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4-2.5 同步夯实基础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4-2.5 同步夯实基础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03 11:59:05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4-2.5 同步夯实基础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0·杭州)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风
【解析】【分析】1、陆地的砂石与海洋中的海水比热容不同,在相同太阳光的照射下热量吸收相同,但温度变化不同,一般是比热容大的升温慢,比热容小的升温快。所以在同一时刻的海洋和陆地的温度是不同的,温度高的气体向上运动下面形成低气压区,温度低的气体向下运动下面形成高压区。在水平方向上气体会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据此可分析此题。
【解答】 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 ,由于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大气往上运动在近地面形成低压。在同纬度的海洋面上由于海水比热容大升温慢在近洋面形成高压,气流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所以在近地面形成由海洋流向陆地的气流,在高空将形成的由陆地流向海洋上空的气流,A图形符合,所以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015八上·浙江期中)近海地区夏季的海陆风是风向昼夜交替变化的风,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B.甲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
C.乙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D.乙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
【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所谓的海风,就是从海上吹来的风;同理,所谓的陆风,就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
【解答】解:海风的形成是因为白天陆地吸热比海洋快,温度比海洋高,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上空形成高压,故风向从海洋吹向陆地;而陆风为夜晚时分,陆地冷却比海洋要快,气温比海水要低,所以陆地近地面形成高压,海洋上空为低压,空气从陆地吹向海洋. 甲图近地面风向是从陆地吹向海洋,是陆风,且陆地近地面为下沉气流,说明甲图为夜晚形成的陆风;乙图近地面风向从海洋吹向陆地,是海风,且陆地近地面为上升气流,说明乙图为白天形成的海风. 故选:C.
3.(2019八上·萧山月考)“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当A管液面明显上开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管越粗,越容易看出天气的气压变化
B.A管和B管液面相平时,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A管液面上升时,显示大气压变大
D.B球内装有较多红墨水,会增大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于扰
【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可以根据装置的结构和特点,然后结合大气压的大小受天气的变化影响的关系这些所学过的知识来判断解题,一般来说,阴天下雨的天气大气压比正常低。
【解答】 A、天气不同,气压不同,一般来说,阴天下雨的天气大气压比正常低,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因此“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与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根据A管的液面上升下降情况,看出天气气压的变化,而不是A管子越粗来看出天气气压的变化的,因为它是玻璃管,所以很难把管子涨大变粗的,A不符合题意。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两平面受到气体的压强相等,说明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B符合题意。
C、A管液面上升时,内外气体压强不等,显示外界大气压减小,C不符合题意。
D、B球容积较大,红墨水越多,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体积变化不明显,从而减小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2.5天气预报 同步练习)下面所示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冷锋的掌握程度;
【解答】冷锋系统是冷气团移向暖气团,且暖气团会上升;故只有A符合;
故答案为:A。
5.(2019八上·余杭期中)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风
【解析】【分析】热力环流的概念: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地面的冷热不均。气压分布大小的判断:(1)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这主要取决于空气的密度大小。气温高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该处空气密度小、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正好相反。(2)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 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压气。但在垂直方向上,则不然。空气的垂直运动主要是由冷却收缩,受热膨胀等因素引起的,并非取决于气压的高低。
【解答】A、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压气。但在垂直方向上,却不是这样。空气的垂直运动主要是由冷却收缩,受热膨胀等因素引起的,并非取决于气压的高低,A不符合题意。
B、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流上升,海洋升温慢,气流下沉,B符合题意。
C、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C不符合题意。
D、城市温度高,气流上升,郊区温度低,气流下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模拟卷)日常生活中,天气预报描述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
A.气压和风 B.气温和降水
C.气压和湿度 D.空气质量和风
【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日常生活中,天气预报描述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本题考查天气预报的内容,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日常生活中,天气预报描述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故选:B
7.(2019八上·浙江期中)如图所示,点燃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用一只大号烧杯扣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观察到线香向四处弥漫
B.线香的烟中间上升,沿四周下降,形成对流
C.试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对流层的对流现象
D.此实验的现象与烧水时水的对流现象本质原因相同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风
【解析】【分析】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是一种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对流: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依靠冷热流体互相掺混和移动所引起的热量传递方式。流体(气体或液体)通过自身各部分的宏观流动实现热量传递的过程。因流体的热导率很小,通过热传导传递的热量很少,对流是流体的主要传热方式。对流可分为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流体内的温度梯度会引起密度梯度变化,若低密度流体在下 ,高密度流体在上, 则将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对流。冬天室内取暖就是借助于室内空气的自然对流来传热的,大气及海洋中也 存在自然对流 。 靠外来作用使流体循环流动,从而传热的是强迫对流。
【解答】A、由于该实验中用一只大烧杯扣上,所以线香的烟是先上升,不能通过烧杯跑出去,所以只能沿四周下降,形成对流而不是四处弥漫,A符合题意。
B、由于大烧杯扣上,线香的烟不能跑出去,那么就会中间上升,沿四周下降,形成对流,B不符合题意。
C、由于离线香近的地方比较热,离他越远温度越低,所以烧杯里空气受热不均,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而形成的这种对流的现象,再加上大烧杯扣上烟气不能跑出,所以从烧杯顶的烟气也只能往下流,C不符合题意。
D、烧水时产生大量气体,但是盖子盖住所以气体不能跑出去,到达烧水盖就回流下来,烧水壶里气体受热不均匀,暖的地方气体上升,冷的地方气体下降,形成对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2019八上·浙江期中)根据温度垂直变化和地形雨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地形雨的形成与温度垂直变化有关
B.气流上升时,空气遇冷会液化
C.地球大气层的气温都会随着高度上升而降低
D.迎风坡会降水而背风坡不会降水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降水;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地形雨是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高地阻挡时被迫抬升而气温降低形成的降水。大气层的气温并不总是随着高度上升而降低的;凝结是气体遇冷而变成液体,如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温度越低,凝结速度越快。它的逆过程称作蒸发。凝结属于液化形式中的一种,但不完全等于液化。气流就是空气的上下运动,向上运动的空气叫做上升气流,向下运动的空气叫做下降气流。风沿斜坡往上吹的为迎风坡。由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常形成不同的自然环境,进而迎风坡形成了不同的人文环境是由于地形对暖湿气流的阻挡抬升而升温,易成云致雨,降水较多。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而降温,难成云致雨,降水较少。背风坡是指形成地形雨当中的地形一侧降水较少的那一侧,因为这一面正好处于暖湿气流被地形阻挡的背面,因此而得名背风坡。
