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8 14:5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题名称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课时 1 周次 11
课标要求 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考纲要求 相关名著的填空和选择,积累作文素材。
命题方向 名著填空题,作文话题
必备知识 通过阅读寻找共鸣,知人论世,探究疑问,消除与经典的隔膜。(长华、实验、励志)
关键能力 学习分析人物的方法(长华、实验、励志),提高阅读全书的能力(长华、实验)。
学科素养 在阅读过程中,丰富人生的感受和体验,思考人生问题,增强文化积累。(长华、实验、励志)
知识联系点 默读,保证阅读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
重点及突破 通过阅读寻找共鸣,知人论世,探究疑问,学习分析人物的方法。
难点及突破 在阅读过程中,丰富人生的感受和体验,思考人生问题,增强文化积累。
易错易混点及解决 鲁迅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小组讨论、讲解。
能力关键点 分析人物要从描写手法,找到人物特点。
思想方法点 问题引导法,探究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环节设计 内容任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预设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分钟) 情境导入:学习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我们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多彩的童年,也知道这篇课文是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那么我们今天便来看看这本散文集,来看看鲁迅先生的童年、青年时期的故事。 回忆第九课的学习内容,进入预设情境。 激发兴趣,巩固前课的知识。
教学过程环节设计教学过程环节设计 目标投放(1分钟) 投入目标,讲解要点。必备知识:通过阅读寻找共鸣,知人论世,探究疑问,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关键能力:学习分析人物的方法,提高阅读全书的能力。学科素养:在阅读过程中,丰富人生的感受和体验,思考人生问题,增强文化积累。 齐读学习目标,把握学习要点。 明确本节学习任务(长华、实验、励志)
回顾复习(5分钟) 明确作者和《朝花夕拾》的相关文学知识和创作背景: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时代背景和人物背景 查缺补漏,做好相关笔记。 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长华、实验、励志)
书名解析(2分钟)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请同学们思考,这两个书名哪一个更好,为什么?文学是讲究艺术的,标题《旧事重提》没有《朝花夕拾》来的委婉,柔美。朝花夕拾,既含有旧事重提的回忆之意,又有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对比前后书名,赏析书名, 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长华、实验)
介绍名著内容(10分钟) 根据顺序介绍每一篇散文的内容,顺序如下:前七篇《狗猫鼠》讲了对“猫”这类人的厌恶。《阿长与<山海经>》讲了对长妈妈的怀念。《二十四孝图》批判了封建孝道观念。《五猖会》表现了封建家长制的阴影。《无常》描绘传说中的勾魂使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揭露庸医误人。后三篇《范爱农》思念了潦倒一生的同窗好友。《琐记》描写了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藤野先生》回忆了鲁迅最感激的日本老师。 结合ppt,做好笔记。 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存,并增加对鲁迅生平的了解。(长华、实验、励志)
阅读课文,合作探究。(15分钟) 阅读《五猖会》 片段回答以下问题:《五猖会》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其主题思想是什么?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五猖会》记叙儿时要去看五猖会,父亲却命令“我”背书,写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的无奈和厌烦,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在这之前,写了好几段关于赛会的文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几段文字极力渲染了“我”对于赛会的喜爱和向往,与下文写在去看五猖会之前父亲突然要“我”背书形成巨大反差,先扬后抑,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阅读课本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解决疑难问题,在合作探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长华、实验、励志)
课堂检测(5)分钟 课堂检测:1、《朝花夕拾》是一本( ) A、 散文集B、论文集C、文学评论集D、杂文集2、《朝花夕拾》结集出版前,曾在何处连载( ) A、《莽原》B、《申报》C、《奔流》D《晨报副刊》3、《朝花夕拾》在报上连载时的栏目叫( ) A、《朝花夕拾》 B、《花边文学》C、《旧事重提》D、《伪自由谈》4、除“小引”和“后记”外,《朝花夕拾》正文共有多少篇( ) A、12 B、10 C、14 D、8 完成课堂检测 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长华、实验、励志)
作业布置(1分钟) 课后的练习册p35 完成作业 巩固训练加深记忆
课后自我(组内)评价 板书设计 1.鲁迅的童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 《朝花夕拾》 2.青年时代抉择人生道路:《藤野先生》、《琐记》鲁迅 3.怀念亲人师友:《范爱农》、《阿长与<山海经>》 4.作为革命战士在战斗:《琐记》、《父亲的病》
问题设计
重难点突破
易混易错点
教法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