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广东教育版《长亭送别》第三课时练习
【识记与理解】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
A.赓续(gēng)玉醅(pēi)揾做(wèn) B.萧瑟(sè)憔悴(cui)顷刻(qīng))
C.谂知(niàn)暮霭(ǎi) 胸臆(yì) D.泠泠(léng)相偎(wēi)栖迟(q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筵席 斜辉 挣揣 萋迷 B 谂知 白泠泠 玉醅 青衫
C 堤岸 罗帏 鸾鸟 金钏 D 玉骢 暮霭 熟稔 狰狞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该句点明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刻画了主人公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
B、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C、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D、“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这两句虽是淡淡景语,其实正表达出主人公的心愿:来年能早日在此相聚。
4、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英国是一个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国家,它的君主是世袭的,但议会并没给他过多的________,国家的一切决定都要经过漫长的协商。
②据了解,北京市目前拥有家庭装修监理上岗证的监理员只有100多人,即使这个数字再___________,也无法满足众多家庭用户的需求。
⑧我去过江浙一带,几乎每到一个县,都发现那里的博物馆会有一张登有几个______几十个中过状元的人的名单表,这真令我瞠目结舌。
A、权力 翻一翻 以及 B、权力 翻一番 甚至
C、权利 翻一番 以及 D、权利 翻一翻 甚至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他这人平时不干正事,不求上进,蛮横无理,领导和同事对他没有良好评价,觉得他是一个百无聊赖的人。
B.上海人认为对随地吐痰的恶习不能等闲视之,因此早在1984年就将乱吐痰列为非法行为;现在在上海随地吐痰要罚款200元。
C.大家都不愿在食堂吃饭,因为食堂的饭菜索然无味,而学校门口的小吃味道很浓重,所以大家争先恐后去买。
D.旭日东升,朝霞普照,同学们在回光返照中,迈着愉快的步伐去郊游,一路上欢声笑语,大家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愉快。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钟南山对我们并不陌生,通过媒体,我们知道他是抗“非典”的专家,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呢。
B.中国政府要求日本政府立即纠正邀请台湾当局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并郑重申明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
C.“非典”的传播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途径,广大群众大可不必过度惊慌;积极防治、科学生活、团结合作是战胜“非典”的必由之路。
D. 虽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最重要的尺度是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但更重要的是国民的举止和教养。
7、把后面的句子填到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寂寞未必就是不幸,倒可能是一种磨练,甚至能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凡有成就的人,__________________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方能称得上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动物生存,人则生活。
①往往是最有才华的人,有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②不一定是最有才华的人,而往往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③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
④生活与生存的概念迥然不同。
A①③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
8、下列句子中,表达最不得体的一项是( )
A?老先生说得很对,领教,领教!
B?大家一致认为王亮同学的发言的确是抛砖引玉,对我们启发很大。
C?要是你肯屈就,那就再好不过了。
D?以后借重你的地方很多,还要常来麻烦你。
【阅读与鉴赏】
◆课内阅读
(一)
阅读[正宫?端正好]到[收尾]的曲词,完成9-12题。
9对[正宫?端正好]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情人分别的痛苦压抑的心情。
B.蓝天的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C.“晓来”两句,使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构成一种“无我之境”。
D.“染”、“醉”二字,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
10. 耍孩儿] 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青衫”系用典,出自白居易《琶琵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
B.“伯劳东去燕西飞”亦系用典,化用了乐府诗《东飞伯劳》中的诗句;
C.“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就尽生前酒一杯”句是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表现;
D.“眼中流血,心内成灰”,这是莺莺送别张生悲戚、依恋、怨恨的集中表现。
11.对[一煞]一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夕阳”一句,看似乎易,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
B.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词”,也启示着读者观众的丰富联想。
C.“无人语”三字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绘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
D.“来时”一句,直抒胸臆,表现莺莺留恋美景,留恋情人的情怀。
12.“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一段曲文,多处化引了古诗文语句,下列不属此列的一项是:
A.“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D.“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
(二)阅读[滚绣球][叨叨令]两曲,回答问题:
13《叨叨令》曲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14《滚绣球》和《叨叨令》表达了莺莺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15“松了金钏”“减了玉肌”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意在表现什么?
◆拓展阅读
戏曲的脸谱,可以说是以往的艺术在美学上的一大创造,如果有谁从脸谱着手,去探讨一下独特的中国古典美学,就一定不会徒劳的。脸谱之妙,还不在于那图案造型的精美诡异,而在于传神。就此而言,脸谱可谓奥妙无穷。而尤为奇绝者,莫过于曹操的那张白脸。脸谱离不开色彩,没有色彩,还有什么脸谱呢?而曹操偏偏是一幅白脸,一幅没有斑斓色彩的白脸。他的奥妙,恐怕就在这一个“白”上。曹操的脸非得是“白”的不可!