【解答】A、当潮湿的气团前进时,遇到高山等地形阻挡,气流被迫缓慢抬升,引起绝热降温,也就是图片中的温度从起先的15℃,到19℃,温度是上升的,但是随着高山等地形阻挡,气流被迫缓慢提升,引起绝热降温,温度不再上升,反而下降至13℃,那么发生凝结,形成云层,随着不断升高,云汽凝结达到饱和而形成的降雨,人们称之为地形雨,A符合题意。
B、根据图片以及题意可知气流上升时遇到高山等地形阻挡,气流被迫缓慢提升,引起绝热降温,发生凝结,但是凝结并不完全等于液化,B不符合题意。
C、并不是地球大气层的所有气温都会随着高度上升而降低,比方说平流层会出现逆温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C不符合题意。
D、迎风坡和背风坡都会降雨,只不过迎风坡的降雨量比背风坡的降雨量更大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2015八上·浙江期中)某人用一些简单的气象观测仪器对气温、气压、湿度进行观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气压升高、湿度降低,天气可能变坏
B.气压降低、湿度增大,天气可能变好
C.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湿度变小,天气可能变坏
D.气温升高、气压逐渐降低、湿度增大,天气可能变坏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气温、气压变化和天气的关系,平时注意积累。
【解答】通常情况下,大气温度升高,空气密度降低,气压会降低,暖气流上升,会导致湿度增大,容易降雨,天气可能变坏,故答案选择D。
10.(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二)下列条件中,容易形成降水的是(  )
①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 ②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
③从高空中下沉到地面的气流 ④从地面上升到高空中的气流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A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形成降水的基本条件是空气中要有凝结核和足够的水汽,同时有明显的上升气流。由于气流上升将水汽送到高空,周围气温降低,空气中水汽易达到饱和状态,将多余的水汽在凝结核上凝结,就形成云。云中的凝结物(水滴和冰晶)再经过反复升降,进行碰撞、合并,使体积不断增大,直到最终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时,就会降落到地面上形成降水。本题主要考查降水的条件,属于基础题,理解答题即可。
【解答】解:形成降水的基本条件是空气中要有凝结核和足够的水汽,同时有明显的上升气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也易形成降水;结合题意,选项A符合。
故答案为:A
11.(2019八上·余杭期中)以下关于图中A、B、C三地气温和降水量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A地降水最多,B地降水最少
B.A地气温最高,C地降水最少
C.B,C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无差别
D.A地气温比B地要高,但降水量两地无差别
【答案】B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迎着气流来向的山坡叫做迎风坡,迎风坡是有利于降水产生或加强加大的地方。那主要是由于气流遇到山地被迫沿着山坡抬升,上升运动随之增强,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便很容易凝结而形成云和降水。 背风坡是指形成地形雨当中的地形一侧降水较少的那一侧。因为这一面正好处于暖湿气流被地形阻挡的背面,因此而得名。背风坡相对而言,植被和动植物资源较少。光热获得也较少。因此,背风坡地区比较阴冷。由于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而增温导致难成云致雨,降水较少。植被少,人烟少。
【解答】地是山脚,相比山坡地方,A地的气温最高,因为一般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会相应下降:每升高100米,约下降0.6℃。B点是迎风坡,C点是背风坡,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是说的地形雨。
故答案为:B
12.(2020八上·杭州期中)下列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1)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2)热力环流的典型例子为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
【解答】A、温度低则气体收缩下沉,反之膨胀上升,A不符合题意;
B、气流方向为高气压向低气压流动,B不符合题意;
C、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C不符合题意;
D、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4 风和降水 同步练习)某学校七年级一班的师生准备第二天到郊外秋游,小亮担心下雨去不了,晚上看了电视上的天气预报后,小亮很高兴,他在预报中听到,明天吹东南风六级,能表示这种风的符号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表示风的符号的认知;
【解答】A、表示东南风六级;故A正确;
B、表示西北风六级;
C、表示东南风八级到十二级;
D、表示西北风八级到十二级;
故答案为:A。
14.(2020八上·越城期中)据图分析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在图甲中,烧瓶内刚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
B.在图乙中,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并将手指移开,此时乒乓球不会下落
C.图丙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大风、降水、降温
D.在图丁中,风的方向应该是C
【答案】D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1、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2、气压与气体的流速有关,流速越大气压越小,流速越小气压越大;
3、冷气团与暖气团交界处往往形成锋面,冷锋是指向暖气团一侧移动的锋,暖锋是指向冷气团一侧移动的锋;冷锋过境时常伴随有大风、降水、降温天气,暖锋过境时常伴随有降水、升温天气;
4、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往往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解答】A:在图甲中,烧瓶内刚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由于浇上冷水后瓶内气体收缩,气压降低,水的涨点下降,瓶内水的温度高于沸点,水又重新沸腾,说法正确,A错误;
B:在图乙中,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并将手指移开,此时乒乓球不会下落。吹气时乒乓球上方的气体流速快气压低,下方气体流速慢气压高,乒乓球被往上压,不会下落,说法正确,B错误;
C:图丙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大风、降水、降温。图丙冷气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是冷锋,过境时有大风、降水、降温天气,说法正确,C错误;
D:在图丁中,风的方向应该是C。图中左上方是高气压区,右下方是低气压区,风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风向应该是B,说法错误,D正确。
故选D
15.(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某同学测了当地12小时的降水量,如图所示,则该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
A.降水量为4毫米,小雨 B.降水量为8.2厘米,中雨
C.降水量为8.2毫米,中雨 D.降水量为8.2毫升,中雨
【答案】C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降水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以mm为单位,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
【解答】由图可知,雨量杯的示数为8.2mm,该地区12个小时内的降水量处于5mm--15mm之间,属于中雨级别;故C符合;
故答案为:C。
16.(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诚信检测二期中测试卷)下列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气温、降水情况,其中代表我国哈尔滨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常常将气候资料用表格、坐标图和等值线图等直观的方式加以表示.学会了阅读和使用这些资料,就能快捷地了解和比较各地气候的特点.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
【解答】解:北方地区是指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季风区,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如图A,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故选:A.
17.(常用的天气符号)关于如图风向和风级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东南风、6级 B.东北风、6级 C.西南风、5级 D.西北风、5级
【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
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二道风尾是4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本题主要考查风向和风级的定义,属于基础题.
【解答】解: 表示东北风6级;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18.如图所示,下列对a、b、c、d四地的天气状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a、b、c、d都为阴雨天气 B.b.a、c为晴朗天气
C.a、b、c、d将出现阴雨天气 D.b、c将出现阴雨天气
【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冷暖风控制下的天气情况,锋是影响天气的重 要天气系统。冷暖空气的 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上天 气变化往往比较复杂。向 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冷 锋,常带来降雨、大风和 降温天气;向冷空气一侧 移动的锋叫暖锋,常带来 降雨、气温升高。
【解答】锋面过境后都是单一气团控制下的晴朗天气,故ac晴朗.。选项A,C,D中 c点为阴雨天气,故都错了。故选B,
19.(天气预报)在地球仪上,表示海洋的颜色是(  )
A.黄色 B.绿色 C.蓝色 D.褐色
【答案】C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本题主要考查对卫星云图的判读.看卫星云图,我们最关注白色的分布区域.
【解答】解: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
故选:C.
