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大气的压强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3大气的压强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09 19:0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气的压强
一、单选题
1.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期,“负压救护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负压救护车”是因为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气压而得名。下列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 吹足气的气球 B. 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 C. 吸饮料过程中的吸管 D. 漏气的足球
2.如图所示的是“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如果活塞与针筒摩擦过大,会导致大气压的测量值偏小
B. 测量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时,利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C. 测量注射器最大刻度对应的长度,是为了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
D. 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是为了排尽空气
3.小宁做了“水的沸腾”实验,得到温度与时间图线如图a所示。接着,他改变水的质量重新实验并收集数据,得到温度与时间图线如图b所示。若当时大气压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与水的质量有关
B. 在烧杯上加个盖子,可使水更快沸腾,沸点更高
C. 同时改变水的初温和酒精灯火焰大小,测得水的沸点仍为98℃
D. 实验测得水的沸点不到100℃,原因是当时大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
4.某同学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如图所示,先将气球放入玻璃管中,再将气球口紧套在玻璃管口,从抽气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停止抽气后,马上用橡皮套封住抽气口。此时气球不用绳扎,也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p1、p2 , 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p4 ,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p15.初次进入青藏高原的人多会产生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俗称“高原反应”。其症状产生的原因是( )。
A. 海拔高,气压较大 B. 气压较大,空气稀薄 C. 海拔低,空气稀薄 D. 气压较小,空气稀薄
6.在以下情景中,主要利用“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这一原理的是( )。
A. 德清一号卫星升空 B. C919客机升空
C. 复兴号列车高速行驶 D. 蛟龙号深潜器下潜
7.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层,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大气压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值 B. 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帕
C. 大气压的方向竖直向下 D. 海拔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小
8.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 手移开后塑料片不下落 B. 吸盘吸在墙壁上
C. 去壳熟鸡蛋进人瓶内 D. 用吸管吸饮料
9.空气对所有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一个大气压的作用,以下主要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事例的是( )
A. 热水中的塑料袋在膨胀 B. 上升的氢气球 C. 风吹风车旋转 D. 用吸管吸饮料
10.下列生活场景中,没有利用大气压的是( )
A. 注射器注射药液 B. 吸管吸牛奶 C. 吸盘挂钩挂炊具 D. 吸尘器吸灰尘
11.空气对所有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一个大气压的作用,下图中主要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事例的是( )
A. 热水中的塑料袋在膨胀
B. .上升的氢气球
C. 风吹风车旋转
D. 用吸管吸饮料
12.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铅 328 1740
A. 80℃的酒精是液态
B. 南极的最低气温—83°C,在南极考察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C.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 拿铅锅来煮沸水银
二、填空题
13.某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刻度尺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吸盘平面面积为10cm2;已知吸盘自身的重力0.5N;将吸盘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如图甲所示,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95N。
(1).请计算当时的大气压值为 Pa。
(2).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冷风,如图乙,弹簧秤示数可能会 95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劲度系数未受影响)
14.如图是飞机机翼的横截面图,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大,它对机翼的压强 ;机翼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小,它对机翼的压强 。因此,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 ,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三、解答题
15.资料1:“大气压”是描述大气对地面物体压强的科学量,离海平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那里的大气压越小;地下越深的地方(如比地面低得多的矿井),大气压越大。
资料2:科学家在研究水的沸点和海拔之间的关系时,通过实验测出不同海拔处的水的沸点的大约值,如下表所示。
海拔h(千米) 0 1 3 6 9 …
水的沸点t(℃) 100 97 91 80 70 …
资料3: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中的水分。为了使糖在沸腾的时候不发生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
请你阅读上面资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你对,上述资料的分析思考,在海拔8.844千米的珠穆朗玛峰顶上,水的沸点大约是________℃。
(2)资料2给出了水在不同海拔处的沸点,决定水沸点高低的因素是“大气压”。请你将水的沸点和大气压之间的关系用文字写出来:________。
