 16剪纸中的古老记忆(教案)美术六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 16剪纸中的古老记忆(教案)美术六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1-08 19:1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剪纸中的古老记忆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了解剪纸的造型特点与艺术特色、历史及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抓髻娃娃的造型特点及艺术特色。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并结合自己喜欢的形象设计制作抓髻娃娃的剪纸。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 从而感受剪纸中蕴含的民族文化。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剪纸艺术并不陌生,因为在低年级曾经学过剪窗花、吉祥图案、等课程。所以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之上学习剪纸人物抓髻娃娃的制作。通过鉴别、阅读、欣赏、比较、探究、评述、实践学习等过程互助学习和促进。六年级学生已有较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因此在教于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地域的剪纸,感悟风格多样的剪纸文化及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对抓髻娃娃特点的把握及对背景文化的了解
4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本节课的教学方式以自主学习,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直觉性,挖掘艺术灵感。尊重学生感受和体验的自主性,着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重点。教师努力创设民族文化地朴实浑厚的艺术气氛,教学内容以由浅入深,从剪纸文化的广度入手,逐渐挖掘剪纸的深度。
5教学流程图
激情引趣,创设情境 → 欣赏回顾,以旧带新→ 探究文化、解决重点→ 多维体验,突破难点→ 小组合作,大胆创作→ 展示评价,体验成功
6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 “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这是我在教学之初所思考的。以欣赏勾起回忆,唤起学生已有的版画技能,激发其好奇心和参与热情。】
出示一张中国最早的剪纸残片。并进行课题的板书。
对马团花距今1000多年的北朝的剪纸残片。以此将学生带进千年历史的剪纸艺术。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
设计意图展示中国剪纸文化中最早的千年《对马》剪纸,让学生了解剪纸文化的悠久历史。教师创设神秘的气氛。第一步利用幻灯片播放具有文物价值的《对马》残片,让学生猜一猜残片上有什么形象。第二步将残片复原,展示给学生欣赏。精美的1400多年的剪纸团花对今天的学生应该是一种震撼。这一阶段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从而为之后的创作进行铺垫。
二、欣赏剪纸艺术,依旧带薪
【经过思索我为学生设计了逐层递进的学习。从“悬疑探究”到“自由探索”的学习进程,使学生自己发现、积极探索生活中剪纸艺术的美丽。】
1、什么是活态文化
组织学生读书,通过自学查找,从书中寻找答案(剪花娘子)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了解剪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口传的活态文化。剪纸文化来源于一代代乡间妇女的巧手中。它根植于劳动人民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极具生活情趣。也正是由于剪纸工具材料简便、表现题材应民情风俗而存在,才使得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2、剪纸文化题材广泛
欣赏多幅剪纸作品体会题材的多样性民俗、神话、生肖、实际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评述,使学生了解剪纸源于田间地头、窗前灶下,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体现了表现题材的丰富性、广泛性和艺术想象力
3、观察对比,体会南北风格不同的剪纸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和以往的生活经验辨别剪纸的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
三、探究抓髻娃娃,了解剪纸文化的内涵,解决重点
1、抓髻娃娃的髻意义

字面意思把头发梳起来
双关语、谐音世俗文字游戏的盛行,“抓髻娃娃”进一步世俗化,发展为“吉
2、抓髻娃娃的象征意义
【在此环节教师充分将探究的自主权交予学生,通过生生互动,出示生活中的实物,不断地激发学生探寻美、发现美的意识。】
小组合作,讨论研究画册中的抓髻娃娃的象征意义。
图一连年有余
图二风调雨顺
图三日新月异
图五多子多福
“(鸡)庆(磬,即笙)有余(鱼)”(胖男娃娃和鱼鸡的结合),“连(莲)年有余(鱼)”、“连(莲)生(笙)贵子”(胖男娃娃和莲鱼的组合)这是象征繁衍子孙的人形剪纸。作为民族繁衍之神的抓髻娃娃,他们表达了人们“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望。还有作为民族保护神的抓髻娃娃,,鸡和作为太阳象征的金乌一样,生命的象征。民间流行的“抓髻娃娃”,把头上的抓髻大胆、夸张地变形为两只鸡,并且在分举于左右的两手上和翘起的两侧衣角上也站着鸡。“抓髻”即“抓鸡”,“髻”又与“鸡”谐音,不能不说是一种绝妙的艺术构思。 ”
四、多维体验,研究抓髻娃娃,突破难点
1、抓髻娃娃的动态特征
【如何将剪纸艺术语言运用得恰到好处,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此环节由老师提供一个有趣的刺激,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自由反应。】
学生学一学,动一动,模仿抓髻娃娃的动态。
外形正面站立,圆头,两肩平张,两臂下垂或上举,两腿分开,手足外撇。“酷似青蛙的外形”
2、抓髻娃娃是什么图形
观察比较,图形的左右的外形、图案、花型有什么特点
左右对称
设计意图了解图形特点,为之后的创作做好准备。
五、创作与实践
1、演示
一个抓髻娃娃娃娃的剪制(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学习
教师边剪边讲解对称图形、构思、构图、特点表现、细节刻画及使用的剪纸语言的表现。
2、 拉手娃娃的剪制(引导学生利用以前的旧知识二方连续解决新知识)。
六、学生作业
要求自己设计剪制一个抓髻娃娃,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力求赋予抓髻娃娃新时代的寓意。小组合作将抓髻娃娃装饰在树上。
七、作业展示评价与延展
1、 将抓髻娃娃与生活常用的物品想结合,通过实践是学生体会到艺术与生活的紧密性。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2、说说自己的学习体会
教师寄语剪纸艺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它根深于中国人的生活中,观念中。它镶嵌在中国悠久历史中里。今天我们学习了剪纸的技法、技艺,了解了剪纸的文化,作为中国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将这一门文化瑰宝继承和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