20.(2020八下·奉化期末)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  )
A. ——晾晒衣服 B. ——体育锻炼
C. ——播种小麦 D. ——高空作业
【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认识天气符合表示的天气现象,根据天气现象可决定适合人类活动的组合。
【解答】A、图示符号表示有阵雨不适合晾晒衣服,A错误;
B、图示符号表示晴朗天气适合进行体育锻炼,B正确;
C、图示符号表示下雪,不适合播种小麦,此时播种小麦不能进入泥土进行萌发,会因天气太冷而冻死,C错误;
D、图示为雷电符号,此时不适合高空作业,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2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模拟卷)如图是某地区的天气图,读图后完成以下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D属于   (填天气系统)。
(2)乙地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是:锋面过境时   ,锋面过境后   。
【答案】(1)低压
(2)大风、雨雪和降温;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1)气旋(低压中心)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垂直方向的空气自下而上.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水汽易凝结,所以气旋控制的地区,多为阴雨天气。
(2)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雨区主要位于冷锋锋后;暖锋过境前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过境时常出现连续性降雨,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雨区主要位于暖锋的锋前。
【解答】(1)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和数值,不难判断出D处为低压中心,低压从气流运动来说也叫气旋,由于中心为上升气流,在其控制下常出现阴雨天气。
(2)据图分析乙地未来几天将受冷锋天气影响,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故答案为:(1)低压
(2)大风、雨雪和降温;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2.(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2.5天气预报 同步练习)读北半球某地区天气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在   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以   为特征。
(2)丁地附近活动的锋面是   锋,该锋面在丁地过境后,丁地的气温将   。
【答案】(1)高;晴朗天气
(2)暖;升高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气压及常见的天气系统的认识;
【解答】(1)由等压线可知,乙处在高气压控制下;而高气压控制下的天气一般是晴朗天气;故答案为:高;晴朗天气;
(2)丁地锋面是半圆型,说明丁地是暖锋;暖锋过境后会带来气温的升高;故答案为:暖;升高;
故答案为:(1)高;晴朗天气;(2)暖;升高。
2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6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第2课时)同步练习)结合如图所示的地形图填空:
(1)山顶比山脚下的温度   (填“高”或“低”)。
(2)图中   (填“甲”或“乙”)地位于背风坡。
(3)甲、乙两地年降水量   地更多,原因是   。
【答案】(1)低
(2)甲
(3)乙;山地的迎风坡形成比较多的地形雨
【知识点】风;降水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形的解读能力;
【解答】(1)在对流层,气温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山顶的温度比山脚的低;故答案为:低;
(2)由图可知,吹向甲的风被乙处的山脉遮挡,所以甲是背风坡,乙是迎风坡;故答案为:甲;
(3)乙是迎风坡,气流在爬坡的过程中,外界温度逐渐降低,海风中的水汽会液化凝结成小液滴,形成降水;而气流越过乙处山脉后到达甲时,气流中的水汽含量大大降低,所以降水量也会减少;故答案为:乙;山地的迎风坡形成比较多的地形雨;
故答案为:(1)低;(2)甲;(3)乙;山地的迎风坡形成比较多的地形雨。
24.(2018八上·温岭期中)观察下面图片并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甲所示,一个大碗正漂浮在水盆中。小明将水盆中的一些水放入大碗中,但大碗仍然漂浮。与原先相比,大碗所受到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水盆中的水面将会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2)在图乙中,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并将手指移开。此时乒乓球不会下落的原因是:   。
(3)图丙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   。
(4)在图丁中,风的方向应该是   (填字母)。
【答案】(1)变大;不变
(2)乒乓球上方流速大,压强小
(3)降雨、大风、降温天气
(4)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降水
【解析】【分析】(1)物体漂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物体下沉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
(2)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3)冷锋过境,会带来大风、降雨、降温的天气,暖锋过境,会带来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多云雨天气;
(4)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解答】(1)当碗漂浮时,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将水分中的一些水放入大碗中,但大碗仍然漂浮,则碗受到的浮力等于碗的重力与加入碗的水的重力之和,则碗受到的浮力变大;
由于F浮=ρ液gV排,则,在液体的密度一定时,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也越大,由于碗里面的水和碗排开水增加的体积相等,因此水面不变;
(2)在乙图中,从漏斗的上方吹气,气体从乒乓球的上方流出,乒乓球上方流速大,压强小,压强差使乒乓球受到向上的托力,不会掉下来;
(3)图丙为冷锋过境,带来降雨、大风、降温天气;
(4)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因此图丁中风的方向应该是B;
故答案为:(1)变大;不变;(2)乒乓球上方流速大,压强小;(3)降雨、大风、降温天气;(4)B。
25.(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2.5天气预报 同步练习)读锋面图,回答:
(1)该锋是   锋,判断依据是向   (填方向)移动。
(2)该锋面过境时常出现   等天气现象。
(3)肺结核病人咯血,特别是婴儿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在此锋过境时发病率很高,为什么?
【答案】(1)冷;暖空气一侧
(2)降雨、大风、降温
(3)解:天气变化大,短期内气温突然降低。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冷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地位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冷锋。暖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若暖空气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冷 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机称为暖锋。
【解答】(1)由图可知,冷气团移向暖气团;所以是冷锋;故答案为:冷;暖空气一侧;
(2)冷锋过境会带来大风、降温、降雨等天气;故答案为:降雨、大风、降温;
(3)肺炎、支气管炎、哮喘都会受温度的影响,尤其是降温的时候;故答案为:天气变化大,短期内气温突然降低;
故答案为:(1)冷;暖空气一侧;(2)降雨、大风、降温;(3)天气变化大,短期内气温突然降低。
26.(2019八上·柯桥月考)让我们来看看右侧这张反映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你应该记得很像我们以前学过的“等高线图”,它经常出现在电视气象节目的“天气图上”。试根据图上气压数据进行判断:
(1)甲地正受   控制,天气为   。
(2)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正确的是   。
【答案】(1)高气压;天气晴好
(2)B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等压线 是指把在一定时间内气压相等的地点在平面图上连接起来所成的封闭线。把所观测到的海平面气压值填在一张海平面高度的地图上,这种画有同一高度的等高面图,可以显示空间气压的高低分布状况。
【解答】(1)由图可知,甲地处于高气压地区,高气压控制的地区天气一般是晴好;
(2)甲地区是高压地区,乙地区是低压地区,所以气流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能代表风向的是B;
故答案为:(1)高气压;天气晴好;(2)B。
三、实验探究题
27.(2018八上·天台期中) 干湿球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蒸发时要吸热,所以这个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另一个温度计读数低。某天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如右图所示,相对湿度表如下表,则:
(1)
该天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
(2)
在相同室温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值越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   (填“越少”或“越多”),理由是   。
干球温度 干湿差
1.0℃ 2.0℃ 3.0℃ 4.0℃
15.0℃ 90% 80% 70% 61%
20.0℃ 91% 82% 74% 66%
25.0℃ 92% 83% 76% 68%
30.0℃ 93% 86% 79% 73%
【答案】(1)76 %
(2)越少;空气越干燥,湿球外水蒸发越快,吸热越大,读数就越小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或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也可表示为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压力之比。
【解答】(1)由图可知,干球温度计示数为25℃,湿球温度计示数为22℃,干湿差为3℃,对比表格数据可得,干球温度为25℃,干湿差为3℃时,相对湿度为76%;故答案为:76%;
(2)由表格可知,干球温度一定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说明空气越干燥,水分蒸发的越快,而蒸发吸热,则读数越小;故答案为:越少;空气越干燥,湿球外水蒸发越快,吸热越大,读数就越小;
故答案为:(1)76%;(2)越少;空气越干燥,湿球外水蒸发越快,吸热越大,读数就越小。
28.(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4 风和降水 同步练习)某同学在探究“空气中含有的水汽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水,它们的水温分别是25 ℃、40 ℃、55 ℃、65 ℃,在杯口同时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回答:
(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是为了验证:空气中含有的水汽与   有关;
(2)甲杯的水温为____。
A.25 ℃ B.40 ℃ C.55 ℃ D.65 ℃
【答案】(1)温度
(2)D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1)由实验过程可知,该实验过程烧杯内的水的温度是不同的,结果烧杯上的玻璃片的水滴数量不同;说明该实验主要是为了验证温度对水汽多少的影响;故答案为:温度;
(2)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所以玻璃片上水滴最多的就是温度最高的;故甲烧杯中水的温度为65℃;故答案为:D;
故答案为:(1)温度;(2)D。
29.(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5 天气预报 同步练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图中,表示冷锋的是   ,表示暖锋的是   .