(3)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生索,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的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生素不能在超过80C的温度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C.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四、实验探究题
16.气体产生的压强(气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了解到如下信息:
①篮球充气越多,越不易被压扁;
②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
③密封在针筒内的空气只能被压缩在一定体积范围内。
由此,他们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质量、温度及体积有关。
(1)信息________(填序号)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质量有关”的猜想依据。
(2)小组同学对“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1m长的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密封一段空气柱,将其竖直固定,并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a);
步骤二:将空气柱浸人50℃的水中,水银柱上升至图b位置后静止;
步骤三:往玻璃管内注人水银,直到水银柱下表面回到标记处为止,如图c;
步骤四:将空气柱浸人80℃的水中,重复实验。
①本实验用________ 反映空气柱气压的大小;
②步骤三的目的是________ ;
③比较a、c,同学们得出了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但细心的小明发现,上述实验还能得出气压大小与气体体积的关系,请写出小明的判断依据及相应结论: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负压状态,即封闭空间内的气压小于外界的气压,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吹足气的气球、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和漏气的足球,里面的压强都大于外面的大气压强,不处于负压状态,故A、B、D不合题意;
吸饮料过程中的吸管,内部的气压小于外界的气压,于是饮料在外界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口中,此时习吸管处于负压状态,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 A
【解析】【分析】(1)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即可;
(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
(3)根据V=Sh分析;
(4)如果注射器内残留空气,那么会对活塞产生向外的压强,从而使测出的大气压强偏小。
【解答】A.根据F拉=F大气+f可知,如果活塞与针筒摩擦过大,会导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偏大,则大气压的测量值偏大,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当活塞刚刚被拉动时,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与测力计的拉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V=SL可知,活塞的横截面积等于注射器上的容积与有刻度部分的长度的比值,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是为了排尽空气,减小对实验测量的影响,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液体沸点的因素。
【解答】A、由题干可知,两次实验改了水的质量,但是最终沸腾温度是一样的,因此得出结论是沸点与水的质量无关,A不符合题意;
B、由题意可知,当时大气压保持不变,而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故在烧杯上加个盖子,并不能使水更快沸腾和沸点更高,因为大气压保持不变,B不符合题意;
C、因为水的初温和酒精灯火焰大小这些因素并不能改变水的沸点,水的沸点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同时改变水的初温和酒精灯火焰大小,测得水的沸点仍为98℃,C符合题意;
D、实验测得水的沸点不到100℃,其原因是当地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瓶内瓶外大气压的变化分析解答。
【解答】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通,气球体积没有变化,所以与大气压相等;抽气后,气球与外界大气相通,气球内气压等于大气压,故p1=p2。抽气前瓶内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通,与大气压相等;用抽气机向外抽气时发现瓶内的气球在膨胀,说明此时玻璃瓶内气体压强小才会导致气球膨胀,即p3>p4 , 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 D
【解析】【分析】①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②从地面到高空,空气越来越稀薄,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初次进入青藏高原的人多会产生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俗称“高原反应”。其症状产生的原因是气压较小,空气稀薄,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6.【答案】 B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德清一号卫星升空,利用运载火箭的携带而飞出地球,进入预定轨道,故A不合题意;
B.C919客机升空,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的空气流速小而压强大,于是产生向上的升力,故B符合题意;
C.复兴号列车高速行驶,其车体呈流线型,可以大大减小空气阻力,故C不合题意;
D.蛟龙号深潜器下潜,需要打开水舱门,让海水进入增大自身重力,从而实现下潜,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故A错误;
B.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帕,故B错误;
C.大气压的方向朝向各个方向,故C错误;
D.海拔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小,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 A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现象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手移开后塑料片不下落,是因为水对塑料瓶有向上的压强,故A符合题意;
B.吸盘吸在墙壁上,利用吸盘内外的大气压强的差,故B不合题意;
C.去壳熟鸡蛋进人瓶内,是因为瓶内温度下降后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鸡蛋被压入瓶内,故C不合题意;
D.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中的空气被吸出,吸管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于是饮料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流入口中,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9.【答案】 D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热水中的塑料袋在膨胀,是因为里面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压强增大,故A不合题意;
