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上的水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地球上的水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09 17:3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上的水
一、单选题
1.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长的是( )
A. 大气水 B. 冰川水 C. 湖泊水 D. 地下水
2.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陆地上的水可直接蒸发转化为大气水
B. 固态的冰川不参与水循环
C. 空气中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会转化会固态、液态的水降落到地表或海洋
D. 通过水循环,使得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界
3.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B. 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 人类可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 D. 水循环的环节是指蒸发和降水两个环节
4.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溽,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 河流水 B. 海洋水 C. 岩层深处的地下水 D. 冰川
5.水是生命之源,目前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 高山冰川 B. 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C. 南极地区的冰川 D. 海洋水和河水
6.地球是名副其实的“水球”,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洋水占据了地球总水量的96%以上,所以我们可以大量利用的水资源就是海洋水
B. 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C. 目前我们能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D. 生物体内的水没有参与水循环
7.地球上的水以各种形式分布在不同区域,下图为水的分布图,图中代表海洋水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的划分依据是( )
A. 水的空间分布 B. 水的化学性质 C. 水的物理性质 D. 水汽含量的多少
9.下列关于陆地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陆地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浪费点没关系 B. 冰川和地下水不属于陆地水
C. 陆地水中最多的是河水 D. 陆地水通过水循环运动,才能不断得到补充
10.下列属于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是( )
①冰川水 ②浅层地下水 ③深层地下水
④江河水 ⑤湖泊水 ⑥海水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11.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某同学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在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 ③水生植物的含水量可达90%以上 ④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2.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钱塘江边的绿色植物通过植物蒸腾参加水循环
B. 自然界中储水量最大的水体是海洋水
C. 长江、黄河发源地区的水循环比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的水循环要活跃
D. 人类可通过对地表径流的改造影响水循环
二、填空题
13.根据如图所示的“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我国的南水北调大型工程,所涉及的主要环节是 (填序号)。
(2).目前,许多城市正在应用“雨水银行”新技术,即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主要影响的是 环节(填序号)。
14.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 , B、 , C、 , D、 , F、 。
(2).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 和 。
(3).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T三种循环中, (填字母)循环对地球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有效补充了地球的淡水资源。
(4).如果某地区的水循环很活跃,那么该地区水体平均更新周期较 (填“长”或“短”)。
三、解答题
15.如图甲是世界、中国和北京水资源占有量的统计图,图乙中是陕西省、北京市、上海市和天津市水资源占有量统计量。请观察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我国的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的________;
(2)你认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富余还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________;
(3)分析图乙,你认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存在怎样的特点?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地球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大气水0.025-0.03; 湖泊水10-100年 ; 冰川水约10000年 ;地下水100-1000年;海洋水约5000年。
【解答】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长的是冰川水.
故答案为:B
2.【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循环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A.陆地上的水可直接蒸发转化为大气水,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固态的冰川可以直接升华为水蒸气,也可以先熔化再汽化成水蒸气,从而参与水循环,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空气中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会转化会固态、液态的水降落到地表或海洋,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通过水循环,使得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界,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水资源的分布、水的作用、水循环环节分析。
【解答】A、陆地海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不符合题意;
B、 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符合题意;
C、 人类可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淡水 ,不符合题意;
D、 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主要环节,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 A
【解析】【分析】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解答】河流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重要路径,是泥沙、盐类和化学元素等进入湖泊、海洋的通道。河流对人类有重要意义,除了生活和农业用水外,还具有航运、防洪、灌溉、养殖、旅游、调节气候等功能,因此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 B
【解析】【分析】淡水资源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水、冰川、深层地下水和浅层地下水。淡水资源可以以固态、液态、汽态的形式存在。
【解答】高山冰川、南极地区的冰川都是没有融化的冰,因此不能直接利用,海洋水是含盐量很高,因此不能直接饮用,湖泊的作用有调节河川径流、发展灌溉、提供工业和饮用的水源、繁衍水生生物、沟通航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以及开发矿产等多种功能,浅层地下水比如井水可以为人直接利用,因此目前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水循环的知识判断。
【解答】A.海洋水占据了地球总水量的96%以上,而我们可以大量利用的水资源就是淡水,而不是海水,故A错误;
B.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故B错误;
C.目前我们能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故C正确;
D.生物体内的水照样参与水循环,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 A
【解析】【分析】地球上最多的水是海洋水,但海洋水不能食用,目前我国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应保护水资源。
【解答】海洋水在地球上所占比例为96.53%,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答案】 A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它们的空间分布均不同。
【解答】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的划分依据是水的空间分布,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陆地水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陆地水只占地球水体资源的很小一部分,储量是否有限,故A错误;
B.冰川和地下水属于陆地水,故B错误;
C.陆地水中最多的是冰川水,故C错误;
D.陆地水通过水循环运动,才能不断得到补充,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的知识判断。
【解答】冰川水主要集中在两极地区,深层地下水开采难度很大,海水不能直接利用,故①③⑥几乎不能被人类利用;浅层地下水、江河水和湖泊水,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故②④⑤正确。
故选B。

11.【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水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①生物体需要水参与身体的新陈代谢,只有在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故①正确;
②生物体的60%-90%都是水分,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故②正确;
③水生植物的含水量可达90%以上,故③正确;
④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故④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①②③④。
故选D。
12.【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循环解题。
【解答】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位于青藏高原,降水量少,而且森林覆盖率低,水循环不活跃;然而森林覆盖率良好的水库地区更容易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进行水循环。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3.【答案】 (1)⑤
(2)⑦
【解析】【分析】水循环图中:③海水蒸发;②大气降水;①水汽输送;⑤地表径流;⑦下渗;⑧地下径流;⑥蒸腾。
【解答】(1)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往西北、华北等地。是对地表径流施加的影响,⑤表示地表径流。
(2)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减少了地表水下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⑦下渗。
故答案为:⑤;⑦
14.【答案】 (1)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下径流;地表径流
(2)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辐射;地心引力
(3)M
(4)短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
【解答】(1)由图可知,A是蒸发;B是水汽输送;C是降水;D是地下径流;E是蒸发;F是地表径流;
(2)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三态变化;而其外因则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3)能够为陆地补充淡水资源的是海陆间循环,即M;
(4)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体更新周期都是比较短的;
故答案为:(1)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下径流;地表径流;(2)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辐射;地心引力;(3)M;(4)短。

三、解答题
15.【答案】 (1)
(2)短缺
(3)地区分布不均匀
【解析】【分析】分析条形图可知,世界人均占有水资源是中国的3.75倍,是北京的30倍,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的;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3)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故答案为:(1);(2)短缺;(3)地区分布不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