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课题1~2)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Mg+O2MgO2 B.2KClO32KCl+3O2↑
C.3Fe+2O2Fe3O4 D.S+O2SO2↑
2.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型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组成乙物质的元素化合价为-2
C.该反应涉及三种氧化物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化学性质不变
3.下列选项中,不利于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是( )
A.变化与守恒:某物质R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R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B.模型与推理: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宏观与微观: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
D.探究与创新:探究红砖粉末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末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4.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0 10 5 5
反应后的质量/g 2 4 m 39
A.m=0
B.发生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1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丙一定作催化剂
5.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数目 B.分子数目
C.物质种类 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6.下列事实,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减小 B.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
C.铜片加热后质量增大 D.高锰酸钾受热后质量减小
7.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 )
反应①:2H2O22H2O+O2↑ 反应②:2KMnO4K2MnO4+MnO2+O2↑
A.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
B.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
C.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
D.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
8.华为公司的芯片麒麟980处理器的应用,摆脱了对国外产品的依赖。芯片的主要部件半导体硅元件生产中,常用氢氟酸(HF)来清除硅表面的氧化膜,反应原理可表示为SiO2+6HF====H2SiFn+2H2O,n为( )
A.2 B.4 C.6 D.8
二、非选择题
9.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的省略不写):
(1) Na+ O2==== Na2O
(2) CuO+ C Cu+ CO2↑
(3) C3H6+ O2 CO2+ H2O
(4) Al+ H2SO4==== Al2(SO4)3+ H2↑
10.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黑色粉末混合制氧气;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4)水通直流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11.如图为某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代表氧原子;●代表碳原子。
(1)a、b物质均属于 (填物质类别),从微观的角度说明你判断的依据: 。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物的微粒个数比为 。
(3)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初三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依据教材实验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装置设计】甲、乙、丙小组同学分别设计如图装置:
【讨论与探究】
(1)甲小组实验中,在锥形瓶底部先铺少量细沙,其目的是 。
(2)请根据乙组和丙组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①乙组实验结束后可观察到天平 (填“能”或“不能”平衡;此反应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丙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测定,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实验结论】通过甲、乙、丙实验探究,你得到的结论是 。
【实验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是 重新组合的过程,即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反思与交流】通过甲、乙、丙小组实验的探究,你得到的启示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该在 中进行实验。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C D D C C A C C
9.(1)4、1、2 (2)2、1、2、1
(3)2、9、6、6 (4)2、3、1、3
10.(1)C+O2CO2 (2)2H2O22H2O+O2↑
(3)2KMnO4K2MnO4+MnO2+O2↑ (4)2H2O2H2↑+O2↑
11.(1)混合物 物质是由不用种分子构成的
(2)化合反应 1∶2
(3)2CO+O22CO2
12.【讨论与探究】(1)防止锥形瓶受热而炸裂 (2)不能 遵守 等于 催化
【实验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实验分析】原子 种类 个数
【反思与交流】密闭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