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变
对比春秋图,战国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
秦朝
商鞅
商鞅变法
一变:动荡中走向统一
礼崩乐坏啊
春秋与战国最大的区别是,春秋称霸者还会需要假借周王名义,而到了战国时期,争雄者则连这一层也直接省去了。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
——周王室的统治彻底崩溃
田氏代齐
对比春秋图,战国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
战国发生这些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三家分晋
(兼并)战争
战国三次经典战役
战役 交战双方 军事策略 结果 战争特点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孟子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齐/魏
孙膑VS庞涓
秦/赵
白起VS赵括
围魏救赵
减灶之计
反间计
齐/魏
孙膑VS庞涓
齐胜魏败
魏削弱,齐强大
秦国大胜,加速统一
兵力多
区域广
时间长
铁器牛耕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更多私有土地被开垦
新兴地主阶级壮大
变法改革
二变:改革变法新发展
乐毅改革
邹忌改革
李悝变法
胡服骑射
申不害变法
吴起变法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背景:
1.铁器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2.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要求确立新的政治秩序。
时间:
公元前356年
人物:
秦孝公任用商鞅(地主代表)主持变法
经济背景(根本原因)
政治背景
商鞅
秦孝公
商鞅变法的内容
对地主最有利
对农民最有利
提高军队战斗力
最触犯贵族利益
利于中央集权
商鞅变法之后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推广,出现了兴修水利工程的高潮。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李冰石像:现出土于四川都江堰市,高2.9米,重4.5吨。石像头戴高冠,身穿长衣,腰间束带,造型稳重,线条简洁。两袖上刻有隶书,显示为西汉所刻石像。
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了先民的哪些品质?它带来了哪些价值?
“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唐 岑参《石犀》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东晋 常璩《华阳国志》
秦朝
各国
分裂
统一
分封
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