(2)从上下位置看,冷气团一般在锋面   (以下、以上),原因是   .
(3)降水的形成,必定有一个暖气团的上升过程.冷锋降水一般位于   (锋前、锋后),暖锋来看,降水易发生在   (锋前.锋后).
(4)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图   (A、B)所示的天气系统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5)A图中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状况是   .
【答案】(1)B;A
(2)以下;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
(3)锋后;锋前
(4)B
(5)产生云、雨等天气,多产生连续性降水.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由锋的结构可知,AB图中的b气团是冷气团,a是暖气团.A图冷气团在后退,判断为暖锋;B图冷气团主动进攻,故判断为冷锋。
【解答】读图分析可知;
(1)A图冷气团在后退,判断为暖锋;B图冷气团主动进攻,故判断为冷锋。
(2)冷气团由于气温低,密度大,故分布于锋面之下.暖气团密度小,故分布于锋面之上.从图中可以看出锋面的位置是倾斜的,一般都倾向冷气团一侧。
(3)降水的形成,必定有一个暖气团的上升过程;冷锋是冷气团在后,暖气团在前,故冷锋的降水位于锋后;暖锋是冷气团在前,暖气团在后,故暖锋的降水位于锋前。
(4)寒潮指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大风的天气过程。故寒潮属于冷锋天气系统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4)A图为暖锋,暖锋过境时,因受冷暖气团交汇控制,天气变化剧烈,常伴随云雨天气;暖锋过境后,因为暖气团代替了原来的冷气团位置,故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故答案为:(1)B;A;(2)下;冷气团气温低,密度大;冷;(3)锋后;锋前;(4)B;(5)产生云、雨等天气,多产生连续性降水。
30.假设图是浙江省某地当日的天气预报符号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请写出该图表示的天气状况    .
(2)这种天气在浙江地区,最不可能出现在一年四季中的    季;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3)如果该地明天天气预报:“有时有小雨”,这是指降水的可能性,它由    来表示。
【答案】(1)阴转多云,气温0~5℃,东北风6级
(2)夏;气温0~5℃
(3)降水概率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天气预报图中包含有云量、气温和风级,天气变化为阴转多云,图中风速为三长横线,每一长横线表示风速为4米/秒,共12米/秒,为6级风(范围是10.8米/秒~13.8米/秒);浙江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气温高,从当日的最低气温0℃和最高气温5℃来看,最不可能的是夏季;在天气预报用语中,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大小
【解答】
1.为多云转晴;温度为0~5℃;风向为东北风,分级为6级。
2.我们无法从风向分级和多云转晴来判断是浙江哪个季节,因为每个季节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是温度为0~5℃,我们可以判断不可能是浙江夏季。浙江的夏季温度是比较高的。
3.“有时有小雨”表示降水的概率。
故答案为:1.多云转晴,温度为0~5℃,东北风6级。2.夏季,温度为0~5℃。 3.降水概率。
四、解答题
31.(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4 风和降水(第2课时) 同步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气温30 ℃的环境中,空气的相对湿度在40%~ 50%,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时,人就不会感到很热,然而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若增大到80%以上,风速很 小时,人就会产生闷热难熬的感觉,体弱者甚至会出现中暑现象.贵州省专业气象台推出了体感温度(舒适度)预报……”
材料二:“……蝉的叫声是由腹部发音器的薄膜振动而发出的,薄膜潮湿,振动不灵……”
(1)根据材料一可知,贵州省专业气象台之所以会推出体感温度(舒适度)预报,说明传统的气象预报只关注具体的空气温度,而忽视了湿度对人体的影响.同样在30 ℃的环境中,空气湿度越大,人   (填“越舒适”或“越不舒适”).
(2)根据材 料二提供的内容,你认为夏天当蝉不叫的时候,就预示着天气将要   (填“转晴”或“转阴下雨”).
【答案】(1)越不舒适
(2)下雨
【知识点】降水;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空气的干湿程度,或表示含有的水蒸气多少的物理量,称为湿度。人体感觉舒适的湿度是:相对湿度低于70%。在炎热的天气之下,高的相对湿度会让人类(和其他动物)感到更热,因为这妨碍了汗水的挥发。
【解答】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根据材料一,温度相同时,湿度越大,人就越不舒服.材料二显示,当蝉不叫时,是由于薄膜潮湿,振动不灵,说明相对湿度大,这就预示着天要下雨.
故答案为:(1)越不舒适(2)下雨
32.(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4 风和降水(第1课时) 同步练习)回答下列问题。
(1)风可以为我们做哪些有益的事?
(2)大风常常会造成哪些危害?
【答案】(1)解:如人们可以利用风来发电、用风车来提水、利用风来行船和运动、帮助植物繁衍等。
(2)解:大风吹毁建筑物、毁坏农作物、形成风暴倾覆船只等,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危害。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是一个表示气流运动的物理量。它不仅有数值的大小(风速),还具有方向(风向)。
【解答】(1)风的运动,蕴藏着巨大的风能,人们可以利用自然界的风帮助人类干很多事情。例如,开发风能,进行风力发电,利用风车来提水,利用风来传播植物的种子等等。
(2)风力很大的话,有时会给人类带来了灾害。风利用好了是资源,有些时候也成了灾害。大风吹毁建筑物,破坏农田,海上的风还可以吹毁船只等等给人类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
故答案为:(1)如人们可以利用风来发电、用风车来提水、利用风来行船和运动、帮助植物繁衍等。(2)大风吹毁建筑物、毁坏农作物、形成风暴倾覆船只等,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危害。
3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1天气、气候和人类活动)小明的妈妈明天要出差去北京,出发之前妈妈让小明帮忙了解一下北京近阶段的天气状况。为此小明收听了北京的天气预报,并且查看了全国天气图,天气图如图所示,请你帮忙把天气图上包含的信息找出来,填到下面空格处。
(1)甲的天气系统是   区。
(2)该锋面属于   锋。在它的控制下的天气特征   。
(3)北京(图上是☆所在地)风向为   。
【答案】(1)低气压区
(2)冷锋;降温、降雨、大风
(3)西风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
【解析】【分析】(1)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高,叫做高气压地区,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低,叫做低气压地区。
(2)冷锋过境时容易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暖锋过境时,温暖湿润,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多转云雨天气。
【解答】(1)甲的天气系统是低气压区。
(2)该锋面属于冷锋。在它的控制下的天气特征为:降温、降雨、大风。
(3)北京(图上是☆所在地)风向为西风。
故答案为:(1)低气压区(2)冷锋;降温;降雨、大风(3)西风
1 / 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4-2.5 同步夯实基础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0·杭州)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
