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下图为部分国家人均耕地比较图(左图)和我国土地利用构成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 B.土地资源总量不足,种类少
C.土地资源总量少,但人均数量多 D.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较均匀
2.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表现在( )
A.难利用土地面积大 B.人均耕地少 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可燃冰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中,中国国土资源部将可燃冰 列为新的一种矿产资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可燃冰( )
A.分布广泛 B.是可再生资源
C.容易开发 D.是不可再生资源
4.依据可燃冰的生成条件,结合我国的自然环境,可以推断出其主要分布在(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及南海深海区
C.东南丘陵 D.黄土高原及内蒙古高原
5.可燃冰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会( )
A.改善大气质量 B.增加煤炭消耗
C.加剧大气污染 D.导致油价上涨
6.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与草地的分界线大致是( )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1月0℃等温线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7.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南丰北缺 B.冬春季降水多,夏秋季降水少
C.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 D.水资源总量内流区多、外流区少
8.在西南旱区,许多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改变气候 B.防止水污染 C.人工降雨 D.兴修水利设施
9.我国海域所跨的温度带不包括( )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寒带。
10.我国自然资源最基本的特征是( )
A.总量十分丰富,由于人口特别多,所以人均占有量就特别少
B.自然资源总量丰富,所以人均占有量就多
C.总量贫乏,所以人均占有量比较少
D.我国的自然资源有许多优势,而无不足之处
11.我国“十五”计划中的四大跨世纪工程分布如图,关于四大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水北调主要是解决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
B.四大工程中,全部位于西部大开发地区的是青藏铁路
C.西气东输优化了能源消费结构
D.西电东送中,最大的水电站在长江上游
1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筑用地
13.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 B.生物 C.水 D.矿产
14.我国实施南水北调的原因主要是南、北方地区( )
A.人口分布不均 B.地形差异较大
C.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D.水资源供需不平衡
15.2020年12月1日起,海南省将禁止生产、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等塑料制品。下列行为与“禁塑令”相符的是( )
A.多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B.购物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食品保鲜多使用保鲜膜 D.提倡购物自带环保型购物袋
2019年起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目前各地垃圾分类的类别有所差异,北京的分类标准为四种。读下图垃圾分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生活中的废旧书本和塑料矿泉水瓶应该放进的垃圾箱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关于我国实行垃圾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人多地少,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 B.大量垃圾会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
C.垃圾中尚有许多可以再利用的物质 D.为了培养大家形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截至2019年4月17日,北京累计接收丹江口水库来水量达到45亿立方米,主要用途见左图,右图是“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A.东线借助京杭运河河道调水
B.中线引长江干流水补给京津两地
C.西线路线短,工程难度小
D.调水工程的目的是沟通五大水系
19.进京的“南水”,
A.绝大部分存入密云水库 B.彻底解决了北京缺水问题
C.增加了北京水资源总量 D.改变了北京河湖分布状况
图为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各能源保障区分布表述正确的是
A.缺少资料区全部属于我国外流区 B.低保障区全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C.中等保障区主要位于中西部人口稀疏区域 D.能源高保障区地势三级阶梯均有分布
21.各省区表述正确的是
A.晋属于能源高保障区
B.桂属于缺少资料区
C.沪属于能源高保障区
D.琼,南海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可提高其能源保障程度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
22.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材料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1)下列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_____)
①石油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太阳能 ⑤天然气 ⑥小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_______。
(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①~⑤代表的土地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______,②类型所在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4)我们所在地区水土配合不佳,缺水现象非常严重。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为节约用水做出自己的贡献。______
23.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土地资源利用类型: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D_________。
(2)写出土地利用类型D分布区甲地和乙地所属地形区:甲地_______,乙地_______。甲地没有分布土地利用类型B是因为_______;乙地没有分布土地利用类型A是因为乙地________。
(3)为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至少两条)
24.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土地类型③为_______,其天然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的边远山区;土地类型④为_________,该类型与图乙中的____________区分布较吻合。
(2)土地类型⑤中有零星分布的________农业区,其农业发展的条件是_________丰富 。
(3)在我国东部的___________区,农耕区畜牧业较发达,并成为我国畜牧业的主体,其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是有丰富的___________适合牧草生长和地形平坦等。
(4)根据图甲,我国的地形区中,内蒙古高原上主要分布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填图中数字),四川盆地中主要分布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
25. 读“南水北调引水工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分布的时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解决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___________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_地区。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计划是从___________(城市)的江都取长江水沿___________北上到达京津唐地区。这条线路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水系。
(4)中线方案利用长江上游的___________水库,向北到___________市后可沿___________山麓向___________市自流供水。
(5)这一宏伟工程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D
4.B
5.A
6.C
7.A
8.D
9.D
10.A
11.A
12.C
13.D
14.D
15.D
16.B
17.D
18.A
19.C
20.D
21.D
22.B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④ 水稻 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生活用水一水多用;及时关好水龙头等。
【分析】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难利用的土地。
【详解】
(1)可再生资源是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②③④是属于可再生资源,①④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B符合题意。
(2)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土地面积、矿产、水能、森林面积都位居世界前列,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基本国情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3)①是以旱地为主耕地,②是以水田为主耕地,③是林地,④草地,⑤是难以利用的土地。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④。②类型所在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4)本题是开放题,从中学生际行动为节约用水。如: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生活用水一水多用;及时关好水龙头等。
23.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 降水较少 海拔高,热量不足 植树造林;防止土地沙漠化(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
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
【详解】
(1)由图可知,图中A是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水田,B是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的旱地,C是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地区的林地,D是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草地。
(2)图中甲所在的位置是内蒙古高原,乙是青藏高原,甲地没有B表示的旱地分布是因为降水稀少;而乙地没有A表示的水田分布是因为海拔高、热量不足。
(3)为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我们应该要植树造林,防止土地沙漠化等。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
24.林地 东北、西南 草地 半干旱 灌溉 高山冰雪融水 湿润、半湿润 水资源 ④ ①
【分析】
根据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干湿地区的划分,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图甲中,土地类型③为林地,其天然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南地区的边远山区;土地类型④为草地,该类型与图乙中的半干旱区分布较吻合。
(2)土地类型⑤中有零星分布的绿洲灌溉农业区,其农业发展的条件是高山冰雪融水丰富 。
(3)在我国东部的湿润、半湿润区,农耕区畜牧业较发达,并成为我国畜牧业的主体,其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是有丰富的水资源适合牧草生长和地形平坦等。
(4)根据图甲,我国的地形区中,内蒙古高原上主要分布的土地利用类型是④草地,四川盆地中主要分布的土地利用类型是①水田。
25.季节分配不均,且南丰北缺我国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易产生干旱和洪涝灾害 对水利设施发挥最大效益产生影响,水位变化大,对水运通航能力产生不利影响,水资源南丰北缺,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矛盾,增加了水利工程量 由于北方水资源少,土地利用以旱地为主修建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长江 华北 西北 扬州 京杭运河 淮河 黄河 海河 三峡 郑州 太行 北京 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资源恶化等问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