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基础(1—4)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基础(1—4)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9 13:50:29

文档简介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基础(1)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人佩戴凹透镜矫正近视眼
B.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C.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后,形成影子
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2.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入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将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的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的入射角增大
B.保持水面的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C.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D.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3.百米赛跑时,起点发令枪响后,计时员是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时开始计时,这是因为(  )
A.看烟计时方便些
B.运动场声音嘈杂,枪声不易被听到
C.听到枪声计时,记录的时间偏少,运动员成绩变好
D.其实两者都可以,时间相差不大,光速与声速相差不大
4.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5.如图所示的有关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观众能从多角度看到银幕上的图像,是由于在银幕发生了镜面反射
B.乙图中,树荫下的光斑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实像
C.丙图中,小猫没有叉到鱼,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了折射的缘故
D.丁图中,彩虹成因与日环食的原理相同
6.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雨后彩虹 B.海市蜃楼 C.小孔成像 D.镜花水月
7.汉代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下,则见四邻矣。”如图所示的装置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其中涉及的光学知水盆识分析正确的是 ( )
A.高悬的大镜是凸透镜
B.插秧人在大镜中成倒立的像
C.从水盆中看到四邻利用了光的反射
D.大镜悬挂得越高所成的像越小
8.关于凸透镜成像及成像规律的应用,有以下几种说法:
(1)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2)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
(3)幻灯机是利用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4)集邮爱好者观察集邮时若一时找不到放大镜,可以用老花镜代替。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A.(1)(2) B.(2)(3) C.(1)(4) D.(2)(4)
9.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倒影
B.日食
C.林中万缕阳光
D.小孔成像
10.一束光线射到镜面上时,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是25 ,则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  )
A.25 B.50 C.65 D.75
11.物体从距凸透镜8cm移到距凸透镜12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cm B.7cm C.10cm D.16cm
12.如下图所示是人坐在游泳池中在某一角度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人发生了“错位”现象,下列成语中所描述的光学现象与人体“错位”原因相同的是(  )
A.凿壁偷光 B.杯弓蛇影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
二、填空题
13.红外线: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____;
(1)一切物体都能发射____,温度越_____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红外线夜视仪)
(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遥控探测)
(3)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__作用强;(加热,红外烤箱)
14.如图,入射光线AO,经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到竖直墙壁上的B点。OB与镜面的夹角为50°,则入射角为______度,反射角为______度。当AO逆时针转动到的位置(与AO的夹角为20°),若保持反射光线OB方向不变,改变平面镜的方向,则这时的入射角为_______,平面镜绕O点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过的角度为______。
15.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损害人们健康,这就是 “光污染”。“ 光污染”是因为光线发生了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雨后晴朗的夜晚,迎着月光走,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发亮的地方______踩(选填“能”或“不能”)。
16.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当烛焰在B点时,成像在A点;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C点,则凸透镜一定固定在______之间,两次成像的虚实情况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17.在多个光学实验中都用到了光屏,为了从不同方向都能观察到光屏上显示的像或光线,光屏的表面应选用比较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材料。如图所示,光屏上显示出红色的光线,说明光屏______(选填“吸收”或“反射”)红色光。
18.在如图所示的一个圆柱形玻璃瓶里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靠近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此时的玻璃瓶在___________(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可视为凸透镜,此时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若将铅笔略微远离玻璃瓶一些时,像会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如图所示,人眼在C点处看到筷子B点的像在位置B/点。
(1)B/点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像(选“虚”或“实”)。
(2)请画出B点的一条光线经水面后过C点的光路图________。
(3)如果用一束光从C点照亮B点,那么这束光应该对着______点照射。
20.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 _______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 ________产生的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 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类似于 _______透镜。青少年如果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户外活动,就可能患上近视。患近视后需要佩戴 _______透镜进行矫正。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C
4.C
5.B
6.C
7.C
8.D