B.上升的氢气球,是因为氢气的密度小,所以气球的重力小于浮力,故B不合题意;
C.风吹风车旋转,利用风的动能,故C不合题意;
D.用吸管吸饮料,是因为大气压强大于吸管内的气压,使饮料被压入口中,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 A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饱和的物理原理,然后判断是否与大气压有关。
【解答】A. 注射器注射药液时,药液的推入依靠手对注射器活塞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无关,故A符合题意;
B. 吸管吸牛奶时,外面的大气压强大于管内气压,于是牛奶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进入口中,故B不合题意;
C.吸盘挂钩挂炊具,依靠的是大气对吸盘产生的压强,故C不合题意;
D. 吸尘器吸灰尘时,里面的电机高速旋转,气压较低,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灰尘被压入吸尘器,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 D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物理现象包含的原理,分析与大气压强是否有关即可。
【解答】A.热水中的塑料袋在膨胀,是因为空气的热装冷缩,故A不合题意;
B..上升的氢气球,是因为它的密度小,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故B不合题意;
C.风吹风车旋转,是因为风具有动能,故C不合题意;
D.用吸管吸饮料,是因为大气压强大于吸管内的压强,饮料被压进口中,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 C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物质在熔点和沸点之间为液态;
(2)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判断;
(3)晶体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4)比较铅的熔点和水银的沸点高低即可。
【解答】A.酒精的熔点为-117℃,沸点为78℃,而80℃>78℃,此时它为气态,故A错误;
B.水银的熔点为-39℃,而-83℃<-39℃,此时水银为固态,不能测量温度,故B错误;
C.-39℃为水银的熔点,如果它为固态,那么吸热熔化,温度保持不变;如果它已经为液体,那么吸热温度升高,故C正确;
D.铅的熔点为328℃,水银的沸点为357℃,由于357℃>328℃,那么水银沸腾时铅为液体,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3.【答案】 (1)95000
(2)小于
【解析】【分析】(1)已知压力和受力面积,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出大气压强;
(2)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判断。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大气对吸盘的压力F=F示=95N,
若不考虑实验过程中的其他影响因素,
实验时的大气压值:;
(2)由图可知,若将吹风机的出风口如图乙那样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吸盘外侧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变小,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减小,所以,弹簧秤拉动吸盘至恰好脱落时的示数一般会小于95N。


14.【答案】 小;大;气压差
【解析】【分析】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这就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如图是飞机机翼的横截面图,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大,它对机翼的压强小;机翼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小,它对机翼的压强大。因此,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气压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三、解答题
15.【答案】 (1)70.45
(2)液体的沸点随者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3)C
【解析】【分析】(1)水的沸点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2)液体的沸点随者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3)通过控制容器内的气压提取溶液中的抗生素。
【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大约3km降低9℃,平均100m降低0.3℃,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4米,大约比9km低150m,温度变化相差0.45℃ ,由此可得在海拔8.844km的珠穆朗玛峰顶上水的沸点大约是70.45℃。
(2)水的沸点和大气压之间的关系用文字表达为:液体的沸点随者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3)A、增加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会升高,高于80℃,方法不可行,A不符合题意;
B、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缩短加热沸腾时间,水的温度仍为100℃,并不能降温,方法不可行,B不符合题意;
C、降低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也会降低,低于80℃,此方法是可行的,C符合题意;
D、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用微火加热,水的温度仍为100℃,并不能降温,方法不可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70.45(2)液体的沸点随者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3)C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①
(2)水银柱的长度;控制变量,保持气体的体积不变;比较图b和图c可得:当气体的质量与温度不变时,气体体积越小,气压越大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信息的描述,分析可能影响气压的因素即可;
(2)①当水银柱在玻璃管内保持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气体的压强等于水银自重产生的压强。根据p=ρ液gh可知,水银柱的长度越大,它自身的压强越大,即气体的压强越大。
②探究气压的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时,必须控制气体的体积相同而改变温度。液柱的下表面都到达同一刻度,那么封闭气体的体积相同。
③在b和c中,封闭气体的质量和温度相同,而体积不同,根据水银柱的高度可以确定气体压强的大小,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即可。
【解答】(1)在信息①中,篮球充气越多,则气体的质量越大,“不容易压扁”说明气体的压强越大,则:信息①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质量有关”的猜想依据。
(2)①①本实验用水银柱的长度反映空气柱气压的大小;
②步骤三的目的是:控制变量,保持气体的体积不变 ;
③比较a、c,同学们得出了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但细心的小明发现,上述实验还能得出气压大小与气体体积的关系,小明的判断依据及相应结论:比较图b和图c可得:当气体的质量与温度不变时,气体体积越小,气压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