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7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09 19:0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一、单选题
1.温州很多场所安装了自动感应式水龙头,节约用水的理念深入人心,下列行为与该理念反其道而行之的是( )
A. 使用节水型马桶 B. 用淘米水浇植物 C. 及时更换漏水水管 D. 不间断放水刷牙
2.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是一个大目标、大思路,这也是浙江省政府退出的大政方针。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措施中可以采纳的是( )
A. 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 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C. 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 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3.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措施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⑤减少酸性气体排放以防止形成酸雨。其中可以采纳的是( )。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4.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B. 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 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 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
5.下列属于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的是( )。
A. 东南地区 B. 东北地区 C. 长江中下游地区 D. 西北地区
6.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城市生活废水可直接排入河流
B. 洗手后应及时关闭水龙头
C. 严禁使用一切化肥,以防止水体污染
D. 宁波地区水资源充足,可以不用节约用水
7.2021年初持续干旱的皎口水库几近干涸,如图所示。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节水措施不可行的是( )
A. 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量 B. 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C. 用淘米水、洗衣水冲厕 D. 在农业生产中,推广滴灌技术
8.“浙中生态廊道”不仅是深化金华“五水共治”的新战场,也是一条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下列关于“浙中生态廊道”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有利于治理水污染
B. 可以杜绝酸雨的形成
C. 有利于治理雾霾污染
D. 有利于保护水域生态系统
9.富营养化造成水体发黑变臭、水质恶化的过程依次是( )
①过量施用含氮、磷元素的化肥
②藻类死亡
③水中藻类大量繁殖
④水中细菌分解有机物
⑤水中需氧生物大量死亡
⑥水中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
A. ①③②④⑥⑤ B. ①③⑤②⑥④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⑥②③⑤④
10.上海被列为36个水质型缺水城市之一,并被联合国预测为21世纪洁净水严重缺乏的世界六大城市之一。造成水质型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
A. 河流上游水源污染较严重 B. 淡水资源短缺 C. 降雨量不均衡 D. 取水点远离城市
11.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 生活中节约用水 C. 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 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12.宁波是具有丰富水资源的美丽城市,下列措施不符合建设生态宁波理念的是( )
①积极推进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②在水源保护区大规模建设宾馆、山庄
③允许向各江河中排放泥浆水
④严禁停靠在姚江、奉化江的运煤、运油船舶将清洗船舱的水直接排入海中
⑤完全禁止海洋捕捞和湖、河养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二、填空题
13.工业三废是指 、 、 , 它会破坏自然界的 平衡。煤和石油中含有硫元素,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为了防止其进入大气,某工厂让废气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再行排放。请写出这一过程中涉及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4.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请结合下表回答问题。
水资源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米/年) 1700~3000 1000~1700 500 ~ 1000 <500
(1)我国北方人均水量约为720米/年,水资源紧缺程度为________ 。
(2)研究表明 :1节含汞、镉、铅等金属的干电池所造成的污染,可使60吨水无法饮用。若成年人每人每天饮水约2千克,则60吨水可供1个人饮用约________年。
三、解答题
15.为建设美丽浙江,浙江省委、省政府将“五水共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需重点突破的改革项目。
(1)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下列做法与“五水共治”行动不相符的是 。
A.禁止直接排放生活污水
B.大量使用洗涤剂
C.发展生产工艺无害化
D.及时拧紧水龙头
(2)小科是一个科学迷,在观看了野外求生的电视节目后,自己也试着自制净水装置,在较大容器内装有天然水,中间放置另一相对小一些的容器,在大容器上方用保鲜膜封上,并将一枚硬币置于保鲜膜上恰好停留在小容器的正上方,然后将装置置于烈日底下,一段时间以后,小容器内获得了纯净的水。小科利用这个装置获得纯水的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
A.蒸发
B.过滤
C.沉淀
D.蒸馏
(3)若发生地震、洪涝等大的灾害,用小科的方法获取的水量是不够的。灾民用以下几个步骤可将已通过自然沉降滤去泥沙的河水转化为饮用水,其处理过程为:
①加入明矾、②加入漂白粉、③静置沉淀、④加热煮沸。其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四、实验探究题
16.阅读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悬殊,南方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方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全年径流量的60%~80%。我国河流的径流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丰水年和枯水年常交替出现,有时甚至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的现象。
材料二:
(1)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____,解决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悬殊的措施是________。
(2)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________,解决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是 ________。
(3)我国已建成通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其起点位于(  )
A.①图中
B.②图中
C.③图中
D.④图中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是否有利于节约用水分析。
【解答】使用节水型马桶、用淘米水浇植物和及时更换漏水水管,都有利于节约用水,故A、B、C不合题意;
不间断放水刷牙,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 D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措施中对水体是否会产生污染即可。
【解答】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会严重影响水里生态的平衡,故A错误;
B.任意排放工业废水,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故B错误;
C.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故C错误;
D.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会大大减小水体污染程度,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 B
【解析】【分析】从水污染的原因切入解答。
【解答】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该方法不可行;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能有效防止水污染,因为工业废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该方法不可行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该方法可行;⑤减少酸性气体排放以防止形成酸雨,酸雨降落在水资源中将污染水体,因此其中可以采纳的是②④⑤,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 D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的三个特点是:(1)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2)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3)水资源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解答】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占总水量近3% 。海洋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其中冰川占陆地淡水的68.69%),因此地球上的水总量多,淡水少,A不符合题意;