9.A
10.C
11.B
12.C
13.看不见 红外线 高 热
14.40° 40° 50° 逆时针 10°
15.镜面反射 不能
16.BC 不同
17.粗糙 反射
18.水平 虚 变大
19.折射 虚 B′
20.直线 折射 虚 凸 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基础(2)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2.张强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
A.一定大于20cm B.一定小于8cm
C.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D.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3.若司机从后视镜中,看到的一辆汽车的车牌(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实际车牌号为(  )
A. B. C. D.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应将(  )
A.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 B.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
C.蜡烛靠近透镜且光屏远离透镜 D.蜡烛远离透镜且光屏靠近透镜
5.如图是光在空气和水的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AOS=6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入射光线是AO
B.反射角大小是30°
C.PQ是界面
D.光是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
6.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该用较厚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B.蜡烛靠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
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所成的像就越大 D.为验证像的虚实,实验需要用到光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的传播速度是 3×108m/s
C.任何发光的物体都是光源 D.光年是天文学上常用的长度单位
8.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左侧放置一物体,当物体从光心移至无穷远处的过程中,下面区域中是无像区的是(  )
A.透镜左侧焦点与光心之间 B.透镜右侧焦点与光心之间
C.左右两焦点之间 D.光心至左边无穷远处
9.作为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天文现象一“日环食”天文景观如图所示,于6月21日“夏至日”下午在天空上演。此次日环食是21世纪有史以来发生日食时间最长的一次,这样的日环食也被称为“金边日食”,下列与发生这种天文现象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镜花水月 B.海市蜃楼 C.雨后彩虹 D.如影随形
10.如图所示,是几个同学画出的光通过透镜后发生折射的光路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11.如图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树荫下的阴影是小孔成的像
B.放大镜利用了光的折射
C.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
D.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利用了光的反射
1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湖中的倒影 B.杯中的筷子
C.日食 D.放大镜下的手指
13.如图所示,在“探究一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板应选厚玻璃板
B.平面镜成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C.平面镜成像过程中,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选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14.下列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棱镜分光 B.透镜聚光
C.小孔成像 D.
如画倒影
二、填空题
15.大部分森林火灾的“罪魁祸首”仅仅是内部仍存有水的瓶子。原因是这些瓶子相当于 ______,在阳光的照射下,对太阳光有 ______作用引起燃烧,从而导致火灾的发生。
16.晴朗的中午,茂密树林的地面上常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它其实是光学里的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可以用光的______原理解释,成的像是太阳的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17.“鲤鱼跃龙门”寄托着人们祈盼飞跃的美好愿望;当鲤鱼离开水面向上跃起的过程中,它在水中所成的像与水面的距离___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人看到鱼在水中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所形成的。
18.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明月松间照”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
19.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光路中,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0.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靠近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虚像;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稍稍移动,可以看到笔的像______(选填“变长”或“变短”),继续向远处移动,可以看到“笔尖”反向像________(选填“先变长后变短”或“先变短后变长”),所成像的为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像,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______cm,焦距大小为______cm;固定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25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2.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机器人已被广泛使用,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输入(扫描)取货码等多种方式取货。如图是某款机器人正在送货的情景:机器人的轮胎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 ______;机器人旁边的影子,是光的 ______形成的。路上的行人能看见机器人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人眼接收到了从水面来的 ______光线。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
4.D
5.C
6.D
7.D
8.B
9.D
10.C
11.B
12.A
13.D
14.C
15.凸透镜 会聚
16.直线传播 实 无关
17.变大 不变 反射
18.折射 反射 直线传播
19.50° 左
20.正立 变长 先变长后变短 实
21.20.0 10.0 左
22.摩擦 直线传播 反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基础(3)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旗杆的影子逐渐变短
B.放大镜观察昆虫
C.水中的蓝天白云
D.激光准直引导掘进方向
2.小明同学学习了光现象知识后,归纳了下面一些规律,其中错误的是(  )
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B.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原理
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3.下列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棱镜分光 B.透镜聚光
C.小孔成像 D.