A. B.
C. D.
2.(2015八上·浙江期中)近海地区夏季的海陆风是风向昼夜交替变化的风,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B.甲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
C.乙图是白天形成的海风 D.乙图是白天形成的陆风
3.(2019八上·萧山月考)“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当A管液面明显上开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管越粗,越容易看出天气的气压变化
B.A管和B管液面相平时,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A管液面上升时,显示大气压变大
D.B球内装有较多红墨水,会增大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于扰
4.(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2.5天气预报 同步练习)下面所示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
A. B.
C. D.
5.(2019八上·余杭期中)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6.(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模拟卷)日常生活中,天气预报描述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
A.气压和风 B.气温和降水
C.气压和湿度 D.空气质量和风
7.(2019八上·浙江期中)如图所示,点燃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用一只大号烧杯扣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观察到线香向四处弥漫
B.线香的烟中间上升,沿四周下降,形成对流
C.试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对流层的对流现象
D.此实验的现象与烧水时水的对流现象本质原因相同
8.(2019八上·浙江期中)根据温度垂直变化和地形雨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地形雨的形成与温度垂直变化有关
B.气流上升时,空气遇冷会液化
C.地球大气层的气温都会随着高度上升而降低
D.迎风坡会降水而背风坡不会降水
9.(2015八上·浙江期中)某人用一些简单的气象观测仪器对气温、气压、湿度进行观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气压升高、湿度降低,天气可能变坏
B.气压降低、湿度增大,天气可能变好
C.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湿度变小,天气可能变坏
D.气温升高、气压逐渐降低、湿度增大,天气可能变坏
10.(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二)下列条件中,容易形成降水的是(  )
①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 ②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
③从高空中下沉到地面的气流 ④从地面上升到高空中的气流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1.(2019八上·余杭期中)以下关于图中A、B、C三地气温和降水量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A地降水最多,B地降水最少
B.A地气温最高,C地降水最少
C.B,C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无差别
D.A地气温比B地要高,但降水量两地无差别
12.(2020八上·杭州期中)下列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4 风和降水 同步练习)某学校七年级一班的师生准备第二天到郊外秋游,小亮担心下雨去不了,晚上看了电视上的天气预报后,小亮很高兴,他在预报中听到,明天吹东南风六级,能表示这种风的符号是(  )
A. B. C. D.
14.(2020八上·越城期中)据图分析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在图甲中,烧瓶内刚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
B.在图乙中,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并将手指移开,此时乒乓球不会下落
C.图丙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大风、降水、降温
D.在图丁中,风的方向应该是C
15.(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某同学测了当地12小时的降水量,如图所示,则该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
A.降水量为4毫米,小雨 B.降水量为8.2厘米,中雨
C.降水量为8.2毫米,中雨 D.降水量为8.2毫升,中雨
16.(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诚信检测二期中测试卷)下列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气温、降水情况,其中代表我国哈尔滨的是(  )
A. B.
C. D.
17.(常用的天气符号)关于如图风向和风级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东南风、6级 B.东北风、6级 C.西南风、5级 D.西北风、5级
18.如图所示,下列对a、b、c、d四地的天气状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a、b、c、d都为阴雨天气 B.b.a、c为晴朗天气
C.a、b、c、d将出现阴雨天气 D.b、c将出现阴雨天气
19.(天气预报)在地球仪上,表示海洋的颜色是(  )
A.黄色 B.绿色 C.蓝色 D.褐色
20.(2020八下·奉化期末)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  )
A. ——晾晒衣服 B. ——体育锻炼
C. ——播种小麦 D. ——高空作业
二、填空题
2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模拟卷)如图是某地区的天气图,读图后完成以下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D属于   (填天气系统)。
(2)乙地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是:锋面过境时   ,锋面过境后   。
22.(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2.5天气预报 同步练习)读北半球某地区天气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在   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以   为特征。
(2)丁地附近活动的锋面是   锋,该锋面在丁地过境后,丁地的气温将   。
2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6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第2课时)同步练习)结合如图所示的地形图填空:
(1)山顶比山脚下的温度   (填“高”或“低”)。
(2)图中   (填“甲”或“乙”)地位于背风坡。
(3)甲、乙两地年降水量   地更多,原因是   。
24.(2018八上·温岭期中)观察下面图片并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甲所示,一个大碗正漂浮在水盆中。小明将水盆中的一些水放入大碗中,但大碗仍然漂浮。与原先相比,大碗所受到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水盆中的水面将会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2)在图乙中,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并将手指移开。此时乒乓球不会下落的原因是:   。
(3)图丙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   。
(4)在图丁中,风的方向应该是   (填字母)。
25.(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2.5天气预报 同步练习)读锋面图,回答:
(1)该锋是   锋,判断依据是向   (填方向)移动。
(2)该锋面过境时常出现   等天气现象。
(3)肺结核病人咯血,特别是婴儿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在此锋过境时发病率很高,为什么?
26.(2019八上·柯桥月考)让我们来看看右侧这张反映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你应该记得很像我们以前学过的“等高线图”,它经常出现在电视气象节目的“天气图上”。试根据图上气压数据进行判断:
(1)甲地正受   控制,天气为   。
(2)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正确的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7.(2018八上·天台期中) 干湿球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蒸发时要吸热,所以这个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另一个温度计读数低。某天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如右图所示,相对湿度表如下表,则:
(1)
该天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
(2)
在相同室温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值越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   (填“越少”或“越多”),理由是   。
干球温度 干湿差
1.0℃ 2.0℃ 3.0℃ 4.0℃
15.0℃ 90% 80% 70% 61%
20.0℃ 91% 82% 74% 66%
25.0℃ 92% 83% 76% 68%
30.0℃ 93% 86% 79% 73%
28.(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4 风和降水 同步练习)某同学在探究“空气中含有的水汽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水,它们的水温分别是25 ℃、40 ℃、55 ℃、65 ℃,在杯口同时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回答:
(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是为了验证:空气中含有的水汽与   有关;
(2)甲杯的水温为____。
A.25 ℃ B.40 ℃ C.55 ℃ D.65 ℃
29.(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5 天气预报 同步练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图中,表示冷锋的是   ,表示暖锋的是   .
(2)从上下位置看,冷气团一般在锋面   (以下、以上),原因是   .
(3)降水的形成,必定有一个暖气团的上升过程.冷锋降水一般位于   (锋前、锋后),暖锋来看,降水易发生在   (锋前.锋后).
(4)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图   (A、B)所示的天气系统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5)A图中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状况是   .
30.假设图是浙江省某地当日的天气预报符号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请写出该图表示的天气状况    .
(2)这种天气在浙江地区,最不可能出现在一年四季中的    季;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3)如果该地明天天气预报:“有时有小雨”,这是指降水的可能性,它由    来表示。
四、解答题
31.(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4 风和降水(第2课时) 同步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气温30 ℃的环境中,空气的相对湿度在40%~ 50%,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时,人就不会感到很热,然而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若增大到80%以上,风速很 小时,人就会产生闷热难熬的感觉,体弱者甚至会出现中暑现象.贵州省专业气象台推出了体感温度(舒适度)预报……”
材料二:“……蝉的叫声是由腹部发音器的薄膜振动而发出的,薄膜潮湿,振动不灵……”
(1)根据材料一可知,贵州省专业气象台之所以会推出体感温度(舒适度)预报,说明传统的气象预报只关注具体的空气温度,而忽视了湿度对人体的影响.同样在30 ℃的环境中,空气湿度越大,人   (填“越舒适”或“越不舒适”).