曹操在古典文学艺术里,是一个无人可夺其位的“奸雄”典型,雄才大略,足智多谋,文武兼备,气宇非凡,一个十足的英雄——这是曹操;多疑善忌,口是心非,奸诈凶恶,损人利己,一个地道的权奸——这也是曹操。曹操身上概括了上千年封建统治者邪恶的特征,也凝聚了百姓对于统治者深入骨髓的观察和体验。
像曹操这样的人,用什么色彩勾画他的脸谱才足以称之呢?实在太难了,无论什么色彩,什么图案,画在他的脸上,都是太浅近,太单薄,不能显其灵魂于万一。他的超人的宽容,包裹着无比的猜忌;他的非凡的气概,掩盖着绝顶的私心;他的天才的谋略,伴随着无底的奸诈。他有鲲鹏之志,有狐鼠之心。机智和狡猾,盛情和虚伪,慷慨和卑劣,豪爽和阴毒,这一切截然相反的东西,在他身上竟然难以找出明确的界限,朗朗“君子”与无比“小人”和谐地融于一体。曹操性格的“色彩”是那么复杂纷纭,那么变幻莫测,只有一张白脸,才能包容这无数的“色彩”吧?他杀吕伯奢,屠徐州城,加华佗以刀斧,置祢衡于死地;忘恩负义,借刀杀人;只能让他对不起天下人,不能让天下人对不起他。他的心太黑,夜不掩其暗,墨难挡其乌。只有这一张白脸,才能显示着无量的浓黑吧!他城府太深,过于机诈,高深莫测,防不胜防。他手里有一万个“机关”,近之则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他的脸上,任何色彩都会使观者以偏概全,陷入天真。只有一张白脸,才足以昭示他城府之深,心机之诈,使人睹之幡然猛悟,由“无有”想到无限去。
过浓而归于淡,过深而归于浅,过污而归于清,过黑而归于白,此所谓求真似而反取之。没有色彩,而有无数色彩,曹操的白脸难道不是妙造神境吗?更奇妙者,是这白脸的“白”也非一般,必得是“鱼肚白”。他是冷血动物,没有人的血性,那一张白脸透出无边的冷来,由他的面孔时时想到死亡。只有这样,才是彻底的曹操。曹操的白脸,是心灵的屏障,也是心灵的窗牖。他笼罩一切,也显现一切,他为观众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时间,让人们从曹操的行为中摄取油彩,并且揉进自己亲历的体察,在各个人的心里,为曹操画出种种“脸谱”。人们心目中给出的“脸谱”比一切油彩更浓重,更深切。
16、填空。
“只有一张白脸,才能包容这无数的‘色彩’吧”一句中“色彩”的意思是 “他手里有一万个‘机关’中的“机关”的意思是 。
17、后一段中“曹操的白脸,是心灵的屏障,也是心灵的窗牖”,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答:曹操的白脸
18、“曹操的脸非得是‘白’的不可!”这样说有三方面的理由,请分别指出。
(1)
(2)
(3)
19、对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 中国戏曲的脸谱虽不精美,但很传神。
B.中国戏曲的脸谱为欣赏者的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D.本文论证的中心是戏曲脸谱的美学特点。
C.本文选材典型,因为曹操之外的其他脸谱不能表现脸谱的奥妙。
E.戏曲脸谱的奥妙在“求其似而反取之”。
【积累与运用】
文学常识
20.<西厢记>全名______________,共______本_______折,由_____朝______作。该剧取材于唐人元稹的___________传奇和金人董解元改编的______________(习称________)
作者剧作14种,现存仅3种.这些剧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________为题材,塑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典型形象.他的作品戏剧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名句默写
21.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碧云天,黄花地,________ ,北雁南飞。__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
2) 夕阳古道无人语, 。
诗歌鉴赏
22.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苏轼,字子瞻,号______________,宋代著名文学家。“鹧鸪天”是他写的这首词的_____________名。
(2)词的上片写景。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3) 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请谈谈你的理解。
语言运用题
23.给下面这则材料写一句概括性的话。(不超过15字)
据《文汇报》报道,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近日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识字的城乡居民中,每月读一本书的人为51.7%,比1998年下降了8.7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的阅读率为45.3%,比1998年下降了9.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也下降了7.8个百分点。
24.根据下面的内容,以单句的形式为“悲剧”下一个定义。
①悲剧是戏剧的主要类型之一,为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
②悲剧的基本特点是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
③古代的悲剧发源于希腊祭祀酒神的仪式
④当时悲剧的内容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
悲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阅读下文,填上符合特定语境的话语。
某理发师手艺高超,口才也好。
甲顾客理完发,照了照镜子,说:“头发理得太长了。”理发师笑着解释:“头发留长一点,让你显得潇洒文雅,而又含蓄深沉,颇为符合你的身份。”顾客满意而去。
乙顾客理完发,照了照镜子,说:“头发理得太短了。”理发师笑着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顾客高兴而去。
