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地球公转
学习目标
1、掌握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自转轴和周期等特点。
2、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和五带及昼夜长短变化
地球的公转(侧俯视)
自学指导一:地球公转的特征
公转中心
方向
周期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自学检测一:地球公转的特征
公转时,地轴永远指向同一方向
经常听到的热带、温带、寒带到底是哪个范围?
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划分四季的?
一年中,白天的时间都是一样长的吗?
*
自学指导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
自学检测二:1、四季
1、一年中最冷的月份是 ,属于 季;最热的月份是 ,属 季。
2、一年中既不太冷,也不太热的季节是 季。
1月
7月
冬
夏
春、秋
引起地球四季变化的
真正原因
是地球公转使太阳光照射情况不同
由于直射点的移动,从而使地面在不同时期内获得的热量不同,人们根据这些变化,划分出四季。
*
公转示意图
思 考
小明去澳大利亚旅行,发现一张圣诞节的宣传海报,澳大利亚的圣诞老人穿着短裤短袖在派发圣诞节礼物,这可能吗?为什么?
自学检测二:2、昼夜长短变化
一年中,白天的时间都是一样长的吗?
一年中白天最长的季节是 季,天黑最早的是 季。
夏
冬
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导致的昼夜长短变化:
夏至
春分
秋分
冬至
对北半球而言,昼长夜短
对北半球而言,昼短夜长
全球昼夜平分,昼长=夜长
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赤道
南回归线
23.5°N
23.5°S
0°
春分 3.21
(昼夜平分)
夏至 6.22
(昼最长)
秋分 9.23
(昼夜平分)
冬至 12.22
(昼最短)
次年春分 3.21
(昼夜平分)
(以北半球为例)
昼渐长
昼渐短
昼渐短
昼渐短
昼夜长短的变化
极昼极夜现象
在夏至时,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北处于白天,这种现象就称为_________,此时整个南极圈及其以南为_______。在冬至时,情况与夏季相反。出现极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极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春分与秋分,全球昼夜平分,没有__________现象。
极昼
极夜
南极圈及其以南
北极圈及其以北
极昼极夜
夏至
冬至
在北极圈内的瑞典北部,被称为“子夜太阳”的故乡,在每年的5月18日至7月14日这段时期内,这里没有黑夜,太阳每天24小时悬在天上,毫不吝啬地把光和热洒向大地。
3、五带的划分
热带:23.5°N-23.5°S
北温带:23.5°N-66.5°N
南温带:23.5°S-66.5°S
北寒带:66.5°N-90°N
南寒带:66.5°S-90°N
有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有太阳直射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天文特征
日期 节气 北半球季节
3.21前后
6.22前后
9.23前后
12.22前后
0°
23.5°N
0°
23.5°S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昼夜平分
春分
春季
夏至
秋分
秋季
冬至
冬季
夏季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太阳直射的纬线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