B、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为: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低,B不符合题意;
C、在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C不符合题意;
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少,水溶液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 D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降水少的原因:海陆位置的原因:中国的降雨主要在夏季,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影响,我国东南部降水丰沛,而我国西北部深居大陆内部,距海洋远,难以受到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所以干燥少雨。
【解答】西北地区深居中国西北部内陆,具有面积广大、干旱缺水、荒漠广布、风沙较多、生态脆弱、人口稀少、开发难度较大,因此西北地区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水资源的保护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城市生活废水可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污染,故A错误;
B.洗手后应及时关闭水龙头,做到节约用水,故B正确;
C.化肥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可以适度使用,但是不能杜绝使用,故C错误;
D.宁波地区水资源充足,但是放眼全国,水资源依然匮乏,必须节约用水,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 A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的措施对节水是否有帮助即可。
【解答】A. 所谓节约用水,是在保证正常生活和生产的条件下减小水的浪费,因此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量是不可行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用淘米水、洗衣水冲厕 ,可以节约用水,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在农业生产中,推广滴灌技术,可以减少水的渗漏和蒸发,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浙中生态廊道”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特点,结合水污染、酸雨的形成、空气污染的原因分析。
【解答】A、 “浙中生态廊道” 保持生态环境, 有利于治理水污染 ,不符合题意;
B、 “浙中生态廊道”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 ,但与酸雨无关,符合题意;
C、“浙中生态廊道”保护生态环境, 有利于治理雾霾污染 ,不符合题意;
D、“浙中生态廊道”保护生态环境, 有利于保护水域生态系统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9.【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富营养化的相关知识,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解答】由于人类的活动,将过量施用含氮、磷元素的化肥排入水体后,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将大量繁殖,使生物量的种群种类数量发生改变,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大量死亡的水生生物沉积到湖底,被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溶解氧含量急剧降低,水质恶化,以致影响到鱼类的生存,大大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因此富营养化造成水体发黑变臭、水质恶化的过程依次是①③②④⑥⑤,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答案】 A
【解析】【分析】水质性缺水不是水量不足,也不是供水工程滞后,而是大量排放的废污水造成淡水资源受污染而短缺的现象。水质性缺水往往发生在丰水区,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共同面临的难题,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上海周边水资源十分丰富、全年降水量充足,且取水点十分靠近城市,但是由于河流上游水源污染比较严重,造成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造成水质型缺水,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1.【答案】 B
【解析】【分析】保护水资源,就是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地下水源污染,故A不合题意;
B.生活中节约用水,防止用水浪费,可以保护水资源,故B符合题意;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会加大水资源浪费,甚至引起地面塌陷,故C不合题意;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农作物污染,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 C
【解析】【分析】建设生态宁波的理念核心就是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①积极推进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减小水体污染,故①正确不合题意;
②在水源保护区大规模建设宾馆、山庄,大量的建筑垃圾会污染环境,故②错误符合题意;
③允许向各江河中排放泥浆水,会污染水源,故③错误符合题意;
④严禁停靠在姚江、奉化江的运煤、运油船舶将清洗船舱的水直接排入海中,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故④正确不合题意;
⑤完全禁止海洋捕捞和湖、河养殖,会严重影响附近渔民的生活和生产,因噎废食,故⑤错误不合题意。
故选C。
那么不符合建设生态宁波的是②③⑤。
故选C。
二、填空题
13.【答案】 废水;废气;废渣;生态;S+O2 SO2;SO2+2NaOH=Na2SO3+H2O
【解析】【分析】根据工业三废及空气污染的原因分析。
【解答】 工业三废是指废水、废气、废渣,工业三废会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方程式为S+O2 SO2 ,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可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故答案为:废水;废气;废渣;生态;S+O2 SO2;SO2+2NaOH=Na2SO3+H2O。
14.【答案】 (1)重度缺水
(2)82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总储量约2.81万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被列为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三分之一的人口得不到安全用水。90年代初,我国476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近300个,因此人人都要从自身做起,节约水资源。
【解答】(1)我国北方人均水量约为720米/年,结合表格信息水资源紧缺程度属于重度缺水范围。
(2) 60t×1000kg/t÷2÷365=82年。
故答案为:(1)重度缺水(2)82


三、解答题
15.【答案】 (1)B
(2)A
(3)①③②④
【解析】【分析】(1)“五水共治”的核心思想就是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据此选择;
(2)水吸热后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蒸发;
(3)根据水净化的方法分析解答。
【解答】(1)A.禁止直接排放生活污水,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故A不合题意;
B.大量使用洗涤剂,会造成水体污染,故B符合题意;
C.发展生产工艺无害化,可以降低污染,故C不合题意;
D.及时拧紧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2)大容器中的水吸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保鲜膜上液化变成水流入小容器,因此运用的主要方法为蒸发,故选A;
(3)已经除去泥沙的河水,首先加入明矾,使水中的微小的颗粒沉降,然后通过静置沉淀将其去除,接下来加入漂白粉,对水进行消毒杀菌,最后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它的硬度得到软水。
因此合理的顺序为①③②④。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南丰北缺;跨流域调水
(2)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兴修水库
(3)C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节约用水。
【解答】(1)(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空间分布上,南丰北缺;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跨流域调水工程,其中南水北调东线、中线都已建成通水,中线起点位于湖北。我国通过兴修水库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难题;
(3)中线方案利用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一直流向北京,丹江口水库位于③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