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献刀》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曹操献刀》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9-16 12:2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古典四大名著:
西游记
吴承恩
水浒传
施耐庵
红楼梦
曹雪芹
三国演义
罗贯中
课件制作:秦安一中 安红明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历史为英雄搭建了表演的舞台,
  而小说则为豪杰做了诗意的诠释……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
 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
  如今,都已沉沉睡去
   但,每当我们翻开《三国演义》时
    眼前,却依然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教人禁不住共其悲欢,久久难忘……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共120回。
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小说家。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东汉末年,桓、灵二帝宠信宦官,致使朝纲大乱,政治腐败,黄巾军揭竿而起,四方州牧趁机割据,国家陷于四分五裂的局面。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成型,最后统一于晋的故事。
整体了解
写作手法
“七分写实,三分虚构。”
情节线索
一、 1~40回—曹操军团的崛起与强盛
1~9董卓军团覆灭
10~19吕布军团覆灭
20~33袁术、袁绍军团覆灭
34~40刘表军团覆灭
二、 41~50 —赤壁之战、孙刘联盟、曹操惨败
三、 51~73—刘备军团崛起,三足鼎立
四、 74~85—蜀吴争斗,吴胜蜀败,刘备病逝
五、86~104—诸葛亮南征北战,孔明病逝
六、105~120—司马军团崛起,三国归晋
曹操献刀、杀吕伯奢家(第4 回)
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14回)
杀粮官王垕 割发代首 (第17 回) 
许田打围(第20回)
煮酒论英雄(第21回)
跣[xiǎn] 足迎许攸 官渡之战 (第30回)
横槊赋诗 (第48回) 华容道(第50 回) 
割须弃袍(第58回)
梦中杀人 、杀杨修(第72回)
杀华佗(第78回)
“点评”就是圈点并批评,“圈点”实在需要评论的地方画圈或点点,做些符号,批评,就是“评论”。
点评的方式有圈点,总批,眉批,夹批等。总批,是对一篇文章总的评价。眉批,是将评论写在书的上面或空白处。夹批,实在行距之间写上感想。
评论的内容可以是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者是写作手法,或者是用词方面,你觉得某处用得特别好,禁不住要评论一番也可以。
评的形式可以是赞许的,也可以是批评的,或者是何别的作品进行比较,或者是由此及彼,展开联想。总之,这些评语大多都比较简单,三言两语,随手批出。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十常侍中的一员,汉相国曹参的后人。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官至太尉。 灵帝熹平三年(174),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势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的叔父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大破黄巾军。随之迁为济南相。济南国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到职,大力整饬,贪官污吏纷纷逃窜。当时正是东汉政治极度黑暗之时,甚至有了买官制度。朝廷封曹操为议郎,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暂时隐居了。 中平六年(189),董卓进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刘协,后又杀太后及少帝,自称相国,专擅朝政。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
阅读课文(15分钟)
思考问题:结合课文,具体谈谈曹操在你的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人?(画出自己所喜欢的语句)
解读
人物形象
什么对象
怎么刻画
鉴赏评价


情节叙述
人物描写
  方法提示:鉴赏人物形象必须抓住文中的细节等描写,不可脱离文本泛泛而谈。
整体感知
1、迅速浏览课文,看看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在组内交流,不能解决的做上标记,然后在班里求助。
2、梳理情节 (⒈)概括故事梗概(理清结构): 要求:请用四字短语概括出小说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四部分) (⒉)依照回目的形式概括每部分内容。(可参考课后一题)先自己仿写,然后在组内交流 ,组内选出最佳答案的展示 。 示例:王允旧臣哭社稷 曹操奇谋借宝刀
孟德献刀欲弑贼 李儒献计操脱身
识谎言陈宫擒曹 仰曹志二人携手
访伯奢孟德心疑 杀无辜陈宫识操
要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小说节选的主要内容。
一、刺杀董卓未果{
二、逃亡途中杀死吕伯奢全家{
曹操借刀
曹操献刀
路遇陈宫
错杀伯奢
课文主要情节:
请依据文章的这四个部分,分组讨论归纳曹操的形象。将分析(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侧面等)写在黑板上,讲给大家听。
曹操借刀
曹操献刀
路遇陈宫
错杀伯奢
①神态、动作描写(对比):
“众官皆哭,座中一人抚掌大笑”
②语言描写:
“……还能哭死董卓否?”