如画倒影
4.如图所示,汽车驾驶员通过后视镜看到后方某警车的像,观察到该警车车头上有“POLICE”字样。则该警车车头上印有的字母图样是(  )
A. B. C. D.
5.汉代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下,则见四邻矣。”如图所示的装置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其中涉及的光学知水盆识分析正确的是 ( )
A.高悬的大镜是凸透镜
B.插秧人在大镜中成倒立的像
C.从水盆中看到四邻利用了光的反射
D.大镜悬挂得越高所成的像越小
6.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改变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
C.沿ON前后转动板F D.改变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
7.如图是光在空气和水的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AOS=6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入射光线是AO
B.反射角大小是30°
C.PQ是界面
D.光是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
8.以下现象,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手影 B.不发光的玻璃幕墙晃眼
C.树在水中的倒影 D.倒入水后,杯底看上去升高了
9.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湖中的倒影 B.杯中的筷子
C.日食 D.放大镜下的手指
10.如下图所示是人坐在游泳池中在某一角度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人发生了“错位”现象,下列成语中所描述的光学现象与人体“错位”原因相同的是(  )
A.凿壁偷光 B.杯弓蛇影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
11.小丽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纸板ABCD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实验过程中,她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线绕入射点O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观察到反射光线也随之转动;②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线呈现。关于以上操作的实验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  )
A.①操作中观察到反射光线顺时针转动
B.①操作中观察到反射角越来越大
C.②操作中纸板上无反射光线的原因是反射光线与AO、ON在同一平面
D.②操作中纸板上无反射光线的原因是没有发生反射
12.随着我国疫情高峰过去,全球疫情走势及防止境外输入成为焦点,3月12日19时钟南山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医院重症监护团队一起,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美国重症监护方面的专家进行多方视频连线,下列有关说明正确的是(  )
A.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屏幕上的图像和文字,是因为光在显示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B.摄像头工作时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
C.若要使屏幕中的人像更大,人应靠近摄像头
D.此时人与摄像头的距离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
二、填空题
13.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____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14.小芳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5 m处,小芳的身高为1.65 m,小芳的像高为______m;若小芳向镜移动3 m后,小芳与镜中的像距离为______m,此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 m处,这时她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5.湖水深10m,小鸟在距湖面6m的空中飞翔,它在湖中成的像是______(填“实”“虚”)像,小鸟的像距离该小鸟______m。
16.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靠近书本观察文字,发现通过________透镜看到的文字是缩小的。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通过目镜所成的像是放大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7.折射定律:光从空气_____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_____两侧,折射角___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___。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___。在折射时光路也是______的。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于入射角。
18.进行百米赛跑时, 如果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起跑枪声时才开始计时,那么他记录的成绩准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若计时员用这种方法测得某同学的赛跑成绩是11.62 秒,则这位同学的真正成绩应该是___________秒。
19.投影仪:镜头是____透镜;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__;成像原理: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______二倍焦距,______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_____的实像;
20.身高1.6米小吴同学站在平面镜前,镜中的像离他2米,当他退后0.5米时,镜中的像离镜面______米,镜中像的高度______1.6米(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样大小的木板放在平面镜后面0.5米处,如图1所示,她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如果镜子从中裂成两半,同时向左右分开一段距离如图2所示,此时小吴在镜中像的位置______。(选填“同时左右移动”或“不变”)
21.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如图所示,人眼在C点处看到筷子B点的像在位置B/点。
(1)B/点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像(选“虚”或“实”)。
(2)请画出B点的一条光线经水面后过C点的光路图________。
(3)如果用一束光从C点照亮B点,那么这束光应该对着______点照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C
6.C
7.C
8.D
9.A
10.C
11.C
12.C
13.虚
14.1.65 4 不变 仍能
15.虚 12
16.凹 虚
17.斜射 同一平面内 法线 小于 增大 不变 可逆 大
18.不准确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要时间 11.91
19.凸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小于 大于 放大
20.1.5 等于 能 不变
21.折射 虚 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基础(4)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岸边的树在水里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放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近视眼镜的镜片采用凹透镜是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
C.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少
3.小红站在竖直放置的试衣镜前5m处,过了一会儿,她又向靠近试衣镜的方向走了2m。此时,关于她在试衣镜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距7m,像不变 B.像距3m,像变大
C.像距7m,像变小 D.像距3m,像不变
4.小明同学学习了光现象知识后,归纳了下面一些规律,其中错误的是(  )
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B.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原理
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5.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镜面反射
C.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6.观察水边风景的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要暗一些,这是因为(  )
A.水面只将一部分的入射光线反射,进入人眼
B.冲洗照片质量问题
C.当时光线太暗
D.眼睛的错觉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一定会聚在焦点上
B.凸透镜有一个焦点,凹透镜有两个焦点
C.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
D.经凹透镜折射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光线
8.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雨后彩虹 B.海市蜃楼 C.小孔成像 D.镜花水月
9.物体从距凸透镜8cm移到距凸透镜12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cm B.7cm C.10cm D.16cm
10.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手的影子 B.景物在水中的倒影
C.筷子在水中弯折 D.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11.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页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上升时,光点S'将(  )
A.一定向左移动 B.一定向右移动
C.可能向左可能向右移动 D.不动
12.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水中的倒影 B.