(2)根据材 料二提供的内容,你认为夏天当蝉不叫的时候,就预示着天气将要   (填“转晴”或“转阴下雨”).
32.(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4 风和降水(第1课时) 同步练习)回答下列问题。
(1)风可以为我们做哪些有益的事?
(2)大风常常会造成哪些危害?
3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1天气、气候和人类活动)小明的妈妈明天要出差去北京,出发之前妈妈让小明帮忙了解一下北京近阶段的天气状况。为此小明收听了北京的天气预报,并且查看了全国天气图,天气图如图所示,请你帮忙把天气图上包含的信息找出来,填到下面空格处。
(1)甲的天气系统是   区。
(2)该锋面属于   锋。在它的控制下的天气特征   。
(3)北京(图上是☆所在地)风向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风
【解析】【分析】1、陆地的砂石与海洋中的海水比热容不同,在相同太阳光的照射下热量吸收相同,但温度变化不同,一般是比热容大的升温慢,比热容小的升温快。所以在同一时刻的海洋和陆地的温度是不同的,温度高的气体向上运动下面形成低气压区,温度低的气体向下运动下面形成高压区。在水平方向上气体会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据此可分析此题。
【解答】 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 ,由于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大气往上运动在近地面形成低压。在同纬度的海洋面上由于海水比热容大升温慢在近洋面形成高压,气流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所以在近地面形成由海洋流向陆地的气流,在高空将形成的由陆地流向海洋上空的气流,A图形符合,所以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所谓的海风,就是从海上吹来的风;同理,所谓的陆风,就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
【解答】解:海风的形成是因为白天陆地吸热比海洋快,温度比海洋高,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上空形成高压,故风向从海洋吹向陆地;而陆风为夜晚时分,陆地冷却比海洋要快,气温比海水要低,所以陆地近地面形成高压,海洋上空为低压,空气从陆地吹向海洋. 甲图近地面风向是从陆地吹向海洋,是陆风,且陆地近地面为下沉气流,说明甲图为夜晚形成的陆风;乙图近地面风向从海洋吹向陆地,是海风,且陆地近地面为上升气流,说明乙图为白天形成的海风. 故选:C.
3.【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可以根据装置的结构和特点,然后结合大气压的大小受天气的变化影响的关系这些所学过的知识来判断解题,一般来说,阴天下雨的天气大气压比正常低。
【解答】 A、天气不同,气压不同,一般来说,阴天下雨的天气大气压比正常低,A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因此“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与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根据A管的液面上升下降情况,看出天气气压的变化,而不是A管子越粗来看出天气气压的变化的,因为它是玻璃管,所以很难把管子涨大变粗的,A不符合题意。
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两平面受到气体的压强相等,说明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B符合题意。
C、A管液面上升时,内外气体压强不等,显示外界大气压减小,C不符合题意。
D、B球容积较大,红墨水越多,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体积变化不明显,从而减小瓶内温度变化造成的干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A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冷锋的掌握程度;
【解答】冷锋系统是冷气团移向暖气团,且暖气团会上升;故只有A符合;
故答案为:A。
5.【答案】B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风
【解析】【分析】热力环流的概念: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地面的冷热不均。气压分布大小的判断:(1)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这主要取决于空气的密度大小。气温高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该处空气密度小、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正好相反。(2)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 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压气。但在垂直方向上,则不然。空气的垂直运动主要是由冷却收缩,受热膨胀等因素引起的,并非取决于气压的高低。
【解答】A、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压气。但在垂直方向上,却不是这样。空气的垂直运动主要是由冷却收缩,受热膨胀等因素引起的,并非取决于气压的高低,A不符合题意。
B、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流上升,海洋升温慢,气流下沉,B符合题意。
C、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C不符合题意。
D、城市温度高,气流上升,郊区温度低,气流下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日常生活中,天气预报描述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本题考查天气预报的内容,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日常生活中,天气预报描述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故选:B
7.【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风
【解析】【分析】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是一种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对流: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依靠冷热流体互相掺混和移动所引起的热量传递方式。流体(气体或液体)通过自身各部分的宏观流动实现热量传递的过程。因流体的热导率很小,通过热传导传递的热量很少,对流是流体的主要传热方式。对流可分为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流体内的温度梯度会引起密度梯度变化,若低密度流体在下 ,高密度流体在上, 则将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对流。冬天室内取暖就是借助于室内空气的自然对流来传热的,大气及海洋中也 存在自然对流 。 靠外来作用使流体循环流动,从而传热的是强迫对流。
【解答】A、由于该实验中用一只大烧杯扣上,所以线香的烟是先上升,不能通过烧杯跑出去,所以只能沿四周下降,形成对流而不是四处弥漫,A符合题意。
B、由于大烧杯扣上,线香的烟不能跑出去,那么就会中间上升,沿四周下降,形成对流,B不符合题意。
C、由于离线香近的地方比较热,离他越远温度越低,所以烧杯里空气受热不均,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而形成的这种对流的现象,再加上大烧杯扣上烟气不能跑出,所以从烧杯顶的烟气也只能往下流,C不符合题意。
D、烧水时产生大量气体,但是盖子盖住所以气体不能跑出去,到达烧水盖就回流下来,烧水壶里气体受热不均匀,暖的地方气体上升,冷的地方气体下降,形成对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降水;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地形雨是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高地阻挡时被迫抬升而气温降低形成的降水。大气层的气温并不总是随着高度上升而降低的;凝结是气体遇冷而变成液体,如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温度越低,凝结速度越快。它的逆过程称作蒸发。凝结属于液化形式中的一种,但不完全等于液化。气流就是空气的上下运动,向上运动的空气叫做上升气流,向下运动的空气叫做下降气流。风沿斜坡往上吹的为迎风坡。由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常形成不同的自然环境,进而迎风坡形成了不同的人文环境是由于地形对暖湿气流的阻挡抬升而升温,易成云致雨,降水较多。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而降温,难成云致雨,降水较少。背风坡是指形成地形雨当中的地形一侧降水较少的那一侧,因为这一面正好处于暖湿气流被地形阻挡的背面,因此而得名背风坡。
【解答】A、当潮湿的气团前进时,遇到高山等地形阻挡,气流被迫缓慢抬升,引起绝热降温,也就是图片中的温度从起先的15℃,到19℃,温度是上升的,但是随着高山等地形阻挡,气流被迫缓慢提升,引起绝热降温,温度不再上升,反而下降至13℃,那么发生凝结,形成云层,随着不断升高,云汽凝结达到饱和而形成的降雨,人们称之为地形雨,A符合题意。
B、根据图片以及题意可知气流上升时遇到高山等地形阻挡,气流被迫缓慢提升,引起绝热降温,发生凝结,但是凝结并不完全等于液化,B不符合题意。
C、并不是地球大气层的所有气温都会随着高度上升而降低,比方说平流层会出现逆温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C不符合题意。
D、迎风坡和背风坡都会降雨,只不过迎风坡的降雨量比背风坡的降雨量更大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气温、气压变化和天气的关系,平时注意积累。
【解答】通常情况下,大气温度升高,空气密度降低,气压会降低,暖气流上升,会导致湿度增大,容易降雨,天气可能变坏,故答案选择D。
