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3课 歌曲《闪烁的小星》花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3课 歌曲《闪烁的小星》花城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1-09 10:39:0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闪烁的小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1、2、3、4、5、6”六个音的模唱。
2、能伴着手号模唱《闪烁的小星》的旋律。
3、了解本曲的音乐结构为ABA。
4、用自然、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闪烁的的小星》。
教学重点:
音阶上下行的模唱。
感知、体验“mi、fa”的半音关系,建立音高概念。
准确演唱“dol-----sol”这个大跳音级。
用自然、轻盈、的声音演唱《闪烁的小星》,为自己的演唱营造安静、柔和的意境。
教学难点:
音乐结构为ABA的认识。
伴着手号演唱全曲旋律。
利用八分音符对歌曲进行音乐的变奏。
制作“吸管膜笛”,吹奏《闪烁的小星》。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利用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两只小动物,他们希望为你们今天学习的歌曲伴奏,陪伴你们度过这节特别的音乐课。其实是以动物的名字替代ta与titi的读法,利用身体的击拍的方式先复习巩固学生原有的知识,为本课节奏的学习与变奏环节做铺垫。
学生可以稳定地利用身体击拍出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老师在学生击拍的基础上范唱本课歌曲随后提问学生是否认识或熟悉此曲?从而引出课题《闪烁的小星》,是一首2/4拍的法国儿歌,随后播放范唱音频。
了解歌曲的音乐结构(ABA)
教师出示歌词,告诉同学们,老师为同学们朗读一遍这首童谣并伴随着不同方向的走动,请同学们观察老师走动的方向有何特别?(一、三乐句左右方向走动,第二句前后走动)
让学生观察谱子引导其发现第一、三乐句与第二乐句的异同,从而引出ABA的曲式结构。
鼓励学生自行创编ABA的动作,进一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与认识。
歌曲教唱
发现小星星的环节,老师范唱一遍谱子,随后提问学生此曲是由多少个音符组成的?请同学上来把你发现的音符从低音到高音排列的方式贴在黑板上。从而引出1 2 3 4 5 6的唱名。
通过观察音阶楼梯的间距,发现mi与fa两个音的台阶高度相距较近,引出其半音关系,通过反复模唱的方式来感受mi、fa的音高音准。
通过反复模唱音阶,师生合作构成音程,简单巩固全曲六个音的音高概念。
听辨歌曲中的小乐句并模唱,从而引导学生自行打手号唱歌曲的谱子。(速度:稍慢)
观察手号图,并通过手画旋律线的方式感知音的走向,进一步熟悉旋律后,利用ABA的结构记忆,尝试背唱乐谱。
完整演唱歌曲,强调演唱的情绪与声音音色的控制。
简单的旋律变奏
同学们的歌声太美妙了,又把两只小动物吸引过来了,它们还想跟你们一起唱歌。通过提示,让学生明白其实这两只动物就是两个他们学习过的节奏型。
引导学生发现此曲大多数是四分音符,即是一个拍点一个音的猫在唱歌,现在大象也想唱歌,可以如何改变成大象在唱歌呢?(把一个四分音符唱成两个八分音符)老师需强调把大象的音色唱“du”,这样也可以将变奏区分出来,又可以为下一步制作的乐器吹奏做铺垫。
分角色扮演,老师唱猫的节奏,学生扮演大象,尝试进行二声部的合作。
手工制作课堂乐器“吸管膜笛”
老师与学生同步进行制作,并提示学生利用刚才大象的声音“du”的方式,才能吹响“吸管膜笛”。
利用“吸管膜笛”进行合奏《闪烁的小星》。
小结
老师聆听学生的课后感想发言,点评学生表现,总结本课。