 “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
“……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识大义,谋大略,勇猛与胆识———体现其英雄的一面。
临危不乱
随机应变
十分聪明
①动作描写:
 “操径入”
②语言描写:
“马羸行迟耳。” “愿借试一骑。”
③心理、动作描写:
 “操暗忖曰……惧卓力大,未敢轻动。”
④心理、动作、语言描写:
 “操又思曰……曹操背后拔刀……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
①语言描写:
“我是客商,覆姓皇甫。”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 ”
②侧面烘托:“愿弃一官,从公而逃”
智谋机警 志向远大 视死如归
体现其多疑、狡诈、残忍与自私的性格特征——奸枭的一面
①语言描写:
“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
“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②动作描写:
 “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
 “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
③侧面烘托:“宫曰……”“陈宫寻思……”
曹操: 奸、雄(性格的双面性)!
那么,历史中的曹操是怎样的人呢?
历史上的曹操:
  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用人唯才,抑制豪强。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精兵法,善诗歌。
有功,有过 !
  小说中还有其他表现曹操性格的经典章节吗?
  第一回 宴桃园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操幼时……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汝南许邵,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邵不答。又问,邵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操闻大喜。
  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曹操替父复仇进攻徐州时,传令三军:“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杀戮”,于是,“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
   ——失去了理智的曹操近乎疯狂,滥杀无辜,显得残暴不仁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却说曹操见典韦杀出去了,四下里人马截来,不得出南门;再转北门,火光里正撞见吕布挺戟跃马而来。操以手掩面,加鞭纵马竟过。吕布从后拍马赶来,将戟于操盔上一击,问曰:“曹操何在?”操反指曰:“前面骑黄马者是他。”吕布听说,弃了曹操,纵马向前追赶……韦拥护曹操,杀条血路,到城门边,火焰甚盛,城上推下柴草,遍地都是火,韦用戟拨开,飞马冒烟突火先出。曹操随后亦出。方到门道边,城门上崩下一条火梁来,正打着曹操战马后胯,那马扑地倒了。操用手托梁推放地上,手臂须发,尽被烧伤……直混战到天明,操方回寨。主众将拜伏问安,操仰面笑曰:“误中匹夫之计,吾必当报之!”郭嘉曰:“计可速发。”操曰:“今只将计就计:……布随点起军马,杀奔马陵山来。将到操寨,一声鼓响,伏兵四起。吕布死战得脱,折了好些人马;败回濮阳,坚守不出。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曰:“休瞒我!
粮已尽矣!”操愕然曰:“何以知之?”
    ——狡猾、多疑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却说曹操领兵夜行,前过袁绍别寨,寨兵问是何处军马。操使人应曰:“蒋奇奉命往乌巢护粮。”袁军见是自家旗号,遂不疑惑。凡过数处,皆诈称蒋奇之兵,并无阻碍。及到乌巢,四更已尽。操教军士将束草周围举火,众将校鼓噪直入……眭元进、赵睿运粮方回,见屯上火起,急来救应。曹军飞报曹操,说:“贼兵在后,请分军拒之。”操大喝曰:“诸将只顾奋力向前,待贼至背后,方可回战!”于是众军将无不争先掩杀。一霎时,火焰四起,烟迷太空。眭、赵二将驱兵来救,操勒马回战。二将抵敌不住,皆被曹军所杀,粮草尽行烧绝。
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
    ——奸诈狡猾、多疑残忍
多疑
狡诈
残忍
自私
识大义
勇敢果断
随机应变
——性格的双面性!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鲁迅
  那么,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曹操)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
  曹操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易中天《品三国》
曹操之过:
(1)镇压起义,充当屠夫。
(2)欺君罔上,窃国谋逆。 (3)玩弄权术,残暴不仁
(4)虚假伪善,奸诈狡猾。
(5)骄奢淫逸,嫉贤妒能。
曹操之功: (1)削平群雄,统一北方。
(2)为三国鼎立、三国归晋奠定基础。
(3)对建安文学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曹操虽生性狡诈多疑、残忍自私,然功过持平,历史上的真实的曹操仍不失为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文学家。
公正评价历史上的曹操 :
  《三国演义》的作者显然是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同时也糅合了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在全书中体现出尊刘抑曹的思想倾向:把刘备集团作为善的代表,渗透了作者的理想和抱负;把曹操集团作为恶的象征,寄予了作者对丑恶的批判。
  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来写曹操呢?
  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
  ——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三国演义》中,作者对曹操的描写有不少是虚构的。
正确区分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
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
  认真阅读《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紧扣文本,对比一下刘备和曹操不同的性格特征,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人物鉴赏文字。
  祝愿同学们能自由、快乐地遨游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海洋之中,认真汲取营养,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下课了,同学们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