10.【答案】A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形成降水的基本条件是空气中要有凝结核和足够的水汽,同时有明显的上升气流。由于气流上升将水汽送到高空,周围气温降低,空气中水汽易达到饱和状态,将多余的水汽在凝结核上凝结,就形成云。云中的凝结物(水滴和冰晶)再经过反复升降,进行碰撞、合并,使体积不断增大,直到最终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时,就会降落到地面上形成降水。本题主要考查降水的条件,属于基础题,理解答题即可。
【解答】解:形成降水的基本条件是空气中要有凝结核和足够的水汽,同时有明显的上升气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也易形成降水;结合题意,选项A符合。
故答案为:A
11.【答案】B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迎着气流来向的山坡叫做迎风坡,迎风坡是有利于降水产生或加强加大的地方。那主要是由于气流遇到山地被迫沿着山坡抬升,上升运动随之增强,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便很容易凝结而形成云和降水。 背风坡是指形成地形雨当中的地形一侧降水较少的那一侧。因为这一面正好处于暖湿气流被地形阻挡的背面,因此而得名。背风坡相对而言,植被和动植物资源较少。光热获得也较少。因此,背风坡地区比较阴冷。由于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而增温导致难成云致雨,降水较少。植被少,人烟少。
【解答】地是山脚,相比山坡地方,A地的气温最高,因为一般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会相应下降:每升高100米,约下降0.6℃。B点是迎风坡,C点是背风坡,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是说的地形雨。
故答案为:B
12.【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1)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2)热力环流的典型例子为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
【解答】A、温度低则气体收缩下沉,反之膨胀上升,A不符合题意;
B、气流方向为高气压向低气压流动,B不符合题意;
C、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C不符合题意;
D、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表示风的符号的认知;
【解答】A、表示东南风六级;故A正确;
B、表示西北风六级;
C、表示东南风八级到十二级;
D、表示西北风八级到十二级;
故答案为:A。
14.【答案】D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1、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2、气压与气体的流速有关,流速越大气压越小,流速越小气压越大;
3、冷气团与暖气团交界处往往形成锋面,冷锋是指向暖气团一侧移动的锋,暖锋是指向冷气团一侧移动的锋;冷锋过境时常伴随有大风、降水、降温天气,暖锋过境时常伴随有降水、升温天气;
4、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往往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解答】A:在图甲中,烧瓶内刚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由于浇上冷水后瓶内气体收缩,气压降低,水的涨点下降,瓶内水的温度高于沸点,水又重新沸腾,说法正确,A错误;
B:在图乙中,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并将手指移开,此时乒乓球不会下落。吹气时乒乓球上方的气体流速快气压低,下方气体流速慢气压高,乒乓球被往上压,不会下落,说法正确,B错误;
C:图丙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大风、降水、降温。图丙冷气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是冷锋,过境时有大风、降水、降温天气,说法正确,C错误;
D:在图丁中,风的方向应该是C。图中左上方是高气压区,右下方是低气压区,风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风向应该是B,说法错误,D正确。
故选D
15.【答案】C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降水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以mm为单位,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
【解答】由图可知,雨量杯的示数为8.2mm,该地区12个小时内的降水量处于5mm--15mm之间,属于中雨级别;故C符合;
故答案为:C。
16.【答案】A
【知识点】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常常将气候资料用表格、坐标图和等值线图等直观的方式加以表示.学会了阅读和使用这些资料,就能快捷地了解和比较各地气候的特点.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
【解答】解:北方地区是指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季风区,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如图A,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故选:A.
17.【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
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二道风尾是4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本题主要考查风向和风级的定义,属于基础题.
【解答】解: 表示东北风6级;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18.【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冷暖风控制下的天气情况,锋是影响天气的重 要天气系统。冷暖空气的 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上天 气变化往往比较复杂。向 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冷 锋,常带来降雨、大风和 降温天气;向冷空气一侧 移动的锋叫暖锋,常带来 降雨、气温升高。
【解答】锋面过境后都是单一气团控制下的晴朗天气,故ac晴朗.。选项A,C,D中 c点为阴雨天气,故都错了。故选B,
19.【答案】C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本题主要考查对卫星云图的判读.看卫星云图,我们最关注白色的分布区域.
【解答】解: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
故选:C.
20.【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认识天气符合表示的天气现象,根据天气现象可决定适合人类活动的组合。
【解答】A、图示符号表示有阵雨不适合晾晒衣服,A错误;
B、图示符号表示晴朗天气适合进行体育锻炼,B正确;
C、图示符号表示下雪,不适合播种小麦,此时播种小麦不能进入泥土进行萌发,会因天气太冷而冻死,C错误;
D、图示为雷电符号,此时不适合高空作业,D错误。
故选B
21.【答案】(1)低压
(2)大风、雨雪和降温;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1)气旋(低压中心)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垂直方向的空气自下而上.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水汽易凝结,所以气旋控制的地区,多为阴雨天气。
(2)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雨区主要位于冷锋锋后;暖锋过境前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过境时常出现连续性降雨,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雨区主要位于暖锋的锋前。
【解答】(1)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和数值,不难判断出D处为低压中心,低压从气流运动来说也叫气旋,由于中心为上升气流,在其控制下常出现阴雨天气。
(2)据图分析乙地未来几天将受冷锋天气影响,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故答案为:(1)低压
(2)大风、雨雪和降温;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2.【答案】(1)高;晴朗天气
(2)暖;升高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气压及常见的天气系统的认识;
【解答】(1)由等压线可知,乙处在高气压控制下;而高气压控制下的天气一般是晴朗天气;故答案为:高;晴朗天气;
(2)丁地锋面是半圆型,说明丁地是暖锋;暖锋过境后会带来气温的升高;故答案为:暖;升高;
故答案为:(1)高;晴朗天气;(2)暖;升高。
23.【答案】(1)低
(2)甲
(3)乙;山地的迎风坡形成比较多的地形雨
【知识点】风;降水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形的解读能力;
【解答】(1)在对流层,气温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山顶的温度比山脚的低;故答案为:低;
(2)由图可知,吹向甲的风被乙处的山脉遮挡,所以甲是背风坡,乙是迎风坡;故答案为:甲;
(3)乙是迎风坡,气流在爬坡的过程中,外界温度逐渐降低,海风中的水汽会液化凝结成小液滴,形成降水;而气流越过乙处山脉后到达甲时,气流中的水汽含量大大降低,所以降水量也会减少;故答案为:乙;山地的迎风坡形成比较多的地形雨;
故答案为:(1)低;(2)甲;(3)乙;山地的迎风坡形成比较多的地形雨。
24.【答案】(1)变大;不变
(2)乒乓球上方流速大,压强小
(3)降雨、大风、降温天气
