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二《中国现代诗歌五首》课时训练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河畔(pàn) 荡漾(yàng) 罗绮(yí) 窠穴(xué)
B.残羹(gēng) 斑斓(1án) 笙箫(xiāo) 暴戾(lì)
c.絮聒(guō) 漫溯(sù) 啮啃(niè) 菌(jūn)
D.蜷伏(quán) 青荇(xìng) 后裔(yì) 崎岖(qū)
2.下列各组词,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揉碎 沉淀 翡翠 饥谨
B.漪沦 长蒿 衣襟 污垢
c,桅杆 开垦 浮藻 泥泞
D.憔悴 星殖 寂寞 砝码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句是:()
A.由于负责的工程极其浩大,他在奔波中总有一种目不暇给的感觉。
B.班里的各种不良现象已蔚然成风,再不治理就会带来严重后果。
C.由于经济封锁,物价大幅度上涨,引起了 市民们的怨声载道。
D.在汹涌的革命人潮下,鲁迅先生的创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第四届广州市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测评活动由各校白行组成有校级、教导处领导和科、级组长参加的领导小组。
B.近年来,不少地方的政府部门在选拔干部时,往往喊着干部年青化的旗号,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这无形中等于推行了年龄歧视。
C.近日,在海拔1613米的一座山上,发现了一只棕白色的另类大熊猫,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生物科研室已把它保护起来。
D.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创立最早、规模最大、学科设置最齐全,早在1960年已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5.填入下面划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句是()
中外古今的诗人,常喜欢将珍珠与眼泪相比。阿拉伯的诗人说,牡蛎在海滩上赏月,天使的一滴眼泪,刚巧滴落在它心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就像一颗晶莹的珍珠
B.变成了一颗晶莹的珍珠
C.就是一颗晶莹的珍珠
D.俨然一颗晶莹的珍珠
6.对《死水》的赏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主张“新格律诗”,这首诗便是其主张的典型代表,音节响亮,句式整齐,韵律和谐,节奏优美。
B.作者受欧美“唯美主义”影响,吸取我国古典诗词精华,努力追求诗歌的绘画美,即使很丑的死水,他也要用“漪沦”、“翡翠”、“罗绮”等词,可以看出,这些词语是和他的主张违背的。
C.作者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其中前两者都可以在诗中找到,而后一种却在诗中找不到。
D.把丑的东西美化,是这篇诗歌一大特色,这正是闻一多面对现实无可奈何的违心的写法。
7.“死水”有什么象征意义?闻一多在《死水》中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再别康桥》,回答下面的问题。
8.第一节写诗人作别康桥时的愁绪时,表现了诗人飘逸、洒脱的风度与神采。连用三个“轻轻的”表现了一种什么情愫?你能感受到那种意境吗?
9.第二节至第六节写康桥寻梦,用了哪些景物?又是怎样用比喻表现这种如梦似幻的意境的?
10.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道:
“桥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与掬阴护住。水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匀匀的长着长条的水草。”在‘再别康桥》中,他把河畔的金柳比做“______”;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河中“长长的水草”:“_______”,表达了他对康桥永久的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 赶着马车的农夫,坐在船头的少妇,离家的
年老母亲这些人具有怎样的特征?你如何I里解“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如比的泥泞”这几句诗?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1.A(罗绮qǐ) 2. B(长篙)
3.A(“目不暇给”形容事务繁忙,没有空闲。
B“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是褒义词,这里被用作贬义词。
C“怨声载道”是指怨恨的声音充塞道路,说明众人普遍不满,这是一个动词性的成语,不能作动词“引起”的宾语。
D“一发而不可收拾”是无可挽救、不可救药的意思。)
4.A(B搭配不当,“喊着”改为“打着”或“旗号”改为“口号”,另外“推行”缺宾语,应在句末加“的做法”;
C语序不当“一座”放在“海拔”前:
D成分残缺“最齐全的”后面加上“学院”。) 5. B 6. A
7.“死水”的象征意义的理解,不强求统一,有几种理解供参考:(1)从创作的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2)从发表的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3)从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一般认为“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表达诗人对这种现实激愤而又失望的情绪,也表现了他与反动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
8.三个“轻轻的”贴切地传达对自己的“精神依恋之乡”——康桥的无限柔情。透过这三个字,我们似乎感受到诗人踮着脚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竞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
9.诗人用“披着夕阳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水潭”这些美妙的景物,化无生命的景物为有生命的活体,将金柳大胆地喻为“夕阳中的新娘”,将清澈的潭水喻为“天上虹”,将青荇拟为“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如“天上虹”般的潭水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成了“彩虹似的梦”。
10.夕阳中的新娘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11.这些人既是为自己生活而搏斗、为命运所驱赶的劳动者,同时,也是在生存线上挣扎、苦斗、寻找着道路的中国民众形象。这几个词语概括地暗示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和为摆脱苦难所进行的斗争的艰辛情景,中国人民生活在苦难之中,他们的斗争也伴随着苦难。诗人表达一种浓重的激愤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