丙顾客理完发,照照镜子,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却还这样说:“20分钟解决问题,理得太快了吧?”理发师从容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顾客微笑而去。
【写作与体验】
26.以本篇课文中的张生或莺莺为对象,自选一个评论点,写不少于400字的评论或鉴赏文字。
第 12 课 长亭送别
【识记与理解】1A(B顷刻(qǐng)C谂知(shěn)D泠泠(líng) ) 2 A.斜晖 3 B.(见课本) 4 B。(“权力”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者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是一种力量。“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一般跟义务相对。“翻一番”指数量加倍。“翻一翻”指翻动,一种行为。“以及”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甚至”用于提出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5 B。(A.精神上没有寄托。B.不重视,看成平常的事。 C.文章空洞,文字枯燥。 D.人将死去或事将灭亡时的好神态或好景象。)6 C 。(A.主客体颠倒,改为“我们对钟南山” B.缺宾语中心,改为“改正……的错误做法” D.语意冲突,未能表明什么“最重要”。)7 D。(注意句式特点,第一句的表述是先否定再肯定,因此选择②第二段是陈述语气,因此选择④) 8 B。(“抛砖引玉”用于自己的意见或发言。不能用于对方。)
【阅读与鉴赏】课内阅读(一)9 C。("晓来"两句应为"有我之境"。王国维《人间词话》云"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颜色""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该句有主观色彩当为"有我之境"。)10C。(应为借酒饯行非为"借酒浇愁,及时行乐")11D。(留恋美景显然不当。)12D。(该句写的是亡国之痛,不是离别之愁。)(二)13使用儿化、叠词、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声情并茂,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抒情氛围。14情意缱绻的离愁别狠,派遣不散的愁闷情绪。15用了夸张的方法,意在表现自己因张生的离去而受到的重大打击。
拓展阅读16性格 心机 17笼罩一切,显现一切,提供空间、时间,让人思索。18(1)可包含曹操性格的无数“色彩”;
(2)可显示曹操内心无量的浓黑; (3)可昭示曹操城府之深,心机之诈 19B D(A项中注意脸谱造型的精美诡异,见原文第一段。C项中“曹操之外的其他脸谱不能表现脸谱的奥妙。”是错误的,文中无此意。D项中脸谱的奥妙一在传神,一在为欣赏者的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积累与运用】20《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5 21 元 王实甫 《莺莺传》 《西厢记诸公调》 《董西厢》 封建礼教 崔莺莺 红娘 21西风紧 晓来谁染霜林醉 禾黍秋风听马嘶 22(1)东坡居士 词牌 (2)开放性题目,只要能够从一个方面简要分析,有理有据则可。示例:①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先由远到近:远景(“林断”“山明”),描写远处的树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竹隐墙”“乱蝉”“衰草”),描写翠竹遮隐着墙,墙外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再由上而下地写景: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下写红荷映水,散发着幽微的清香。 ②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词中写“林”“竹”“山”是静景,但用了动词和形容词“断”“明”“隐”,使这些静景顿时栩栩如生;写动景“乱蝉”“翻空白鸟”,形象活泼。动静结合,生动地描写出一幅夏末秋初美丽的图景。 ③写景有声、有色、有香,相映成趣。“乱蝉”描写雨后蝉的呜叫;“翻空白鸟”与“照水红蕖”红白相映,色彩鲜明;“细细香”写出荷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此外,还可以从炼字、修辞、寓情于景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有理有据则可) (3)词中的景物都是“昨夜三更雨”后作者乘凉爽出游时的所见所闻,从表面看,这两句似 乎是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得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其实从“又”、“浮生”等词语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得过且过, 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失意情绪。
语言运用题
23 国民阅读率(或:读书率)呈总体下降趋势 24悲剧是发源于古希腊祭祀酒神仪式,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结局为基本特点,为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的一种主要戏剧类型。 25“头发剪短一些,让你显得精神饱满,朴实干练,与你的身材正相配称。”“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你赢得了时间和金钱,你何乐而不为呢?” (只要符合题干要求则可,不必拘泥于句式是否一致)
【写作与体验】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