(4)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降水
【解析】【分析】(1)物体漂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物体下沉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
(2)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3)冷锋过境,会带来大风、降雨、降温的天气,暖锋过境,会带来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多云雨天气;
(4)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解答】(1)当碗漂浮时,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将水分中的一些水放入大碗中,但大碗仍然漂浮,则碗受到的浮力等于碗的重力与加入碗的水的重力之和,则碗受到的浮力变大;
由于F浮=ρ液gV排,则,在液体的密度一定时,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也越大,由于碗里面的水和碗排开水增加的体积相等,因此水面不变;
(2)在乙图中,从漏斗的上方吹气,气体从乒乓球的上方流出,乒乓球上方流速大,压强小,压强差使乒乓球受到向上的托力,不会掉下来;
(3)图丙为冷锋过境,带来降雨、大风、降温天气;
(4)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因此图丁中风的方向应该是B;
故答案为:(1)变大;不变;(2)乒乓球上方流速大,压强小;(3)降雨、大风、降温天气;(4)B。
25.【答案】(1)冷;暖空气一侧
(2)降雨、大风、降温
(3)解:天气变化大,短期内气温突然降低。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冷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地位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冷锋。暖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若暖空气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冷 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机称为暖锋。
【解答】(1)由图可知,冷气团移向暖气团;所以是冷锋;故答案为:冷;暖空气一侧;
(2)冷锋过境会带来大风、降温、降雨等天气;故答案为:降雨、大风、降温;
(3)肺炎、支气管炎、哮喘都会受温度的影响,尤其是降温的时候;故答案为:天气变化大,短期内气温突然降低;
故答案为:(1)冷;暖空气一侧;(2)降雨、大风、降温;(3)天气变化大,短期内气温突然降低。
26.【答案】(1)高气压;天气晴好
(2)B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等压线 是指把在一定时间内气压相等的地点在平面图上连接起来所成的封闭线。把所观测到的海平面气压值填在一张海平面高度的地图上,这种画有同一高度的等高面图,可以显示空间气压的高低分布状况。
【解答】(1)由图可知,甲地处于高气压地区,高气压控制的地区天气一般是晴好;
(2)甲地区是高压地区,乙地区是低压地区,所以气流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能代表风向的是B;
故答案为:(1)高气压;天气晴好;(2)B。
27.【答案】(1)76 %
(2)越少;空气越干燥,湿球外水蒸发越快,吸热越大,读数就越小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或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也可表示为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压力之比。
【解答】(1)由图可知,干球温度计示数为25℃,湿球温度计示数为22℃,干湿差为3℃,对比表格数据可得,干球温度为25℃,干湿差为3℃时,相对湿度为76%;故答案为:76%;
(2)由表格可知,干球温度一定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说明空气越干燥,水分蒸发的越快,而蒸发吸热,则读数越小;故答案为:越少;空气越干燥,湿球外水蒸发越快,吸热越大,读数就越小;
故答案为:(1)76%;(2)越少;空气越干燥,湿球外水蒸发越快,吸热越大,读数就越小。
28.【答案】(1)温度
(2)D
【知识点】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1)由实验过程可知,该实验过程烧杯内的水的温度是不同的,结果烧杯上的玻璃片的水滴数量不同;说明该实验主要是为了验证温度对水汽多少的影响;故答案为:温度;
(2)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所以玻璃片上水滴最多的就是温度最高的;故甲烧杯中水的温度为65℃;故答案为:D;
故答案为:(1)温度;(2)D。
29.【答案】(1)B;A
(2)以下;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
(3)锋后;锋前
(4)B
(5)产生云、雨等天气,多产生连续性降水.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由锋的结构可知,AB图中的b气团是冷气团,a是暖气团.A图冷气团在后退,判断为暖锋;B图冷气团主动进攻,故判断为冷锋。
【解答】读图分析可知;
(1)A图冷气团在后退,判断为暖锋;B图冷气团主动进攻,故判断为冷锋。
(2)冷气团由于气温低,密度大,故分布于锋面之下.暖气团密度小,故分布于锋面之上.从图中可以看出锋面的位置是倾斜的,一般都倾向冷气团一侧。
(3)降水的形成,必定有一个暖气团的上升过程;冷锋是冷气团在后,暖气团在前,故冷锋的降水位于锋后;暖锋是冷气团在前,暖气团在后,故暖锋的降水位于锋前。
(4)寒潮指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大风的天气过程。故寒潮属于冷锋天气系统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4)A图为暖锋,暖锋过境时,因受冷暖气团交汇控制,天气变化剧烈,常伴随云雨天气;暖锋过境后,因为暖气团代替了原来的冷气团位置,故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故答案为:(1)B;A;(2)下;冷气团气温低,密度大;冷;(3)锋后;锋前;(4)B;(5)产生云、雨等天气,多产生连续性降水。
30.【答案】(1)阴转多云,气温0~5℃,东北风6级
(2)夏;气温0~5℃
(3)降水概率
【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天气预报图中包含有云量、气温和风级,天气变化为阴转多云,图中风速为三长横线,每一长横线表示风速为4米/秒,共12米/秒,为6级风(范围是10.8米/秒~13.8米/秒);浙江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气温高,从当日的最低气温0℃和最高气温5℃来看,最不可能的是夏季;在天气预报用语中,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大小
【解答】
1.为多云转晴;温度为0~5℃;风向为东北风,分级为6级。
2.我们无法从风向分级和多云转晴来判断是浙江哪个季节,因为每个季节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是温度为0~5℃,我们可以判断不可能是浙江夏季。浙江的夏季温度是比较高的。
3.“有时有小雨”表示降水的概率。
故答案为:1.多云转晴,温度为0~5℃,东北风6级。2.夏季,温度为0~5℃。 3.降水概率。
31.【答案】(1)越不舒适
(2)下雨
【知识点】降水;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空气的干湿程度,或表示含有的水蒸气多少的物理量,称为湿度。人体感觉舒适的湿度是:相对湿度低于70%。在炎热的天气之下,高的相对湿度会让人类(和其他动物)感到更热,因为这妨碍了汗水的挥发。
【解答】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根据材料一,温度相同时,湿度越大,人就越不舒服.材料二显示,当蝉不叫时,是由于薄膜潮湿,振动不灵,说明相对湿度大,这就预示着天要下雨.
故答案为:(1)越不舒适(2)下雨
32.【答案】(1)解:如人们可以利用风来发电、用风车来提水、利用风来行船和运动、帮助植物繁衍等。
(2)解:大风吹毁建筑物、毁坏农作物、形成风暴倾覆船只等,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危害。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是一个表示气流运动的物理量。它不仅有数值的大小(风速),还具有方向(风向)。
【解答】(1)风的运动,蕴藏着巨大的风能,人们可以利用自然界的风帮助人类干很多事情。例如,开发风能,进行风力发电,利用风车来提水,利用风来传播植物的种子等等。
(2)风力很大的话,有时会给人类带来了灾害。风利用好了是资源,有些时候也成了灾害。大风吹毁建筑物,破坏农田,海上的风还可以吹毁船只等等给人类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
故答案为:(1)如人们可以利用风来发电、用风车来提水、利用风来行船和运动、帮助植物繁衍等。(2)大风吹毁建筑物、毁坏农作物、形成风暴倾覆船只等,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危害。
33.【答案】(1)低气压区
(2)冷锋;降温、降雨、大风
(3)西风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
【解析】【分析】(1)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高,叫做高气压地区,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低,叫做低气压地区。
(2)冷锋过境时容易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暖锋过境时,温暖湿润,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多转云雨天气。
【解答】(1)甲的天气系统是低气压区。
(2)该锋面属于冷锋。在它的控制下的天气特征为:降温、降雨、大风。
(3)北京(图上是☆所在地)风向为西风。
故答案为:(1)低气压区(2)冷锋;降温;降雨、大风(3)西风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