地面上的影子
C.海市蜃楼 D.
雨后的彩虹
13.如图所示,小林同学晚上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又远离路灯的过程中,他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一直在变长 D.一直在变短
14.在研究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凸透镜观察烛焰成像情况,应该是下面哪个图所示的情况(  )
A. B.
C. D.
二、填空题
15.最早发现日光的色散现象的物理学家是______;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发光体放在离透镜25厘米的主光轴上,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像到透镜的距离______2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6.湖水深10m,小鸟在距湖面6m的空中飞翔,它在湖中成的像是______(填“实”“虚”)像,小鸟的像距离该小鸟______m。
17.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当烛焰在B点时,成像在A点;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C点,则凸透镜一定固定在______之间,两次成像的虚实情况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18.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靠近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虚像;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稍稍移动,可以看到笔的像______(选填“变长”或“变短”),继续向远处移动,可以看到“笔尖”反向像________(选填“先变长后变短”或“先变短后变长”),所成像的为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19.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_______物体,_______胶卷、屏幕。
20.小丽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班,是由于___________而形成的太阳的“像”;看到的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___________(选填“深”或“浅”);湖中孔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而形成的虚像。
21.生活处处有物理,“爱物理”小组同学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兴趣高涨,大家利用小明爷爷的老花镜也做起了探究实验,爷爷告诉小明,眼镜的度数是200度,那么该眼镜镜片的焦距是___________m,眼镜度数越高,焦距越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2.如图所示,是小明的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其镜头对光线有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用这架相机拍照时,若拍完远景再拍近景,镜头需要向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胶片的方向移动;胶片上所成的像与显微镜的目镜所成的像,它们的性质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3.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聚焦天体物理学领域,带我们发现宇宙探索的又一“高光时刻”——黑洞和银河系“最深处的秘密”。下图是人类发布的首张黑洞图片,为解开星系演化之谜提供了宝贵资料,光经过黑洞时也将被黑洞俘获而无法逃离,照片中的黑洞距离我们5500万______ (选填 “年”或“光年”);发布的照片上黑洞边缘环状(明亮)部分显示红色,红光属于光三原色中的一种,你还知道______光属于光三原色中的一种(只填一种即可);光——宇宙的使者, 它不仅像声一样能够传递能量,还能像声一样传递______ 。
24.2021年春节,一支名为《唐宫夜宴》的舞蹈受到观众好评。如图所示,这是照相机拍摄的演出现场的一个画面。拍照时,相机镜头与演员之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如果想让画面两侧的演员全部进入画面中,可将照相机的镜头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演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D
4.C
5.D
6.A
7.C
8.C
9.B
10.A
11.A
12.A
13.B
14.B
15.牛顿 缩小 小于
16.虚 12
17.BC 不同
18.正立 变长 先变长后变短 实
19.靠近 远离
20.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浅 反射
21.0.5 小
22.会聚 远离 不同
23.光年 绿或蓝 信息
24.二倍焦距 远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