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56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太原市56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09 21:3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太原市第五十六中学校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十月月考
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 60分钟 分值 100分
1.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6分)
1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 )
A. B.
C. D.
2.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具有直接控制四肢反射活动的能力
B.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C.大脑皮层S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3.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主神经系统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
B.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弱势,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C.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弱势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相反,不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
4.研究发现脑脊液充满于脑室内,它向脑细胞供应一定的营养,并运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调节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
B.脑脊液可能含有葡萄糖、氨基酸和激素等物质
C.脑细胞与血浆之间通过脑脊液进行物质交换
D.深度思考时脑细胞呼吸释放的CO2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
5.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氨基酸与相应tRNA的特异性结合
B.剧烈运动后,乳酸在血液中的含量先增后减
C.血细胞与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是直接来自血浆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高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内环境是细胞完成各种反应的主要场所
B.剧烈运动过程中人体血浆pH不会明显下降
C.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低,会引起组织水肿
D.内环境的成分可包含O2、尿素、激素等物质
7.医生给病人注射药物,不同注射方式,药物到达靶细胞的途径不同。以下途径正确的是( )
A.肌肉注射:淋巴液→血液→组织液→靶细胞
B.肌肉注射:组织液→血液→组织液→靶细胞
C.静脉注射:组织液→淋巴液→血液→靶细胞
D.静脉注射:淋巴液→血液→组织液→靶细胞
8.人体内环境及稳态概念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分别是组织液、淋巴、内环境
B. 血浆中的水可来自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C. B细胞产生的抗体可大量分布在血浆中
D. 免疫系统及时清除体内癌变的细胞对维持内环境稳态无意义
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中各项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比血浆中的多
10.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稳态指的是成份的稳态和理化性质的稳态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内环境的稳态就是保持其成分的恒定不变
D.稳态遭到破坏后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11.一个神经元不包括( )
A.细胞体 B.轴突 C.树突 D.突触
12.在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中,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非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反射 D.本能
13.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之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狗在进食时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
B.铃声引起狗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
D.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均包括大脑皮层
14.下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乙表示突触的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刺激d点,兴奋将传导(递)至c、b点
B.图甲中③(神经中枢)内有2个完整突触结构
C.图乙中的⑦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递)提供能量
D.图乙突触小体的兴奋传导形式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15.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传至未兴 奋部位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h的受体结合后,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的活动
D.神经细胞K+的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16.下列关于人体内神经递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小泡中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前体物质和酶系
B.神经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可防止被细胞内其它酶系破坏
C.突触中存在使神经递质失活的酶系
D.用神经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加强或阻断递质的信号传递
17.图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⑦过程只有电信号的传导
B.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C.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中无效应器,不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如果内分泌腺为性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增加
18.电表与神经纤维的连接方式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在箭头处施加一定的刺激后,根据电表指针变化做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兴奋到达a处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
B.若刺激能引起神经冲动的传导,则图中波峰的大小不会随着刺激强度的大小而改变
C.若减小图甲ab两点间的距离,则图乙中的d也随之减小,当ab=0时,则d=0
D.若刺激部位为ab中点,电表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19..如图表示正常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B可表示泌尿系统,②→③的过程发生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的渗透压升高,②增多
C.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肝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肝细胞
D.①中若Ca2+浓度过低,则会引起肌肉抽搐,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
20.将灵敏的电位计的两极如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的内表面,若在d点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则刺激后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
A.不偏转 B.偏转一次
C.偏转两次 D.先左后右,再向右
21.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排尿反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感受器产生兴奋依赖于细胞膜内外K+分布特点
B. 局部电流的产生是因为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发生了电荷移动
C. 神经递质具有微量高效的作用特点
D. 脊髓排尿反射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说明了神经调节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22.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
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与朋友聊天
23.下列几种形式的记忆中,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的是( )
A.瞬时记忆 B.短期记忆 C.长期记忆 D.永久记忆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4分)
24(共16分).2018年3月14日,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逝世。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也称“渐冻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但这并没有影响他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勇敢、坚韧和辉煌成就激励了全世界的人。在大家关注和纪念霍金的时候,我们也关注到霍金所患的“渐冻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为“渐冻症”患者的某反射弧,神经元损伤之后,逐渐导致包括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等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若刺激Ⅰ处,渐冻症患者的手指M发生轻微收缩,该过程____(填“能”或“不能”)称为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刺激Ⅱ处,在①处检测不到动作电位,则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此反射弧的运动神经元已受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若刺激Ⅲ处,在③处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的释放,说明感觉神经元功能__________(正常/不正常)。
(2)“渐冻症”的病因之一是兴奋性递质谷氨酸能使突触后膜产生________的膜电位,当神经元之间谷氨酸过度堆积时,可能造成神经细胞的损伤。“渐冻症”患者会出现四肢肌肉萎缩、无力、呼吸功能衰退等症状,但他的全身感受功能正常,推测该病人的病变部位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
25(共18分).下图1为人体反射弧局部组成示意图,图2为图1中X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在A处给予适宜强度的有效刺激,肌肉收缩;在B处给予相同刺激,肌肉不收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结构X为________。图2中①为________,一般由________(细胞器)形成。
(2)若在B处给予刺激,当兴奋抵达X时③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若结构X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为甘氨酸,甘氨酸与分布在③上的__________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______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
(3)突触前膜是__________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是__________,突触间隙中的液体是__________。
26(共20分).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a表示_______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___系统,参与内环境稳态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_____________系统。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降低,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____的调节下维持。
(5)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注:①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②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高二生物月月考答案
1.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A D B A B B B C D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D C B A B C C B B C C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4分)
24(共16分)
(1)不能 反射必须由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都参与才能完成(答案合理即可) 不能 运动神经元正常在① 处也检测不到动作电位 正常
(2)外负内正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5(共18分)
(1)突触 突触小泡 高尔基体 
(2)化学信号→电信号   特异性受体  抑制
(3)轴突 树突膜或胞体膜  组织液
26(共20分)
(1)呼吸;消化;泌尿(或排泄);循环
(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
(3)NaHCO3
(4)神经—体液—免疫
(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