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百合花》《哦,香雪》联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百合花》《哦,香雪》联读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8 15:1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物与情思——联读《百合花》《哦,香雪》
  【专题解释】
  通过学习《百合花》《哦,香雪》两篇小说的人物,领会作者人物安排的精当,进而体会诗化小说的人物美,人情美。
  【活动准备】
  全班分AB两组。A组同学寻找《百合花》中的通讯员、新媳妇和“我”的感人情节并分析人物形象;B组同学寻找《哦,香雪》中的香雪和凤娇的感人情节并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活动一 理一理:以小说中人物梳理情节
  分别请五位同学,分人物梳理故事情节。
  活动二 读一读:哪些人物的情节特别打动你
  分组,A组同学寻找《百合花》中的通讯员、新媳妇和“我”;B组同学寻找《哦,香雪》中的香雪和凤娇。学生自由选择,并谈感受,最后形成人物形象特点。
  师生交流、学生感受列举如下——
  通讯员:“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在门钩上,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这一情节能看出通讯员的朴实、腼腆、憨厚。
  新媳妇:在包扎所护理伤员时,又羞又怕,放不开手,后来却庄严、虔诚地给重伤员解衣拭身子,通讯员牺牲后,流着泪为他缝补肩上的破洞,并把自己的新被子铺在棺材里。这些情节无不表现出新媳妇美好的人性美:善良、美丽、深明大义。
  “我”:对通讯员,从开始生气、发生兴趣到亲热起来,接着从心底爱上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然后是月夜的思念、牵挂,最后到通讯员牺牲,“我”内心无限的悲痛。这些情节均可看出“我”是一位热情大方、活泼美丽、情窦初开的少女。
  香雪:为了换取铅笔盒,她在那一分钟的停车间隙里,毅然踏上了火车,为此,她甘愿被父母责怪,而且一个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这一情节足见香雪坚毅、执着的性格。
  凤娇:凤娇在伙伴拥挤中处于弱势地位时,一声尖叫,“呦,我的妈呀!你踩着我的脚啦!”面对伙伴的讥笑嘲讽,“我撕了你的嘴!”凤娇骂着。面对“北京话”劝告,凤娇回敬了一句,“哟,我们小,你就老了吗”。这些直言不讳的语言充分体现了凤娇大胆直率、性格泼辣的性格。
  师生形成共识,总结如下——
  活动三 品一品:品出人物的人性美
  (一)领悟:细读两则情节,体会人物情思。
  引入: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质是由言行举止表现出来,而指导言行举止的深层原因,就是他的内心世界。品读内心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知识支架——
  第一则:新媳妇缝“破洞”:在细节中展现人性美
  第二则:香雪夜归“台儿沟”:在景物中展现人性美
  师生讨论、明确——
  第一则,通过细节,对比表现出新媳妇的人性美。新媳妇由腼腆转为大胆,源于被通讯员的行为深深打动。缝“破洞”的细节,能反映出新媳妇对通讯员微妙而复杂的情感。
  第二则,一切景语皆情语。四处景物以一幅月夜山景的图景来烘托、展现香雪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从害怕、犹豫走向坚强。从这四处景物中,读者可以感受到香雪的人性美:从自卑、封闭、落后走向自信、开放、进步。
  (二)提升:身份与角色,体会人物精当
  A组同学就“身份设定”展开讨论,B组同学就“角色转换”展开讨论。
  师生讨论,明确:
  (1)身份设定。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与一个青春年少、尚未涉足爱情的通讯员,二者之间更容易产生一种情感的碰撞和吸引;写新娘子,更能突出“百合花”被子的意义,它既是新娘子的唯一嫁妆,寄托着最美好的情感,而这最美好的情感最后盖在了通讯员的身上,融入到了通讯员的身上,这样更能展现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所形成的那种纯洁、美好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表现小说的人性之美,诗化之美。
  (2)角色转换。每一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在“一分钟”里,香雪和其他姑娘们的兴趣点是不同的,其他姑娘兴趣点在回发卡、纱巾或尼龙袜上,香雪则是皮书包、铅笔盒。香雪这个角色不仅承载在对文明的渴求,更有知识的追求。一位初中生对知识的渴求乃至贻误时间,更符合人物角色,也更有利于显现小说人物的人性美。
  活动四 练一练:填补空白,领悟人物情思
  补写人物对话,要求符合人物性格特征,能展现人物的人性美。两则任选其一。
  1.结合全文,设想一下,通讯员借被子时和新媳妇是怎样对话的?
  2.结合全文,设想一下,凤娇等一群姑娘和香雪见面后,会有怎样一番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